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2:11

等灯

  过马路的时候遇上红灯了,朋友意欲前行,我叫住他:“灯,等灯等灯!”

  朋友回过头来跟我说:“就你有英特尔啊!”

缘分

  阿花高兴地告诉小丽:“经人介绍,我连续相亲十次,终于相到一个有缘人了。”

  小丽好奇:“有缘?怎么说?”

  阿花很羞涩:“他就是我第一次相亲的对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2:25

盲肠的作用

  有个人得了盲肠炎,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愿开刀。家人强行把他送到医生那里,他在痛苦挣扎中还不断嚷嚷:“上帝既然把盲肠赐给人,那就一定是有用的……”

  “当然有用,”医生说,“要是人们没有那讨厌的盲肠炎,我靠什么买汽车,靠什么送女儿到国外留学?”

最想说的话

  招聘会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大学生们一边发简历,一边和负责人聊上两句。一位电视台的记者也在人群中穿行,采访今年的就业情况。

  记者碰到了一个满脸失望的女生,于是冲过去,把摄像机对准她,问了一些应聘的情况,记者问:“假如让你面对电视观众,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女生马上从包里掏出一份简历,充满期待地说:“你们电视台今年还招人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2:35

机器人

  老板为了提高效率,给工厂买了一个机器人。一个月后,机器人公司的代表访问工厂,却发现机器人的包装都没有拆,放在生产线旁边。他迷惑地问:“工厂为什么买机器人?”老板回答:“为了提高效率。”

  “那为什么不安装?…‘我对工人说,谁若偷懒,我就用机器人换他,所以工人都很努力,效率提高了两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2:49

雷锋

  两个法国人,一个是教汉语的老师,另一个应该是他学生。老师高兴地指着中国日历对学生说:“看,这两个字念‘雷锋’。这是雷锋纪念日。他在中国非常有名,因为他生前帮助过很多人!”

  学生佩服地说:“啊,你真是见多识广!”

  说完俩人高兴地走了。我凑过去一看,见日历上写的是:霜降。

客户端

  某IT经理走进一家面馆问:“老板,你们这儿需要客户端吗?”

  老板说:“一般都是伙计端,只有人多的时候才需要客户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3:23

云计算

  中国一留学生去美国打工时当过报童,不带计算器,习惯抬头望天时心算找零。

  顾客大为惊讶,纷纷掏出计算器验证,皆无误,也抬头望天,惊恐问:“云计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3:39

[卷首语] 生活的一种时间:2011-09-22 作者:贾平凹 点击:285次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似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笑。

  吃酒只备小盅,小盅浅醉,能推开人事、生计、狗咬、索账之恼。能行乐,吟东坡“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以残墙补远山,以水盆盛太阳,敲之熟铜声。能嘿嘿笑,笑到无声时已袒胸睡卧柳下。小儿知趣,待半小时后以唾液蘸其双乳,凉透心臆即醒,自不误了上班。

  出游踏无名山水,省却门票,不看人亦不被人看。脚往哪儿,路往哪儿,喜瞧巉岩勾心斗角,倾听风前鸟叫声硬。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却更远了,遂吸清新空气,意尽而归。归来自有文章作,不会与他人同,既可再次意游,又可赚几个稿费。补回那一双龙须草鞋钱。

  读闲杂书,不必规矩,坐也可,站也可,卧也可。偶向墙根,水蚀斑驳,瞥一点而逮形象,即与书中人、物合,愈看愈肖。或听室外黄鹂,莺莺恰恰能辨鸟语。

  与人交,淡,淡至无味,而观知极味人。可邀来者游华山“朽朽桥头”,敢亡命过之将“××到此一游”书于桥那边崖上者,不可近交。不爱惜自己性命焉能爱人?可暗示一女子寄求爱信,立即复函意欲去偷鸡摸狗者不交。接信不复冷若冰霜者亦不交,心没同情岂有真心?门前冷落,恰好,能植竹看风行,能养菊赏瘦,能识雀爪文。七月长夏睡翻身觉,醒来能知“知了”声了之时。

