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3:05

一个美国人和朋友走在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时代广场上,正值午饭时间,街上挤满了行人,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整个城市几乎震耳欲聋地响。突然,这个美国人说:“我听到了一只蟋蟀的叫声。”

朋友说:“什么?你疯了!在这么吵闹的地方是不可能听到蟋蟀的叫声的。”

“不,我很肯定,”美国人说,“我是听到了一只蟋蟀在叫。”

这个美国人仔细听了一会儿,然后穿过大街,来到一个长着灌木的水泥大花池前。他仔细地听了一会儿,然后很自信地在灌木枝的底下找到了一只蟋蟀。朋友见状完全惊呆了。

“真是难以置信,”他的朋友说,“你一定有一对超人的耳朵。”

“不,”美国人说,“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一样。关键是你在听些什么。”

“这是不可能的!”朋友说,“在这么吵闹的地方我就听不到蟋蟀的叫声。”

“是的,这倒是真的。这要看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才是重要的。来,让我做给你看。”

这个美国人掏出钱包,倒出几枚硬币,然后小心翼翼地扔在人行道上,大街上的吵闹声依旧,然而,他们看到在20英尺范围内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把头转了过来,盯着人行道上丁当作响的硬币,看会不会是他们掉下来的。

“明白我的意思了吗?”这个美国人说,“关键要看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3:18

旅鼠是北极草原的老大,整个北极草原是它们“旅鼠帮”的天下。它们虽然个头很小,但数量众多,既把北极草原搞得乌烟瘴气死气沉沉,又肩负起为比它们大得多的动物提供口粮的重要革命任务:狐狸、猫头鹰等均以它们为大餐。

大概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发生大爆炸。它们的生育速度实在太快,比人类快得多,一胎最多可以生20只,20天就可以成熟。一对鼠男女如果从春天开始致力于生育大计,到秋天就会制造出几十万个后代。每隔三到四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大到把草原上可食之物全部吃光的程度。这时,它们得考虑子孙后代的事了,如何消除过剩的数量呢?死亡!主动的死亡是最好的方式。

这时,旅鼠摇身一变,颜色从原来的灰黑色忽然变成艳艳的橘红色,暴露出自己的所在,引来天敌为自己举行腹葬,这时狐狸们、猫头鹰们过上好日子,天天共产主义,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但是它们怎么努力也消灭不了所有的旅鼠。旅鼠们愤怒啊:你们平时耀武扬威,现在却连杀鼠的能力也没有?咱死给你们看。

于是旅鼠们集合起来,几十万只、几百万只地成群结队开始了一生中最悲壮的旅行,风萧萧兮北极寒,旅鼠兮一去不复返。它们铺天盖地向大海而去,前面的旅鼠逢水架桥,以肉体填平小河、池塘,后面的旅鼠踏过同类的尸体继续前进,“我们的队伍向死亡”,大军所到之地,植物统统被吃得精光,草地变成荒原,它们的死亡队伍来到海边之后,连遗书也不写,连仪式也不要,便视死如归地跳下海去,几百万只旅鼠抱在一起,像座小山似的在水里翻滚……最后统统到地狱去向阎王爷报到。

旅鼠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这种死亡之旅。美国的皮特克用营养恢复学来解释旅鼠的自杀,当鼠类数量达到高峰时,植被因遭到过度啃食而被破坏,食物不足、隐蔽条件恶化,于是它们只好除了留下少数以繁衍后代之外,统统去死。等到植被恢复时,它们的数量再节节攀升。

在地球上,有意识自杀的动物极少,人算一种,旅鼠算一种,北极狐狸算一种。旅鼠会沉入大海,狐狸会在数量多到威胁生态平衡时,生一种叫“狂舞病”的怪病,疯狂地载歌载舞,直至累死为止。而人类呢,人类只会为情感与绝望自杀,从来没有人会为了生态平衡而像旅鼠一样地去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3:29

有一个人带了一些鸡蛋在市场贩售,他在一张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一个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想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
不久,又有一个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
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二字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的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
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
结果所有的字全都涂掉了。

点评:有时别人的好意,反而使我们失去应有的目标和方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3:42

镜湖山旅游区乘索道至山顶,饱览风光后,再乘坐索道奔下一个峪口。购票前,有两种选择,一是直接乘索道前行,票价十元;二是先入另一个通道,参加一种翻番奖励游戏,连过七关,奖励结果各关不同,全凭自己把握,然后再乘索道,票价十五元。大部分游客都怀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既然到了山顶,还差这五元钱?赌一次!

剪了票的游客被带进一个封闭通道内,每次只能过一人。入第一关,电子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五元钱的奖励,如感到满足,您可以结束游戏,从侧边出去领取奖金。游客想,我花五元钱就这结果呀,那还不如不玩,继续。就进了第二关。第二关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十元钱的奖励,如感到满意,您可以结束游戏,从侧边出去领取奖金。游客想,我获得此机会容易嘛,再走。第三关,奖金成了二十元。游客想,下一个定是四十元了,继续……到了第六关,屏幕上写着:现在,您已经获得了三百二十元钱的奖励,如感到满足,你可以结束游戏,从侧边出去领取奖金。游客想,我不过花费五元钱,就赌它一把,下一关应当是六百四十元了!

