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7:30

佛祖的袈裟时间:2013-05-31 作者:未详 点击:2913次   一个智慧和仁慈的人,他自己的袈裟,不就是佛祖的袈裟?
  
  佛祖的袈裟是智慧和仁慈的象征。谁穿上佛祖的袈裟,谁就是再世佛祖。
  
  佛祖去后,他的袈裟,你、我、他都想得到它。
  
  有一天,你来找我了,你对我说,师弟,你想不想得到佛祖的袈裟?我说,想!你说,那我们两人把他干掉,然后我们两人得袈裟!我摇了摇头,我说,他也是我师哥,不能害死他!你于是便说,那你帮不帮我?我说,不帮,我谁也不帮!你们可以一人穿一天袈裟……你没听我说完,就气愤地走了。
  
  你走后,他也来找我了,他对我说,师弟,你想不想得到佛祖的袈裟?我说,想!他说,那我们两人把你干掉,然后我们两人得袈裟!我摇了摇头,我说,你也是我师哥,不能害死你!他于是便说,那你帮不帮我?我说,不帮,我谁也不帮!你们可以一人穿一天袈裟……他没听我说完,就气愤地走了。
  
  你和他开始争夺佛祖的袈裟,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争来夺去。谁也没有战胜谁,最后落得两败俱伤。
  
  这时,你又来找我了,你对我说,师弟,帮我一把吧!有了袈裟,不会少你的!我依然摇了摇头。
  
  接着。他又来找我了,他对我说,师弟,帮我一把吧!有了袈裟,不会少你的!我依然摇了摇头。
  
  我对你和他说,你们别再为袈裟争斗了,你们再斗下去,最后得利的人倒是我了!你和他听了一惊,然后,你和他就愤怒了,师弟,你原来坐山观虎斗,可真有你的呀!
  
  你和他出去后,商量了半天。我虽然没有听见你和他在商量些什么。但我知道,你们不再是对手了,你们把矛头指向我了。
  
  你和他怕我得到佛祖的袈裟,你们联合起来了,只要我稍有举动,你们就会采取行动。看到你们友好的样子,我笑了,我去找你们说,你和他轮流穿袈裟吧,一人穿一天!你和他望着我说,你不想穿?我说,我斗不过你们,我不穿佛祖的袈裟了!你和他笑了。
  
  这时,你和他相安无事,一人穿一天佛祖的袈裟。而我,则穿着自己的袈裟。于是,你和他也不再为难我了。
  
  许多年就那么过去了,你、我、他,我们三人相安无事。有一天,你和他捧着袈裟来见我了。你和他对我说,师弟,这佛祖的袈裟,你拿去穿吧!只有你才配穿上它!
  
  我看了你和他一眼说,佛祖,的袈裟,我已经不需要了,我有自,己的袈裟就足够了!你和他说,师弟,要不是你的智慧和仁慈,我们两人,还有你也在争斗,只怕都早已身败名裂了。这佛祖的袈裟,你无论如何都得穿上它!我微笑着说,你们明白了一半了,还有一半你们还不明白。一个智慧和仁慈的人,他自己的袈裟,不就是佛祖的袈裟?一个不智慧和仁慈的人,他即使穿着佛祖的袈裟,又能怎么样呢?重要的不在于穿不穿佛祖的袈裟,而在于一个人的头脑是否智慧,心地是否仁慈呀!你和他听了恍然大悟,你们说,师弟,你就是再世佛祖呀!
  
  佛祖的袈裟,你、我、他,我们谁都不穿它,把它供在了佛祖的神像前。我们都穿着自己的袈裟,但是在别人眼里,我们穿的都是佛祖的袈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7:39

窗的哲理故事时间:2013-05-31 作者:未详 点击:3847次   生命操之在我,过去、未来皆然。——祖母摩西
  
  窗
  
  从前有两个重病人,同住在一家大医院的小病房里。房间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人,在他的治疗中,被允许在下午坐在床上一个小时(有仪器从他的肺中抽取液体)。他的床靠着窗,但另外一个人终日都得平躺在床上。
  
  每当下午睡在窗旁的那个人在那个小时内坐起的时候,他都会描绘窗外景致给另一个人听。从窗口向外看可以看到公园里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地方人们玩球嬉戏,后头一排树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享受每一分钟。他听见一个孩子差点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漂亮的夏装……他朋友的述说几乎使他感觉自己亲眼目睹外面发生的一切。
  
  然而,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看外头的权利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觉得不是滋味,他越这么想,就越想换位子。他一定得换才行!有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瞧,另一个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来。但这个人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尽管他感觉同伴的呼吸已经停止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的时候那人已经死了,只能静静地抬走他的尸体。
  
  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人开口问,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他们搬动了他,帮他换位子,使他觉得很舒服。他们走了以后,他企图用手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望……
  
  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7:49

这里还有我在时间:2013-06-06 作者:未详 点击:2442次   在赢得了多次射箭比赛冠军之后,镇上的射箭冠军去找禅师。
  
  “我是最棒的,”他说,“我并没有研究过宗教,也从未向任何和尚求助过,却成为整个地区最好的射手。我听说你曾经是整个地区最好的射手,请问,要学习射箭,是否必须当和尚?”
  
