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5:55

华春莹:大学没恋爱现在更漂亮时间:2014-07-11 作者:未详 点击:86次   2012年11月19日,中国外交部新发言人亮相,她就是华春莹。当有记者问她为何成了发言人,她说得感谢大学一毕业就进了外交部。又有记者问为何她能从大学直接进外交部时,她说因为自己在大学里没有谈恋爱。
  
  原来华春莹是江苏省淮安人,中学就读于淮洲中学,高考时考入了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要知道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谈恋爱成风,可偏偏春莹还是独来独往。
  
  刚入校时,当时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和金陵中学过来的,英语功底比较好,相比之下,来自苏北淮安的华春莹英语成绩并不算突出,她便决定迎头赶上。其实也有几个男同学给她递来了字条,但为了不分心,她回拒了他们的青睐。通过一年抓紧点滴时间,到大二时,她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爱情这颗种子在大学期间最容易发芽、开花,大学里流行:“这是恋爱的季节,单身是可耻的”。春莹宿舍的女生都有了男友,在这种情况下,坚守真的很难。华春莹虽然不耀眼闪亮,但大家渐渐地觉得她性格安静,很斯文,对人很有礼貌。于是她的威信也与日俱增,有更多的男同学,甚至还有外校的男同学慕名追求她。
  
  可她志向很远大,她想进外交部。当时她的好友就说:“你别做梦了,我们又不是在北京,哪有这么好的机会!”可华春莹却说:“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就这样,从大二开始,她决定把学校图书馆里的书都看个遍。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有时女友们大叹:“你大学没谈过恋爱蛮可惜的,没有感觉过做‘女人’的滋味,今后会后悔的。”但她却认为,甜蜜爱情如美酒,可喝多了就会上瘾,青年男女耳鬓厮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旦恋人不在身边,就夜不成眠,精神恍惚,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确实那时宿友们都高呼“六十分万岁”,常常上课无精打采,下课后再抄华春莹的笔记。于是她坚守着不谈恋爱的决定,同时华春莹告诫同学:“如果你四年内很少去图书馆的话,你就等于自己浪费了一大笔财富。而常去那里,随意翻翻都有收获。”虽然同学们也想树立远大志向,大学不恋爱,可又做不到那样。
  
  通过博览群书,磨炼摔打,华春莹越来越大气,独立性增强,平时做事沉着,考虑问题也很周到,很有主见,很有思想与观点,待人处事落落大方。虽然她没有谈过恋爱,却是同学们的“情感专家”,同学们在情感上有什么问题都会去找她倾诉,而华春莹总帮着分析,她非常擅长沟通,她时常劝解同学,给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讲话头头是道。
  
  最终,大学四年,宿舍8个女生只有她“四年中没有谈过恋爱”。眼看大学毕业了,外交部还真的派人来挑选人员。一位校长推荐了华春莹,他说:“华春莹平时的言谈举止流露出了外交官的潜质。”当外交部人员对她进行各方面调查与测试后,发现她不仅英语一流,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下大事、历史知识无所不知,很是欣赏。
  
  最后外交部官员问她:“你有男朋友吗?”华春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有,大学四年,我没谈过一次恋爱。”官员当即叫道:“好,我们要你!”就这样,他们那届,全校只有华春莹一人直接进入了外交部。
  
  通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华春莹现在终于成了机智、敏捷而又沉着的外交部发言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6:07

启功大师受骗以后时间:2014-07-11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2012年10月,凤凰卫视专访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国学大师启功的孙子章正。章正讲述了他的祖父启功大师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了大师的宽广胸怀。
  
  有一年,启功大师乘火车去上海书画院做学术讲座。火车上一名乘务员认出了他,这名乘务员是位书法爱好者,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启功大师。这位乘务员最大的愿望,就是获得启功大师的亲笔签名。可是启功大师一向低调为人,很多想索取他的签名的人都没有如愿。怎样才能得到大师的签名呢?这位乘务员在车厢里连走了两个来回后,终于想出了一个点子。
  
  一会儿,乘务员来到启功大师的软卧车厢开始查票。趁启功大师没注意,他将一把扯碎的纸片撒在了启功大师床头,然后装作不认识启功大师的样子说:“先生,你怎么随地乱扔垃圾呢?”
  
