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3:21
¨移形换步的太空舞步¨
随着年岁增长,小童星成长为大明星,总有一些灵气也随之而去。天才并非人才的保障,如果要当位真正的明星,可持续发展才是正路。
当贾斯汀从保姆车出来飞奔上台时,粉丝的呼喊声一直伴随着他跳出的太空舞步,每一个高难度的动作都让底下的歌迷激动得恨不得大哭一场;他还尝试了电影和电视剧的新领域,受邀客串《CSI》第11季,饰演问题少年。毕竟贾斯汀只有16岁,有很多业内人士对他变声期之后的发展很不看好,“童星”意味着变数颇大,万一突然不红了怎么办呢?
贾斯汀·比伯不介意地甩甩服帖的金色头发:“对啊,我的意思是,既然有那么多的‘如果’,我只要想着积极的一面就好了。”
他很清楚自己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并为着这份清醒,尽情享受今日的青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4:07
[成长] 陪我走过青春的老男孩时间:2011-09-20 作者:桑宁 点击:224次 放学回来,你在厨房做饭,白色的油烟和铿锵有力的刀铲声,飞快地卷进咆哮的油烟机。你听见关门的声音,隔着玻璃,声嘶力竭地喊:“洗手,别忘了换鞋,冰箱里有洗好的苹果,饭一会儿就好了。”
真不知道,你每天说一遍烦不烦。除了换水果的名字,没有任何新意。其实,你这个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新意。如果用语文杨sir的视角来解析,你充分体现了“老爸”这个词中,“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你不断增长的年龄,也代表你越来越古板的头脑。我常常怀疑你有没有青春过,也许,你的15岁,就像天天跟在老师身后的班头一样无聊,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上课说话的,自习睡觉的,没交作业的,上课玩手机的……统统记在本子上。
我对着忙碌的你说:“卷子要签字,我放在桌子上了。”
不久,你就来砸我卧室的门,“嘭嘭嘭”的噪音,配合着你超快的语速,形象地描述了你的坏脾气。你说:“你给我出来!这也太不像话了!不是答应我要认真学习的吗?一个女孩子,没有一次说话算数的!”
让你签字的,是我的第一张零分数学试卷,监考老师用红笔,作了精辟简短的点评——抄袭。所以,想我打开门,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我躺在床上,戴上iPod,给你发短信:“亲爱的老爸,我也是为你着想。如果我成功了,你就不用生气了。”
你终于不再砸门,换成了一句怒气冲冲的话:“你给我等着,今天你不要吃饭了!”
17点45分,你不得不去医院。老妈病了,你要去陪床。我听见你离开,才悄悄打开卧室的门。饭桌上摆着饭菜,签好字的卷子摆在一旁。
你发来短信,说:“这事别和你妈说,等我回来咱们再谈。快吃饭吧,认真写检查。”
你看,你说话也不算数,还教我和老妈说谎。咱们可是上梁和下梁的关系,你没资格骂我了吧?
就像我预想的那样,抄袭事件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你忙,忙着繁杂的工作,忙着照顾生病的妈妈和不听管教的我。你的时间被细化到以分计算,没有浪费的可能。你手机的备忘录,总会时不时唱起一首不知名的歌,提醒你该写报告了,该给妈妈送饭了。或是,清晨六点,该叫我起床了。
学校艺术节,是我的重要时刻。我和班里的同学准备的英语短剧“《哈7》十年青春祭”,是仅次于教师大合唱的人气节目。我费尽力气争来扮演赫敏的机会,多希望在台上能穿一套订制的魔法袍,接受“麻瓜”们膜拜的羡慕眼光。但你看着名目庞大的报价单,表情很崩溃,高高在上的价格打破了你精心设置的家庭收支平衡表。
你说:“学习都学不好,还有闲心搞这个。现在家里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妈妈住院,CPI飞涨。我当然知道你有多少不同意的理由。我只好和你打一张感情牌。
我说:“老爸,你有过15岁吗?你15岁的时候,就没有一件不合道理,却特别想做的事吗?”
那一刻,你看着我愣住了,嘴唇张了又合,合了又张,仿佛下了一百次决心才对我说:“你会在网上卖东西吧?”