  “不用。”禅师回答。
  
  但这位冠军并不满意,他取出一支箭,安放到弓上,然后射出去,击中了远处的一棵樱桃树。他露出一副笑脸,仿佛在说“你应该多花些时间来研究射箭技术”。然后,他说:“我怀疑你是否做得到。”
  
  禅师显得一点儿也不担心,他走进寺庙内,取出他的弓,然后朝附近的一座山走去。
  
  路上,有一处深渊,连接深渊的是一条绳索桥,绳索已经腐朽,几乎要断了。
  
  禅师走到桥中央,取下他的弓,安放上一支箭,然后瞄准悬崖对面远处的一棵树,并击中了目标。
  
  “现在轮到你了。”禅师和蔼地对这位年轻的冠军说,然后他回到了坚实的地面。
  
  年轻的冠军看了一眼脚下的深渊,感到很害怕。他走到禅师刚才射箭的地方,把箭射出去,但他的箭根本就没沾目标的边。
  
  “这就是为什么要修学冥想的原因,”禅师在年轻的冠军回到他身边时说,“你也许对你自己为生计而选择的工具有着高超的使用技巧,但这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无法控制你那使用工具的大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8:26

别摔在熟悉的路上时间:2013-04-06 作者:小小Z 点击:14794次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

  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

  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做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去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8:42

心灵的土地时间:2013-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8064次   村子里有两个老农吵得不可开交。一位智者问两人为何吵架,一个说,对方立的栅栏占了他家的地;另一个则称对方胡说,他根本没有占地。
  
  智者听后,在两张纸上各写了一句话,交给两人。两人看后,分别在上面写了一段话,还给了智者。智者将两张纸交换了一下,递给两人,两人看后,若有所思,默默离开了。
  
  众邻里不解,纷纷问怎么回事。
  
  智者笑了,说他在两张纸上写了—“除了这块地,你最恨他什么?”结果,其中一个写道:“我最恨他家的作坊,每天天不亮就开工,咕噜咕噜响,我家和四周邻居天天被迫起得很早。”
  
  另一个写道:“我最恨他家清理羊圈不及时,一刮风那羊膻味熏得我家和四周邻居根本没地方躲,窗户都不敢开。”
  
  智者就让他们各自看对方写的纸条,他们看了之后就不再吵了。智者进一步解释说:“他们不是因为脚下的这块土地不相容,而是心灵的那块土地不相容。”
  
  众人顿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8:53

自己害死自己时间:2013-04-15 作者:小小Z 点击:10123次   一匹小斑马浸泡在水中,它悠闲而自在,完全没有觉察四下的危机。在岸边,有一头体积比它大数倍的母狮正窥伺着它,母狮没有贸然采取行动,不是因为没有把握,只是不知道水的深浅,所以静待良机。
  
  不久,小斑马满足地站起来,舒展身体。它犯了致命的错误,被岸边的敌人洞悉:哦,原来水那么浅,只及你膝。母狮蓄锐出击,一击中的,它啮咬着斑马的咽喉不放,然后撕裂血肉,大快朵颐。
  
  母狮进餐,是在一个小浮岛上进行的,它无意与同伴分食。岸上来了些狮子,远看着它吃得如此痛快,也馋涎大流。不过晚来了一点,便不敢轻举妄动:不知道水的深浅,所以没有游过去抢食。母狮死守并独占食物,得意地尽情享用。一不小心,食物掉进水里,它下水攫住,一站起来,群狮洞悉了:哦,原来水这么浅,只及你膝。二话不说,一起下水拥去。饥饿的狮群把母狮的晚餐抢走了,分享了。
  
  人人都不想倒下去,只想站起来。无意中,一个飞扬跋扈的姿态,便让所有旁观者洞悉你是个怎样的人,底牌在哪儿,水有多深——哦,原来那么浅,自己揭发了自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9:02

成功是一种状态时间:2013-04-15 作者:小小Z 点击:18083次   成功是一种状态
  
  悬崖上有一个鹰巢。一只老鹰生育了两只小鹰,一只长着黑爪,一只长着花爪。老鹰年纪大了,它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它想,必须抓紧时间训练小鹰的飞翔本领,让它们尽快地独立生活。
  
