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员工今日谈第16期】在反腐大形势下,你们单位的职工福利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35:01 | 查看全部
 原标题:破解“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需完善薪资
  

破解“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需完善薪资体系
  今年的中秋节,不少人可能会发现,一些过去的节日固定“福利”被取消了。在中央反腐败的高压之下,受冲击的似乎不止是官员群体,有的普通职工也被波及,月饼不发了,也没有其他福利。对于职工节假日福利的不断缩水趋势,有声音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的结果偏离了反腐的本意。
  节日不再发这发那,客观上降低了职工的福利待遇水平,不排除有些企业是打着反腐的旗号削减职工福利,但长期以来,“福利”与腐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事实。以“福利”为名行腐败之实的现象,已经令“福利”成为给腐败大开方便之门的代名词,反腐拿福利这一灰色地带开刀,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从普通职工的角度出发,福利的削减,有“打着反腐旗号”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乏正常的薪酬体系。月饼不发了,可不可以通过货币形式发放过节福利?长期以来,一些单位账面工资偏低,各种形式的奖励、补贴源源不断,灰色收入往往说不清总量;也有的单位,各种形式的福利不少,但工资常年不见增长,仿佛仍然处在“实物经济”的年代。所谓福利,既可以为腐败开方便之门,也可以变相作为克扣工资的漂亮手段。福利往往看不透、说不清,却又过度被看重,其实客观上体现了社会收入的不规范。
  “福利”,在日常语境中,往往成为货币之外各种收入的泛称——薪资收入以外,“额外”所得越多,似乎福利越充分。这种“额外”所得变得泛滥,或者腐败有了温床,或者以“福利”补充工资,变相缩减收入的情况越普遍。其实严格来说,薪资收入有规范,有正常增长机制,收入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充分,就是真正落实了福利。拿福利开刀,重在反腐,同时也应当是杜绝以“福利”形式侵吞正常收入分配,而根本途径是要构建完善的薪资体系,以及收入分配制度。
  无论是用以掩蔽腐败的“福利”,还是作为职工正常收入的“福利”,都具有不够公开、透明的缺陷。不管是正常还是不正常的“福利”,其实都有某种秘而不宣的意味,本质上都在以游离于监督的形式自由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清“福利”究竟是否合理。要保证职工的合理收入不被反腐所“误伤”,不仅是个反腐技巧的问题,站在更高的角度,还需从审视薪酬制度本身入手。当前的薪酬体系下,“福利”被赋予的含义过于模糊和繁杂,衣食住行几乎都可以被纳入这个框架下,但其实又根本说不清真实收入到底几何。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福利”问题的解决,根本上期待的是理顺收入分配体制。只要将全部收入纳入公开透明的账目,建立起完善的薪酬体系,以“工资化”彻底清除掉收入的“灰色”部分,无需再寄望于说不清的“福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36:06 | 查看全部
曾经的福利 现在皆无

网友黄先生: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七八月的降温费,一二月的烤火费;还有一年一度的单位年夜饭……曾经的福利,现在皆无呀。不知道假期中的领导们看不看新闻啊。

网友风中追风:从没觉得人民日报这么接地气。青岛新闻网:不能矫枉过正。不给基层员工发月饼,这种做法并没有完全领会中央的意图。公款送月饼,其实是在用公共利益,去维护个人的人情关系圈,进而为权力寻租获取空间和机会,打击这种幕后交易才是中央整风的真正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36:31 | 查看全部
不发月饼?超五成员工不能接受

近日,国内知名招聘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不少雇主调整中秋福利方案,现金和消费卡发放大幅减少,还有不少企业也取消了月饼发放。

对于取消中秋福利,特别是月饼发放,超过50%的被调查员工表示不能接受,还有四成左右的人则觉得“无所谓”。根据调查,今年对于公司中秋福利表示满意的员工不足20%。“给多少是一回事,哪怕只是一份月饼,也感觉公司想着我们,有种大家庭的感觉,但现在什么都没了,确实让人很失望。”

今年,中秋节前成都地铁和公交上极少看见拎着月饼回家的乘客了。

自中纪委发文,要求刹住中秋公款送月饼不正之风后,逢节送礼现象有了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一些职工的节日福利也没了。

于是,8日,中秋节当天,人民日报客户端发的一篇评论——《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传遍了网络和朋友圈,被网友点赞为《人民日报》最接地气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36:47 | 查看全部
反腐重拳下月饼返璞归真

