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1956whsg

[小说 报告文学] 网海拾贝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13:18 | 查看全部
念人常在(小说)

     繁华的江汉路夜色,在花枝招展的人和穿着巨大商业广告服的公交车辆;在霓虹灯和透亮透亮的聚光灯烘托下的欧式老建筑旁慢悠悠地涌动着。百年老店“亨达利”钟表店门旁,有一块不起眼的小招牌亮着微弱的灯光,上面写着“蔷薇咖啡屋”。进门,下楼梯,转弯抹角一长溜的小包间嵌在窄小的已经装饰过的“防空洞”里。洞的顶上牵着葡萄,紫藤绢制工艺品;淡淡的壁灯挂着一束蔷薇。当然,小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插在小花瓶中的两只红玫瑰。
     十三号间,对坐着两个已经上了年龄的人。男的虽然经过一番修饰仍遮掩不了日益见老的面容;对坐的她也经过一番打扮也还是因为眼角的鱼尾皱显示她的青春已逝。他和她曾经是恋人,依依不舍的恋人。
     轻音乐从墙缝里钻出来,风一样地飘过他们的耳朵。四只有些浑浊的眼睛含着一种思念一种情分一种爱恋一种久久的渴望相互流动着心语;两双已经粗糙的手在一起摸着揉着,任凭那悠扬的轻音乐和不时传来的喃喃细语漾着绵绵的情意。
     时间倒回两个年轮。二十四年前,他和她在一个经济效益不错的一个单位工作。他在生产科负责生产调度,她在计划科主管统计。工作上的特殊关系使他和她的碰擦开始有质的变化。端雅贤惠的她一手钢笔字龙飞凤舞,颇有大家风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他却会舞文弄字,不管什么文章都是和风细雨带着潺潺流水而绝不拖泥带水显得累赘。就是这一点相同的兴趣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他和她没有别的什么爱好,只是喜欢在幽静的环境中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这个地方也就是他们第一次光临的地方,他与她之间就是文海和书法之间的关系;在这优雅的环境中现代的意识和装饰只是陪衬。那天,他们没有对坐。他把她紧紧地搂在自己的怀里,用手轻轻地理弄着她那稍微零乱的留海。她把双手搭在他的肩上,那无媚的目光噪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他慢慢地低下头,贴近了她的双唇;而那只不听话的手渐渐的伸向她的内衣,在峰一般的乳头上抚摸着。她扭动着全部的身体,不时地发出轻轻的呻吟。一切都是自己的世界!唉,男人和女人就是这样奇妙。
     之后,和原来一样,上班,做计划,填报表。只是两人的目光在别人不经意的情况下总是相碰出一种渴求的火花。
    隔年的春天,单位为了应付一个行业的会议把他和她公派到了那个江南小城。乘船坐车,相互照顾相互体贴,两人明明一对情侣。在江轮上日出送走晚霞;客车上看着一座座村庄一片片农田从身旁擦过,他总是把她搂在怀里。到了地方,签到,就餐,住宿,一切顺理成章。
     他和她对面住着。晚上,她敲着门飘逸地走进来:薄如蝉翼的一件睡衣穿在她的身上,隐隐地显出粉红色的胸罩兜着的那两座隆起的乳峰;黑黝的长发瀑布似的泼在她的双肩上,两只水淋淋的眼睛分明在说着赞美自己的篇章。她低着头,微红着脸站在他的面前。他惊呆了:这是她么,这是原本的她么,这是长期被深色而又厚实的衣着包裹的她么?女人的轮廓如此分明!他走到房门口,挂起“请勿打扰”的门牌,锁上门,转身抱起她----闭路电视正在播放着国外的情感片。
     她偎在他赤裸的胸脯上:这是第一次和男人。。。
     他用摸着她乌黑头发的手捂住她透红的嘴唇:也是第一次和女人。。。
     后来,他被调到公司机关。两年以后,他娶了,她嫁了。娶嫁都不是对方。她嫁的是年轻的原科长现任的付厂长;他娶的是别人介绍的机关女人。各自都含着隐隐作痛的苦憷。
     又是两年,他和她不约而同地在“亨达利”门口碰面了。两个人并不感到吃惊,好象就是情理之中。他牵着她的手她也牵着他的手走进了“蔷薇咖啡屋”,还是在十三号间。他和她对坐着,无语,但没有那份尴尬。走过时间的分秒,品着带有苦味的咖啡,还是那么浓的情意。墙缝里钻出来的还是那古老而又悠扬轻音乐。
------
    他拉着她的手:过来把。她低着头:恩。他开始搂着她;她也开始抱着他。他还是用手轻轻的拢着她那已经有了银丝的头发,然后慢慢地解开她那上面的衣扣,手轻轻地揉着已经松软的乳房。她由着他摆布,她的手也是轻轻的摸着他的下身部位,微微起伏的胸脯还留着那重冲动。“我们都老了,”他说。“是的,我们都老了,”她也说。她坐起来仍然靠着他,还由他的手在自己的胸前摸着捏着,似乎还在寻找以前的快感。“这一生我就和两个男人,他和你。”她望着屋顶上的紫藤说:“悔吗?”。他摇一摇头:“我这一生也就两个女人,她和你。”“我们错没错?”她又问。他还是摇一摇头。“我们没有道德伦理?”她还问。他又抱起她,把手离开她的双乳一直向下:“不是淫妇和嫖客,不就是一丝扯不断的情么。”停了一会儿,他问:“这二十多年我们有过多少次?”她望着他:“一年一次。”他又问:“影响了我们的家庭了吗?”她认真地摇摇头并开始不停地扭动着自己的身体,双臂把他抱得紧紧的,还是发出那轻轻的呻吟。
     这是两个情人的世界。末了,他牵着她的手,她也牵着他的手肩并肩地走到蔷薇咖啡屋门口,在那闪着微弱灯光的招牌下分手。“还来吗?”他问。“来。”她答。“恋人长在。”她补充一句。“哦,念人常在!”
    两个身影东西两地汇入还在涌动的人流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14:43 | 查看全部
江边情人(外一首)