  当小鹰长得大一些的时候,老鹰就鼓励小鹰展翅飞向对面的悬崖。老鹰对小鹰说,谁能飞到对面的悬崖上,谁就是一个成功者。在它的鼓励下,两只小鹰开始试飞。
  
  可是,小鹰总是飞出不远就跌到山谷里。老鹰便将它们抓回来,重新练习。几天以后,黑爪小鹰不再练习了。在它看来,自己年龄太小,根本不能飞到对面的悬崖上。每一次飞翔,都是徒劳无功的。再说了,自己迟早会长大的,长大了自然就会飞翔。所以,它放弃了练习。
  
  花爪小鹰一直没有放弃试飞。它觉得,只要自己不断地练习,总有一天能飞到对面的悬崖上去。由于它每天都在练习,所以摔得遍体鳞伤,有时连走路都很困难。遗憾的是,它一直没有成功,它反反复复地跌到山谷里。当然,每一次试飞都比上一次飞得更远一些,跌得更轻一些。花爪小鹰意识到,自己在不断进步。
  
  这一天,老鹰把两只小鹰叫到自己身边。它说:“我老了,以后不能照顾你们了。花爪小鹰是一个成功者,黑爪小鹰你要向它学习。”
  
  黑爪小鹰不解地问:“飞到对面的悬崖上才算成功,但花爪小鹰没有飞到那里呀。”
  
  老鹰意味深长地说:“成功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结果。”说完,它就死去了。
  
  此时,一阵狂风袭来,乱石砸向了鹰巢,情况万分危急。花爪小鹰拍了拍翅膀,飞了起来,很快就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黑爪小鹰只能坐以待毙,不一会儿,可怜的黑爪小鹰被乱石击碎了脑袋,随着鹰巢跌落到山谷里去了。
  
  我们总是习惯把成功当成一种结果。事实上,成功在本质上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状态,有了这样的状态,我们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强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9:14

屋外的戒嗔,两则哲理故事时间:2013-04-19 作者:小小Z 点击:5856次   屋外的戒嗔
  
  天明寺的后院有间杂物间,没锁,平时用插销插住房门。房间里面只是放置着一些平日很少用到的物品,很少有人进去,所以杂物间的房门一般是关着的。
  
  戒嗔住的地方也在后院,每天从住处去佛堂的时候,都会经过这个杂物间。有天早晨路过的时候,发现杂物间的门被人打开了。望望屋内,没有异样,只是杂物间里仿佛多了一张桌子,戒嗔顺手把房门关上。
  
  第二天一早,戒嗔去佛堂的路上,发现杂物间的门又被人打开了,顺手关上。可是一连几天,被戒嗔关上的房门总会被人打开。
  
  戒嗔有些怀疑是不是调皮的小师弟在和戒嗔开玩笑,但是仔细想想却也不可能,因为两个小师弟起床时间都比戒嗔晚。
  
  戒嗔那天早晨特意起得很早,等在走道边想看个究竟,到底是谁反反复复把杂物间的门打开。
  
  我看见智惠师父从住处走来,向戒嗔笑笑。智惠师父问戒嗔,今天早晨怎么起那么早?
  
  戒嗔还没有想好应该如何回答智惠师父,只是傻笑,智惠师父已自顾自地往前走了。
  
  有些问题,问的人并非想要一个答案,只是听的人在意如何回答而已。
  
  我看见智惠师父经过杂物间,随手把插销拔出,把门推开,他没有进杂物间,径自往佛堂的方向去了。
  
  原来这些天打开杂物间的人是智惠师父。
  
  戒嗔走进杂物间,有股怪怪的味道传到鼻子里。判断怪味的来源,原来是从杂物间中间放置的桌子上的新漆中传出来的。智惠师父这几天打开房门是为了散除这股怪味。
  
  我们有多少次站在屋外判断是非的经历?我们把多少个猜疑和不解放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戒嗔每天关上房门的时候,一直以为自己是对的,却从没有想过执迷不悟的人可能是自己。
  
  一克重的砝码
  
  有天和智缘师父以及戒尘一起去山下办事,路过一家玩具店,戒尘被橱窗里摆放的各式各样的玩具吸引,迈步艰难。
  
  玩具店的老板林施主以前和智缘师父打过交道,见我们路过,便招呼我们进去坐。智缘师父看着戒尘留恋的样子,笑着叹气,带着戒嗔一起进了店里。林施主请我们坐,他从身后的柜子拿出个小茶叶罐子,泡茶给我们。戒尘已经跑到柜台里面去摆弄玩具了。
  
  过了一会儿,戒尘搬了一个天平跑到我们旁边,问林施主,这个也是玩具吗?
  
