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3:51

暖被悟禅哲理时间:2013-11-16 作者:未详 点击:2753次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座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许多人对我都是冷言冷语,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今天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师父,我们菩提寺要想成为你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怕是不可能了。”
  
  老和尚披着袈裟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
  
  小和尚絮絮叨叨地说着,最后老和尚睁开眼睛问道:“这北风吹得紧,外边又冰天雪地的,你冷不冷呀?”小和尚浑身哆嗦着说道:“我冷呀,双脚都冻麻了。”老和尚说道:“那不如我们早些睡觉吧!”
  
  老和尚和小和尚熄灭了灯,钻进了被窝,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和尚问道:“现在你暖和了吗?”
  
  小和尚回道:“当然暖和了,就像睡在阳光下一样。”
  
  老和尚道:“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小和尚一听笑了:“师父你真糊涂呀,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了,是人把棉被暖热了。”
  
  老和尚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
  
  小和尚想了想说:“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
  
  黑暗中,老和尚会心一笑:“我们撞钟诵经的僧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棉被下的人,而那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那么,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还会是梦想吗?”
  
  小和尚听了,恍然大悟。从第二天开始,小和尚很早就下山去化缘了,依然碰到了很多人的恶语,可是小和尚却始终彬彬有礼地对待每一个人。
  
  10年以后,菩提寺成了方圆十几公里的大寺,有了许多僧人,而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小和尚也成了住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4:01

狼的处世哲理时间:2013-11-18 作者:未详 点击:6564次   狼的处世哲理
  
  一、卧薪尝胆
  
  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二、众狼一心
  
  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三、自知之明
  
  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四、顺水行舟
  
  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五、同进同退
  
  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六、表里如一
  
  狼也很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净净的吃掉每次猎物,而某些自认为是善良的动物却总在酒店饭庄里做一些不是“太善良”的事。
  
  七、知己知彼
  
  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4:12

妙趣横生的哲理小故事时间:2013-11-18 作者:未详 点击:11460次   妙趣横生的哲理小故事
  
  人生的光彩在哪里?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时,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他的举动恰好被路过的面试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故障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干干净净。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后来雇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就被挖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
  
  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多干点就可以了。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回答:“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一天都没有生气。”
  
  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叫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地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
  
  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更换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压死,暴尸在马路上。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4:35

蛙族的哲理轶事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1897次   蛙族的哲理轶事
  
  不要太过匆忙地行走于生存路上,从而忘记了自己本来的身份和自己希望成为的模样。生活不是一场赛跑,而是一种旅行,每一步都值得体味。
  
  Anecdote-1
  
  小树蛙的意志理念
  
  蟾蜍烤好了一些饼干。“这饼干闻起来真香啊。”蟾蜍自语道,它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吃起来更香。”
  
  蟾蜍来到小树蛙家,“小树蛙,小树蛙,”蟾蜍叫道,“快来尝尝我烤的饼干。”
  
  小树蛙拿起一块饼干尝了尝,“这是我吃过的所有饼干中,最好吃的一块!”小树蛙啧啧赞美。
  
  小树蛙和蟾蜍吃了一块又一块,一会儿就吃下去了很多饼干。“你知道,蟾蜍,”小树蛙含着满满一嘴的饼干说道,“我们该停下来了,否则,我们会撑病的。”
  
  “你说得对,“蟾蜍说道,“让我们吃下最后一块饼干,然后我们就别再吃了。”小树蛙和蟾蜍吃完了它们的最后一块饼干,碗中还剩下很多饼干。
  
  “小树蛙,”蟾蜍说,“这回我们真的是吃最后一块了,然后坚决不再吃了。”小树蛙和蟾蜍又各自吃了一块。
  
  “我们必须得停下来了!”蟾蜍边吃着另外一块饼干,边喊道。”
  
  “对,”小树蛙响应道,伸手又拿起一块饼干,“看来,我们需要用意志力来控制我们的欲望。”
  
  “什么是意志力?”蟾蜍问道。
  
  “意志力就是竭力不去做你特别想做的事情。”小树蛙解释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就像我们竭力不去吃这些饼干一样。”蟾蜍答道。
  
  “就是这个意思。”小树蛙一边说着,一边咽下口水,将饼干放进了盒子里,“喏,我们吃不到饼干了。”
  
  “但是,我们可以打开这个盒子啊。”蟾蜍说。
  
  “那倒也是。”小树蛙想了想,拿出一根细绳将盒子紧紧捆了起来,“喏,这下我们吃不到了吧?”
  