我突然有种被幸运之箭射中的感觉,认定你会拿出一件神秘传家宝。可你却爬到床下翻了很久,拖出一把裹在灰色布袋里的老吉他。说实话,我真有点失望,用脚趾想,也知道它是“无价之宝”。不过,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死吉他当活吉他卖了”。我拍了照片,传到“赶集网”上,然后配了一条格外醒目的广告词——速来围观,吉他中的木乃伊。
第二天,就有人回帖报价:“1200,LZ卖吗?”
我很惊讶,生怕他看错,好心提醒说:“你把图片放大看清楚,那可是把木乃伊!”
“我最多出1500,你卖了吧。”
不会吧!竟然越来越贵了。看来是我的魔法袍显灵了。
不知道是谁,想出家访日的馊主意。就在我专心准备节目的时候,全校班主任都兴致勃勃地走到学生家里去。名义上是沟通,实际上是告状。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你听完我在学校的光荣事迹,会萌发出多少惨烈的手段对付我。我开始有一点担心,自己没机会做“赫敏”了。
那是个周末,班主任坐在客厅沙发上,对你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是好孩子,就是鬼主意太多。”
你点点头说:“嗯。”
“考试抄袭,还给男生凳子上放图钉……完全不像女生。”
你又点头说:“嗯,嗯。”
“教育是学校家庭双方面的事,你可不能放松啊。”
你说:“我一定好好教育她。”
班主任走了之后,家里安静得可怕。我很想和你说,现在女生欺负男生是潮流,不抄数学怎么能及格。可是你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让我不敢张口。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等你酝酿好情绪大爆发。你却忽然站起身,放了张50元在桌上说:“自己订张比萨吧,今天不想做饭了。”
那天,你一直在屋子里不出来。我隔着门缝,偷偷察看情况。没想到你在优酷上看电影。两位大叔在那里奋力恶搞。你看着屏幕,双肩微微地抖。
我敲了敲门,小心地问:“比萨来了,要不要吃?”
你却只是摇摇头,没说话。我严重怀疑你哭了,可你始终没回头。
是因为我让你失望了吗?还是因为电影里,两位满脸皱纹的大叔很可怕。
妈妈的手术很成功,我去医院看她。不用猜了,我们说起了你,说你近来的表现。我用了四个字来概括全文,有点特
别。你变得不爱挑我的毛病了,还常常夸赞我。偶尔会对着镜子发呆,或是一个人哼歌。有时候你还会坐下来,和我讨论一下《哈利·波特》。你无限遗憾地说:“真快啊,这就10年了。第一次和你看《哈1》的时候,你告诉我伏地魔酷毙了,现在反倒成了赫敏的粉丝。”
我把你的突变,归结为那两位大叔恶搞的电影。妈妈有点恍然地说:“你说的,是那部《老男孩》吧?你爸的青春都在里面了。”
我听了老妈的注解,对那部片子产生了巨大的好奇。坐在回家的地铁上,我就咬牙切齿地顶着流量的重压,用手机上了优酷。原来,那就是中学时代的你,考试也会抄袭,回家也要挨骂。你打过架,也玩吉他,深爱着摇滚和MJ。我努力想象,你穿白袜黑皮鞋的模样,会不会更帅,更有型。你天天飘红的淘气指数,一定也让你的老爸大喊:“今天你不要吃饭了!”
这一天下雨了,地铁站里会有蘑菇长出来吧。湿漉漉的台阶上有男生抱着吉他在唱歌。我低着头,走过他的身边,仿佛与你的15岁,擦肩而过。我们追不一样的明星,淘不一样的气,但我们却一样的不知愁和不听话。只是,是谁让飞扬不羁的你,变成了中规中矩的老爸?又是谁让你抱着吉他的手,拿起菜刀切黄瓜?
是我吗?
