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员工今日谈第17期】企业该不该惩罚员工背“乌龟壳”?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2:04 | 查看全部
3、奖励会鼓励、强化过去成功的模式,而丧失创新。得到奖励的往往是成功的。而成功的经验却会鼓励、强化过去成功的模式而丧失创新。大棒加胡萝卜政策,用棒子来处罚错误的行为,而用胡萝卜奖励正确的行为。如同棒子处罚原则只会激励人们去做一件事——躲避棒子一样,奖励会让人们变得经验主义,形成一种思维的惯性,从而丧失创新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2:21 | 查看全部
4、奖励会让人不择手段。人性本恶,利益会让人不择手段。奖励是激励的一种。但奖励未必是最好的激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处罚才是最好的激励手段,必要的处罚能起到奖励所不能起到的激励作用。处罚的形式很多,小到批评、警告,大到判刑甚至剥夺生命。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科学处罚,比如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至于触犯法律的,则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就不是本书讨论的话题了。

批评——更具有激励和约束两重功能,也是最日常的管理手段。然而,并不是每个管理者都懂得批评与表扬的内在奥秘。黄鸣先生有一句名言:“批评要带着表扬的票”。可谓是一语道破了玄机。话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很好,但工作中却常因粗心而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漂亮的小姐。”这句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女秘书受宠若惊。

    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公文处理得像你一样漂亮的。” 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便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些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觉痛。”这个故事后来被管理学界称之为“肥皂水效应”:就是将批评夹在赞美中。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从而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2:33 | 查看全部
海尔的制度中有这么一条:召开班前会、进行优秀典型讲评、评比优秀员工等典型“中国化”的活动,还要把那些评比落后的员工名字公布于众,让美国海尔公司的员工觉得不可理喻。海尔集团要把多年形成的管理方法移植到在美国的子公司,首先面临的是不同制度文化环境所造成的障碍。怎么样解决这个矛盾呢?

    如果片面强调执行海尔一贯倡导的“中国化”管理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那么,一味的尊重当地的文化氛围,彻底改变企业的管理特色和执行个性行不行呢?也不行。后来海尔集团美国分公司的管理者想了一个办法,依照美国的习惯对讲评方式进行了改革,他们搞了一些“毛毛熊”和“毛毛猪”,每次讲评以后,对业绩突出的员工,管理者在公众场合说些赞扬的话,然后把“毛毛熊”摆在他的办公桌上,以示鼓励;对那些业绩平平的员工,讲评以后把“毛毛猪”摆在办公桌上,用这样一个幽默诙谐的办式取代原来严肃、呆板的形式,来表达管理者对员工业绩的评价,既收到了激励效果,又让美国当地员工乐于接受,成功的引导那些员工逐渐融入到“中国特色的”海尔文化之中。这些措施无疑在保障海尔国际化战略成功实施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来说,谭小芳老师认为,批评员工的技巧如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2:42 | 查看全部
1、批评有方法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记住批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励。批评是从反面激励,有些销售主管以批评为业,专挑销售员的缺点、错误做文章。批评要矫正缺点,提高销售能力,但一味地责备可能造成销售员的自卑和不满,甚至不打招呼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2:52 | 查看全部
2、评价有评价

    下属做得有失妥当的地方固然应当责备,而对其表现优秀之处,更不可抹煞,要给予适当奖励,这样下属的内心才能平衡。谭小芳老师表示,你在评价下属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从而把评价工作这门艺术掌握得恰到火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3:02 | 查看全部
3、期望要诚恳

    小张,你是个很有上进心的青年,我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小黄,我发现你的工作每次都有进步,我真高兴,相信你一定能给本部门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要小看这几句评价的话,它能让你的下属在接受你的批评后备感温暖,工作更有激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3:42 | 查看全部
让员工背“龟壳” 是招臭棋

张平


  如果员工没有完成任务,老板的一番训斥之后,努力工作就是了。然而,个别企业教育员工的方式已经从批评转化为变态惩戒。比如前不久,四川一家装饰城的负责人因为没完成销售目标,围绕装饰城爬行3圈,结果两名老总当场中暑晕倒。还有的企业要求没完成任务的女生刮眉毛,男生剃光头、爬高楼,这些惩罚方式恶搞之余,还饱含羞辱色彩,缺乏对员工应有的尊重,暴露出管理的短板。

  企业在市场的博弈中不断发展,需要塑造形象,树立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反映了这个企业的价值观,同时也能让员工体会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加凝聚力。然而,通过背“乌龟壳”、刮眉毛、剃光头等羞辱的方式来“激励”员工进步,另类的惩戒文化估计很难得到员工认同,同时更是有损企业自身的形象,终将不利于企业发展。其实,企业更应注重分析员工没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业务不熟悉,还是工作自由散漫不上心,针对不同员工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认知水平,管理者应制定不同的措施“因材施教”,而不是变着花样惩罚。倘若一味地背“乌龟壳”,除了让路人感觉奇怪、一时赚取眼球之外,恐怕难有收效。文/张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6:22 | 查看全部
激励员工,企业各有高招。本地一家公司以背“乌龟壳”作为惩罚,鼓励员工完成任务。