  “但是我们还可以剪断绳子,再将盒子打开啊。”蟾蜍说道。
  
  “有道理。”小树蛙又想出一个主意,它搬来一个梯子,将盒子放在高高的架子上,“喏,”小树蛙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现在我俩终于吃不成了吧?”
  
  “但是,我们可以爬上梯子,从架子上取下盒子,剪断绳子,打开它啊。”蟾蜍说。
  
  “你说得对。”小树蛙爬上梯子,从架子上取下盒子,剪断绳子,将盒子打开。小树蛙将盒子拿到屋子外面,大声喊道:“嗨!鸟儿们,这里有很多美味的饼干,快来吃吧。”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了过来,一会儿就将盒子里的饼干吃得干干净净,然后一飞而散。
  
  “现在,我们真的再也没有饼干可吃了。”蟾蜍悲伤地说道,“这些可恶的鸟儿连一块都没有给我们剩下。”
  
  “是的,”小树蛙说道,“虽然我们吃不到饼干了,但我俩却因此拥有了强大的意志力。”
  
  “也许你拥有了强大的意志力,”蟾蜍说,“但是,我要回家再烤一些饼干!”
  
  “那好吧,”小树蛙无奈地回答道,“我跟你一起去烤。”
  
  Anecdote-2
  
  小溪蛙的逆流哲学
  
  一棵大树横倒在河面上,小溪蛙在树上玩耍,不小心落入湍急的河流中,河水将它飞快地向下游冲去。一会儿它已经被冲出很远,那棵树已经不在视力范围之内。
  
  小溪蛙安慰自己,看不见大树也没关系,只要向上游游去,就能到达那棵大树,回到安全的地方。它看到岸边一只丑陋的独眼鳄鱼正在恶狠狠地盯着自己,便决定拿鳄鱼做参照物,离鳄鱼越远,就说明离大树越近了。于是它拼命游了起来,为了给自己一个惊喜,它甚至闭上了眼睛。它不停地游啊游啊,最后睁开眼睛,游出的距离果然令它吃了一惊——水流太急,它游了半天仍然停留在原地。于是它停了下来。海已经离得非常近,甚至闻得到空气中的咸味了,据池塘里最聪明的老溪蛙说,海里充满凶猛的海洋生物,溪蛙对它们而言只是一顿美餐。“全完了。”小溪蛙想。
  
  转念它又自我安慰道:“不,还没完。我还没有看到海洋生物,也许它们不在这一带活动。”它用非常乐观的语气对自己说。话音刚落,一条梭鱼从下游游来。小溪蛙惊恐地看着这条凶猛的大鱼。“你害怕什么呢?”它问自己。“你甚至不知道它长没长牙齿。”好像是听到了它的心声,梭鱼咧开大嘴笑了起来,露出满嘴尖利的牙齿。“好吧,它确实有牙齿,”小溪蛙大声说,“不过也许它现在不饿吧。”
  
  “你在开玩笑吗?”旁边一只螃蟹说道,“你以为它不吃东西就能长这么大?它从来没有不饿的时候。“好吧,那我相信它不喜欢吃溪蛙。”这是小溪蛙最后一点希望了。“随便你一厢情愿地相信什么,但是我碰巧知道,它最喜欢吃的就是溪蛙。”螃蟹幸灾乐祸地说,“放弃吧,你没希望了。”“这么说你是个悲观主义者。”小溪蛙说。
  
  “我是现实主义者,”螃蟹说,“所谓现实主义,就是你陷入困境,但是并没放弃希望。你用尽一切办法摆脱困境,但是没有一种办法能够成功,于是你只能接受将要被吃掉的现实,不管你有多么乐观。接受现实,放弃无谓努力吧。”螃蟹得意地说。
  
  “但是我觉得还没有用尽一切办法。”“刚才我一直在看着你,你尝试了一切办法,但是都没起作用。”
  
  “我的确尝试了能够想出的一切办法,但是我只是一只小溪蛙,一定还有什么办法我没有想到。”
  
  小溪蛙喝了一口河水,忽然发现水的味道有些特别。“河水的味道很奇怪。”它说。
  
  螃蟹尝了一下河水,“这是咸水,”螃蟹说,“我们是在河口,就是河流入海的地方。每隔6小时,河水的流向改变一次。”螃蟹对自己知识的渊博非常得意。“能倒流的河?我从没想到这也可能。”溪蛙惊奇地说。
  
  “这很平常,我早就习以为常了。”螃蟹说着,潮水推动它慢慢向上游漂去。小溪蛙看着潮水,欢呼道:“这么说,我在往上游漂吗?我不会被冲到海里了!我不会被梭鱼吃掉了!”
  