她轻轻地走来
又轻轻地走开
一声甜甜的“大哥”
我还会再来

江边的柳枝摇动着风
嶙峋的波涛闪动着城市的灯火
喃喃细语随着涌动的浪
悄俏地敞开自己的胸怀

天上的星星还蒙着自己的眼睛
月亮也躲在云层里
你那漾着甜蜜的双眸
分明是一种少女的挚爱

路上的车和人安静了
也许他们进入了梦乡
而江风吹梭的你和我
已经离开了世俗的尘埃

月亮从云中偷窥
江花跃出水面
风停止行走的脚步
两张嘴的吻合在夜里开怀

相隔的身影叠合在一起
羞愧了月亮,江花和风
只有那灯下的树的影子
在遮盖着揉动的情海

象水一样漂泊
象风一样行走
在情的怀抱里
妹,你的心还在?

车灯把她送回了“家”
她轻轻地走开
回头一声甜甜的“哥”
我还会再来

别叫我农民工

我的汗水洗净了城市的污垢
我的鲜血粉刷了城市的楼房
我的母亲在乡下啃着黄泥
我的父亲在山头上把我盼望
小妹的学费还欠着几百元
新婚妻子的还在耕耘着旱荒
我的泪水是我的思念
我的胫骨是我的资产
在农村我是农民
在城市我就是市民

别叫我农民工
我在飞转的纱锭
和我的姐妹们一样
我在热火的施
和我的兄弟们一样
可能我流的血汗更多
却无法脱去农民的“形象”
也许我获的薪水比别人更少
老板们却要抹杀我们的梦想
事实我的岗位更差
就因为我们是来自于农乡

别叫我农民工
如果我有良好的环境
也会在父母面前撒娇
如果我有童话的世界
也会走进知识的天堂
如果我在书本的海洋
也会插上理想的翅膀
如果我是城市的户口
也能扬起时代的风帆
在农村我是农民
在城市我就是城市的一员

别叫我农民
我有我的理想
别叫我农民工
我有我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13:43:47 | 查看全部
吴老师,你应该以发新帖的形式来发你的诗歌和你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17:53:00 | 查看全部
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0 18:53:43 | 查看全部
路过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1 09:41:50 | 查看全部
谢谢各位老师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4:15:27 | 查看全部

