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0:00
输在起点,赢在终点时间:2014-07-02 作者:未详 点击:166次 有两位朋友,她们出身不同,性格迥异,人生的起点悬殊:A是出身书香世家的大家闺秀,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高级医师。她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她的少年时代光芒万丈,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下来,她的成绩不断地刷新着全市全县第一名的纪录。高考时她以高出分数线23分的成绩,被清华录取。她前程似锦,畅通无阻。
B家境普通,长得也普通,细眼淡眉,发黄稀疏,像乡野里不起眼的小草。她自幼母亲早亡,父亲做点儿小生意养家糊口,对她疏于照看。为了让她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举债把她送入那所重点中学,也因此使她得以和A做了同班同学。但是她生性倔强,读初二时因为看不惯老师偏待优等生和老师大吵一架,此后逃课、早恋……她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女孩,高中只读一年就辍学了。回家后又无法忍受父亲的责骂而离家出走。
从此,她就开始了一个人在异乡漂泊的生活。在那段最灰暗的日子里,她因为交不起房租,在凌晨一点钟被房东赶出来,一个人在寒风凛冽的冬夜流浪街头。写过小说,在久等稿费不至的日子里,她吃了整整两个月的清水挂面。在小饭店打过工,每天洗菜刷碗端盘子,如此辛苦,也只为能填饱肚子。后来,她多少攒了一点儿钱,开始自己摆地摊卖袜子,曾被城管追得满街跑,也曾被不良的供货商欺骗……
彼时,A在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里,安闲舒适地读书,开始浪漫甜蜜的恋爱,毕业后继续考研,不久后又被父母送出国。出国前,她和男友分了手。一年后,在如诗如画的浪漫之都巴黎,她再次邂逅了自己的王子,一位俊朗优雅的翩翩公子。她结婚,生子,此后便安心做全职太太,相夫教子。她的人生圆满如意,一切都按部就班、水到渠成。
而B,就像上帝故意要造就一个励志姐,所以让她经受了格外多的坎坷和折磨。她开小店,开大店,开连锁店,她的事业磕磕绊绊几经周折,总算一点点地,有了成功的模样。却又在一次金融危机中被骗破产。可她不屈不挠,从头再来。在最落魄的时候,她每天夜里都会忽然从梦里惊醒,她害怕自己住的那套60平方米的小房子,会因为还不起贷款而被扫地出门。
她的婚姻也同样一波三折,数次恋爱无果,30岁才结婚,不到两年老公出轨,于是果断离婚。去年,在她的第5家连锁店开业的同时,她第二次迈入婚姻的殿堂。婚礼上她笑靥如花,志得意满。这年她35岁,她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叛逆一无所有的女孩儿了,她成熟练达从容自信,她身边的男人笑容淳厚,对她呵护有加。
同是这年,在广州的订货会上,B意外遇到了回国发展的A。多年未见,憔悴黯然的A令B诧异不已。在咖啡馆里聊起来才知道,A与外籍老公因对方家暴而离异5年,所生一儿一女的抚养权皆被前夫夺走。她走投无路只身回国,现在一家私营企业做管理。繁忙的工作、对孩子的思念令她身心俱疲,当年的风采早已不复。
一杯咖啡喝到最后,两个女人都感慨不已。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跑道,她们曾经站在不同的起点,一个花团锦簇,一个荆棘丛生;一个平步青云,一个历经坎坷。然而当她们经过各自人生的历练之后,最终的结局却大相径庭。
所以,在人生的跑道上,不必过于在意起点的优劣。如果你不幸被上帝放在一个恶劣的起点上,不必灰心失意自暴自弃,只要你勤奋努力,只要你不怕输,只要你能一次次地从泥淖中站起来,它一定会给你不断修正的机会,让你的人生一点点地圆满起来,最终赢在终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0:16
如果你能熬过冬天时间:2014-07-02 作者:未详 点击:160次 最近,移动手机游戏《找你妹》异常火爆,不仅在苹果的AppStore上经常占据iPhone、iPad免费排行榜第一的位置,游戏的百度指数也急速上升。其实,这款游戏非常简单,玩法上类似《大家来找茬》或者《连连看》。但是它不仅具有独特的美术风格、幽默的故事情节、诙谐搞笑的画面,而且包含丰富的游戏模式和道具系统,还有可多人联机、操作简单、易于上手等特点,所以极具传播性。游戏的开发者是一个叫云中游的团队,而张帆就是该公司的Ceo。