  启功大师说:“没有啊,我很爱护卫生的。”
  
  乘务员指着地上的纸片说:“这不就是你刚才扔的吗?”
  
  启功大师一看也莫名其妙,他刚刚上床睡觉时地上还干干净净的,怎么突然会冒出这么多纸片?
  
  于是启功大师解释说:“乘务员同志,的确不是我扔的……”
  
  “这节软卧车厢只有你一个人,不是你还有谁?”乘务员佯装生气地打断了启功大师的话。
  
  启功大师一向光明磊落,宁折不弯,他义正词严地说:“太过分了,你怎么能不做调查研究就主观臆断地下结论呢?请把你们的意见本拿来,我要投诉!”
  
  乘务员心中暗喜,马上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签名簿,双手递给启功大师。启功大师奋笔疾书了自己的意见,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乘务员“诡计”得逞后,马上清扫干净了地上的纸片,并向启功大师道歉,如实讲明了自己的“骗局”。他满以为启功大师会大发雷霆,要回签名簿撕掉,然而,启功大师只是拍了拍脑门,然后宽容地笑了起来。启功大师和蔼地说:“小伙子,你很聪明,很有鬼点子。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乘务员激动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地址、电话交给了启功大师。
  
  启功大师讲完学回到北京后,将这名乘务员推荐给了一家广告策划公司。乘务员果然不负所望,如鱼得水,连续做了几个极其成功广告策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节目结束时,主持人说了这样一段话:“启功大师的宽容和善良让他有了伯乐的眼光,这是一种爱,就如同冬日里的阳光,具有润泽生命的力量。大师的风范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6:40

一板之隔的爱时间:2014-07-10 作者:未详 点击:177次   《男人》是篇令我印象良深的作品。作者徐成森,以平实的笔调,通过描写发生在日常生活里的一件小事,把隽永的鹣鲽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
  
  作者和妻子,住在一栋陈旧的木楼里,没有厨房,一个土炉子搁在房门外的走廊上,就那么敞着烧饭。折磨作者多年的错案被纠正以后,他妻子的旧友来访,作者在一种恍若隔世的喜悦里,包下所有炊煮的工作,以便妻子能够与她那些“被人为屏障隔离多年”的老友欢畅地叙旧。屋子里,笑语晏晏;屋外走廊上,作者挥汗主炊。他先把水壶放在那个生了火的炉子上,再到楼下水管那儿洗菜淘米。洗毕上楼,惊见走廊上浓烟滚滚,异味刺鼻,炉子那儿,蹿起了几尺高的火焰,地板上全是火,作者拼了老命扑过去灭火。火熄了以后,他冷静地清理“灾场”,以纱布包扎被火舌燎伤的手臂,再换上件长袖羊毛衫,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炊煮,全没惊动屋里的人。
  
  煮好了,他便带着极为自然的笑容,把饭菜摆在餐桌上,让她们高高兴兴地享用。作者在文末写道:“一晃十来年,除我自己以外,谁也不知道当时那浓烟、那大火、那面临的巨大危险;谁也不知道我怎样用水去浇、用湿菜去扑打,怎样把一竹箕的米全扣在火焰上;谁也不知道房里的欢笑和房外的火险,只不过隔着一扇薄薄的木门……”
  
  作者这种“把灾难与危险挡在门外,把安乐留给女人”的“男人”心态,深深地感动了我,我认为:这也正是夫妻情臻于最高境界的圆满表现。
  
  未熟的夫妻情,像烟花,瑰丽璀璨地大闪大亮,然而,才短短一阵子,那炫目的色彩,便奄奄一息化成一堆灰黑的烟烬;它亦像火里的纸,脆弱不堪,火舌轻轻舔了舔,便灰飞烟灭。
  
  成熟的夫妻情,像火里的钢,愈烧愈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6:50

老夫老妻的爱时间:2014-07-10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菲尔德木讷,不解风情。31年前我们结婚时,我就发现他寡言少语。我的第二个发现是,他不喜欢玫瑰。我们迁入新居后,为了拓宽门前的道路,他二话不说就拔掉已经盛开的玫瑰。在他心目中,玫瑰仅仅意味着修剪、浇水、覆盖、施肥,总之就是浪费时间。如果由他做主,打造完美的花园只需篱笆修剪器和一台割草机。
  
