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5:17
美国加州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他依法被征,即将到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去服役。
这位年轻人自从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显得忧心忡忡。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便开导他说:“孩子啊,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配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惊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
爷爷说:“那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在美国本土,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年轻人问:“那么,若是被分配到了国外的基地呢?”
爷爷说:“那也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另一个是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善的国家,那也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维和地区呢?”
爷爷说:“那同样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安全归来,另一个是不幸负伤。如果你能够安全归来,那担心岂不多余。”
年轻人问:“那要是不幸负伤了呢。”
爷爷说:“你同样拥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依然能够保全性命,另一个是完全救治无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还担心它干什么呢。”
年轻人再问:“那要是完全救治无效怎么办?”
爷爷说:“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作为敢于冲锋陷阵的国家英雄而死,一个是唯唯诺诺躲在后面却不幸遇难。你当然会选择前者,既然会成为英雄,有什么好担心的。”
是啊,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样的际遇,都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好机会中,藏匿着坏机会,而坏机会中,又隐含着好机会。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视角去对待它。
如果用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那么坏机会也会成为好机会。如果用消极颓废、悲观沮丧的心态去对待,那么,好机会也会看成是坏机会。人生的际遇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机会。对那些乐观旷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两个都是好机会。对那些悲观沮丧、心态消极的人而言,则两个都是坏机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5:40
前一阵,我有幸访问了越南的胡志明市。那些天,在我下榻的那家饭店外常常出现一个小女孩。她守候在门口,拄着一根拐杖,频频将手伸向进进出出的人。她是个乞丐。每次遇见她的时候,我会握住她伸过来的小手,或是用当地话跟她打一声招呼,冲她笑笑。
在访问的最后一天,我莫名其妙地被困在了饭店门前街道上的车流中。之前我得到的忠告是,穿行马路时,直接从车水马龙中穿过去,不必东瞧西看,来往奔驰的车辆自然会给路人让道。但这一次,面对熙攘的车流,我却有些手足无措。正当我踯躅不前的时候,一只手忽然搭在了我的胳膊上。低头一看,是那小乞丐,正笑吟吟地抬头看着我。她朝街对面点点头,意思是要带我过街。随后,她领着我,我们一块儿在乱哄哄的路上缓缓穿行,她不停地催我往前走。
到了路中央,我忍不住又瞧了瞧她,不由得叫出声来:“你笑得真是好看!”看得出来,她不懂英语,但显然从语气中体会到了我的意思,因为她蓦地伸出双手紧紧拥抱了我一下,当时我们身旁是络绎不绝的车流。我们俩继续小心翼翼地往前躲避着走,终于有惊无险地来到了人行便道。她勾住我的脖颈往下拽,一左一右亲了两下我的脸,然后一瘸一拐地走了,还不忘回头冲我招招小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自始至终,我没有给过她一分钱。
我只是面带着微笑,真诚地看待那些靠乞讨为生的人,而不是给他们鄙夷的一瞥。当那只祈求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只是紧紧地握了一会儿,并且学着用当地语言向人家问候了一声。所有这些都是小事,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但这又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他人来说。就像德雷莎修女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做不了大的善事,你可以做那些细小的,带着伟大的爱去做。”
在我到印度旅行时,曾见到一个失去双腿的人坐在马路边。当时我刚看完一个街头舞蹈家的表演,正要返回住处,手头的录音机正播放刚录下的音乐。这个命运的不幸儿的微笑把我吸引了过去,我们开始高兴地交谈着,用的是那种旅行者浪迹天涯时常用的手势和笑声。我给他演示录音机如何播放。他怂恿我将小机器给他。我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他仔细地察看手中的玩意儿,然后放声歌唱,是首动听的民歌。哦,我明白了,他是想把这歌声录下来,好让我带回家,作为这次见面的一份礼物。
几分钟前,大家还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只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成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互相交换姓名时,他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段情谊非常短暂,但很真挚,它正应了北欧的一句谚语:“人人心中都有一位国王。去跟这位国王倾谈,国王就会现身。”
在生活中,和这些再平凡不过的人打交道,我所获得的东西远远超越了金钱的价值,我的人生因而变得愈加充实。这样的经历在不断重复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没有人是无价值的———人人都是一座宝藏,值得你花一番工夫去挖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6:01
半夜两点多钟,决定自杀的他打电话回家。
“爸,我不回家了,我对不起你们,会考考成那样,阿娟昨天又说要分手,我没脸再混下去了。”
爸爸静了好一会儿,缓缓说:“你要这样,我也没办法,我也老了,到哪里找你去?你考得不好,大概是我们没有遗传给你天才;你被阿娟甩了,大概是我们把你生得太丑,错在我们怨不得你!”
