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0:55:36
我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此前感到不安的原因,也明白了自己一年多来忙忙碌碌却没有多少收获的原因.此后,我学会了集中精力,不再过分泛滥地参与各种校园活动.不久,我又自觉地找来《李清照全集》、《舒婷诗集》等大部头作品,一遍又一遍地诵读,直至多数都能够背诵出来.很快,我也能写一些诗歌了,并且不断有作品得以发表,同时我对今后的职业道路也有了明确的规划.
大学毕业以后,虽然我的第一份工作和大学所学的专业没有多少瓜葛,更谈不上有多少兴趣,不过,我并没有感到失望.就像那位老先生说的——对于一个肩负着事业重任的大学生来说,怎么能仅由着自己的兴趣一日日得过且过呢?何况现在我已经走出了校园,复杂的社会充满了竞争,更不能任着自己的兴趣去做事了.所以,每当面对厌烦的工作或事情时,我总是想起老先生的话,于是,不管我是否喜欢手头的事,我一般都能沉静、耐心地对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7:04
我怕你们急于求成时间:2014-07-28 作者:未详 点击:192次 这是张维迎在2010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祝贺你们!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你们圆满地完成了学业。你们有的拿到了博士学位,有的拿到了硕士学位,最差的也拿到了学士学位。并且,这个学位是北大的,这个学历是光华的。在中国,谁还能获得比这更“牛”的学位吗?
你们来到北大,选择光华,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人生价值的追求。我相信,北大没有辜负你们的期待,光华没有让你们失望!对你们一生来说,知识是重要的,但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北大能给你们知识,但没有办法给你们智慧,因为知识可以来自书本,智慧只能来自生活;知识是他人经验的积累,智慧是自己经验的积累。这话是印度哲学家奥修说的,也是我自己的人生经验,我愿意与你们分享。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7:38
我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偏僻的乡村。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就有一棵杏树,它伴随着我成长,留下我童年的记忆。这棵杏树现在还活着,还在结果。即使在离开30年后,每次回老家,我还是会去看看它,摸摸它,甚至还会像小时候一样爬上粗壮的老树杈。
小时候,到农历三月,杏树开花了,春天也就到了。每天放学之后,我就会跑到杏树地,有时会睡在杏树下,仰望蓝蓝的天空,等待着洁白的杏花结成绿绿的杏果,因为杏是我重要的口粮。杏花凋谢了,变成小小的果实,我就会迫不及待摘下来吃。你们知道,刚成果的杏,一咬就咬到嫩嫩的杏仁,非常非常的苦,是没有办法吃的,但我还是忍不住摘下来尝一尝。等待杏的成熟真是漫长的煎熬。慢慢地,杏核变硬了,果实也变大了,我就开始大规模地吃,当然杏还是酸的,酸得让人龇牙咧嘴。到农历五月底、六月初,杏开始发黄了,但我们家杏树上的杏已差不多被我吃光了。我拿着最后剩下的自家的杏与村里的小朋友交换着吃,结果发现,我家的杏尽管个头较大,别人家的杏都比我们家的香甜可口。为此,我曾几次向父亲建议,把这棵杏树刨了,栽一棵新的杏树。当然,不知为什么,父亲一直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所以,在我记忆里,我家的杏是全村最酸最苦的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7:54
1978年我上大学了,就再没有与我们家杏树朝夕相处。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们从西安回到家乡。我一到家,妈妈就给我端上来一盘杏。她知道我爱吃杏,又听说城里没有杏树,这杏又大又甜,真是好吃,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杏。我问妈妈:这是谁家的杏,这么好吃?妈妈说,就是咱们家的杏啊!这怎么可能呢?