  我珍爱玫瑰,为了那美丽芬芳的花朵,我觉得每一分钟的劳动都是值得的。
  
  一年冬天,我花费了好几个夜晚埋头于玫瑰图谱,为我的小花园作规划。春天到了,我订购了一些英格兰品种的玫瑰,然后开辟出一片草坪,将玫瑰种下。整个夏天,我天天冒着酷暑为它们浇水。我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厨房的窗外满目红艳,芳香四溢。但是生活很快转移了我的注意力。秋天,我下腹部疼痛,去医院检查后,我们最坏的担心不幸应验了——结肠癌,需要立刻手术。术后还要接受为期6个月的化疗,我痛苦地住进了医院。
  
  一个月后,我仍处于术后的恢复中。一天我躺在沙发上和菲尔德一起看电视,天气预报说将有寒流和降雪。“哎呀,玫瑰还没做好过冬准备呢。”他说完便穿好衣服,向车库走去。几分钟后,我一瘸一拐地走进厨房,倒了杯水。忽然,窗外的一幕令我热泪盈眶。菲尔德正弯着腰,一丝不苟地将每一株玫瑰的根覆盖好。我不由微笑起来,的确,老夫老妻的情与爱,有些时候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7:04

胭脂时间:2014-07-10 作者:未详 点击:68次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还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
  
  她愉快的声音传来:“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猜对了,”我说,“我是你的女儿,我是小晶。”
  
  “小晶啊,”她说,带着很浓的浙江乡音,“你在哪里?”
  
  带她去做脚底按摩,带她去美容院洗头,带她到菜市场买菜,带她到田野上去看鹭鸶,带她到药房去买营养品,带她去买棉质内衣,宽大但肩带又不会滑下来的那一种,带她去买鞋子,买乳液,买最大号的指甲刀。我牵着她的手在马路上与她并肩同行的景象,在这黄狗当街懒睡的安静小镇上就成为人们记得的本村风景。不认识的人,看到我们又经过他的店铺,一边切槟榔一边目送我们走过,有时候说一句,轻得几乎听不见:“伊查某仔转来喽!”
  
  见时容易别时难,离开她,是个复杂的工程。离开前二十四小时,就得先启动心理辅导。我轻快地说:“妈,我明天就要走啦。”
  
  她也许正用空洞的眼神看着窗外的天,这时马上把脸转过来,慌张地看着我说:“要走了?怎么要走呢?”
  
  我保持声音的愉悦:“要上班,不然老板不要我啦。”
  
  她垂下眼睛,是那种被打败的神情,两手交握,放在膝上,像个听话的小学生。跟“上班”,是不能对抗的,她也知道。她低声自言自语:“喔,要上班。”
  
  “来,”我拉起她的手,“坐下,我帮你擦指甲油。”
  
  我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她消磨卧房里的时光。她坐在床沿,顺从地伸出手来,我开始给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两层。她手背上的皮,抓起来一大把,是一层极薄的皮,满是皱纹,像蛇蜕掉弃置的干皮。我把从新西兰带回来的绵羊油倒在手心上,轻轻揉搓这双曾经劳碌不堪,而今青筋暴露、灯尽油枯的手。
  
  涂完手指甲,开始涂脚指甲。脚指甲有点灰指甲症状,硬厚得像岩石。我把她的脚放进热水盆里,她缩起脚,说:“烫。”我说:“一点也不,慢慢来。”浸泡五分钟后,脚指甲稍微松软了,再涂色。我选了艳丽的桃红,小心翼翼地点在她石灰般的脚指甲上。效果看起来确实有点恐怖,像给僵尸的脸颊上了腮红。
  