  这家公司位于长虹路,店内有50多名员工。记者昨日在该店看到,有些员工背后用别针别着一块圆形的布,上面画着乌龟壳的纹路。

  “没完成任务,要背乌龟壳。”被人问起原委,店内员工小张显得很不好意思。

  该公司长虹路店店长马女士介绍,8月起,企业员工分成两组,并各自定下销售目标,月末结算时没有完成任务的,就要背上“乌龟壳”。

  为何要背“龟壳”?马女士说,该创意起源于龟兔赛跑的故事,以此提醒和激励落后的员工,要奋勇争先。这一规定实施后,果真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襄阳心桥心理事业发展中心心理学博士郭凯燕认为,该企业通过趣味竞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比开会批评和扣工资等惩罚更具人性化。企业应倡导多元化的职场文化,但制定制度一定要考虑员工的心理承受力。而员工在面对不同的“挑战”时,也应以平常心和乐观的心态对待,尽力完成本职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6:51 | 查看全部
近日,湖北一家公司以背“乌龟壳”作为惩罚,提醒和激励落后员工完成任务。凡没完成任务的员工,都要接受背“乌龟壳”惩罚。

  惩罚员工背“乌龟壳”,本意是激励员工像龟兔赛跑一样,奋起直追、后来居上,但这种做法无疑欠妥。激励员工努力做出业绩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劳动者的尊严也理应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在坊间,说某人是乌龟往往带有辱骂的意味,而今,惩罚员工背“乌龟壳”,难免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事实上,采用同类管理方式的企业不在少数。诸如让员工“当街赤膊跑步”、“爬行抗压”,令女职员“做俯卧撑”等新闻屡见报端。从员工的反应来看,克制、忍让、不以为然的居多,少数经受不住惩罚的,也不过通过眼泪等方式宣泄情感、发泄不满,真正反思与诟病此种管理方式的几乎没有。

  作为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处在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的位置,有尊严的存在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劳动者相对于企业而言,总是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哪个员工会真心愿意背负“乌龟壳”,之所以选择背,多半还是出于“保饭碗”的考虑。管理者不顾员工心理感受,员工被动无奈接受,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模式脱离了道德底线,舍弃了社会常识。

  企业从获取经济效益的立场出发,试图通过羞耻感的产生激发员工潜能,这种思维方式有悖于现代企业管理所提倡的人性化管理方向。体面劳动不仅意味着劳动者能够通过劳动获得合理的收入,劳动的权利得到保护,也意味着劳动者在受尊重的环境中工作,体现劳动价值,享受劳动快乐。试想,在这种“忍辱负重”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者的存在感何在,劳动者的体面何在。

  企业想要通过惩罚员工背“乌龟壳”的方式,促进劳动者提高劳动热情,提升业绩的做法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最后真的“伤不起”。因为任何企业一旦脱离了“以人为本”的生存法则就很难获得长远的发展。企业不尊重劳动者就等于不尊重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0:47:41 | 查看全部
“乌龟”、“王八”奖太离谱

  业绩指标排名靠后的部门,不仅要被授予印有“王八奖”、“乌龟奖”或是“蜗牛奖”字样的锦旗,而且部门经理还被要求工作时穿着和锦旗词语相对应的黄马甲,这是近日中国联通桂林分公司出台的雷人管理举措。

  5月22日上午,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信息:“业绩差就要做乌龟,效益低就要做王八,桂林联通分公司领导教育有方,拿员工耻辱作乐”。下方还附有9张照片,照片上,可以清楚看到“沃易得营销活动考核排名倒数第二名”、“乌龟奖”等锦旗上的文字,以及一位男子身穿印有“王八”字样的黄色马甲在办公的场景。

  微博一经发出,便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评论数和转发数很快达到数百条。大多数网友对桂林联通的新举措都不敢苟同,甚至认为无法理解。

  微博的内容是否属实、中国联通桂林分公司为何要这么做?带着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通过联系微博发帖人得知,发帖人并非桂林联通公司的员工,微博上所说的事情都是他在桂林联通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诉他的,而且都有照片为证。微博发布的当天,他就收到中国联通广西客服发来的短信,称已监控到他发布的微博信息并记录提交至区公司领导。建议他删除抱怨微博,以免对整个广西联通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久后,他按照对方的要求删除了这条微博。

  记者随后联系上几名中国联通桂林分公司市场部的区域经理,他们听说记者的身份后,均表示不想提这个事情,“接受采访要走公司的程序,以公司统一对外发布的信息为准”。

  5月24日,记者致电中国联通桂林分公司总经理刘忠志,他在电话中称,事件发生后,公司也开会了,“我们承认了3点不足,拿出了5点整改措施。第一把关不严、管理运行粗放;第二用词不当、考虑欠周全;第三方法不妥。我们整改措施是立即取消这个奖,要明确我们的责任,第二是考虑充分,方案科学有效;第三以人为本,正向激励为主;第四释放压力,健康推进发展;第五走向一线,多听员工建议。”

  “这是相关市场部门出台的政策,事实上(政策出台前)他们的员工也认可了。”刘忠志说,公司有好的激励措施却没有被人提起,“比如我们当场也发了‘金鸡奖’、‘金马奖’,因为我们(设置奖项)是以动物的名字命名,当时想跑得最慢的动物除了蜗牛是什么呢,也是想鞭策后进。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面对现实,勇于承认错误。”

  刘忠志还表示,事件被网络曝光时,他正在外地出差,听说此事后,就要求严肃处理这个部门。“我们不可能去侮辱员工的,我们也想给员工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环境和平台。如果主观上有这种(侮辱)动机,我这个总经理立即下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