原来,我们家的杏子比别人家的熟得晚,即使表面上看上去发黄了,还得等上十天半月才能真正熟透。熟透了,就是最香最甜的杏。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吃过熟透了的杏,难怪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的杏总是酸的。
同学们,在你们既将开始人生新的旅程的时候,我与你们分享这个真实的故事,是想告诉你们,杏如人生,先苦后酸,再由酸变甜;杏如万物,长在阳地的开花早,长在背地的结果迟;杏又同人一样,有的成熟早,有的成熟晚。我家那棵苦杏树不是天生就是苦,而是长于背洼,每天太阳光照少,加之或许不有品种问题,因此成熟得比别人家的晚,别人家的杏黄了,它还是绿的;别人家的果实熟透了,又香又甜,它还木丁酸丁苦。其实,只要多等十天半月,一旦熟透了,那种清香美味胜过别人家早熟果实的好多倍!
作为北大的学子,我不担心你们没有远大抱负,但很担心你们急于求成!到了新的岗位,你们会期待早早得到提拔,早早涨工资,早早成名成家,甚至早早进入福布斯排行榜。但你们应该记住老子《道德经》中的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生活是需要耐心的,成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伟大是由耐心堆砌而成的!耐心意味着要经得起眼前的诱惑,意味着要道法自然,耐心不是压抑,而是修行,成熟是自觉自悟。只要你顺其自然,不急于求成,你吃到的杏一定是甜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8:11
当世界变得八卦,我变得八股时间:2014-07-28 作者:未详 点击:211次 它们之所以八股,也许正因为它们是对的。我们之所以不喜欢听,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做不到。
爸爸过世十年了。每年父亲节,我会再看一遍他当年写给我的信。
他还在时,我倒没有看得这麽仔细。嫌信的内容八股,觉得自己很聪明,这些事还要他来说?
十年后,我发现自己并不聪明,而且我也正慢慢变得跟爸爸一样八股。
我爸是军人,从小苦到大,信仰忠孝节义,一辈子报效国家和家庭。我是MBA,从小没吃过苦,信仰资本主义,一辈子报效的除了自己还是自己。
为什麽我会变得跟他一样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8:30
唠叨生活小事
爸爸给我的信,有两个主题。一是关心我生活的小事,另一是跟我讲人生的大道理。
当年我刚去美国念MBA时,爸爸写信来:
今后在日常生活上应注意的事项再相勉如次:
一、开车上路前:
1先检查汽油与水箱是否够?(引擎发动后千万勿打开水箱盖,因水箱内水已达沸点一百度会伤及人体)…
二、饮食方面:
1。少冷饮与生食…
三、衣着方面:
1。要保暖勿受凉感冒,保健卫生第一。
当时我一笑置之。我是25岁的大人了,还会不知道「不要受凉感冒」吗?我置之不理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下一封信,一定会再说一次。
比如说,这封信的第七点,爸爸说「尽量避免一个人外出,万勿涉足任何风化区」。我的学校在一个偏僻的小镇,想去风化区都还不知道在哪里。但爸爸似乎对我面对色情的抵抗力颇为质疑。念完第一年的暑假我去洛杉矶实习,毕业后我去纽约工作,他都再度叮咛不可去风化区!毕业两年后我到日本工作,招待客户去了风化区。也许是爸爸的信发挥威力,除了喝了一杯冰红茶,我还真的什麽都没做。
像大部分的孩子,我对於爸爸唠叨生活小事,本能觉得很烦。但这十年来重看这些信,我突然可以了解到他为什麽要唠叨这些小事。因为,他不知道要跟我谈什麽大事。
像大部分的孩子,我不常告诉爸爸我在干嘛。比如说在学校学了什麽、交了哪些朋友、认识了哪个女孩、工作碰到什麽委屈。不说的原因,是觉得爸妈不懂,或是怕他们担心、干涉、罗嗦。很多爸妈问子女好不好,子女的回答都是有一句没一句,同时忙着上网或玩手机。
爸爸对我的大事所知有限,只好关心小事。我猜他也不想如此,但这些小事是我们仅有的话题。这,是谁造成的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8:43
别担心钱
子女对爸妈再怎麽冷淡,爸妈对子女还是很忠心。我念MBA的昂贵学费,全是爸妈毕生积蓄。念书那两年,就像在台湾长大那二十多年,从没缺过钱,而我觉那是理所当然。重看爸爸的信,发现这一段:
