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6:55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1. 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2. 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3. 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4. 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像,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记报酬的爱;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
只有这样的人,世人才会给他最美妙的报偿,正所谓予人快乐予己快乐。
点评:工作、希望、爱和能力,是带来快乐的四个法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7:04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听到他所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后,立刻板着脸拒绝。
"我只要问你3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屋子就是旅店!"他笑着说道。
"我不信,倘若你能说服我,我就让你进门。"屋主也爽快回答。
"在你以前谁住在此处?"
"家父!"
"在令尊之前,又是谁当主人?"
"我祖父!"
"如果阁下过世,它又是谁的呀?"
"我儿子!"
"这不就结了!"客人笑道,"你不过是暂时居住在这儿,也像我一样是旅客。"
当晚他就在屋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其实明天如何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连生命在内,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7:58
人生就是为了找寻爱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都要找到四个人。第一个是自己,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第四个是共度一生的人。
首先会遇到你最爱的人,然后体会到爱的感觉;因为了解被爱的感觉,所以才能发现最爱你的人;当你经历过爱人与被爱,学会了爱,才会知道什么是你需要的,也才会找到最适合你,能够相处一辈子的人。
悲哀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人通常都不是同一个人。你最爱的,往往没有选择你;最爱你的,往往不是你最爱的;而最长久的,偏偏不是你最爱的,也不是最爱你的,只是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你,会是别人生命中的第几个人呢?
当一个人不爱你要离开你,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他,如果你也不爱他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如果你还爱他,你应该会希望他过得幸福快乐,希望他跟爱的人在一起,要是阻止他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爱他了,那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变心呢?
爱不是占有,你喜欢月亮,不可能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脸盆里,但月亮的光仍可照进你的房间。你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让爱人成为生命里的永恒回忆。
如果你真爱一个人,就要爱他原来的样子——爱他的好,也爱他的坏: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绝不能因为爱他,就要他一定变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
真正爱一个人是无法说出原因的,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希望这个人陪着你;真正的感情是两人能在最艰苦中相守,也就是没有丝毫要求。毕竟,感情必须付出,而不是只想获得。
分开是一种必然的考验,如果你们感情不够稳固,只好认输,真爱是不会变成怨恨的。
两人在谈情说爱的时候,最喜欢叫对方发誓,许下承诺。我们为什么要对方发誓,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对方,我们根本不相信情人。明知道海不会枯、石不会烂、地不会老、天不会荒;就算会,也活不到那时候。不可能实现的诺言最动人。
你呢?找到了第几个?茫茫人海中,你遇见了谁?谁又遇见了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8:10
非洲的某个土著部落迎来了从美国来的旅游观光团,部落里的人们虽然还没有什么市场观念,可面对这样好的赚钱商机,自然也是不能放过。
部落中有一位老人,他正悠闲地坐在一棵大树下面,一边乘凉,一边编织着草帽,编完的草帽他会放在身前一字排开,供游客们挑选购买。他编织的草帽造型非常别致,而且颜色的搭配也非常巧妙,可以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了,游客们纷纷驻足购买。
这时候一位精明的商人看到了老人编织的草帽,他脑袋里立刻盘算开了,他想:这样精美的草帽如果运到美国去,我敢保证一定卖个好价钱,至少能够获得十倍的利润吧。
想到这里,他不由激动地对老人说:“朋友,这种草帽多少钱一顶呀。”“十块钱一顶。”老人冲他微笑了一下,继续编织着草帽,他那种闲适的神态,真的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一种美妙的心情。
“天哪,如果我买10万顶草帽回到国内去销售的话,我一定会发大财的。”商人欣喜若狂,不由得为自己的经商天才而沾沾自喜。
于是商人对老人说:“假如我在你这里订做1万顶草帽的话,你每顶草帽给我优惠多少钱呀?"