张帆自小就是一名游戏爱好者,小时候最早开始玩也是玩得最多的游戏就是俄罗斯方块。有朝一日能开发一款畅销好玩的游戏,一直是他的梦想。读大学时他选了游戏专业,曾尝试着做过几款小游戏练手。毕业后进入网易、完美世界等公司任职,同时在业余时间也开发了一些小游戏。
然而,让张帆真正接触到游戏的是ioSAppStore的出现。2010年,张帆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利用业余时间用2个月开发了一款ioS游戏。虽然这是一款收费游戏,但是通过限时免费等营销手段,在排行榜上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给了张帆很大的信心,他似乎看到梦想的春天就在不远处向自己招手。
于是,他果断地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云中游,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游戏开发中。因为对游戏的热爱,做游戏的过程也让他感觉很享受。但是,很快的,这些热情就被消耗殆尽。因为,接下来的几款产品都惨遭失败。
张帆不仅没看到春天的影子,还一下子跌落到万物凋零的冬天。此时,有人承受不了打击和压力,对这条路产生了质疑,转身离开了。因为对游戏的挚爱,张帆和少数的几个人最终坚持了下来。接下来的两年,云中游在一个又一个失败的产品中辗转挣扎着,这似乎是个异常寒冷而漫长的冬天。
但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蛰伏,让团队得到了磨炼,同时积累了做游戏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历经磨砺的张帆,已经由以前刚进入游戏领域的盲目乐观,发展到现在的已知乐观。他知道前途艰难,也已摸清了市场,更知道了自己的实力。他再次坚信,春天就在不远的未来等着自己。
有一天晚上,张帆躺在床上,一边玩着手机里的俄罗斯方块,一边想着下一款产品的思路。俄罗斯方块用最简单的几个元素成就了游戏史上的一个永恒经典。他想,能不能把这种简单、简洁和变化的设计思想融入我的产品中来呢?顺着这个思路他又想到了另外两款经典游戏:连连看和找不同。
随着这些想法的诞生,张帆脑中一个个需求迅速地清晰起来:消除、找东西、变化、简洁、简单到不需要新手引导,让人通过本能的反应就知道如何操作的游戏。一个灵感就此诞生。这个构想经过团队的进一步研发和打磨,最终成就了如今的《找你妹》。
这款游戏刚一上市就受到了好评,获得了成功。热酷很快找到了这个团队并且代理了其安卓版本的发行,同时开始利用自己成熟的市场团队来帮助云中游签约更多合作伙伴,扩大游戏的影响力。如今,《找你妹》日活跃用户600多万,激活用户3500多万,游戏下载5500多万次,月收入数百万元之多。
在一次电视创业类节目中,主持人让张帆谈谈他的成功经验。张帆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梦想就像鲜艳夺目的春天,而现实往往是寒冷彻骨的冬天。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梦想不够清晰,而是因为梦想不够坚定,让梦想冻死在了冬天。因此,如果你能熬过凄凉的冬天,自然能迎来明媚的春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0:28
外国怎样考作文时间:2014-07-03 作者:未详 点击:140次 法国:
学会对司空见惯的现象说“不”
历史上盛产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法国,“高考”作文题充满哲学味。
6月7日,法语学习机构“法语法国”讨巧地在微博上发布了法国“高考”作文题: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2。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3。“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有一个确切的答案?4。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着暴力”?