  螃蟹挠着头说:“我猜不会吧。”接着它笑起来,“至少今天不会。”
  
  “我花了那么多力气都没能游回去,现在潮水却自动把我带回去了。”小溪蛙说着,轻松自如地随着海潮向上游游去。
  
  “可是你如果没拼命游那么长时间,现在可能已经被梭鱼吃到肚里了。”螃蟹说。
  
  “这么说,即使努力看似徒劳,但最终仍然是值得的。”溪蛙说。
  
  螃蟹向小溪蛙道别,目送它渐渐消失在远方。
  
  Anecdote-3
  
  小牛蛙的影子箴诫
  
  在一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小牛蛙们开了一次会。“简直无法忍受了,”一只小牛蛙说道,“白天苍鹭猎食我们,晚上浣熊又想把我们作为它们的盘中餐。”“确实如此,”另一只说道,“它们单独来我们还受得了,但两个都来,就会扰得我们鸡犬不宁。”
  
  “我们应该让苍鹭远离池塘,赶走它们!”一只小牛蛙提议道。
  
  “就要这样!”小牛蛙们异口同声地说道,“赶走苍鹭!赶走苍鹭!”它们的大声喧哗惊扰了一只正在附近捕鱼的苍鹭。“怎么回事?”它慢慢靠近,问道,“你们要驱逐谁啊?”
  
  小牛蛙们瞟了瞟它的喙,天啊,那就像一把利剑一样,能轻易刺穿小牛蛙们肥硕的身躯。小牛蛙赶紧改口,大叫道,“赶走浣熊!”
  
  “我想你们也是这么说的。”苍鹭说道,继续捕鱼去了。
  
  “浣熊!”小牛蛙们的意见出奇一致,“驱逐浣熊!”
  
  这个决定一作出,问题也随之而来,由谁去警告浣熊,它们已被驱逐。大家都不敢去,最后,一只小牛蛙被委以重任。“当然了!它长得最壮!就是它了!”大伙一齐向它施加着压力。
  
  “我不太明白,”这只在这场大讨论中一直沉默不语的小牛蛙说道,“我是很壮,但不可与浣熊同日而语。我孤身一人,但它们却‘熊多势众’。”
  
  “那好吧,”另一只小牛蛙自告奋勇道,“我们跟着你一块儿行动!”小牛蛙们都附和道,“我们都跟着你!”“不管发生什么,你们都会和我站在一起,是吧?”这只小牛蛙问道。
  
  “我们将如影随形地跟着你!”所有小牛蛙都附和道,“如影随形!”
  
  但这只小牛蛙还是不太愿意,它的伙伴们整个下午都信誓旦旦地表示它们的决心。终于,在它们说了无数次的如影随形之后,这只小牛蛙同意了。
  
  太阳慢慢落山了,苍鹭飞回了位于池塘上空的巢中。在一片昏暗之中,那只壮小牛蛙说道,“浣熊们快要来了,但你们得和我待在一起,就像我的影子一样,好吗?”
  
  “如影随形!如影随形!”小牛蛙们齐声高叫道。
  
  天空中没有月亮,只有星星在闪烁着,一片漆黑。浣熊出动了,共有五只,一只母浣熊,还有它的四只正在发育中的孩子。
  
  那只小牛蛙一下子跳到了岸上。“恶棍!”它大声呵斥道,“快滚!浣熊从即日起已被禁止进入池塘!你们滚吧!不准进入!”
  
  “真的吗?”母浣熊问道,它的孩子们也对这只大胆的小牛蛙不屑一顾。这只小牛蛙吓得瑟瑟发抖,但仍静立不动。“是谁胆敢驱逐我们?”母浣熊目露凶光地问道。
  
  “我们所有小牛蛙!”这只小牛蛙说道。它期待着伙伴们能异口同声地支持它,但四周死一般沉寂。它正往四周张望,母浣熊一口就吞掉了它,因为它是惟一一只立于岸上的小牛蛙——当它势单力薄地苦苦挣扎时,它的信誓旦旦的影子们竟然都在水中张望!
  