他本来以为老人一定会高兴万分,可没想到老人却皱着眉头说:“这样的话啊,那就要20元一顶了。”
要每顶20元,这是他从商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呀。“为什么?”商人冲着老人大叫。老人讲出了他的道理:“在这棵大树下没有负担地编织草帽,对我来说是种享受,可如果要我编1万顶一模一样的草帽,我就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不仅疲惫劳累,还成了精神负担。难道你不该多付我些钱吗?"
如老人所言,当工作不能成为一种享受而成为一种循环往复的单调,确实会令人感到乏味,然而我们还是不得不为了特定的利益而奔走劳累。但“你为了什么而工作”却是需要你我仔细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真正热爱工作的人,才是工作中真正幸福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8:22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地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到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
最后当研究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
他们打开南瓜并且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试图想要突破包围它的铁圈。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的根部甚至延展超过8万英尺,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最后这个南瓜独自地接近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由南瓜的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成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庞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够承受多少的压力?大多数的人能够承受超过我们所认为的压力。因为你拥有比你想像中大得多的潜能!只要像小南瓜一样将绑住你的铁圈挣脱,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8:34
著名的LEG公司为商界精英提供了为期三天的“灵魂训练”课程,收费3000美元。
第一天,他们给每一个学员发一张问卷,要他们认真思索后回答下列五个问题:
1、假如你已走到生命的尽头,准备对儿孙说出你一生中懂得的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它们是什么?
2、在你生命中,哪样事物能让你感到快乐、满足与再生?怎样才能更多地获得这种事物?
3、没有了工作,没有了钱,你是什么人?
4、你愿意在生活中增加哪项活动,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快乐?
5、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
让我们放下一切,静下心来,用心回答这份问卷。
对命运的改变源于我们的行动,而行动的目的、方式、层次、结果则取决于我们的灵魂。我们应常常问自己,剥离了我们身上的一切附着物:地位、权力、工作、金钱,我们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灵魂?留下的灵魂会再创造出什么?
训练自己,训练灵魂,一个坚强、高远、积极的灵魂。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9:24
上帝交给麦克一个任务,叫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麦克又是催促又是吓唬又是责备,可蜗牛只是用抱歉的目光看着他,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麦克又气又急,对蜗牛又拉又扯又踢,蜗牛受了伤,爬得越发慢了。麦克真想丢下蜗牛不管,但又担心没法向上帝交代。他只好耐着性子,让蜗牛慢慢爬,自己则以一种接近静止的速度跟在后面。就在这个时候,麦克突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里是个花园。接着,他听见了鸟叫虫鸣,感到微风拂面的舒适。后来,麦克还看到了美丽的夕阳、灿烂的晚霞以及满天的星斗。麦克这才体会到上帝的巧妙用心:“他不是叫我牵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呀!”
偶尔和蜗牛一起散散步,你一定会发现许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美丽。人生不能一味匆匆赶路,那会使你错过很多东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9:40
有一次我去沂蒙山区,在一个小山村的村头见到一个专打铜锣的铺子。
工匠师傅已经近七十岁了,还每天坚持掌锤。他的两个儿子虽然已干了十几年,但每到锣心的时候,他们就停止了,这个时候,他们把锤子交给父亲,由父亲完成最后的一锤。
我不明就里,问老者。老者说,这锣心的一锤和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这一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要打得不轻不重,恰到好处,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
我恍然大悟,难怪古语有“一锤定音”之说呢,原来出处在这里。
不论多么优质的铜材,不论剪裁的尺寸多么合理,也不论一开始打了多少锤,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这分量深浅恰到好处的最后一锤,是一只锣成功的关键。
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这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29:51
美国一家网站曾向网民有奖征集聊天话题,要求是,该话题大家必须愿意聊且又难以找到答案。帖子发出后不久,就收到500多个题目,剔除掉“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类的老生常谈,最后选出这么一个话题:有钱人,是否活得更舒心?