  我认真而细致地“摆布”她,她静静地任我“摆布”。我们没法交谈,但是,我已经认识到,谁说交谈是唯一的相处方式呢?还有什么比这胭脂阵的“摆布”更适合母女来玩?只要我在,她脸上就有一种安心的平静。更何况,胭脂阵是有配乐的。我放上周璇的老歌,我们从《夜上海》一直听到《凤凰于飞》《星心相印》和《永远的微笑》。
  
  涂完她所有的手指甲和脚指甲,轮到我自己涂了。黄昏了,淡淡的阳光把窗帘的轮廓投射在地板上。“你看!”我拿出十种颜色,每一个指甲涂一种颜色,从绯红到紫黑。她不说话,就坐在那床沿上,看着我涂自己的指甲,从一个指头到另一个指头。
  
  每次从屏东回到台北,朋友总是惊讶:“你涂指甲油?”
  
  指甲油涂完了,空气里全是指甲油的气味。我说:“明天,明天我要走了,要上班。”
  
  她有点茫然地说:“要走了?怎么要走了?那——我怎么办?我也要走啊。”
  
  把她拉到梳妆镜前,拿出口红:“你跟哥哥住啊,你走了他要伤心的。来,我帮你化妆。”她一瞬间就忘了我要走的事,对着镜子做出矜持的姿态:“我啊,老太婆了,化什么妆哩。”
  
  可是她开始看着镜中的自己,拿起梳子,梳自己的头发。
  
  她曾经是个多么沉溺于美的女人啊。六十五岁的时候,突然去文了眉和眼线;七十岁的时候,还问我她该不该去隆鼻。多少次,她和我一起站在梳妆镜前,她说:“女儿,你要化妆。女人,就是要漂亮。”
  
  现在,她的手臂布满了黑斑,黑斑在干枯而衰老的皮肤上,像蜕下的蛇皮。
  
  我帮她擦了口红,说:“来,抿一抿。”她抿了抿唇。
  
  我帮她上了腮红。在她文过的眉上,又画上一道弯弯的淡眉。
  
  “你看,”我搂着她,面对着大镜子,“冬英多漂亮啊!”
  
  她惊讶:“咦,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我是你的女儿嘛。”我环抱着她瘦弱的肩膀,对着镜子里的人说,“妈,你看你多漂亮。我明天要走了,要上班,不能不去的,但马上会回来看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7:17

当年靖国神社为何未被烧毁时间:2014-07-10 作者:未详 点击:180次   当年美军虽然占领日本,做出惩戒日本军国主义之阵势,然而为了将日本筑成“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并不希望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得罪日本。
  
  几十年后,一份解密文件揭开了谜底。文件指出了没有废止靖国神社的理由——美国人担心这不利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
  
  部分美军将领主张烧毁靖国神社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悍然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一次次战斗中,美国人亲自“领教”了日军拼死顽抗的“战斗精神”,他们不太明白日军为何在战场上不惧死亡。于是,美国开始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1945年,美国陆军部下令拍摄了一部名为《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的纪录片。片中解说道:“天皇对于日本人来说是最神圣的神,他一人独掌政治、宗教大权。日本人认为战死之后灵魂被供奉于靖国神社是最高的荣誉,因为连天皇也会去俯首参拜。所以对日本人来说,与其投降不如选择战死。”可以说,战前的靖国神社实际上完全是日本军国主义用以愚弄和笼络国民,煽动他们效忠天皇并甘心充当炮灰的御用工具。
  
  美国国立公文馆保存着一份1944年的美国国务院战后计划委员会的机密档案。档案中写道:“靖国神社等神社并非我们所认为的宗教场所,它们供奉军国主义分子,培育了充满攻击性的国家主义精神,这样的神社违反了信教自由,应当关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30日下午两点,美军将领麦克阿瑟乘坐的“巴丹”号专机抵达东京郊外的厚木机场。在鼓乐声中,麦克阿瑟志得意满,叼着烟斗走下舷梯,他将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7500万日本人的绝对主宰者开始统治日本。此时的麦克阿瑟对日本军国主义恨之入骨,他一到任就下令解除日军武装,逮捕战犯。随后,美国公布了“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表明美军将在日本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并禁止日本人打着宗教的旗号搞极端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组织及运动,矛头直指靖国神社。
  