  任何结盟关系的牢固性都是值得质疑的——即便是你的影子也会在黑暗之中抛你而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4:52

九个鲜活的生存哲理故事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5067次 九个鲜活的生存哲理故事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可我没有勇气。”牛说:“为什么不吃一点我的牛粪呢,他们很有营养。”火鸡吃了一点牛粪,发现它确实给了它足够的力量飞到第一根树枝,第二天,火鸡又吃了更多的牛粪,飞到第二根树枝,两个星期后,火鸡骄傲的飞到了树顶,但不久,一个农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从树上射了下来。
  
  生存之道1:牛屎运让你达到顶峰,但不能让你留在那里。
  
  2、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兔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兔子,把它吞了下去。
  
  生存之道2: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的很高,非常高。
  
  3、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天很冷,小鸟几乎冻僵了。于是,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禁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走过去看个究竟,依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生存之道3: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4、海底里有一个瓶子,这瓶子里困着一个巨魔。那是五百年前一个神仙把巨魔收到瓶里的。巨魔曾经许过一个愿,谁能把这个瓶子捞起来,把瓶塞打开,把他救出来,他就赠给这个人一座金山。可是,五百年过去了,还没有人把这瓶子捞起来。巨魔十分气恼。他诅咒说:“以后,如果谁把我救出来,我就一口把这个人吞掉。”有一个青年的渔夫,他撒网捕鱼,当他收网的时候,发现网里有一个旧瓶子,他把瓶塞打开,啊!一阵浓烈的烟雾喷出来,徐徐吐出一个比山还大的巨魔。“哈哈哈哈!”巨魔的笑声震得海涛汹涌起来。他说:“年青人,你把我救出来,我本应谢谢你,可是,你做得太迟了,倘若你早一年把我救起,你就可以得到一座金山啦!唉,我等了五百年,我太不耐烦了,我已经许了恶愿,要把救我出来的人一口吃掉!”那青年吃了一惊,但立即镇定地说:“哟,这么小小的瓶子,怎能把你盛下呀,你一定说谎,你再回到瓶子给我看看吧!”
  
  “哈哈哈哈,我不会上当的!天方夜谭早把这个古老的故事说过了,我如果再钻入瓶子里,你把塞子再塞上,故事不就说完了么?”“什么?你有看过天方夜谭么?你真是一个博学多才之士呀!你还有看过苏格拉底的哲学著作吗?”“哈哈!这五百年我躲进瓶子里,穷读天下的经典著作,苦苦修行,莫说是西方的巨著,东方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我都念得熟透了。”“啊?中国太史公的《史记》你也颇有研究吧?墨子的著作有涉猎么?”“别说了,经史子集无一不通!”“不过,我想你一定没有见过红楼梦的手抄本,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版本呢!”“哈哈哈,你这个小子太小觑我了,这本书的收藏者正是我呀!让我拿出来给你开开眼界吧!”巨魔立即又化作一阵浓烟,徐徐进入瓶子里。这时侯,那青年渔夫不再迟疑,连忙把瓶塞堵住瓶子了。
  
  5、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6、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启示:推销生意是一种组织性质的生意,因为人多,人事问题也多。我们不时听到是非难辨的话,如某公司攻击另一家公司,如是者往往令人混淆是非,影响信心。因此,找出事情的真相,不轻易相信谣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业才不会毁于一旦。
  
  7、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解释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8、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根基。
  
  9、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的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的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共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的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的侍奉您,为什么你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二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其实,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别忘了,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帮得上忙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5:04

俏皮的人生哲理时间:2013-11-24 作者:未详 点击:3786次 俏皮的人生哲理:

  鱼鱼-是这样一种生物:当渔夫休假时,它们才能出去郊游。
  
  大人-脚穿长筒套鞋,却依然躲开积水洼往前走的人。
  
  外国文学-原文读不懂,译文念不通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文学作品。
  
  满足-看到他人不幸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
  
  乐观主义-者妻子进百货店以后,还开着马达在外边等待的男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5:16

