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6:05
执著的传教士时间:2012-06-25 作者:小小Z 点击:1462次 一个热心的传教士来到一个民风败坏的城市。
他抱着伟大的理想,想学习耶稣的精神,劝说当地的居民信奉上帝。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抱着好奇心前来聆听他的讲道,渐渐地,对传教士枯燥的话语听的不耐烦了,便一个个溜之大吉,最后全部走光了。
只剩下传教士一个人还站在那儿独自演说。
路过的一位旅客看到整个经过,便问他:“你为什么还在这里继续讲道呢?难道你不知道现在没有一个听众吗?”www.rensheng5.com
传教士答道:“起初,我的确期望能改变这些人,但是结果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现在,我仍大声疾呼,不过是免得他们来改变我。”
【哲理启示】:
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别人并不一定能够接受,也许还会将他的意见强加于我们的头上。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不要听从别人的指引,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向走下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6:15
雕像家的秘诀时间:2012-06-25 作者:小小Z 点击:1837次 从前有个出色的雕像家,他的手艺远近闻名。
一天有一个爱好雕像的人来向他请教其中的秘诀,雕像家毫不隐瞒地告诉他说:“没什么秘诀。只要做到一下两点就行了: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二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
这个人又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呢?”
雕像家解释说:“这很简单,若鼻子大了,还可以往小里修改;若眼睛小了,还可以扩大。如果一开始鼻子就小了,就再也无法加大了;眼睛一开始雕大了,也就没办法改小了。”
“哦,还真是那么回事。”爱好雕像的人茅塞顿开。
【哲理启示】:
为人处世,一定要为自己和他人留一些回旋的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
只有这样,你才能行动自如,别人也会更自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6:24
什么时候才是最重要的时间,什么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时间:2012-06-25 作者:小小Z 点击:2898次 “一生中什么时候才是最重要的时间呢?什么人才是最重要的人呢?”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个年轻的国王。他询问身边的所有人,可是没有一个人的答案能够让他满意。
一个大臣告诉他在某个山里住着一个世上最聪明的人,他一定知道答案。
国王于是打扮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去寻找这个人,当他来到那座山里,看到了那个人——一个老人,他正盘腿坐在一个简陋的小茅屋前的空地里挖着些什么。
“听说你是个聪明的人,知道这世上所有的答案。”年轻的国王来到老人的身边说道,“你能告诉我什么时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什么人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吗?”
“帮我挖野菜吧,”老人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它的味道不错,你一定会喜欢的。”
国王在老人的茅屋里住下了,每天跟老人一样生活。
过了好几天,国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老人的回答。
国王生气了,他向老人出示代表自己身份的扳指。指责老人是个欺世盗名之徒。
老人只是笑了笑说:“我早知道你不是普通人,而且我也回答了你的问题,但是你并没有明白。”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呢?”国王不解地问。www.rensheng5.com
“你来的时候我欢迎你,让你住在我家里,”老人回答说,“和我一起劳动、吃饭、休息……”
【哲理启示】:
过去的不会回来,将来也尚未来到,所以,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
现在做好了,当它成为过去时我们才不会后悔,将来才有希望。
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人,但最重要的人是现在身边的人,因为,你和他(她)正彼此共享着生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7:03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时间:2012-05-21 作者:小小Z 点击:2427次 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
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
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帮我们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条件。"
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
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重重的身子不至于陷在软软的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
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现在没人用。
一个好的心态+一本成功的教材+一个无限的舞台=成功。
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7:21
七个人分粥的故事时间:2012-05-21 作者:小小Z 点击:4632次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
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7:31
“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时间:2012-05-21 作者:小小Z 点击:3995次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
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
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原文的批注是: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更应该注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7:42
生死竞跑时间:2012-05-22 作者:小小Z 点击:3141次 一条品种优良的猎狗,被主人训练得壮硕无比,追捕猎物速度快,而且反应敏捷。
对于追捕猎物这件事,这只猎狗可以说驾轻就熟,就像熟练的渔夫捕鱼。
有一次,主人带着这只猎狗又去狩猎,老远发现一只狐狸,主人用枪射击,准头不够,让狐狸给脱逃了。
猎狗于是展开自己最拿手的追捕工作,森林是狐狸的天地,路径熟得很,但猎狗也不含糊,追捕之间,过程紧张迭起。
狐狸较为瘦小,跑不过猎狗,眼看就要被追上。突然,一个转身,狐狸朝另一条路跑去,猎狗一不留神,身子受了点儿擦伤,有点儿痛。
“唉!我追得这么累干吗!追不到狐狸,我也不会饿到肚子呀!”念头刚刚闪现,速度已经慢了下来。狐狸又跑远了。
“算了,现在早已脱离主人的视线,反正主人看不到。”
猎狗又起了放弃的念头,速度又迟缓起来。
狐狸终于逃离猎狗的追捕。
人做任何事,心中的意图强烈与否会大大影响结果。
猎狗没有饿肚子的忧虑,所以放弃的念头会轻易地闪现。而狐狸呢?
却是一场生死竞跑,跑不过就没命,所以不敢有一丁点儿的偷懒。
做行销也是同样的道理,全力以赴,破釜沉舟地去做,一定成功。
如果心中先预想,万一做不好,要去找哪种退路,那么成功就比较困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7:51
魏文王和名医扁鹊时间:2012-06-03 作者:小小Z 点击:1286次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认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8:00
预防重于治疗时间:2012-06-03 作者:小小Z 点击:1398次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作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
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是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宴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
主人顿时醒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25 15:38:08
秀才去买材时间:2012-06-03 作者:小小Z 点击:2617次 有一个秀才去买材,他对卖材的人说:“荷薪者过来!”
卖材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材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材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材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
卖材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材就走了。
管理者平时最好用简单的语言、易懂的言词来传达讯息,而且对于说话的对象、时机要有所掌握,有时过分的修饰反而达不到想要完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