等我下个月领到这半年的退休俸后,立法把钱汇给你。对於用钱,不论在任何时期都本着「该用则用,当省则省」的原则。
这一段如此平凡,以致於第一次看时根本没意识到:原来爸爸已经把他的老本,全供我念书了!而当时我只觉得本该如此。
当时我是接收者,不知天高地厚。后来,当我在爱情、工作上变成付出者,才知道一切看似「理所当然、本该如此」的事情,背后有多少牺牲。只不过当我们是接收者时,我们毫无感觉。当我们是付出者时,才会计较回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8:54
人生大道理
爸爸没计较回报,他唯一期待我的,是发挥潜力。不管我成功失败、上场下场,他永远是最看好我的教练。
所以爸爸在信中常讲人生大道理,并且都会引用古人的句子来加强份量。在洛杉矶实习时,爸爸的期待比老板还大:
在新大陆先求「立足」,再求「发展」。拿人一分钱,替人做十分事。如果你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日后公司也会正式借重你、网罗你,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
在洛杉矶期间我想尽办法要到电影公司做事,爸爸看我辛苦地想进入这个不稳定的行业,柔性地劝阻:
自从录影带娱乐兴起后,世界电影行业日趋不振。美国影城与当年「八大公司」早已风光难再,若要投身此种行业,将倍感辛苦。
当年,我只挑剔爸爸的逻辑,录影带的前身不就是电影吗?如今,我看出他的用心。他年轻时很喜欢看电影,却不鼓励我进这行,因为他不忍心看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30岁那年,我在美国金融机构上班,爸爸来信与我「互勉之」:
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知识。你有多深的知识,就有多大的力量。让我们继续努力,继续来分享彼此的学习吧!
没想到他不仅是我的教练,也是我的队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9:04
穷爸爸与富爸爸
爸爸很穷,走了后没留下什麽。但他也很富有,因为他其实留下了一切。他把一生当军人的微薄待遇,全部花在我和我哥哥的教育上。我继承了「万贯家财」,那就是我的教育和价值观。这财富不用缴税、不必争家产、而且一辈子用不完。
这些价值观,小到「少吃冷饮与生食」,大到「拿人一分钱,替人做十分事」,乍听都显八股。但它们之所以八股,也许正因为它们是对的。我们之所以不喜欢听,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做不到。
毕竟,爱,不就是最老的八股吗?
我受过最好的教育,看过最好的公司,但我发现自己也慢慢变成冬烘先生,并且以此为荣。我会对妈妈说:「看着路,小心车。」也会同事说:「早点睡、多休息。」难到我没有更高的期望?更有趣的话题?我有,但我选择这些最平实的主题和话语。因为我和当年我爸爸,以及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知道这些平凡小事,才是最恒久、最重要的价值。
当世界变得八卦,我变得八股。当爸爸走了十年,我变成了他。父亲节快乐!我献给爸爸、自己,和天底下所有用最朴实的方式,爱他们孩子的父母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22 11:09:19
不一样的炸弹时间:2014-07-28 作者:未详 点击:223次 有一天,我的儿子接受访问。
“你觉得你母亲跟你父亲,在对你的管教上有什么不同?”记者问。
“我老爸和我老妈都是炸弹。”刘轩劈头就来了这么一句,“但是我老爸炸弹的引信很短,一下子就爆炸;我老妈的引信很长,摸不清什么时候会爆。”
听完访问,我偷偷问他,你觉得那个“短引信”的炸弹容易对付,还是“长引信”的好对付?
他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是短的!因为可以猜到什么时候会炸。有时候说错话,心里数一、二、三,你就炸了!”我一怔,发现“严父”可能还不如“慈母”的威力大。严父“严”的常常是“法”,也就是他定下来的规矩和目标,你如果无法达到,他就要发威。慈母“慈”的常常是“情”,当你有负于她的情、当你伤了她的心,她就要发作。
“法”比较有形,容易摸得到。“情”则是无形的,让你常在她发作了半天之后,还陷于五里雾中,不知怎么回事。比较起来,当然“严父”比“慈母”容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