“爸,你们保重自己,我不能尽孝了吧。”
“我们的事你就别管了,但你要自杀,有两件事不可不注意:一是要穿戴整齐,别叫人笑话。二是别在人家度假屋里,人家还要靠它赔钱呢!弄脏了地方,对人家不起。”
他想了想,说:“爸,你想得周到,我会照你吩咐去做。”
“爸,我最担心的是妈妈,我不敢打电话给她,你帮我编一个谎话,暂时骗骗她好吗?”
“生死大事都由不得我们了,这种小事倒计较来做什么?她不会怎么样的,总得活下去,我们不像你们,一辈子什么苦没挨过?早就铜皮铁骨了!都像你一样,考试成绩差一点,女朋友跑掉,就要死要活的,我们早就死掉几条命了,还等到把你生下来?把你养这么大?还等得到三更半夜来跟你说这睦不知所谓的话?”
他给这几句话镇住了,半晌出不得声。
“爸,那就这样了……”他突然不知说什么,“都半夜了,你怎么还没睡?”
“我今晚又失眠了,肚子饿,起来煮一包公仔面吃。”
“爸你又吃公仔面!医生说老吃公仔面没有营养。”
“做人不要太认真。肚子饿就管不得医生了,没有参翅吃先拿一包公仔面顶顶饿也可以。”爸爸的口气突然轻松起来,“你知道吗?我发现了一种公仔面的新吃法,一包公仔面,四粒芝麻汤丸一起煮,味道妙不可言。从前都不知道公仔面有这么好的吃法。有时候,平平常常的东西,变个样子来吃,就吃出新味道来了。”
爸爸停了停,咂咂嘴,把方才的美味,再体味一次,然后说:“不过跟你说这些都没用。”放下电话,他呆了好久。公仔面芝麻汤丸,那种新鲜的配搭简直有创造性,真亏老爸想得出来!
或许是夜半的缘故,他肚子也饿了,想起老爸在家里独享家常美味,小小的客厅,窗台上有一盆云竹,一个盛汤面的精瓷大海碗,一双黑漆描金木筷子,他突然想:也许明天先试试这公仔面再说。
简简单单一碗公仔面,换个吃法,就能成美味,更何况人的一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6:14
有这样一个天才面包师,自打一生下来,就对面包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闻到面包的香气就如醉如痴。
长大后,他如愿以偿地作了面包师。他做面包时,要有绝对精良的面粉黄油;要有一尘不染、闪光晶亮的器皿;打下手的姑娘要令人赏心悦目;伴奏的音乐要称心宜人。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酝酿不出情绪,没有创作灵感。
他完全把面包当作艺术品,哪怕只有一勺黄油不新鲜,他也要大发雷霆,认为那简直是难以容忍的亵渎。哪一天要是没做面包,他就会满心愧疚:馋嘴的孩子和挑剔的姑娘只能去秘哪些精制滥造的面包了。他从来不去想今天少做了多少生意,然而他的生意却出人意料地好,盖过了所有比他更聪明活络、更迫切赚钱的人。
还有一个药铺老板,幼年时父亲因抓不起药而命赴黄泉,他发誓要开一个乐善好施的药铺。当了老板之后,他不改初衷,童叟无欺,贫富不二。
他还自学成才,专给没钱看医生的人开方子。一些药界行家见此大摇其头:一副败家子作派,不赔本才怪!然而他的生意却日渐红火,盖过了所有比他更会降低成本、更精明强干的人。
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如此,当你刻意追逐时,它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当你摒去表面的凡尘杂念,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专心致力于一项事情时,那意外的收获已在悄悄问候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6:43
前天,和几位好友去野生动物园游览,期间,几只在水面时而追逐嬉闹、时而倘佯的天鹅,吸引我们驻足观赏。关于天鹅,我所知甚少,只知道它是一种候鸟,有着长途迁徙的习性;一年一度,从寒冷的北国到温暖的南方,天鹅都要飞越千山万水,往返万里迢迢。可眼前的这群天鹅为什么常年就呆在这一方狭小的水域,而不会飞走呢?是因为它的翅羽经常被修剪得很短?也许是双翅被绳子牢牢地捆绑着?可能它的双足套着一对沉重的铁环? 这时,一位饲养员走了过来,饶有兴致地替我们解说起来。
原来,在不破坏天鹅高贵悠雅的观赏姿态和同时剥夺它飞翔习性之间,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是——尽量缩小水域的空间,因为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滑翔;如果助跑线的长度过于短促,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久而久之,这群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泯灭了飞翔的本能。
真是一语惊心!再望着眼前这一群展翅争鸣只为了向游人乞食的天鹅,我不禁为之感到悲哀。古人称天鹅为“鸿鹄”,从来就是志存高远的象征。然而,一旦失去了飞翔的能力,“鸿鹄”和“燕雀”又有什么区别呢?一旦失去了自己的天空,天鹅还能被唤做“天鹅”吗?也许只能是一群寻常的“鹅”而以。
生命永远是值得期待的,因为它蕴含着无限的潜能,为了领略更为高远的人生风景,不断地超越自我,我们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你的助跑线长吗?在向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冲刺前,先要加长自己的助跑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7:05
一行人去玩赛车。
都是头一次玩,除了兴奋,还不免惴惴。
玩赛车就是玩速度。胆大的,几圈过后,就“飞”起来了;胆小的,任别人一再超过他,也不紧不慢。回来的路上,一行人仍谈论着赛车。
有一位说:啊,今天终于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
有一位说:我怎么老觉得不够快。