提供这个题目的人叫托德·马丁,他获得的奖品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聊天室和一张去中国旅游的支票。不过要得到第二项奖品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他的话题聊到最后必须没有结果。如果有人在一个月的有效时间内,对他的话题做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且又获得了50%以上的支持率,那么,这张支票就要转给那位得出结论的人。
“马丁聊天室”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光顾留言,果然没有一个人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时间一天天过去。到第27天,一个名叫斯提芬·罗塞蒂的人进入了聊天室,她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一些我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们看来却奇大无比。早餐的鸡蛋无法下咽,因为煎得不够嫩;丝绸衬衫无法穿出去,因为上面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褶皱;袜子没烘暖就拿来了;早报消毒后,竟然没有熨平……他们觉得人人都和他们作对。
在服务最周全的豪华大酒店,他们也会弄出一肚子气来。因为红酒没有冰到合乎他们口感的温度;抬一抬手指,侍者没有在30秒内站到他们身边;出行时,门童总是磨磨蹭蹭,打开一扇车门竟让他们足足等了一分半钟。
回到家里想泡个热水澡,安静地呆上一会儿,可是到处都在扫他们的兴。就在宽衣解带的时候,贴身男仆突然冲了上来,赶在衣服掉在地板上之前接在手中。刚想迈入浴室,希望能在蒸腾的热水里独处一番,却赫然发现女佣正躬身用脸颊测试水的温度。把女佣撵走,一只脚刚踏进水里,管家就手捧香槟进来了,询问晚上的计划,以便准备合适的衣服。刚刚摆手示意管家出去,可手还没有放下,墙壁上的电话铃又响了,情人说,她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人们都说,有钱人过得更舒适;可是,50年来,我还没有发现一个快乐的富人。假如你们发现了这样的人,那一定是他(她)的钱还不够多。
斯提芬·罗塞蒂的这段话贴出之后,马上引来众人的评论和猜测。有的说,她一定是个富人,为了隐瞒真实身份,才男扮女装。有的说,她故弄玄虚,在写小说。但是也有人说,斯提芬·罗塞蒂确有其人,她是个黑人,50年前是法国百万富豪达梭家的女仆,后来被伊朗国王巴列维看中,带回伊朗。1979年,巴列维国王流亡美国,斯提芬·罗塞蒂随之来到纽约……
虽然对斯提芬·罗塞蒂的猜测众说纷纭,但最后她还是获得了53%的支持率,她胜利了。不过。据该网站在讨论结束时透露,罗塞蒂拒绝了那张支票,因为她希望过几天宁静的日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6 10:30:04
两个盲人靠说书弹三弦糊口,老者是师父,70多岁;幼者是徒弟,20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了999根弦子,离1000根只剩下一根了。师父的师父临死的时候对师父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第10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可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子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师父才是20岁的小青年,可如今,他已皓发银须。50年,他一直奔着那复明的梦想。他知道,那是一张祖传的秘方,师父记错了应弹断弦子的数目,800根时就打开了那张纸,所以他至死也未复明。
“?……”一声脆响,师父长叹一口气又长吁了一口气,心头一阵狂喜,甚至顾不上向周围从遥远的山凹汇聚来听他弹琴的乡亲们说声抱歉,甚至顾不上带上徒儿就一个人向城中的药铺匆匆赶去。
当他满怀虔诚满怀期望等取草药时,掌柜的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心咚地跌入冰窖,头嗡地响了一下,他努力抓住柜台的护栏平衡身体,平静下来他明白了一切:他不是早就得到了那个药方了吗?曾经因为有这个复明药方的召唤,他才有了生存的勇气。他在谋生中,说书弹弦,受人尊敬,他学会了爱与被爱,在生存的快乐中他早已忘记自己是个盲人——他其实早已复明于那些劳碌的时刻。回家后,他郑重地对小徒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200根弦的时候,你才能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师父将这个数错记为1000根了……”
小瞎子虔诚地允诺着,他看不见师父的两只枯眼已满噙泪水,老瞎子心中暗暗说:“也许他一生也弹不断1200根弦……”
对美的心灵憬悟才是真正的生命药方,它可让盲人永远活在光明中。可悲可叹的是,我们许多健康人却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他们对身边的美熟视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