  养生不养猫,猫狐媚。不养蛐蛐儿,蛐蛐儿斗殴残忍。可养蜘蛛,清晨见一丝斜挂檐前不必挑,明日便有纵横交错,复明日则网精美如妇人发罩。出门望天,天有经纬而自检行为,朝露落雨后出日,银珠满缀,齐放光芒,一个太阳生无数太阳。墙角有旧网亦不必扫,让灰尘蒙落,日久绳粗,如老树盘根,可作立体壁画,读传统,读现代,常读常新。

  要日记,就记梦。梦醒夜半,不可睁目,慢慢坐起回忆静伏入睡,梦复续之。梦如前世生活,或行善,或凶杀,或作乐,或受苦,记其迹体验心境以察现实,以我观我而我自知,自知乃于嚣烦尘世则自立。

  出门挂锁,锁宜旧,旧锁能避蟊贼破损门;屋中箱柜可在锁孔插上钥匙,贼来能保全箱柜完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4:17

[成长] 郎坤:志愿是吮不尽的甜心糖时间:2011-09-22 作者:赵涛 点击:224次   临近过年,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研二的学生郎坤准备回家。今年回家,郎坤给妈妈带了一份不错的礼物——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的奖牌。

  17趟奔波

  嘈杂喧闹,鸡飞狗跳。江汉区高家台菜市场楼上,竟然隐藏着一所小学——凌智小学。

  这是一所为农民工子女开设的民办小学。在武汉很难找到低廉的场地,学校只好建在菜市场的楼上。一楼是菜市场,十个班的孩子在二楼上课,学校将楼顶改建成操场,孩子们在屋顶操场做操、游戏。

  2005年3月,郎坤看着报纸上的图片,心被触动了,正在大一担任团支部书记的她坐不住了。

  联系学校、实地走访、反复交流,一个月的时间,郎坤往凌智小学跑了17趟,本来校长担心他们三分钟热度,图个新鲜或者混个实践经历就回去了,但郎坤却用行动打消了校长的顾虑。终于,双方商定,由郎坤发起组织在屋顶小学建立共青文明岗,进行义务支教。

  郎坤面向武汉理工大学招募志愿者,“当时想建立一支20人的团队。”通过网站发帖、学校发传单,郎坤竟然收到了200多人的报名,最后只好面试取合。

  志愿者团队负责孩子们的“第二课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和英语课程。

  一个写满听课记录和心得的笔记本,是志愿起步的见证。为了讲好课,郎坤在寝室里对着镜子一遍遍大声演练,打开电脑反复琢磨优秀课程视频。

  “我是老师,也是团队负责人,要演什么像什么。”郎坤和志愿者们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

  在志愿团队的努力下,多家媒体报道了屋顶小学的境况,学校的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

  义务支教、爱心宣传、募捐筹资、走访结对……大学四年,郎坤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给了农民工子女,先后有170多名志愿者登上屋顶小学的讲台,每年会有新的老师接过支教接力棒,而郎坤坚持了四年。

  四年间,郎坤和志愿团队募集衣物1200余件,学习用品500余件,通过在校师生募集资金5000元用于资助贫困农民工子女学生。她牵线组织屋顶小学十几名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和不同班级结对子,为这些学生解决每年的学费,并通过走访、家
教,为孩子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2008年,郎坤被授予“武汉青年五四奖章”,是当年唯一获此荣誉的在校学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4:32

压箱底的苗绣

  在郎坤的衣柜里,珍藏着一套花纹绮丽、色彩鲜艳的苗绣。她平时不合得穿,怕洗褪色。

  这件苗绣背后有段故事,发生在郎坤贵州支教的那一年。

  2008年本科毕业后,郎坤选择继续支教。

  第一次走进大山深处的龙里县哪嗙乡谷冰小学,郎坤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学校用的是1978年建校时配的桌椅,已经30年了,起初是200套,现在凑合能用的只剩下不到60套了,教室里除了读书声就是桌椅的吱扭声。”

  郎坤下决心,要为谷冰小学换桌椅。转眼一年的服务期要结束了,她离开龙里的前一天,谷冰小学校长一大早从山里出发,自己驾着车颠簸了四个多小时,为她送来一套当地苗家亲手织布、绣花的民族服饰。龙里人的淳朴与深情深深地打动了郎坤,更坚定了她要为谷冰小学更换桌椅的决心。