判断力的哲理故事几则时间:2013-11-27 作者:未详 点击:3200次   判断力·哲理
  
  如果你不想两次掉进同一个坑里,那就看看下面的故事,绝对开卷有益。
  
  渔夫的经验
  
  一群年轻人常常结伴在一泓深潭边钓鱼。令他们奇怪的是,有一个渔夫总是在潭上边不远的河段里捕鱼,那是一个水流湍急的河段,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翻卷着。
  
  年轻人都觉得这渔夫很可笑,在浪大又那么湍急的河段里,怎么会捕到鱼呢?有一天,有个好事的年轻人终于忍不住了,他放下钓竿去问渔夫:“鱼能在这么湍急的地方停留吗?”渔夫说,当然不能了。年轻人又问:“那你怎么能捕到鱼呢?”渔夫笑笑,什么也不说,只是提起他的鱼篓往岸边一倒,顿时倒出一团银光。那一尾尾鱼不仅肥,而且大,一条条在地上翻跳着。年轻人一看就傻了,这么肥这么大的鱼是他们在深潭里从来没有钓到过的。他们在潭里钓上的,多是些很小的鲫鱼和小鲦鱼,而渔夫竟在河水这么湍急的地方捕到这么大的鱼,这是为什么呢?
  
  渔夫笑笑说:“潭里风平浪静,所以那些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小鱼就自由自在地游荡在潭里,潭水里那些微薄的氧气就足够它们呼吸了。而这些大鱼就不行了,它们需要水里有更多的氧气,没办法,它们只有拼命游到有浪花的地方,浪越大,水里的氧气就越多,大鱼也越多。”渔夫又得意地说:“许多人都以为风大浪大的地方是不适合鱼生存的,所以他们捕鱼就选择风平浪静的深潭,但他们恰恰想错了,一条没风没浪的小河里是不会有大鱼的,而大风大浪恰恰是鱼长大长肥的唯一条件。大风大浪看似是鱼儿们的苦难,但这些苦难却是鱼儿们的天然给氧器啊!”
  
  大风大浪这些“苦难”是鱼的“给氧器”,而那些人生坎坷和困苦是不是我们人生的“给氧器”呢?我们总是在为自己营造和寻觅人生的风平浪静,我们总是在为自己追寻生活里的和风细雨,我们是不是静潭里的那一尾尾小鱼呢?
  
  水流湍急浪花飞溅之处是大鱼,那么,命运沉浮遭遇坎坷将砥砺出巨人。
  
  寻找怀表
  
  有一天,一个农夫打扫完马厩时,突然发现老婆送他的怀表不见了。由于这个怀表对他来说十分珍贵,于是马上又跑回马厩寻找,找了一段时间,几乎把马厩整个都翻遍了还是没有找到,农夫只好气馁地走出马厩。
  
  这时候他发现外面正有一群孩童在玩耍,于是他向那群孩童说,假如有谁能在马厩中找出他遗失的怀表,那个人便能得到五毛钱。于是孩童们一窝蜂地跑进马厩里寻找怀表。过了一段时间,孩童们走出马厩,都没有找到怀表。此时农夫更加气馁与失望。
  
  就在这时,农夫听到了一个声音:“我可以再进去找一次吗?”一个孩童对他说。农夫觉得大家几乎把马厩翻遍了都找不到,怎么可能凭你一个人就找得到呢?但由于没有任何的利害关系,农夫还是答应了这位孩童。不到一会儿功夫,孩童走出马厩,他手里拿的正是农夫遗失的怀表。
  
  农夫很惊讶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那个小孩回答:“我进去之后什么都没做,只是静静地坐在地上,慢慢地我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于是循着声音我找到了怀表。”
  
  当你不断地努力工作时,你是否曾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想你所努力的方法及方向呢?
  
  换一种眼光
  
  那年,我在一家图书馆当管理员,可经常发生图书不翼而飞的事情。为防止这种偷书现象的继续发生,我在图书馆的墙上挂起了一块告示牌:凡偷窃书籍者,罚款200元。可偷书现象仍屡禁不止。
  
  一次,朋友来看我,我向他诉苦。朋友看了一眼墙上的告示,笑着说:“凭你一双眼睛,怎么看得过来呢?”
  
  “但图书馆不可能再增加管理员。”我说。“你可以借助读者啊,让读者帮助你参与管理。”
  
  “读者?书就是有的读者偷的,让他们参与管理,这怎么可能呢?”
  