众人一听都笑。原来说:“不够快”的,乃是一行人中的速度最快者;而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的,恰是其中最慢的那一位。
粗听好笑,细想对极,一个因感觉“不够快”,才会越开越快;一个已感觉到“风驰电掣”了,当然不会再加速了。
人的经历千差万别,人的感觉万别千差。感觉痛不欲生者其实并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感觉春风得意者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人。回首往事,心潮澎湃的那位可能经历平谈,而真正领略过惊心动魄的人,一切已归于平和。所谓感觉丰富的人,有可能恰恰是经历贫乏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7:23
在法国读书的一位中国留学生,某天晚上赶到地铁站,见车已进站,他急忙在打票机上打了票,并且清楚地听到了“咔嚓”一声。车到终点站时遇上查票员,他取出票来顿时傻了眼,刚才那台打票机并没有在他的车票上留下任何印记。查票员不容辩解便对他以逃票处置,罚款150法郎。他大喊冤枉,因为他确实打了票,一定是打票机出了故障。可是查票员对他说:“打票机坏了是车站的责任,但您该问问自己有没有责任。因为站台上有4台打票机,而另外3台是正常的。当时您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错误,但是现在您必须为这个小小的错误付出代价—罚款。”
法国人的这一自我检错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如上述这位留学生有一回去朋友家做客,吃饭时朋友8岁的孩子用一小快面包逗小狗玩,狗玩起来撞翻了他手中的盘子,盘子碎成几块。男孩对父母说:“你们看见了,是小狗打碎了盘子,不是我的错。”这时,父亲过来叫男孩离开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错。十几分钟后男孩走出房间说:“小狗有错,我也有错,我不该在吃饭时逗狗,这是你们多次对我说过的。”父亲笑了:“那么今天你就该为自己的错承担责任:收拾餐桌,并拿出零用钱赔这只盘子。”男孩同意了。
旅法多年,从末见过法国人在公共场合中打架,看这个民族长期奉行的自我检错习惯,真是一种润滑剂,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它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少犯或不犯同样的错误,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7:33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8:28
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
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
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
问题二: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
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却怎么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藉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已,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
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三: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
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得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一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问题四: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功立业吗?
回答:当然不会相信。
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不是很难?
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改变当然是难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
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
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
其实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艰辛取得。我们实在不该抱怨命运。
——做人,依靠自己!
问题五:你认为完全没有打过篮球的人,可以当很好的篮球教练吗?
回答:当然不可能,外行不可能领导内行。
可是,有许多人,对某个行业完全不了解,只听到那个行业好赚钱,就马上开起业来了。
我看过对穿着没有任何口味、或根本不在乎穿着的人,梦想却是开间服装店;不知道电脑怎么开机的人,却想在网上聊天,结果道听途说,却不反省自己是否专业能力不足,只抱怨时不我与。
——做人,量力而行。
问题六:相似但不相同的问题:你是否认为,篮球教练不上篮球场,闭着眼睛也可以主导一场完美的胜利?