是我吧。
那天我回到家,你在厨房里做饭。你听见我关门的声音,隔着玻璃喊:“去洗手,别忘了换鞋,冰箱里有切好的橙子,饭一会儿就好了……”
我却拉开厨房的门,大声对你说:“干吗让我把吉他卖了,那是无价的。”
那一刻,挂着围裙的你,举着锅铲,愣住了。
你说,你不想骂我了。因为当你回顾了自己的青春,才明白长大是一夜之间的事,所有说教,都不如自己醒悟来得重要。
所以,对不起,醒悟的我,悄悄删除了你手机里的清晨闹铃。不是恶作剧哦。我只是觉得,我可以在清晨六点,叫醒自己了,叠好被子,热一杯牛奶,烤两片面包和煎鸡蛋,然后在上学前,敲你的房门说:“老爸,起床了,你的早餐在桌子上。”
放心吧,牛奶里没撒盐,面包也没刷加倍辣椒酱。
我不否认,今天的数学课,依然听得云山雾罩,但我保证,我认真地听完了。我没用手机聊天,也没偷看最新的《米娜》和《ViVi》。我想,你说得没错,成长就在一夜间发生了。
校艺术节开幕的那天,我请你和妈妈做嘉宾。别惊讶台上的我,没穿赫敏的魔法袍,而是背着把破吉他。你还会惊讶我唱的这首歌吧?老妈出院的那天,告诉了我一个秘密:你手机备忘录里难听的歌,是你当年唯一的原创。
好吧,现在你该知道我为什么要用你难听的歌,换下赫敏的魔法袍了吧?因为我发现,陪我长大的,从来不是哈利·波特奇幻的魔法,而是你,这个已生出皱纹和白发的老男孩。
这一天的灯光,格外闪亮,我站在舞台的中央,有些看不清观众席里的你。不过老爸,我仍然知道你在哪儿,因为你黯淡模糊的轮廓里,有星光在闪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4:29
[成长] 穷学生富学生时间:2011-09-20 作者:谁谁谁 点击:511次 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妈妈对我说,孩子回来问:班上有同学背的书包是600块买的,我的书包是多少钱买的?我同学的儿子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妈妈,我们家是穷还是富啊?
看来,对中国父母们来说,引导孩子有个健康的金钱观已经成了新课题。
这种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同样影响着正在为找工作发愁的大学毕业生们。
是找一份稳定的、收入不错的但没什么意思的工作,比如考公务员、进央企,还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但不稳定、收入也不一定高的工作,一直是给我来信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典型问题。我突然意识到,之所以有这个问题的产生,部分原因也和贫富差别的产生有关,因为班上的有些同学已经可以没有经济顾虑地去选择有兴趣的工作了,或者干脆选择在家里啃老。
我以前有个实习生就靠着殷实的家庭背景,先是从上海财经大学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被毕马威录取,为了圆梦新闻理想,大四下学期到FT中文网实习,工作一年后发现毕马威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同突然辞职,去东华大学读了个时装设计学位,拿到文凭后又看到成立时装品牌工作室是非常困难的事。闲了一段时间后,和朋友合伙创业,不久前告诉我,现在运营得挺不错,也很喜欢这个事业。在这兜兜转转的过程中,她的父母给了她坚实的经济支持。
与大多数人相比,她当然是幸运儿。但我的想法是,如果能说服父母为自己“寻找理想”的过程投资,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其实与大量的创业者公司四处说服投资人为自己的公司投资道理是一样的。当然,既然是“融资”,就要有偿还的条款,就算父母还不适应跟孩子建立商业契约,你也要清楚,拿人家的手软。
对“融不到资”的大学毕业生,我的建议还是怀揣着理想与兴趣,先去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其实对大学生来说,最缺的不是专业技能,而是社会经验。先找到一个能容纳自己当社会的螺丝钉的角落,静下心来,揣摩这个社会的运作规律,同时,慢慢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点,以及占领这个兴趣点所需要的知识结构。理想与兴趣是不会随着你找了什么工作而消失的。
对于找不到薪水高工作的毕业生,我的建议是卧薪尝胆,要求免费实习。实习是接触社会的一个途径,也是另一种学习的方式。但是如果在大城市,这意味着每个月至少需要1000元的生活费支出,而且是在吃住条件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对于能够战胜这个困难时期的年轻人来说,这个社会将张开双臂欢迎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4:40
[成长] 宽以待人,也要宽以待己时间:2011-09-20 作者:晓春 点击:275次 面前放着一份晚报,社会新闻一栏里,黑体标题触目惊心:只因英语未过四级,大四女生跳楼身亡。后面附有专家点评,大概意思是现在的年轻人面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真是太脆弱了。
可是我想,除了心理承受力脆弱的原因,更直接的原因是,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吧?