  “偷书的只是个别人,你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放到你的对立面,而应该换一种眼光,把他们看成你的朋友,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和你一起参与管理。”
  
  朋友要我拿来纸和笔,写了一条新的告示:凡检举偷窃书籍者,奖励200元,新告示贴出后,图书馆再也没有出现丢失书籍的现象。
  
  “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放到你的对立面,而应该换一种眼光,把他们看成你的朋友。”这句话让我终生受益。换一种眼光,不是与人为敌,而是与人为善,这样,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事事顺心起来。瓷器中的哲理
  
  一次,去景德镇旅游,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瓷器本是用大纸箱装着的,大纸箱的间隙里塞满了废纸屑。我考虑到大纸箱携带不方便,就扔掉了大纸箱和里面的废纸屑,直接把瓷器放进小巧的手提箱里。
  
  上车时,由于不小心,一个趔趄,手提箱重重地撞在铁栏杆上。打开手提箱一看,那件珍贵的瓷器已经破碎了。这时,我才后悔扔掉了那些看似没用的废纸屑。
  
  世上没有什么真正没用的东西,哪怕是那些废纸屑,只要把它们用到适合的位置上,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以,自己再珍贵,也不要去看轻别人,看轻那些“废纸屑”,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独存在的。就像瓷器,哪怕再珍贵,也离不开废纸屑的呵护与托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5:46

寓言故事中的那些哲理时间:2013-10-23 作者:未详 点击:3573次   寓言故事中的那些哲理:
  
  知识是一个载体,不同的教学内容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意义。同样的教学内容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看,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意义。所以,有些时候就需要我们巧妙地借用“他山之石”以攻玉。
  
  寓言王国是一个充满情趣、幽默、勇气、智慧和丰富想象力的地方,它把大自然的一切事物赋予了人类最广泛的情感和基本的善恶观。在我们嘲笑故事里丑角的滑稽时,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生活的真理。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把一些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借用到哲学教学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毛驴和青蛙》———
  
  一头驴子经过一个荷花池的时候看到池塘里的青蛙生活得自由自在,它很羡慕,觉得自己每天辛辛苦苦还经常挨主人的鞭子。终于有一天,它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却差一点淹死。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千万不要盲从,别人生活得再好,也许并不适合自己。就像寓言中青蛙生活的池塘一样,看起来很美好,但它不适合驴子,如果驴子一味要去,只能丧生。人生亦是如此。
  
  《马和驴》———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共同为主人运送一批货物。半路上,驴子累了,它请求马帮它驮一点货物,马没有答应。最后,驴于终于累死了,主人不仅把驴子驮的货物都压在了马的背上,而且还多了一张驴皮。
  
  《我要的是葫芦》———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小葫芦长得很好,可是叶子上长了蚜虫。有人劝他治一治,他说:“我要的是葫芦,又不是叶子”。过了几天,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促使事物向自己期望的结果发展。
  
  《自作聪明的驴子》———有一头驴子为主人驮盐,过河的时候一不小心掉进河里,等它爬上岸,它发觉背上的货物轻了好多,它以为自己找到了窍门。第二次为主人驮棉花,过河的时候它故意掉进河里,没想到棉花浸了水后,沉得差一点把它压趴下。唯物辩证法认为:我们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是人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做事情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象这头自作聪明的驴子一样。
  
  《蚊子和狮子》———
  
  一只蚊子和一头狮子比赛谁更厉害,蚊子专门朝狮子脸上、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叮,狮子气急败坏地用爪子去抓,可是把自己抓得头破血流却并没有抓住蚊子,最后只得认输。得胜后的蚊子得意洋洋地吹着喇叭飞走了,一不小心撞在了蜘蛛网上,做了蜘蛛的美餐。
  
  《狮子和老鼠》———
  
  一只老鼠被一只黄鼠狼追得无处可逃,情急之下它跳到了一头正在睡觉的狮子的头上,黄鼠狼吓跑了,它却被狮子抓住了。它恳求狮子放了它,说以后狮子有难它会帮助狮子的。狮子放了它,却对老鼠的承诺嗤之以鼻,它想我堂堂一头狮子还用求一只小小的老鼠帮忙吗?后来,这头狮子被猎人用网罩住了,正在沮丧的时候,那只小老鼠来了,三下两下便帮它把网咬破了,救了狮子一命。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反对看问题只看这一面,不看另一面的“一点论”。
  
