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5:09

 还敢爱吗
  
  “我爱你。”“滚。”一出最短的悲剧。过去它的发生多半是因为没有感觉,而现在也可能是因为没有钱。
  
  15年前,爱情常在道德感和社会眼光里挣扎,但还没跟GDP挂钩。而在今天,不先谈妥车和房,谁又来跟你谈情呢?物质是基础,人人都这样讲,仿佛爱情一定要在送过玫瑰、吃过大餐、游过车河、查过房产证之后才能发生。所谓的般配,不过是一种资源交换——美貌可以换来优渥生活,这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逻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5:26

 关于爱情,人们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越来越多,信心和安全感却越来越少。七夕节卖出平时n倍的鲜花、钻戒、爱情婚姻保险。“微情书”得到热烈响应,人们急于在微博或者社交网站上公布自己的爱情细节,表决心,仿佛得到祝福比得到幸福更重要。
  
  与此同时,爱情却在加速度地失落。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共有46。5万对夫妻离婚,平均每天有5000多对夫妻分道扬镳。
  
  有人为“90后”的爱情忧心忡忡。北京抽样调查过70所中学的5000多名初二学生,其中65%有心理障碍的孩子都来自“问题家庭”,父母的不和与分离,如同笼罩在孩子人生路上的阴霾。他们得到的关心和抚养也许半分都不少,却不再知道什么是“幸福的模式”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5:36

  到那时,我们可能无法问这些孩子:“还敢爱吗?”因为他们会反问你:“什么是爱?”
  
  爱情的前提、过程和结局越来越复杂,有时甚至要核算成本和收益,这是那些泣血歌颂爱情的诗人没有想到的。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古典主义的爱情体验在今天的中国还能得到响应吗?6000多级“爱情天梯”、50多年遁入深山的姐弟恋,这现实主义的爱情故事在今天的中国还会发生吗?
  
  不管你敢不敢、想不想,生命中总会出现那个时刻,命定的时刻,谁也无法逃脱。那个时刻你感受到爱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6:02

 88岁的日本电影大师铃木清顺再婚了,妻子只有40岁。他身体不好,常年坐在轮椅上,“一个人生活非常危险”。这种婚姻模式在中国常被认为是年轻女人贪图钱财,却没有人想过,即使是年老体衰者,渴望爱的心一点也不会衰竭。所以哪怕像海夫纳那样丢脸,哪怕冒着人财两失的风险,他们也愿意再试一次。
  
  爱情不是谁给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热情和驱动力。略萨说:“爱可以丰富一个人的人生,爱是非常私人化的,虽然爱情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你很难对爱有准确的描述。简而言之,爱最好是去体验,而不是被描述。”
  
  既然如此,有什么不敢爱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6:17

微博改变中国时间:2014-08-04 作者:未详 点击:129次   微博,正在成为撬动中国的一个微小杠杆,具有造成飓风和海浪的蝴蝶效应。
  
  美国《纽约时报》称:“微博改变了中国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一种能观察中国在发生什么的实时民意调查系统。”分析人士还表示,微博并非一种激进主义,而是一种自由表达。加拿大某报则形容,“中国微博正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变身成为舆论监督利器”,参与并且影响着整个世界。
  
  在发生巨变的国际传媒环境中,微博这种人性化的媒体使平民和政府平等对话,在名人和粉丝之间架起桥梁,绕过各种出版媒介,而让碎片式的信息迅捷传播——哪怕再弱小的声音,都可能被扩大到无穷倍,进而震撼世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6:33

 微博是一场平民狂欢。普通人从接受者变成了传播者,在微博上即时直播突发事件,从去年甘肃舟曲的泥石流到今年北京大雨,都不漏过;凡人也可变身达人,比如广州的微博“冷笑话精选”拥有粉丝488万,人气仍在攀升。
  
  微博制造光荣和阴谋。慈善家、落难者、“雷锋”同志或者无名英雄等等,总能在微博上一呼百应。同时网络推手们也在微博里寻找人和事,作为情绪的发泄点;而营销者们则借助微博不断炒作,制造事端。
  
  微博让高高在上的官方机构放低姿态,与公众沟通。很多地方政府官员通过微博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据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统计,截至2011年3月20日,全国范围内共有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1708个,政府官员微博720个,已开通政务微博的地域几乎遍及全国。管理者们以此为工具,公开信息,澄清谣言,应对危机。
  
  微博在中国悄然兴起,迅速壮大,衍生“全民记者围观中国”之现象,在推动公民社会成熟的同时,也锻造了一把藏着锐和钝的双刃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6:43

 今天你“围脖”了吗?
  
  “刚在跑步机上走了半小时,出了一身汗,感觉不错。有两个多星期没跑了,要是能坚持效果应该不错。”这是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的第一条微博,2009年9月14日傍晚从手机上传,当时新浪微博刚刚兴起,内测一个月。
  
  这条略显平淡的微博,转发3次,评论34次,之后掀起了互联网各大网站新的浴血鏖战,成为网络新的激情和生命力来源。不到一年,新浪微博已经风云突起,傲视群雄,成为社会最热门话题。而曹国伟本人因此获得2010年度“十大华人经济领袖”名号。
  
  2010年4月6日,凤凰网微博开始邀请内测。至此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网五大门户已经先后推出微博产品,微博人气迅速超越博客、论坛,大受青睐。
  
  同为新工具,各大网站的微博口号并不一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6:58

 新浪微博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记录精彩,记录生活,限定140字;腾讯微博则很亲民,“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网易微博专注个性化,要做“有态度的微博”,让每个人都成为中心、做中国脉搏;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凤凰微博期望“点滴生活,精彩世界”;搜狐微博继续发展名人战略,张朝阳亲自上阵,并且邀请赵本山、李连杰等好友加入,把“来搜狐微博看我”的大广告印上了北京、上海等都市公共汽车……
  
  微博用户呈现井喷式增长,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预测,“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年~2013年左右,市场将在2013年进入成熟期。”
  
  报告指出,眼下,微博的当务之急是探索成熟的产品运作和盈利模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7:10

  微博如何盈利存活?对此,中国微博的始祖曹国伟显得淡定,近日接受CNN采访时,他表示,截至4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达到1。4亿,目前仍在快速增长,新浪“首要任务是做好产品并扩大平台”。最新报道则称,新浪微博将在第三季度向小规模用户推出虚拟货币“微币”,这个盈利渠道是否畅通,仍有待观望。
  
  腾讯微博事业部总经理邢宏宇透露,截至5月,腾讯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2亿。“但今年腾讯微博依旧不考虑盈利的问题,仍将把提升用户体验放在首位。”搜狐张朝阳也坚称搜狐微博“暂不考虑商业模式,将继续抢夺市场份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09:27:22

  作为微博“鼻祖”的美国Twitter公司,成立于2006年,至今仍没有核心的盈利模式。它以“what’shappening”为口号,允许用户发送每次不超过140字的即时信息,向商业用户收费来获取营收。和国内微博不同的是,Twitter仅仅审查客户散发的广告信息,并不限制暴力、诽谤、色情等言论的上传,而国内投入巨大的成本来审查原创微博,如新浪的自动监控系统,分区域、等级进行不间断检测。
  
  此外,新浪、腾讯等主流微博平台有个心照不宣的共同点:微博暂时不可注销。这说明各大门户的微博用户将只增不减,竞争愈演愈烈。
页: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