  紧接着,美国国务院也公开宣布废止日本国家神道,全面压制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的统治方针。美国政府、宗教界等就靖国神社的处置问题提出了各种方案,有的认为应该将靖国神社变成“国营纪念馆”,有的主张改为“无宗教色彩的追悼场所”,等等。然而在驻日美军军官们眼中,这实在是太便宜日本人了。一些美军将领,尤其是盟军总司令部(以下简称盟总)对敌谍报部的军官们,强烈建议麦克阿瑟放一把大火烧毁靖国神社,从精神上彻底解除日本的武装。这个建议打动了麦克阿瑟,很快,100名美国大兵开进了靖国神社。
  
  把靖国神社伪装成娱乐一条街
  
  美军的行动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陷入了极度恐慌,就在这时,他们接到了前首相东条英机的密令,称“靖国神社要永久存续,天皇亦理应参拜”。随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展开了积极活动,企图维护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权宫司(负责人)横井考虑到,因为人们都认为靖国神社是战争的中心,原封不动保留是不可能的。于是,横井想出一个花招,他决定利用盟总尊重信教自由的政策,以纯宗教的姿态维护靖国神社。1945年11月26日,横井亲自拜访盟总宗教科科长巴斯,提出了靖国神社由国家神社变为宗教庙宇的方案,至于名字则无所谓,改称庙也好,宫也罢,或者干脆改称靖国庙宫。为诱使盟总接受该方案,横井甚至提出,可以考虑将靖国神社一带变成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娱乐一条街,设立剧场、音乐厅、美术馆等。此外,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还煽动由战争遗孤组成的遗族会向盟总递交请愿书,希望盟总保留靖国神社。横井的障眼法最终骗过了巴斯,巴斯对横井的方案大加赞赏,并将方案提交给了麦克阿瑟。
  
  就在横井等人积极游说盟总的同时,日本陆海军省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靖国神社临时大祭,为死掉的日本侵略军招魂。尽管此事遭到一些美军军官的强烈反对,但由于当时围绕靖国神社的处理问题,盟总内部发生了意见分歧,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允许日本人举行大祭,并视大祭的情况来决定如何处置靖国神社。
  
  1945年11月20日,在盟总的监视下,靖国神社举行了大祭,这是日本战败后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由国家主持的大祭。以裕仁天皇和币原首相为首的政府各级官员以及日军代表参加了大祭,参拜者人数达到3万人。为了给盟总留下良好的印象,军人们穿着西服入列参拜。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伪装终于有了收获,1945年12月15日,盟总发布了麦克阿瑟第448号指令,即所谓的“神道指令”,宣布废止国家神道,实行政教分离。但这道命令同意靖国神社脱离国家管理成为宗教法人,并与其他宗教团体享受同等待遇,靖国神社终于逃过了灭顶之灾。
  
  美国为冷战考虑保留靖国神社
  
  1946年4月,靖国神社接到盟总的新通告,禁止天皇参拜靖国神社。接着,在中国、苏联等国的强烈要求下,美军用水泥将靖国神社内纪念日军侵略战争的13米高的大石灯笼抹平。11月,盟总又发布了关于靖国神社的新指令,指出靖国神社是军国主义神社,不承认将国有土地转让给神社,靖国神社存在的合法性再次遭到了质疑。1951年9月,盟总批准了土地转让事宜,靖国神社最终得以苟延残喘。此时的靖国神社虽已降为一般性的宗教团体,但神社中供奉的战争亡灵的灵位并没有被撤除。
  
  随着1952年美军占领时代的结束,各种祭拜靖国神社的活动相继死灰复燃,靖国神社摇身一变成为少数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政治舞台。
  
  至于当年美军为何没有烧毁靖国神社,据说是麦克阿瑟征询了罗马天主教教廷驻日代表比特神父的意见后,中止了烧毁靖国神社的计划。然而比特神父仅靠一人之力就能保住靖国神社吗?真正的答案显然不是这样。
  