“法语法国”还解释说:“哲学之于法国‘高考’作文,就如同政治道德之于中国高考作文。”有网友调侃说,这些主题如果被我们引入就会变成:1。知足常乐,无欲则刚;2。抛弃偏见;3。我是一棵小小草;4。和谐社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0:44
美国:
观点不在对错,重在自圆其说
写作能力考试在号称“美国高考”的SAT考试中非常重要,占考试总成绩的28%。SAT作文直译叫作“批判性写作”,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评价、说明和说服能力。题目本身关乎社会和人生的现实问题,目的是让无论在哪种环境接受教育的考生对这些问题都有话可说,比如“怎样认识人类社会劳动的意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对受惠于技术发展的人类也有负面影响?”
评判侧重于考查考生如何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并不考虑观点正误,考生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因为题目设置意图与价值观“对错”并无关系,只是希望学生通过行文,证明自己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受教育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1:12
英国:
作文“神马”的不重要
英国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各大学自己设计考题。考试成绩不是英国大学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老师或校长对学生的评价也就是推荐信,才对“高考”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陈述也很重要,诸如业余爱好,参加了哪些校内外活动,等等,都在考查范围内。像牛津和剑桥这些著名的大学还会对申请者进行面试,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情商等各方面素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1:22
中等志向挺好时间:2014-07-03 作者:未详 点击:171次 什么叫“大志向”?我们年轻时的志向与现在的志向相比,都是大志向。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志向都是宏观的,要研究科学、革命,要济弱扶贫,要与社会、国家、民族的命运发生关系,这是传统时代的基本理念。今天我们不要立这样的志。
现在立这样的大志有点危险,如果人们都立大志,社会就不会消停。我觉得立一个中等的志,立一个具体的志,把某项手艺活练好就挺好。比如要成为最好的电脑工程师是立志,想把台球打得像丁俊晖那样棒也是立志。
我碰到过一个日本家族,三代人立志做一件事。什么事?比谁做的筛子的眼儿小。他们家是做筛子的,最牛的是眼儿小,做大眼儿很容易,小到最细的粉末、最细的颗粒能过就难了。我们所有的复印机辊上面的那个网都是他们家做的。这就是具体的志,三代人立志做眼儿最小的筛子。只要向着具体的志向坚韧不拔,你就会成功。
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志向,是这个社会健康文明的标志;每个人都管好自己的事,社会就有希望。每个人都管天下事,不管自己的事,觉得别人受苦受难,非要把别人从苦海里弄出来,那就惨了。因此,无论你想做工程师、书法家、导演还是编剧,都很好,只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中国就多了很多成功的专业人士,中国的经济、文化就发展了,实力就增强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1:33
学什么才好时间:2014-07-03 作者:未详 点击:107次 “学什么才好呢?”常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莫过于想学什么学什么,喜欢什么学什么。然而凡事看似简单,其实却不简单。事实上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往往都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爱什么。
学什么难免和流行有关。100多年前,新学兴起,有些想法的家长,通常都让孩子去学路矿。为什么呢?因为学路矿有前途。我们知道的很多名人,像文学家鲁迅,像经济学家马寅初,还有当过国民党要员的陈立夫和朱家骅,都是学路矿出身。印象中,好像只有李四光学路矿学出了一些名堂,成为大名鼎鼎的地质学家,其他那几位至多只能算学过而已。
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年轻时学什么并不绝对重要。学路矿的人照样可以成为文学家、成为经济学家,也能很好、很潇洒地玩政治、做高官。反观中国历史,学什么说白了就是个流行。在科举时代,我们学习四书五经;科举没有了,赶紧去学路矿;后来又流行电机,流行计算机,流行商学院,都是所谓的热门专业。