回答:有病啊,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却有不少朋友,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却拼命投资去开咖啡馆,开餐厅,开自己根本不懂的公司,火烧屁股一样急着把辛苦积攒的积蓄花掉,去当一个稀里糊涂的投资人。亏的总是比赚的多,却觉得自己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不是想法出了问题。
——做人,记得反省自己。
问题七:你宁可永远后悔,也不愿意试一试自己能否转败为胜?
解答:恐怕没有人会说:“对,我就是这样的孬种”吧。
然而,我们却常常在不该打退堂鼓时拼命打退堂鼓,为了恐惧失败而不敢尝试成功。
以关颖珊赢得2000年世界花样滑冰冠军时的精彩表现为例:她一心想赢得第一名,然而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她的总积分只排名第三位,在最后的自选曲项目上,她选择了突破,而不是少出错。在4分钟的长曲中,结合了最高难度的三周跳,并且还大胆地连跳了两次。她也可能会败得很难看,但是她毕竟成功了。
她说:“因为我不想等到失败,才后悔自己还有潜力没发挥。”
一个中国伟人曾说;胜利的希望和有利情况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做人,何妨放手一搏。
问题八:你的时间无限,长生不老,所以最想做的事,应该无限延期?
回答:不,傻瓜才会这样认为。
然而我们却常说,等我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我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我就可以……
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做人,要活在当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58:58
认识詹姆士,是在一次酒会上。身为美国一家跨国公司驻华代表,全权负责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业务。我希望采访他,他欣然接受,并预定了时间。那次采访很顺利,就在快结束的时候,我按惯例问他公司未来有什么规划?原想他会像以前采访的一些企业家说几句“展望宏图、实现目标”之类的话。没想到,他很认真地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份公司未来15年发展规划书。
这份规划是3年前做的,里面分析预测从1995年到2010年全球市场环境及发展趋势,包括产业形势和竞争形势等,企业目前产品定位及现有任务在未来发展方向,拓展哪些新的增长点,如何为未来发展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企业机制等,厚厚的像一本大学教材。我不禁想起以前采访过的国内的企业家,他们也有规划,但太宏伟,太抽象,什么赶超一流、进入五百强、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等等,缺乏具体细致、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分析数据。而且时间最长的也不过5年。像他们这样一直做到2010年,太遥远了!谁能想到那时会是什么样!
詹姆士大概看出了我眼中的疑虑,不无忧虑地说:“我在美国以及来中国这6年,陆续接触了一些中国内地的企业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考察一个项目,总要先问多长时间能收到回报。当然,注重回报是必须的,我们也要首先考虑。但不同的是,我们至少要做一个5年短期、10—15年中期、30年以上的长期计划,而你们中国企业家一般只做1年、3年,最长也不超过5年的短期计划,我感到非常惊讶。这怎么可能呢?企业也像人一样,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有一个累积发展的过程。一个人要学习积累二十几年,到30来岁才能比较胜任一项工作,怎么可能要求企业一岁就辉煌呢?”
“不过我认为,成功的速度和灭亡的速度是一样的。”说着,詹姆士笑了笑,随手一指桌上的报纸,“不信我们打个赌,看这些被宣传报道的企业家,10年后还能不能存在。”
我一伸舌头,连连摇头。这个赌我可不敢打。不要说10年,5年前我采访过的企业,现在大都名存实亡了。谁敢保证他们10年后还安然健在?詹姆士宽厚地笑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过责任也不全在他们,用你们自己的话说,是体制问题。好,不谈他们了,说说你自己吧,你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我……”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詹姆士似乎比我更吃惊,打了个手势:“怎么你竟然没有一个让自己十年后受益的人生规划?那你每天怎么做事?”
我面带羞愧地说:“什么要紧就做什么。一天到晚也没闲着,忙忙碌碌的。”
詹姆士盯着我看了一会,神色严肃地说:“林,我把你当成朋友,所以要对你说一句朋友的话。记住,人生有很多要做的事,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类:一类是紧要的,一类是重要的。许多人不成功是因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眼前的紧要事情上,而无暇去做重要的事。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用20%的时间去处理眼前的紧要事情,而把80%的时间留给未来,去做那些暂时没有收益但以后会重要的事情。我就是这样做的,希望你也这样。给自己订一个10年规划。否则,到时候你可能会付不起账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