回 23楼(古古小) 的帖子

谢谢支持,可以提一提意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4:16:05 | 查看全部

回 24楼(鸿雁) 的帖子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4:16:37 | 查看全部

回 22楼(纤手香凝) 的帖子

那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14:22:44 | 查看全部
凄风苦雨话“奔六”

      是日,在妻的小店里帮忙。一好友进店购物,客套话是少不了的。临了,友扔下了一句不疼不痒的话:哥哥,已经是“奔六”的人了,悠着点。不说友的褒贬,仅一个“奔六”就足以使人浮想连篇。所谓“奔六”不就是年过五十,一个劲儿朝着六十岁奔么?
      江河日长,人生苦短。一晃就是半个世纪,弹指挥间。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经历了风雨洗刷岁月蹉跎,不知是否完成“历史赋于我们的使命”?廉颇老矣?回首望:凸凹不平的脚印;弯弯曲曲的道路;风风雨雨的历程;混沌中度过不同的狂热。而今,在为自己的“后半生”含辛茹苦时,却又能在网上观四海风云,博众家之彩,阅写手之精华,也算是自娱自乐自慰!且能与众多的朋友交流切磋不亦乐乎?同时又无法控制自己对生命一刹那的回想。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适者存。虽然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被当今青年所理解,毕竟这一代人在风雨中变得坚强而且政治嗅觉也比较敏锐;虽然我们所接受的一切不被评论家所认可,毕竟这一代人承受了历史的选择而且信念十足。在红色政治熏陶下我们成长,那种近乎狂热的激情那种奋勇的无私奉献那种神话般的个人崇拜使我们成为经济上的“色盲”。尽管如此,做人的本质我们不会改变。狂热使我们激情燃烧,火红的年代把我们冶炼成钢锤打成钉。因此,我们的性格就是铁板钉钉:既然选择就无须犹豫!
       回首往事,单纯的我们和共和国一起承受着创业者的艰辛,享受着国家强大的喜悦。是的,我们饥饿着,是因为现在也说不清的理由;我们被剥夺或放弃了求知的机会,是因为国家或政党斗争的需要;我们轰轰烈烈地上山下乡了,是因为“知识青年必须接受‘再教育’”的必要(应该说是伟大的共和国没有失业者宣传的必要);马寅初的人口论和毛泽东的人口论得到了历史论证。政治家的理想最终没有得到实现,而我们终究成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我们被人愚弄也被自己愚弄,就象今天一样。
       如果时光倒转四十年,如果共和国年轻四十岁,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曲折那么多的坎坷,我们就心甘情愿地被历史所唾弃?!
      我们是国家的献身者:“奔六”的女人,不希望过早的被社会淘汰!哪怕是用自己微的力量撑起生命的风帆。然而,发展的社会恰恰就让她们提前做了“婆婆”。守望着孤独的家和贫困的生活,寂寞中走进“四方城”把自己的划上几根鱼尾。要知道她们曾是共和国的劳动大军,特别是轻纺服务行业的主力军!“破旧立新”,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耗尽了青春的油沥,只剩下干枯的“灯芯”?人间大道只留下她们蹒跚的脚步?
       我们是社会的牺牲者:“奔六”的男人,更不希望被社会淘汰!没有支撑家庭的能力就没有做男人的权利;没有经济收入就没有享受男人的权利!危言耸听?!不,已经被经济大潮淘汰而又不甘寂寞的男人,在社会夹缝里苟且人生。过去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过去的激情早已冷若冰霜;五大三粗的汉子被磨得没有了一点性格。无知识无技能,只能远离社会把自己隐蔽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就是一顿豪饮后也总是忘不了“忆苦思甜”,老想着过去的好。就象战争的胜利者是以士兵和民众的牺牲为代价一样,今天的牺牲者就是“奔六”。
         我们是改革的铺路石:“奔六”的男人和女人哭一般的申诉往往却受到无情的指责。无用的人就该被人指责?因为有了人生磨难;因为有了岁月蹉跎,“奔六”的人们即使痛苦也能够在复杂的环境求生---- 尽管艰难。历史是重叠起的人生金字塔,我们仅仅只是塔基的一小块石块而已。那辉煌的顶点就是共和国的骄傲!
         我们活着冤而且受气但不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