女儿很快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她读高中分文理班时,我内心很纠结:好学校普遍重理轻文,成绩不好的孩子才会选择文科,她的成绩不错,学文科怕有些不合适。现在恐怕已有所改变,毕业于商学院、法学院的学生都能大把地挣钱,似乎都有不错的前途,按照我的想法,读这两个学院应该算是学文科。识时务者为俊杰,身边的哥们儿稍稍有些抱负的,都会让子女去学商科。说起我女儿,我便忍不住唉声叹气:“学的是文科再加上还是女博士,这以后怎么混饭吃?能安安稳稳地嫁出去就不错了。”
作家格非曾讲过一个故事:清华的学生竞选学生会主席,说起自己的能力,第一位介绍说自己过了钢琴十级,第二位跟着说:“不好意思,我也过了钢琴十级,也有证书。”轮到第三位,上来就说:“这是竞选学生会主席,以后过了钢琴十级的事最好别拿出来显摆,这点根本不值一提。”
事后别人发现,第三位竞选者也有一张钢琴十级的证书。我女儿没有能耐进清华,钢琴水平只达到七级,拿到证书后,基本上再没摸过钢琴。这几乎是中国一种残酷的现实,大家都在为拿证书、拿文凭而努力,一旦拥有证书和文凭,所学的东西还有什么用已不重要。
耳边常会响起邻居家孩子练习钢琴的声音,邻居换过好几茬,我不止一次看见搬运工将沉重的钢琴搬上搬下。就像让孩子学奥数一样,有太多的家长附庸风雅,可是临了,别说热爱古典音乐,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喜欢流行音乐就很不错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1:46
一个父亲的智慧时间:2014-07-03 作者:未详 点击:187次 样样都不错却没有一样特别强的人,找工作比不上有『金刚钻』的人。
有的办法如同把孩子
和洗澡水一起泼掉
朋友说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太糟糕,他不准备让孩子上普通的学校,而是想送到私塾类的学校读书,到了中学阶段就送到国外读书,想听听我的意见。
我问了他三个问题:第一,你自己退休后是不是希望到国外生活?他回答说不愿意,自己已经习惯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喜欢这里的朋友圈子。第二,愿不愿意接受和独生子女远隔重洋、几年见不了一次面的局面?他说也不希望这样。第三,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后,再让孩子回到中国来工作和生活,孩子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开心?他马上明白了。我说你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有意见,就让孩子从小脱离这个教育制度,实质上就是嫌洗澡水脏了,把孩子一起泼掉。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文化教育,回头又希望孩子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比如要孝顺父母等,这可能吗?
我看到并听说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故事了。我一个朋友的孩子9岁时被送到国外读书,现在20岁了,世界观和父母格格不入,完全是一个“香蕉型”——黄皮肤的西方人,孩子和父母都很痛苦。
我认为孩子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合力的结果。但是现在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水准下降,网络和媒体传播着很多负面的东西,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相当不利。学校教育也的确存在很大问题,小学中学本该是普及教育,大学是精英教育,中国的现状则刚好相反。中学的分数教育导致把最优秀的老师都集中到最优秀的学生身上,搞什么奥数班、实验班、重点班,一所中学培养出几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就认为成绩巨大,忽略了大部分成绩普通的学生,所以中学是精英教育模式。大学反而是普及教育,大量扩招导致一个导师带几十个研究生。
初中时让孩子住校,有助于
顺利度过叛逆期
孩子上初中时是和父母关系最特殊的阶段,因为这是孩子心理叛逆最严重的时期。我的经验是找所环境好、管理好的学校,让孩子住校。这个阶段的孩子心理实际上还是小孩,对父母挺依赖的,但又以为自己长大了,想推翻父母亲的权威。如果在家住,往往容易嫌父母啰唆烦人,容易和父母吵架,但住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见了父母很亲热,来不及吵架又要回学校了,有助于平稳度过叛逆期。
我儿子小学阶段都是自己一个人睡,初中住校后回家可怜巴巴地拿着铺盖要到我们房间打地铺,我们只好把床扩展成3米多宽,让儿子周末跟我们住一个房间。初中住校的经验经过很多朋友家庭的验证,对孩子度过叛逆期的确很有帮助。
高中让孩子按照“木桶”
理论去学习