一直以来,我们所受的教育都是: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记得小时候,亲戚家小孩儿来家里玩,一起吃小熊饼干,那个年头实在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我们越吃越来劲,结果把那一大袋饼干全吃完了。等亲戚走后,母亲让我跪在地板上,狠狠地责惩我。我大声哭泣、申辩:她也吃了嘛!她吃得比我多!母亲本来已经消气了,一听我这话又暴怒起来,劈头给了我一巴掌:人家是人家,你吃没吃?
那时候我就明白了:犯了错,就要勇于承认,即使别人犯了和你同样的错,你也不应该去追究别人,追究别人而原谅自己,是很可耻的行为。
我曾经因为考试成绩没有达到我给自己设定的名次,而惩罚自己连续一个月每天晚上绕着学校操场跑20圈;曾经因为把一位朋友倾诉给我的秘密不小心泄露了出去,而躲在房间里狠狠扇了自己十几个耳光;曾经因为在街上不小心随口吐了一口痰被同事看见,就甚至想过要辞职……
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很快乐和放松的人。因为我知道,一旦我做的事情,出了差错,或者是有一些小瑕疵,我不会原谅自己,我会在心里为此反复自责,反复假设:如果我再用心一点儿,再谨慎一点儿,那么这个差错一定是可以避免的!我会这样纠结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从这种纠结中解脱出来。其实也不是解脱吧,只是时间长了,自责慢慢弱化了。但那个“结”始终压在心里,时间长了这些“结”在心里越积越多,让我差不多成了一个患得患失的很神经质的人。
直到有一次,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出版社的编辑。有一次去向一位教授约稿,教授没时间亲自写,就把这差事交给了他的研究生,他把他的研究生聚集到一块儿,让我给他们讲讲具体的写稿要求。我在讲解的过程中,说错了一个字,就是“梦魇”的“魇”,应该读“yan”,我却说成了“yan”,就这么一个错误,对我来说却成了一个过不去的“坎”。我觉得自己太丢人了,人家那些研究生会怎么想?还出版社的编辑呢,还给我们讲解呢,一张口就是一个大错字!我寝食难安,几乎要疯了!
当我吞吞吐吐地向教授解释:不好意思啊……那天读错了一个字……真是……都怪我没好好准备……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我紧张得浑身冒汗,教授看见我那样,一挥手:哎呀,是吗,我当时都没听出来,你这算什么,我给人讲课,几千人哪,还不是照样说错字,人家当场给我指出来,我就给人一鞠躬:对不起啊,下次改正!就过去了嘛!你这个女孩子,这样较真儿,活得太累!
那天,教授送我出门,说:我送你一句话,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丰富的人生比正确的人生更有意义。
我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啊。人活这一辈子,如果没有尝过犯错的滋味、失败的滋味、被人嘲笑的滋味,那也够乏味的吧?
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彻底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轻松、快乐、幽默,这些被我遗失已久的特质在我身上一一显现。我的口头禅变成了:先做吧,做了再说!是的,先做吧,无非是两种结果,成功或者失败,失败了又怎样?谁能保证不失败啊?我还没优秀成那样!
那位跳楼的女孩子,我想,她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不能允许自己连一个英语四级都过不了,这份小小挫折被她自己无限扩大,直到无法承受。其实,在我们这些局外人看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啊,为什么对待自己这样严苛?连一个努力改变的机会都不给自己?