十八大之后,逢节必令。去年中秋节前一个月的时候,官方曾在两周内连发三道禁令,狠刹中秋、国庆“双节送礼”。

今年依然延续了去年提前发文下令、打“预防针”的传统,目的就是让官员每逢佳节倍思“清”。

7月23日,新华社就发表题为“警惕公款送礼风隐形回潮”的时评文章;7月24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国家机关中秋、国庆节假日严禁送礼、宴请、旅游、发放财物;7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文章《趁早别再做“公款月饼”的梦》;同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还刊发“记者探访月饼市场”的长篇报道,探讨今年中秋礼品市场存在的诸多腐败隐患。

8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又开设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每周还点名通报违规案例。

重拳之下,反腐成果丰硕。同时,一些“变味”的高档月饼没有了市场。

今年中秋市场上最常见都是莲蓉、五仁等传统月饼,鲜见动则四五千元的鲍鱼、燕窝月饼和价值更高的黄金月饼,一些高档酒楼索性放弃了月饼业务。

往年家里月饼成堆,现在自己掏钱买饼。月饼回归食用本质,实质上是良好道德风气和正常社会秩序的回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37:06 | 查看全部
人民日报:反腐是为增进公众福利

随着“月饼腐败”的被遏制,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

“给多少是一回事,哪怕只是一份月饼,也感觉公司想着我们,有种大家庭的感觉,但现在什么都没了,确实让人很失望。”节前,不少人抱怨“月饼去哪了”。特别是一些身在企事业单位,自认为没有特权、收入也一般的普通人。

本以为,抱怨声会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尾声而消逝。不过,中秋节当天,一篇文章回应了人们的抱怨,并火遍了微博和朋友圈。

它就是人民日报客户端发的一篇评论《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一些执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福利,这绝不是中央反腐倡廉的本意……中央的八项规定,反的绝不是职工的正常福利。一些单位中秋节的二斤简装月饼没了,甚至妇女节女职工的体检也没了。真是歪嘴和尚吹喇叭——经念歪了。”

文章还分析,一些执行者这样做,既可以让自己少受伤或不受伤,还可以通过拿掉职工正常福利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更有甚者,想以此举诱发人们不满情绪,进而迟滞中央反腐步履。

文章最后观点“人们坚决支持中央反腐倡廉,但反对一些执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职工应有福利的做法。反腐的最终目的之一,其实就是为了增进公众福利。服务于基层职工、低收入者的各种正常福利,在反腐过程中不仅不应缩减,发放的范围和数额,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扩大。应警惕‘歪嘴和尚’运用太极推手卸力打力、以其人之道反施他人之身的‘太极手法’,进一步采取措施,纠偏稳正,确保反腐倡廉的大力实施和顺利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37:30 | 查看全部
区分发福利与滥发福利 “堵后门”时要“开前门”

关于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的讨论,引发热议。有人深有同感,狂赞“说得实在”、“说出了心声”。也有人担心,“四风”刚有收敛,滥发福利刚被遏制,强调这个问题,会否助长歪风?有共鸣也有期待,有甄别也有思考,关键要弄清楚:福利与腐利是不是一回事,发福利与滥发福利是不是一回事。

话题的热度让大家读懂民意,如何看待正常的职工福利,又如何防止腐利借福利之名滥发,需要清醒的认识,也需要明确的可操作细则。只有这样才可做到两个防止:既防止借给发福利之名行腐败之实,给贪腐留下一丝生存空间;也防止借反腐之名,挤占该有的保障,让普通职工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

如何区分并防止猫腻再生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湖南日报》表示,应接受并习惯“没福利的中秋”,自己买月饼更符合中秋的精神道统,贴近清风明月的意境。

《南方都市报》引述专家的话来解决这个问题,“堵后门”时要“开前门”,必须加快推进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斩断其黑色收入、取消灰色收入的同时,还是要保证合理的工资收入。

原标题:取消职工福利 是对反腐的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39:09 | 查看全部
【人民日报: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中央“打虎灭蝇”,腐败分子纷纷落网,效果显著。然而一些执行者却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福利。一些单位中秋节的二斤简装月饼没了,甚至妇女节女职工的体检也没了。这岂不是歪曲了中央反腐本意?真是歪嘴和尚吹喇叭——经念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41:14 | 查看全部
我觉得没有头脑的领导可以辞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41:54 | 查看全部
将反腐当做反福兼职让人啼笑皆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4:42:39 | 查看全部
一些企业甚至连活动都不敢开展了,领导们敬小慎微,如惊弓之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