我儿子学习成绩中等,想考上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难度很大。我跟他讲,高考就是遵循“木桶”理论。一门课90多分了,想增加几分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而另一门课60多分,要提升到80多分则相对容易得多。所以,高考复习就是不停将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找出来,加高它,当这个“木桶”所有的木板都不短了,成绩也就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了。另外,“木桶”的底就是身体,比一圈木板更重要,为什么很多考生的高考成绩还不如平时,不是智商问题,是高考复习实在太累了,身体状况下降,自然发挥不好。木板的黏合剂是心情,一定要把高考的准备过程变成轻松快乐的过程。
我儿子从高二开始按照我的“木桶”理论去复习,不断找出自己的短板去加高,成绩一步步提升。同时他每天坚持练陈式太极拳,保持了旺盛的体力;喜欢玩魔术,边备战高考边练一些自己喜欢的魔术节目,和同学们一起成立魔术社搞表演,保持了愉快的心情。
离高考还有半年的时候,他找我说他的字写得太难看了,估计会影响成绩。以前我们说他的握笔姿势不对导致字难看,他一直不愿承认也不愿改变,现在终于承认了。按照一些专家的观点,字难看的人考试每门课平均可能会被扣2~3分。也就是说,字写得难看等于“木桶”的每块木板都有一些“虫眼”。
我们一起上网寻找解决方案,最后还真找到了一个专门教人怎么把难看的字写得好看的专家,在北京办培训班,只要一天时间就可以改变写字习惯。一个周六下午,我准备了行李在学校门口等着,放学后儿子背着书包飞奔而来,我们直奔机场飞到北京,周日上了一天的写字课程,晚上飞回广州。星期一上课写作文时,老师发现我儿子的字已经像换了一个人写的一样。
高考成绩出来了,儿子如愿以偿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我们父子俩很有成就感。儿子说:“爸爸,我这次不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设置一个理想的目标,然后用几年时间去一步步靠近目标,最后实现目标。”
用“金刚钻”理论指导大学学习
儿子高考之后,我建议他去街上摆摊。他去了,回来后明白,其实城管执法还是非常文明礼貌的。我告诉他,广州每天有上万名城管在执法,偶尔发生一次冲突打架,报纸和网络就会报道渲染。只有你亲自去体验几天才会明白真相。
我儿子上大学以后,我告诉他读大学要用“金刚钻”理论:你可以很多门课都是“短板”,及格了就可以,但一定要有一两门强项,也就是自己的“金刚钻”。样样都不错却没有一样特别强的人,找工作比不上有“金刚钻”的人。现在的大学生很缺乏创新能力,我劝儿子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如果到大学毕业时手上有十项专利证书,那么找工作比一个研究生文凭管用多了。于是我儿子开始不断思考不断发明,现在大二了,已经成功申请了6项专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2:22
挑柠檬的人时间:2014-07-01 作者:未详 点击:222次 有一天,妻子让我去商店买柠檬。
临出门时,妻子反复叮嘱我,让我好好挑一挑,要个大新鲜的,别把小的、烂的买回来。
我进了商店,来到柠檬摊前开始挑选。可我总觉得眼前的柠檬不是太小,就是要烂了,要不就是皮太厚。
我斜眼往右边一看,右边还有一个柠檬摊。
有一个男人也在那儿挑选柠檬。他手里拿起来的柠檬个个又大又新鲜,一看就是好东西。我想等那个男人走了,马上去那个摊位挑选。
我边假装继续挑着柠檬,边用眼角的余光盯着那个男人的手,等着他挑够了离开。
可10分钟过去了,这个讨厌的家伙还在那儿翻来翻去、精挑细选。
他拿起这个,放下;拿起那个,又放下,尽管他眼前的柠檬每个都像精选出来的那样诱人。
我实在忍无可忍,朝那个男人转过身去,想教训他一顿,可我的右边只是一面镜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52:31
大人物与小人物时间:2014-07-01 作者:未详 点击:88次 在一个电视节目录制现场,我带头给作家刘震云鼓掌,只为他讲的或者引述的这几句话:
1。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家里的豆腐快馊了比八国集团开会重要。
2。我是个老实人,从来不想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只不过想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但这个变的过程很复杂。
3。看到眼前的人,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看到长远的人,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别人。
有人问刘震云:“别人写大人物,为什么你写的都是小人物?”
刘震云答:“我写的小人物其实才是大人物。我只不过是把被弄颠倒了的大人物和小人物的概念再颠倒过来,让它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