宽以待人,也宽以待己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4:52
[情感] .两.生.花.时间:2011-09-20 作者:王宁 点击:367次 16岁,我在高原一个很破落的镇上读中学。我背着十斤红薯和一袋子莜面,住在可以做饭的十人宿舍里。冬天来临前的夜晚,没有炉子取暖的房间里,已经有滴水成冰的残酷的冷。深夜下了晚自习,我常常不脱衣服就整个人囫囵钻进被筒里读书,以抵御寒夜漫漫的侵袭。
条件的艰苦我能够承受,我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学习的时间,在期末考试时取得年级第一的成绩后,我乘坐大巴回到远在牧区的家。
我冲进毡房,黑黢黢的一片。父亲蹒跚过来,唉声叹气,他的腰在上一个春天时被建筑工地上高空坠落的一块钢板砸伤了,现在创疾愈发严重。妈妈在另一间房里掉眼泪,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的牛羊已变卖得所剩无几,而哥哥的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
那个春节,是我16年来,第一次懂得什么叫“绝望”。临近开学的日子,我决定还是去一趟学校,希望可以凭借第一名的成绩减免学费。
许是校领导对我面临的处境同样感到震惊与无奈,许是他们真的不愿看到一个成绩如此优秀的女孩就这样被迫辍学,他们给予我减免学费的特许。
不久,我收到一个叫杜小悌的女孩的来信,她和我同名同姓。信上说她从一个帮助边远山区少年的联谊花名册上看到我的名字,和她同名同姓的女孩,成绩优秀得让她感到自卑。她想和我做好朋友,并会按期给我汇来她的一小部分零花钱……她的信写得婉转而真诚,小心翼翼地呵护了我的自尊,又带着顽皮的口吻求我一定接受她的心意。没过几天,在寄走给她的回信时,我收到了她的第一张汇款单——200元整,这足够维持我半学期的生活。拿着那张汇款单,在三月操场上仍然白亮白亮的厚厚雪地上,我拼命地跑啊跑,不让眼泪掉下来。
杜小悌远在青岛。那个有海的城市,延伸了我想象的世界。杜小悌为我描述了她的生活,她的写作理想,她对日复一日学习的抱怨……我们心有灵犀,我总是在寄出一封信的等待里,收到她的来信,减轻了我繁重的学习压力。杜小悌,成为我学习之外最牵挂的人。
我收到她汇来的十张汇款单,这十张汇款单,顺利地帮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难最难的三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一律填报了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忽然一阵绞痛,慢慢地蹲在地上时,脑海里忽然闪过另外一个城市的杜小悌,她在做什么?昏过去之前,杜小悌一遍遍闪现在我的心头。我有轻微的心脏病,已经很多年不发作。
十天之后,我康复了。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提前抵达了杜小悌所在的城市。我兴冲冲地按杜小悌曾经无数次寄信来的地址,找到那条在脑海里翻飞了多年的街巷,我甚至激动地对着那个标着405号门牌的房子喊:“杜小悌,我来了!”杜小悌的妈妈开门时,我不敢相信似的,往后倒退了几步!
客厅的中央,那个和我有着相似面孔的杜小悌正在一个黑色的相框里对着我笑!她妈妈说,两个星期前的一天上午,杜小悌在去学校的路上突然心脏病发作,不治而去。
算下来,那正是我心痛至极、昏迷在医院的时间。难道,这世上真有所谓的心有灵犀?这个帮了我三年的女孩,长得和我如出一辙、有着先天性心脏衰竭的女孩,我们没有见过一面,只是在书来信往里,将锥心的想念延续到这座城市,她却已经走了。
后来的一天,当我看到《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时,影片中一个生活在波兰,一个生活在法国的维罗妮卡,就像我和杜小悌。冥冥中似乎有一条线在维系,看不见,但我们却时时能够感觉到另一个自己的存在。现在,我宁愿相信是杜小悌带走了原本属于我的那部分疼。而我更倾爱于电影的另外一个译名——两生花。
四年之后,我选择留在这座城市。领到第一份薪水时,我资助边远山区家庭贫困的孩子维持学业,我想这也是杜小悌的愿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5:04
[情感] 纷扰人世中的洁白之心时间:2011-09-20 作者:包利民 点击:319次 一个漆黑的夜,刚刚下过雨,我和父亲走在泥泞的乡间路上。
我努力去分辨着脚下的路,怕会踏进积水里。眼前暗沉,只是偶尔会见到一片淡淡的亮,就像平整的路面,于是抬脚上去,却是一个水洼。父亲说:“亮的地方是水,黑的地方是路。”
多年以后远走他乡,境遇黯淡,艰辛辗转,有时急不可待地踏向看似光明的去处,却往往陷入更糟糕的处境。忽然记起当年父亲的话,才明白,不只是下过雨的夜路之上,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那些有光亮的地方,并不一定是坦途,更可能是积水之渊。
春已深,积了一冬的雪消融殆尽。那时正身处大山间的小城,郁郁不得志。
那个阳光暖暖的午后,独自去山间散心。在山前见一极深的大坑,其间有白影,于是顺着慢缓的坑沿溜下去。到了坑底,惊讶地发现,那些白影竟是一些完整存在的雪!