  几十年后,一份盟总的解密文件揭开了谜底。这份名为《关于靖国神社的将来的见解》的文件赫然写道:“应该保留靖国神社,废止恐怕反而会增加事端。”文件指出了没有废止靖国神社的理由——美国人担心此举不利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正如巴斯后来在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时回忆说:“继续制裁日本,不是我们的愿望,那时的日本,正按照我们的期望行动。”当时,随着冷战的激化,美国大幅度改变了占领政策,不但停止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行,而且打算将日本建造成“共产主义的防波堤”。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自然不希望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得罪日本。因此,对当前日本的靖国神社问题,美国当负有一定的责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7:29

一个小县吏的人性闪光时间:2014-07-10 作者:未详 点击:139次   李钟岳(1855年—1907年),字崧生,又字申甫,山东安丘县辉渠乡人。他出身贫寒,自幼苦读,18岁中秀才,之后一边教书一边自学。他39岁时赴济南应试考中举人,后因无钱回家而留在省城以教私塾谋生。他43岁时,中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进士,从此入仕为官。
  
  1907年正月,李钟岳调任浙江山阴县知县。在他的任期内,发生了一件近代史上的大事——秋瑾被害。徐锡麟于1907年7月6日在安庆仓促起事,遭到镇压后,浙江巡抚张曾扬(张之洞叔父)闻讯,急电绍兴知府贵福,立即查封绍兴大通学堂,拘捕徐锡麟同党秋瑾。由于大通学堂校址在山阴县内,贵福便命令到任不到半年的山阴县令李钟岳负责查抄大通学堂。
  
  山阴士绅深知李钟岳爱护地方之苦心,数十人相聚县署,恳求保全地方。李钟岳告诉他们:“即诸君不来,我亦决不能鲁莽从事。”于是立赴府署,向贵福陈述:“该校并无越轨行动,不可武力摧残,惊动地方;容俟暗中调查,是否确实,再定办法。”贵福心虽不悦,但起初也未断然拒绝。李钟岳回山阴后与众士绅商议,一时苦无善策,只有故意按兵不动,拖延时间,好让该校师生逃走。
  
  1907年7月13日午后,贵福传李钟岳至府署,厉声呵斥:“府宪命令,汝延不执行,是何居心?限汝立即率兵前往,将该校师生,悉数击毙,否则我即电告汝与该校通同谋逆,汝自打算可也。”并将浙江巡抚二次催促电令甩给李钟岳,拂袖而去。李钟岳无奈,只好回署告诉诸士绅:“情势至此,我已不能阻止,唯尽力之所至,少伤民命耳。”当日下午4时许,在贵福的监视下,李钟岳会同抚标兵管带率新军300人,前往大通学堂捉拿“乱党”。为避免士兵开枪伤人,李钟岳故意乘轿走在最前面,让清兵跟随其后,进入学堂,他又下令兵丁不许乱射,只许捕人。于是,当场拘捕秋瑾、程毅等师生8人。李钟岳告诉秋瑾:“事已至此,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幸谅之也。”说完,“泪随声坠”,身边的吏役也都“相顾恻然”。随后,秋瑾就义。
  
  当天上午,贵福又命令李钟岳去查抄秋家,看看是否有军火藏匿。李钟岳到秋家后态度温和,屡嘱秋家之人不必惊慌,每至一室仅粗粗一查而已,并亲锁房门。最令人感动的是,当他得知东僻院的小楼是秋瑾卧室后,故意避开不查,随即回衙。当时秋瑾家中还藏有两支莲蓬式手枪和若干子弹,一旦被查出,秋家老小将无活口,可以说是李钟岳救了秋瑾一家。
  
  绍兴知府贵福对李钟岳袒护秋瑾、屡屡抗命的行为极为不满,处决秋瑾后立即电奏浙江巡抚张曾扬,历数李钟岳在秋瑾案中的消极表现。未过3日,李钟岳即因“庇护女犯罪”被革职。李钟岳目睹秋瑾之死,贵福之流的横暴而无能为力,在离开绍兴前,“将大堂所陈天平架等劈毁”,留下了“若借此想见好上台,便是禽兽”的话。
  