  《米缸里的老鼠》———
  
  一只老鼠找到了一个盛满米的缸,它每天都到缸里吃米。米渐渐地少了,老鼠吃完米后要跳出米缸也越来越费劲。终于有一天,它跳不出来了,最后,水缸里的米没有了,老鼠饿死在米缸里。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两种状态,事物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适度原则,在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的时候,要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否则事情做得过了头,就会落得老鼠的下场。
  
  《三只仙鹤》———三只仙鹤捉了一些鱼,把没有吃完的鱼埋在了沙滩上。第一只仙鹤抬头看了看,暗暗地记住:鱼埋在太阳底下。第二只仙鹤抬头看了看,悄悄地记住:鱼埋在那朵雪白的云下面。第三只仙鹤往周围看了看,默默地记住:鱼埋在那棵大柳树旁边。第二天,三只仙鹤都要找它们昨天埋好的鱼。第一只朝太阳飞去;第二只朝云朵飞去;第三只朝大树飞去……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寓言中的前两只仙鹤,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认为世界是—成不变的,犯了形而上学错误。
  
  《木桶与木板》———
  
  一只木桶因为自己能盛很多的水,很是骄傲。桶上的一块木板提醒它:“老兄,如果没有我们这些木板,你还能盛水吗?”木桶不服气,让木板离开它。木板离开了木桶。木桶上有了一个大豁口,水一下子泄了出去。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任何部分离开了整体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整体的性能和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对于木桶来说,决定它的性能及状态的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构成它的最矮的那块木板。
  
  《鹭鸶》———午后,一只吃饱喝足了的鹭鸶在水边散步。这时它发现了一条鲫鱼,它想:我已经很饱了。鲫鱼趋机溜走了。过了一会儿,它发现了一条鲇鱼,它想:刚才那条鲫鱼我没吃,我能吃这么令人没有胃口的东西?鲇鱼也溜走了。又过了一会儿,它饿了,到处找吃的,这次只有一条小泥鳅,它想:这小东西还不够我塞牙缝的。于是小泥鳅也溜走了。傍晚,鹭鸶实在是饿得不行,只好捉了几个小蜗牛充饥。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质变。它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更要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寓言中的鹭鸶就没有抓住时机,致使机遇一次次从身边溜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接受鹭鸶的教训,做好准备,抓住机遇,要知道,机会绝不会第二次来叩你的门。
  
  《陷入泥坑的车夫》———有—个车夫拉着一车货物陷入了泥坑里,他求上帝帮忙。上帝说:你从车上跳下来,把车轮底下垫上一点草,然后边吆喝着马边到车后推车……他照做了,车子果然从泥坑里出来了,他对上帝说:谢谢你,万能的上帝!上帝说:你不用谢我,一切都是你自己做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从自身找出路,不要一味地等、靠、要。
  
  《狐狸与蝉》———蝉在大树上鸣唱,狐狸想吃掉它,便想出了一个诡计。它站在树下,极力地赞美蝉那美妙的歌声,并诱骗蝉飞下来让它看一看是什么样的动物才能发出这么悦耳的声音。蝉识破了它的诡计,便摘了一片树叶抛下去。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抓住它。蝉说:“你以为我会飞下去,那就错了,自从我看见狐狸的粪便里有蝉的翅膀后,我就时刻警惕狐狸。”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付出艰辛的劳动,善于观察,善于总结,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理性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
  
  《空中楼阁》———有个懒汉,家里很穷。有一天邻居家的鸡在他家里生了个蛋,他拿着这个蛋想:我用这个蛋去孵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孵鸡,然后我把鸡卖了,买只羊,等羊生一群小羊后再卖掉,买头牛,等牛生一群小牛后……我把它们卖掉就可以有很多的钱,成为最富有的人,国王就会把他的女儿嫁给我。成了国王的女婿后,我要建世界上最漂亮的空中楼阁……想到高兴处,他不禁手舞足蹈,一失手把鸡蛋打碎了,“哎呀,我的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而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凡事只停留在想的阶段,而不付诸行动,永远也不会达到目标。
  