面对见了一冬的雪,此刻,竟是涌起一份莫名的感慨与感动。因为在深深的坑底,温度低,阳光照不进,反而使雪更长久地留存了下来。这使我想到了故乡的村庄里,早年间的老井,在盛夏的时候,井底依然有晶莹的冰。
从坑底出来,再见柔暖的阳光,心中再也没有了阴影。是的,也许身处最底层,更能长久地保持一颗洁白之心。
儿时,街口有一残疾人,修理自行车,由于腿疾,他走路姿势奇特,常常引得小孩们围观哄笑。那时我只是远远地站在一边看,心里却有着几分难受。时日一久,那修车人见到我总是慈祥地笑,我也回报他以温暖的笑。而他对那些孩子却是冷眼相对,全无一点慈祥之意。
直到上中学后,有一次问他为何如此对我,他说,因为你首先是尊重我的。忽然明了,有时,不嘲笑,也是一种尊重。
我儿时的伙伴,依然驻守在故乡的小村,种着地。而和他年龄相仿的,都已经远走他乡,许多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再差也比种地强得多。别人都劝他也出去闯闯,他不应,似乎很喜欢种地。
去年回到故乡,他陪着我转遍儿时一起玩过的地方,村南的句子上,有一处,极幽僻,那里生长着几棵杏树,又到花开时节,暗香浮动。那时我们常偷偷跑来,欣赏那一树春花灿烂,或是品尝那盈口的甘甜。
他的眼中清澈无比。心知他真的是喜欢上了那份淡泊,平平淡淡,安安静静。就如这几棵杏树,虽无人觉,依然自在地开花结果,岁岁年年。忽然记起那首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纷纷开且落,如此的人生,也许正是奔波的人心中偶尔想到的精神家园,也许正是生命的本真所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5:14
[情感] 给陌生人依偎的肩膀时间:2011-09-20 作者:马德 点击:510次 好像好多次了,我都收到来自山西某镇煤矿的信件。我不知道写信的是谁,因为他的信件从来不留姓名。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给我写信,因为在他的信中除了谈煤矿的生活,很少涉及我。
那该是一个不大的煤矿,下井的条件并不好,也处处充满着危险,他经常提到巷道深处的寂寞和黑暗,还有冰冷的石头以及不温暖的煤炭。冬天的时候,常常是在井下干得浑身汗湿透,然后一出井口,衣服便硬挺挺地附着在身上,再下井的时候,还是这身衣服,凉冰冰地穿着下到井下去。生活是艰苦的,然而更贫乏的是精神生活。从初中毕业辍学打工后,他一直保持着看书的习惯,仅有的几本书几乎都翻烂了。矿工们常常聚在一起胡侃一些荤段子,他不愿听,就独自一个入坐在工棚后边的山梁上,望着对面的大山发愣。我很想写信安慰安慰他,那年高考落榜,我曾经在大同打过工,我知道一个读书人在那种境地里的落寞、无助和内心的荒凉。然而,我不知道怎样联系他,因为他没有留下姓名。
有一次,我试着拨打了他所在地区的114台,查到那家煤矿的电话,我稀里糊涂地说了半天要找的人,对方似乎也没有听清楚,嘟囔了一句,就“啪”地把电话给挂了。这唯一的希望也断了。
沉默了一个月后,我又收到了他的信件。他在信中说,这一段时间,他和领班的闹了意见,差一点打了架,矿上说不想要他了,周围的矿工也嫌他不合群。他说:“矿上不收留我,我收留我,谁都不要我的时候,我也要我。”他还在信中谈道:有一次矿上接到了一个河北的长途电话,说要找一个写信的年轻人,我没告诉他们写信的人就是我。但是我猜想那个打电话的人该是你,我也希望是你。你知道吗?那一天,我很激动。其实,我一直没有什么奢望,我只是希望你收到信的时候,认真读就是了。我很希望能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哥哥,给你写信,就是在我孤单的时候,想象着依偎在你的肩膀旁边,然后,静静地让你听着一个头发蓬乱的弟弟,一点一点地诉说遭遇。
