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4:45

戏说欲望时间:2014-08-04 作者:未详 点击:157次   人生舞台上的角色有这么五位:爱情、婚姻、幸福、浪漫、生活。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发现,这五位角色其实都是一位真正的主角的面具,是这位真正的主角在借壳表演,它的名字就叫——欲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5:03

  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欲望罩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什么是婚姻?婚姻就是欲望戴上了一副名叫忠诚的镣铐,立起了一座名叫贞洁的牌坊。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欲望在变魔术,给你变出海市蜃楼,让你无比向往,走到跟前一看,什么也没有。
  
  所谓浪漫,不过是欲望在玩情调罢了。
  
  玩情调玩腻了,欲望说:让我们好好过日子吧。这就叫生活。
  
  欲望在人生中起这么重大的作用,它是好还是坏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5:20

 许多哲学家认为欲望是一个坏东西,理由有二。一是说它虚幻。比如,叔本华说:“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萨特说:“人是一堆无用的欲望。”二是说它恶,是人间一切坏事的根源,导致犯罪和战争。
  
  可是,生命无非就是欲望,否定了欲望也就否定了生命。
  
  怎么办?这里我们要请出人生中另外两位重要角色了,一位叫灵魂,另一位叫理性。灵魂是欲望的导师,它引导欲望升华,于是人类有了艺术、道德、宗教。理性是欲望的管家,它对欲望加以管理,于是人类有了法律、经济、政治。
  
  你们看,人类的一切玩意儿,或者是欲望本身创造的,或者是为了对付欲望而创造的。说到底,欲望仍然是人生舞台上的主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5:37

 
  欲望是一个爱惹事的家伙,可是,如果没有欲望惹事,人生就未免太寂寞了。
  
  所以,最后我要说一句:谢谢“欲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5:56

从蚁到神时间:2014-08-04 作者:未详 点击:199次   女作家尚德兰曾经给诗人顾城当过法文翻译。她曾回忆当年的顾城:那是1993年的一天,顾城给她写了两幅字,一幅是“鱼在盘子里想家”,另一幅是“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尚德兰回忆说,那天下午,诗人顾城先是在厨房里磨了很长时间的刀,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令人发憷。他给尚德兰写这两幅字时,情绪激动;写完了,如释重负……一年之后,诗人顾城自杀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6:15

 看过一个外国电影:一个干坏事进了监狱的男人,在监狱里,他和狱长一起看电视。电视上正播放着悬赏百万寻找救人英雄的一个新闻节目,男人对狱长说,那个人就是我啊。狱长给了他一耳光,说,若你是英雄,那么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总统——事实上,电视上寻找的那个英雄真的是这个犯人,他救了好多人,但是却盗用了其中三个被救之人的信用卡去买了东西,他因此而进了监狱。影评家王书亚曾说,“一个人的美德并非是他英雄行为的动机,一个人的卑微也不是他错误的必然根源。”
  
  从蚁到神,这其中需要多大的想象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6:28

 我时常把自己的灵魂撤离出来,看着具象的我。我自己就是一个排。她们列队站着:女人、母亲、妻子、写诗的我、社会的我、人群中的我、会场的我、私下的我、好的我、坏的我、小的我、大的我、统一的我、分裂的我、外在的我、内在的我……是的,我自己就是一个排,从蚁到神。我纷纷出场,在不同的场合,出现在不同的岗位。更多的时候我必须戴对面具,不然我就会把生活之戏演砸了。我不知道命运将在哪个拐角处使用哪一个我?我也不知道这些我将把我人生的大杂烩乱炖成什么模样外加什么滋味。
  
  我将死于蚁,还是将死于神?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7:01

  从蚁到神,我将被各种自己分裂成什么样子?
  
  哲学家说:没有最低点,就没有最高点。这是不是说,没有我们的蚁性,就没有我们的神性?没有蚁性,我们是神而不是人。我们有着各种人性的弱点,说明我们活得像人。可是,如果我们让自己的生命神性缺失,一个活成蚁虫的人终究又有多大意思?所谓行尸走肉,是不是就意味着,一种神性的彻底丧失?
  
  每一个人,从蚁到神地活着。一些人更接近蚁性一些;一些人更接近神性一些。每一个从蚁到神的人,都需要我们多么庞大的想象力;数以亿计的从蚁到神的人,需要我们数以亿计的多么庞大的想象力。红尘的好玩与红尘的不可忽视,生活的无趣与生活的敬畏,皆因如此。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7:38

开溜,从拥挤的数字房间时间:2014-08-04 作者:未详 点击:74次   “比尔,你已经联系过不止10亿人啦,我很好奇接下来发生什么呢?是青蛙发电邮、金鱼编网页,还是变形虫也开始更新博客了?”
  
  这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新广告中,喜剧演员杰瑞·宋飞和微软主席比尔·盖茨的对话。随后屏幕一片空白,只剩下四个字的标语:永久上网。
  
  回到现实中,电邮、MSN、微博、视频、搜索等网络任务已经挤占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由电脑、手机、MP4等构成的“屏幕世界”,也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身处“屏幕世界”越久,我们似乎越顺从,安于思维在虚拟社区里安营扎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17:55

  “在劳碌的网络生活中我们早已失去了深度。”威廉·鲍尔斯在其新作《哈姆雷特的黑莓》一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他认为,我们向“屏幕世界”妥协太多,也背负了过多的信息,失去了思维、情感、关系,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陷入了“数字极端主义”的时代。
  
  有科学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就业人口中16%的人符合资深网迷的标准,而不久以后,这一数字将增长到40%。与此同时,着名调查公司Basex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说,很多企业陷入了“创新思维枯竭”的困境,该公司估计,由信息过载导致的损失高达9000亿元人民币。
  
页: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