  一年后,尽管郎坤离开了贵州回校读研,仍然通过一家慈善网站联系到了资助人,帮助谷冰小学更换了桌椅,还为学校捐赠了一批图书。

  类似谷冰小学的例子还有不少,在贵州的日子,郎坤都始终忙碌着,向大山深处的贫穷者伸出援手。

  一次,他们跋涉四个小时到辍学学生家里家访,家徒四壁,墙壁裂缝能钻进人。孩子下地干活了,爸爸因为脚伤,在家照顾智障的妈妈。上千元的医疗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无异天文数字。父亲哽咽着说:“我不是不想我家仔儿去上学,实在是没办法啊……”

  郎坤和支教团的同学联系了“贵州人”公益网帮孩子们筹集学费,联系了县残联和民政局帮孩子父母办理了残疾证和社会救济。

  “读完初中,再去打工”,小学围墙上的标语令郎坤难忘。她觉得那些被吞噬求学梦想的孩子需要社会伸出援手。

  郎坤和支教团队一起倡导建立了龙里县贫困学子项目库和“献爱心、送营养”鸡蛋工程助学基金。他们将项目库的贫困生资料整理成册,和爱心网站、爱心企业联系,报送规范的贫困生调查表及贫困生照片等明细档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学校,并通过他们分发给全县亟须物资的人们。

  郎坤还承担起了龙里县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工作,在服务学校倡导并建立了“为了明天七彩阳光工作站”,下设了雏鹰志愿者基地、素质拓展训练营和心理援助爱心联盟等机构,让西部的孩子在活动中体会关爱,积累自信,快乐成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4:54

 抽屉里的甜心糖

  郎坤有个很容易实现的收藏嗜好,心形糖果,抽屉里满满当当。在郎坤的理解中,幸福就是内心的充实感,而志愿服务恰让她感受到盈溢于心的充实,“就像一块吮不尽的甜糖”。

  最初做志愿,郎坤理解为献爱心,像雷锋那样去帮助别人。走过六年志愿路才发现,志愿过程中收获最多的恰是自己。

  家访的时候,家长会把全年的熏肉拿出来做饭,所有的米酒拿出来给志愿者喝。山花烂漫的春天,孩子们会冲上讲台,把山花编成的花环戴在郎坤头上、脖子上。

  其实,最初走进屋顶小学做志愿,也有一个感恩的缘起——

  刚人大一,郎坤被诊断为气胸,在肋骨之间开了个口子,做了微创手术,只能躺在床上。郎坤班上的同学排了一个班,轮流24小时照顾她,送水送饭,晚上就在她床边趴着睡。正是考试复习的关键时期,大家一直坚持到郎坤出院。元旦晚会,压轴的音乐剧是“接郎坤回家”,郎坤感动得当天晚上没睡好觉。

  “志愿者不仅是在默默无闻地付出,更是一种双赢。虽然西部支教计划牺牲了自己一点时间,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在收获,收获更为广阔的空间和一笔与众不同的财富,而且我们收获的比付出的更多。”郎坤这样看待自己的志愿生活。

  返校读研的日子,郎坤仍然关注着贵州,关注那些留守、贫困儿童。

  郎坤现在还保存着贵州孩子写给她的200多封信。在网络平台“旧衣吧”里,她也积极地为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募捐衣服鞋子。

  旧衣吧里,郎坤讲述的故事感动得网友们纷纷拿出行动,表达爱心。

  返校读研的日子,她仍忙着组织义务卖报,使屋顶小学的学生们可以每周每人喝上一次牛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5 17:05:04

 更大的想法正在行动

  她又开始筹备推广“彩虹计划”:参与团中央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专项计划,通过亲历助学、爱心联盟、融入武汉等主题行动,开展近100个志愿服务具体活动。郎坤憧憬着,能动员全市高校志愿者团队与农民工子女学校等建立1000对共建关系,服务全武汉六万至八万农民工子女。

  志愿活动之外,郎坤是个挺性情的女生。能喝二两米酒,会像苗族姑娘一样对歌;超喜欢哭鼻子,当然,也爱钻牛角尖;想到做到,风风火火。

  以后的路昵?郎坤笑着说:“一直走公益志愿的道路呗,用关爱社会保持自己心灵的幸福,在生活中志愿、在志愿中生活……”
页: 1618 1619 1620 1621 1622 1623 1624 1625 1626 1627 [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34 1635 1636 163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