然而,游客进入第七关时,见那里只有负责剪票的工作人员,手中拿的是一个印有“欢迎下次光临”的牌子。后退是不允许的,索道又催,只好怀着一丝遗憾离去……

这个创意让旅游区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据说起初论证时,好多董事提出质疑,旅费昂贵,再回第二次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如果上当者告诉后来人,都在第六关满足,那可赔惨了……策划者说,不可能。这关过的其实是欲望关,很难超脱的。凡好赌者都盼望别人比他惨呢,他们最喜欢有更多的人上当,才得保持心理的平衡,怎么可能告诉别人呢。万一有那一天,停了这活动就可以了。

策划者也错了。时过三年,还没有一个人在第六关就满足的,旅游区的盈利仍在继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3:55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扛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茂密的丛林里踉踉跄跄地往前走。

这四个人是:巴里、麦克里斯、约翰斯、吉姆,他们是跟随队长马克格夫进入丛林探险的。马克格夫曾答应给他们优厚的工资。但是,在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马克格夫不幸得了病而长眠在丛林中。

这个箱子是马克格夫临死前亲手制作的。他十分诚恳地对四人说道:“我要你们向我保证,一步也不离开这只箱子。如果你们把箱子送到我朋友麦克唐纳教授手里,你们将分得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我想你们会送到的,我也向你们保证,比金子还要贵重的东西,你们一定能得到。”

埋葬了马克格夫以后,这四个人就上路了。但密林的路越来越难走,箱子也越来越沉重,而他们的力气却越来越小了。

他们像囚犯一样在泥潭中挣扎着。一切都像在做噩梦,而只有这只箱子是实在的,是这只箱子在撑着他们的身躯!否则他们全倒下了。

他们互相监视着,不准任何人单独乱动这只箱子。

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想到了未来的报酬是多少,当然,有了比金子还重要的东西……

终于有一天,绿色的屏障突然拉开,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丛林。四个人急忙找到麦克唐纳教授,迫不及待地问起应得的报酬。

教授似乎没听懂,只是无可奈何把手一摊,说道:“我是一无所有啊,噢,或许箱子里有什么宝贝吧。”

于是当着四个人的面,教授打开了箱子。

大家一看:都傻了眼,满满一堆无用的木头!

“这开的是什么玩笑?”约翰斯说。

“屁钱都不值,我早就看出那家伙有神经病!”吉姆吼道,“比金子还贵重的报酬在哪里?我们上当了!”

麦克里斯愤怒地嚷着。

此刻,只有巴里一声不吭,他想起了他们刚走出的密林里,到处是一堆堆探险者的白骨,他想起了如果没有这只箱子,他们四人或许早就倒下去了……巴里站起来,对伙伴们大声说道:“你们不要再抱怨了。我们得到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那就是生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4:09

一个日本人在海上救起了一个溺水的人,记者闻讯后便去采访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不想英雄却对着镜头无奈地大摇其头。记者让他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他说:现在我想起来可真后怕呀!海水那么深,那么凉,那个人又那么重,有一刻我以为自己是必死无疑了,我多么不愿意就这么死了呀。所以,我想在这里告诉你们,我再也不愿意重复这样的人生体验了。从今以后,至少10年间,我决不再下海营救溺水的人--就这样。

金井肇先生是这样评价这件事的:对生命的崇敬使这个人毅然去救助生命;对生命的崇敬又使这个人毅然决定不再去救助生命。这是两种真实。一个人的道德价值体系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建成空中楼阁的。如果心灵有了缺口,那也不要怕,让卑微的、卑琐的甚至是卑劣的念头都展示出来吧,让它们成为靶子,让自己自觉铸造成的高尚的箭镞不偏不倚地去射中它!--"美好"不一定压根就与"丑恶"绝缘。要知道,"美好"的种子常常会从"丑恶"的土壤中萌生胚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4:22

有名律师买了一盒极为稀有且昂贵的雪茄,还为雪茄投保了火险。结果他在一个月内把这些顶级雪茄抽完了,保险费一毛也还没缴,却提出要保险公司赔偿的要求。

在申诉中,律师说雪茄在“一连串的小火”中受损。保险公司当然不愿意赔偿,理由是:此人是以正常方式抽完雪茄的。结果律师告上法院还赢了这场官司。法官在判决时表示,他同意保险公司的说法,认为此项申诉非常荒谬,但是该律师手上的确有保险公司同意承保的保单,证明保险公司保证赔偿任何火险,且保单中没有明确指出何类“火”不在保险范围内。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赔偿。与其忍受漫长昂贵的上诉过程,保险公司决定接受这项判决,并且赔偿美金1.5万元的雪茄“火险”。

以下才是最精彩的地方:

律师将支票兑现之后,保险公司马上报警将他逮捕,罪名是涉嫌24起“纵火案”!!!有他自己先前的申诉和证词,这名律师立即以“蓄意烧毁已投保之财产”的罪名被定罪,要入狱服刑24个月,并罚美金2.4万元。