  林施主说,这个是替镇上学校采购的实验用品。
  
  天平附带着一个小盒子,里面有各种质量的砝码,重的几百克,轻的只有一克重。
  
  戒尘把砝码倒在桌子上,大大小小挨个儿往天平上放。林施主笑着看他。
  
  天平在砝码的改变下升升降降,戒尘拿起一个最小的砝码,那个砝码只有一克重。戒尘说,这个砝码太小了,没有什么用途。
  
  智缘师父说,那可不一定。他拿过那个一克重的砝码,然后把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砝码全部拿掉,在两边各放一个一百克的砝码,天平在摇晃中慢慢平衡下来。
  
  智缘师父把那个一克重的小砝码放在天平中的一个托盘上,那个托盘立即沉了下去。
  
  戒尘看着托盘笑着说,原来这个小砝码的作用居然如此之大。
  
  智缘师父又说,那也不一定。他伸手把和小砝码放在一起的一百克砝码取了下来,托盘“咚”的一声再次升了起来。
  
  生活中的我们大多只是平凡的小人物,就像那个最轻的小砝码,千万别以为自己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在最关键的时刻也许左右全局的人就是你。
  
  但是即便左右了全局,也别以为你真的就那么重要,必不可少了,要时刻记得自己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砝码。
  
  浮浮沉沉都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9:24

堵住后门的石头时间:2013-05-11 作者:小小Z 点击:4190次   有段时间,经常有人在茅山上采石头,那时常常听到一声声巨响,每过几日上山去看。总会发现多几大块被挖得光秃秃的山体。下山时远远地望着茅山,觉得茅山像浓密的头发被人剃了一块一样,相当难看。
  
  茅山的山路环山而修,天明寺恰好镶嵌在山体中间,天明寺的后面也都是山,山中间只有一条小道可以通行。天明寺里有个后门,打开的话,正好是这条小道,如果想去山的背面,我们便从后门出去,这样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有一天早晨,又是一声巨响,紧接着寺里后门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了一下,让人感到一股巨大的震动,后来才发现整个后门都被砸得变了形。
  
  这时再想去开门,门已经打不开了,绕道到后门去看才知道原来有块大石头从山上滚了下来,重重地砸在门上。可能是采石头的人在采石时用炸药晃动了这块沉重的石头,导致它滚了下来,堵住了后门。
  
  寺里集合了很多人一起去推这块大石头,由于石头太大,大家推了半天,石头还是纹丝不动。从此,大家如果想去山的背面的话,就只能绕道而行了。
  
  绕道非常麻烦,要多花很长时间。寺里的人集中起来商量对策:有人建议买交通工具,也有人建议找些东西垫了梯子,直接从大石头上翻过去。
  
  商量了半天,依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方法。买交通工具效果并不明显,山路也不好骑车,而从大石头上翻过去,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时,寺里年纪最小的戒尘忽然说,我们把大石头搬开不就可以了吗?
  
  每个人都沉默了。石头刚落下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推过石头,觉得太重,不可能搬得动,所以讨论的方案里始终没有考虑过把石头移开这一条。
  
  反而戒尘一言提醒,让大家重新去考虑这种方案实施的可能性了。
  
  过了几天,寺里请了一些采石的人上山,他们动用了一些特别的机械,只一小会就把那块困扰着我们的大石头搬运走了。
  
  寺里又请了一位铁匠把后门修了一下,除了微微变形,其他地方和以前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有时,通过简单的判断得到一定行不通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看似不能解决的难题,其实,在专家眼中只是小问题。
  
  无论想解决什么样的难题,尝试总是第一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09:59:33

毒蜘蛛时间:2013-05-11 作者:小小Z 点击:3998次   有个和尚坐禅,他发现只要他一用功,就有一个偌大的毒蜘蛛爬到他面前。这样一来,他就难以人定。
  
  和尚烦躁起来,他备了把戒刀,打算了结这只毒蜘蛛。
  
  禅师阻止他,说:“你怎么把刀带进了禅堂?”
  
  和尚说:“毒蜘蛛冲着我来。干扰了我参禅。”
  
  禅师说:“出家人岂能杀生?这样吧,我这有一支毛笔,法力无边,毒蜘蛛再来,你只需绕着毒蜘蛛画个圈儿,就可制服它了。”
  
  和尚再坐禅,就揣了禅师给的那支毛笔。但他还是心神不定,老想着那支毛笔是不是真的管用?
  
  和尚即将人定时,毒蜘蛛又爬过来了,它舞动着脚,一副攻击的架势。和尚急忙拿出毛笔,环绕蜘蛛画了个墨圈儿。毒蜘蛛果然无力地趴在圈儿里不动了。
  
  和尚出定后,去礼谢禅师。
  
  禅师笑了笑,说:“你掀起僧衣瞧瞧。”
  
  和尚揭起衣服,大吃一惊。他的肚子上画着一个墨圈儿,墨圈里,圈着他的肚脐眼儿。
  
  和尚跪拜道:“师父,幸亏我没用刀啊!想想我就后怕。”
页: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