  当然,还有很多我们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象《掩耳盗铃》、《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拔苗助长》、《庖丁解牛》、《守株待兔》、《狐假虎威》等等,都可以信手拈来,把深刻、抽象的哲理寓于其中,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哲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5:58

围棋·哲理·禅味时间:2013-10-31 作者:未详 点击:2301次   围棋,古人又称“木狐狸”。要穷其变化,究其内涵,已是人的智力所不及。

  其中的人生哲理、禅味也是令人回味无穷。
  
  懂得弃子,棋艺才会飞跃。弃子,就是欲取姑予。它恰恰揭示了人生成功的不二法门:若要有所收获,那就须先有所付出。
  
  取地则失势,取势地必失。此乃一得一失,有得有失,这叫天公作美。

  生活也一样,你得到的必然是别人失去的或者正好相反。因此,你不必耿耿于怀,你的机会多的是。
  
  好处不可让一人独占了。有时你确是占足了便宜,此如杀住对方一块棋,可对方造出一天下劫,终因你劫材不足而遭败绩。劫材不足正因你杀住了对方,对方却多了几处利用。这时候,“吃亏即是便宜”。
  
  棋子讲究效率。效率低的棋局促,效率过高又失之薄。同样地与势,轻与重,取与舍,弱与强之间有一尺度问题,围棋术语称“均衡”,这是连高手们都不好掌握的问题。围棋的难即在于此,这恰好与禅宗的中道思想相符,“勿留心于乐,勿注意苦,取乎其中。”谓之中道。禅者常说:“近火不伤,远火不冻,将人的欲望藉火引向修禅之路。”
  
  “禅味、茶味,味味一味。”

  人生就像喝茶一样。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的涩味。不论是何种滋味,你都要细细品尝。
  
  围棋也要像喝茶一样“静品”。

  品出其中的人生,也品出其中的禅味。职业棋手们说得好:“围棋不仅是胜负的较量,也是人生的缩影,是我们心中的小宇宙,它将超越时代而永存。”
  
  多品品棋子的味道,则可能改变结果。

  或许你也真能品出人生的甘、苦、涩来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4 17:06:11

木匠的愿望?时间:2013-11-06 作者:未详 点击:4337次   有一个木匠技艺超群,做的东西远近闻名,请他干活的人络绎不绝,他也就挣了不少钱。

  但是他却不满足地想:要是我做的东西永远都不坏,那我不是更有名吗?

  请我做东西的人不是更多吗?

  那样的话,我就可以挣更多的钱了!?
  
  当天夜里,木匠就跪在地上祈祷:“上帝啊,你让我做的东西永远都不坏,好吗?”?
  
  木匠跪在地上祈祷了很久,上帝被感动了。?
  
  于是上帝就对木匠说:“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但是,我怕你将来后悔……”?
  
  木匠连忙说:“上帝,我绝不后悔,你就满足我的愿望吧!”?
  
  上帝说:“好吧!”?
  
  后来,木匠做的任何东西都用不坏、砸不烂,他的名声更大了,请他做东西的人也就更多了。当然,他因此挣了一大笔钱。?
  
  可是,几年过后,就没有人再来请木匠做任何东西了,因为他做的东西用不坏、砸不烂,人们不需要再做了。?
  
  木匠也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十分愚蠢的事,非常后悔。?
  
  这天夜里,木匠又跪在地上祈祷:“上帝,请您收回您给我的礼物吧!我错了!我原以为我做的东西永远都不坏,我就会名利双收。可是现在,我一点生意都没有了,我的生活来源没有了,我没事可做了,很无聊……”?
  
  上帝出现了,微笑着对木匠说:“有些事情,看似坏事,其实未必。有些事情,只能顺其自然。你既然知道错了,我就再给你一次机会!”?
  
  后来,木匠做的那些东西都坏了,人们又争相来请他做东西了。虽然他做的东西会坏,但是请他干活的人仍很多。木匠又高兴起来了!?
  

  点评: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无限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一种事物的结果就是另一事物的原因,所以我们必须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从而提高自己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故事中的木匠如果认识到“东西不坏”所带给自己的不良影响,提高思想的预见性,那么,他就肯定不会陷入无事可做的局面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木匠起初想通过“做的东西永远不坏”来提高名声,挣更多的钱,可恰恰是因为“东西不坏”的情况使他变得无事可做了。矛盾双方发生了转化,美好的愿望变成了另外一种结局,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页: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