  李钟岳离职后寄住杭州。在杭州寓所里,他终日闷闷不乐,反复念叨“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之句,对秋瑾之死深感内疚。他经常独自一人将密藏的秋瑾遗墨“秋雨秋风愁煞人”7个字“注视默诵”,并对此泣下。闻者皆安慰李钟岳,但李钟岳在良心的自责下始终不能释然,并渐萌殉身之念。他先是几次自杀未遂,一次跃井被救不死,数日后又结绳老树,却被夫人发现,于是家人防范,不敢远离,但他死志已决。1907年10月29日上午9时许,李钟岳乘家人不备,在寓中悬梁自缢,年仅53岁。此时距秋瑾遇难只有百余日。
  
  李钟岳自尽的消息传出后,浙江士民无不哀痛惋惜,杭州城乡士绅前往吊唁者三日不绝,上海《中外日报》《申报》《新闻报》等媒体争相报道,一时舆论哗然,社会各界纷纷谴责绍兴知府贵福与浙江巡抚张曾扬,为李钟岳鸣不平。上海还将秋瑾一案编成新剧《六月雪》演出,为秋瑾和李钟岳鸣冤。自此,秋瑾的革命事迹得以广泛传播,残杀革命志士的刽子手张曾扬和贵福也在全国民众的一片讨伐声中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文明的阳光没有普照的时代,在普遍的人性没有觉醒的时候,李钟岳,一个小县吏的选择,呈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民国初年“鉴湖女侠祠”中有李钟岳的牌位,题“清山阴知县李钟岳之神位”,下面还有一行字:“李钟岳先生,山东安丘县人,秋案中有德于女侠。”人们没有忘记这个良知未泯的县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7:39

深爱就是深呼吸时间:2014-07-10 作者:未详 点击:261次   当你忧郁、失望、无奈时,呼吸会变得浅薄。当盛怒、怀恨在心时,呼吸会更加浮躁。
  
  完全深入地呼吸,就忘记了鼻孔,也忘记了气体的进出与交换。深呼吸促进空气量有节奏地增加,强化了身体的各项机能。
  
  你若无其事,举重若轻,不动声色,缓缓地把天地间最珍贵但免费的东西运送至体内,然后将体内无用乏味的负能量、负因子和废气,缓缓地排走。
  
  你心意澄明,感觉通透,再也不会为小事抓狂,亦不必为大事暴跳如雷,更无须人家认同。
  
  爱,如呼吸。深爱,就是深呼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7:50

与人相争,克己而从人,后己而先人,则善莫大焉时间:2014-07-10 作者:未详 点击:230次   与人相争,克己而从人,后己而先人,则善莫大焉。
  
  凡喜欢在游戏中争胜负的人,每当自己胜了,就兴致盎然,因为技高一筹而沾沾自喜。
  但也要想到如果败了,自己肯定会兴味索然。
  再想到我这一败,让别人高兴无比,恐怕就再也无心继续了吧。
  败别人的兴来让自己欢喜,是有悖道德的行为。
  
  亲朋之间开玩笑,欺负别人以显示自己机智过人,是很无礼的,所以在饮宴聚会中因一个玩笑而长期结怨的事,不乏其例,这都是争强好胜的恶果。
  
  要想胜过别人,最好就在学问和才智上,因为诚心求道的人,是不自夸,不与同辈争高下的。
  放下权位,舍弃财货,只有靠相当的学问见识才能办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5 14:28:01

情书时间:2014-07-11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她说想在短信年代收到纸质情书。
  
  于是他每天写一封情书偷偷放进她的信箱,因为他知道她只是随口说说,不会去翻信箱。
  
  写到第364封,他却决定和相亲对象结婚了,她说:祝你幸福,我要出国了,不能参加你的婚礼了。
  
  结婚前夕,他打开尘封的信箱,发现一堆回信,正好364封,信上一句话太扎眼:等集满一年的情书,我们就结婚吧。
页: 1251 1252 125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1269 1270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