——哦,亲爱的弟弟,这一封信,你才让我彻底地弄清了事情的原委。让我高兴的是,你并不缺乏坚强。这一封信让我明白,有一种帮助,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只要默默地亮出你的肩膀,一个在尊严中活着的人,就得到了最好的依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6:07
[万叶集] 乐嘉慧语时间:2011-09-19 作者:志言 点击:123次 我们总是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却忽略了他是否需要。
如果说你性格中的缺点一直无法改变,那么,只能说明你跌的跟头还不够大。如果你因这个缺点受到重创,不用别人教,你也会改。因此,如果你想改变身上的一个缺点,除了摔更大的跤之外,还有另一个选择——掌握性格色彩,分析自己的性格色彩,扬长避短,才能避免跌更大的跤。
所谓完美,是将你的优点加以训练。不管你处于哪个年龄段,从性格的角度来讲,上天公平地同时赋予这种性格优点、缺点。所以,需要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才能够达到身心和生命的平衡。
你现在遇见的所有麻烦、困惑和痛苦,让你迫切需要寻找解救之道,甚至不惜病急乱投医。却不知,唯有能真实面对自己的人,才有得救的可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6:18
[万叶集] 有地.有天.有人时间:2011-09-19 作者:陈鲁民 点击:201次 一位老作家说:要想成为一个好作家,一定要做到脚下有地,头顶有天,眼中有人。
脚下有地,就是要深入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用饱含热情的笔描绘社会;头顶有天,就是一定要有理想,有信仰,有志向,有高尚的道德操守;眼中有人,就是要全心全意服务于读者,与读者心心相印,忠实地做读者的代言人。
戏剧、诗歌、美术、影视、曲艺、舞蹈要想更上一层楼,走向辉煌,也都应做到脚下有地,牢牢扎根于中国这块大地,不离不弃;头顶有天,始终要以理想、信仰、道德来指导文艺创作;眼中有人,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8:06:30
[万叶集] 小放恣时间:2011-09-19 作者:多拉[马来西亚] 点击:165次 恣意的后边往往跟着妄为。妄为的后边跟着来的语言就是很多的警告。
恣意妄为是无限制不节约,讲究中庸之道才是为人之道的老人,对于放恣这回事是不鼓励的。
任何事都不能去到尽头,必须有所保留。所以叫亢龙有悔。这是《天龙八部》里说的最高一招,其实也是书法里头的回锋。
刚学书法不懂,画“一”字,从头画到尾,原来错了,左看右看,只见一个轻浮单薄的“一”字。要写“一”字,必须先把毛笔按一下,往右画去又往左回过锋来,才继续再往左画去,讲究的结果是那回锋的“一”字看起来墨水丰足饱满,稳重实在。
做人的道理就在书法里。练习书法除了会写字,还学会做人的道理。放恣地吃喝,纵情地玩乐,都有不良后果,如不懂节制,继续放恣,自己必须承但不良后果。
可是,做人要有小小的放恣吧?比如什么都不做,就坐着发呆,听听歌,看套影碟,或到露台吹吹风,遥望晴空白云,夕阳晚霞,近看花花草草。
不赶路,慢慢走,不谈公事,说点有趣的故事,轻松愉快渐渐靠近来。太紧绷的日子,来点小放恣,也算是抒发的管道吧?小小的放恣起码让压力得到小小的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