以上为真实的故事,并且获选为“近期犯罪律师竞赛奖”第一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4:39

日本江户时代有个茶师很喜欢武士的装扮。一天,他一时兴起,打扮成武士上街闲逛。不巧碰上了一个真正的武士,茶师吓得头都不敢抬起来。

武士见茶师很惊慌就说:“拔出剑来,我要和你比武。”茶师心想:若跟武士比武一定会死。但他也是个得道的茶师,要死也要死得漂亮,就骗武士:“我要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等办完了再来与你比武。”

茶师赶到全城最著名的剑道馆,恳求剑道师傅说:“请教我死得最漂亮的姿势,因为等一下跟人比剑,我一定会被杀死,但我要死得像个一流的茶师。”剑道师傅要他先泡一壶茶给他喝才肯教。

于是茶师就很专心地用毕生功力泡了此生最后一壶茶。师傅喝了非常感动,他这辈子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茶。他告诉茶师:“你去比武时,心就保持现在泡茶的样子。”茶师听了很开心,便回去跟武士比剑。

他把腰带扎紧,高举着剑,两只眼睛盯着武士。武士大吃一惊,心想:对手原来武功这么高强,吓得把剑丢了,爬着离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4:54

半个多世纪以前,确切地说,是1945年的春季。在美国,一名华裔木匠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有一天,木匠正在赶着做一批板条箱,那是当地教堂用来装衣服运到中国去救助孤儿的。干完活回家的路上,木匠伸手到他的衬衣口袋里去摸他的眼镜,突然发现他的眼镜不见了。

木匠急得出了一身汗,在脑子里把他这一天做过的事细细地过滤了一遍,最终意识到在他不注意的时候,眼镜从衬衫口袋里滑落出去,掉进了他正在钉钉子的板条箱里。他又急又恼又无可奈何。

当时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木匠要养活6个孩子,生活非常吃紧,而那副眼镜就是那天早上他花了20美元买来的。

木匠为要重新买一副眼镜而伤心不已:“这不公平。”在回家途中,他沮丧万分,不停地嘀咕。

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回美国休假。并拜访了木匠所在的芝加哥地区的那所小教堂。

传教士一开始讲话,就热情地感谢那些援助过孤儿的人们。

“最后”,他加重语气说,“我必须感谢去年你们送给我的那副眼镜。大家知道,日本人扫荡了孤儿院,毁坏了所有的东西,包括我的眼镜,我当时几乎绝望了。就算我有钱,在当时也没法重新配一副眼镜。由于眼睛看不清楚,我开始天天头疼,我和我的同事天天祈祷着能有副眼镜出现。然后,你们的箱子就运到了。当我的同事打开箱盖,他们发现一副眼镜躺在那些衣服上。”

“各位朋友,当我戴上那副眼镜,我发现它就像是为我定做的一样!我的世界顿时清晰,头也不疼了。我要感谢你们,是你们为我做了这一切!”

人们听着,纷纷为那副奇迹般的眼镜而欢欣,但是他们同时也在想,这位传教士老兄肯定搞错了,我们可没有送过他眼镜啊———在当初的援助物资目录上,压根儿没有眼镜这一项。

只有一个人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他静静地站在后排,眼泪流到了脸上。

在所有的人当中,只有这个普通的木匠知道,上帝是以怎样奇特的方式创造了奇迹。

“原来,是上帝借走了我的眼镜,送给了他认为更需要的人。”

木匠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泪水打湿了他的双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5:15

这对兄弟招人喜爱,但是他们不怎么守规矩,骨子里有着一股子野性。有一次,他们犯下了大错,他们偷了当地村民的羊——这在很久以前,在那样一个偏远又笃信宗教的地方,是很严重的罪行。这对窃贼很快就被抓住了。当地的居民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这对兄弟的额头上被印上ST两个字母,即Sheep Thief(偷羊贼)。这个印记将伴随他们终生。

其中一个兄弟觉得羞愧难当,他逃离了这个村庄,再也没人听到过他的消息。

另一个兄弟,满怀着愧疚顺从了命运。他留了下来,用自己的行为弥补曾犯下的错误。起初,村民们对他仍心存怀疑,不愿意跟他有什么交往。但是,这个年轻人下定了决心要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

村里不管是谁病了,这个额头上印着“偷羊贼”的年轻人都会跑过去用暖汤和爱心来照顾他。不管是谁家的活缺了帮手,这个“偷羊贼”都会跑过去帮上一把。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偷羊贼”都乐意伸出援助的手。而且,他从未为他的善行收取过任何报酬。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帮助他人而活。

许多年过去后,一个游客途经他们的村庄。他坐在路边的小餐馆吃午餐,他的附近坐着一个老人,他发现老人的额头上印着一个奇怪的标记。他还发现,所有的村民经过老人的身旁都会停下脚步,表达他们的敬意,与老人说上几句话;小孩子也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外地人十分好奇,问餐馆老板:“老人额头上印的那个标记是什么意思?"

“我不清楚,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老板回答道,接着他想了想,说,“我想那两个字母代表着‘saint’(圣徒saint的缩写也是ST)吧。” 
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