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2:12

 现在,杨珊珊在一家规模很小的私营企业工作,每月1200元的工资。在那家以北京本地人为主力军的公司里,杨珊珊是没有北京身份的少数派。刚参加工作的头半年,她曾经几次在电话里失声痛哭,告诉远在湖南农村的父母自己想回湖南工作。“可是爸爸严厉责备我,要我怎么着也得在北京坚持下去。他觉得我能来北京是光耀门楣的事情,在当地逢人就说。在他眼里,我在北京学习、工作就成了北京人。”
  
  和杨珊珊的父母一样,不少“小月河族”的父母们在家乡对孩子在北京学习、工作的现状不太了解,认为他们来到北京、找到工作就是奋斗的最高目标,至于其他,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待在北京。
  
  杨珊珊们已经回不去了。
  
  杨珊珊的一个室友,在参加了两届自考落榜之后,经一个好友介绍,去广州和一个素未谋面的男孩相亲,一见钟情,嫁入“豪门”,成了小月河的传奇人物。
  
  “她再没回来,只是在结婚前打电话让我帮她退掉床位,还‘顺便’让我告诉其他姐妹,男孩家里打算花2000万给他们办婚礼。当时我都疯了!拿着手机一遍遍重复:‘2000万啊2000万!’”
  
  当今中国最红的演员之一王宝强,是杨珊珊口中屡次出现的小月河人。或许是王宝强曾经和她拥有相同的“小月河人”身份,她对王宝强的任何新闻都保持高度关注和传播热情。
  
  “你知道吗?王宝强今年要推出个人自传,主要内容就是他的个人奋斗史,书里会披露他早年的一些照片,我跟你打赌,里面肯定会有他在小月河的日子!”
  
  在杨珊珊看来,“成功人士”离她不过一尺,将来的某一天,她也会成为其中一员。城市,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在北京,他们拥有的很少,站着是两个脚印大小的地方,躺下是一张小小的床。好在“高低铺”的日子,总还有些许梦想在坚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2:24

 城市新失业群落
  
  二里庄小月河、沙河镇、肖家河……是唐家岭的延续。在北京,郑章军、杨珊珊们这一群体保守估计有10万人以上,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大城市也都大规模存在这一群体。
  
  学者廉思花了两年时间调研这一群体,他概括地称他们为“蚁族”,高知、弱小、聚居、勤恳、永不言弃、全力以赴等特点,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就在“蚁族”流行各大媒体时,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期表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蚁族”是和就业难相伴而生的。
  
  来自互联网的一篇文章,这些大学生是这样自述境遇的:我们是怎样的一代人:当我们读小学时,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时,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一年前,有一部名叫《奋斗》的电视剧风靡全国,剧中描述了一群所谓“80后”青年的成长历程。我一直心存疑问,这些刚毕业就开上奥迪或奥拓的年轻人是否就是我们想像中的奋斗?这些看上去整天无所事事,打台球、泡吧的都市里长大的“80后”究竟在为什么而奋斗?其实,住在“聚居村”里的“蚁族”正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的真正含义。刚毕业的他们面对生活显得捉襟见肘,但是这些能直面现实、接受现实的年轻人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他们有自己的理想,而且正在积蓄力量为实现一部真正的《奋斗》而奋斗。
  
  调查也只是唤醒,并没有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哪怕仅仅是心理辅导方面的实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持续多年后,“蚁族”群体生态浮现。他们正聚居一处,弥漫着消沉和无奈的情绪。而社会要做的是:如何让他们看到未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2:34

明亮的星
时间:2015-01-03 作者:未详 点击:163次

  明亮的星,但愿我像你一样恒定
  
  不是要高悬夜空,在孤寂中辉煌
  
  像自然界的隐修士,不眠,坚忍
  
  大睁着永不闭合的眼睛,凝望
  
  涌动的河流忙于那教士般的工作
  
  在地上有人烟的沿岸作巡回洗礼
  
  或者注视那漫天飘洒的新雪降落
  
  像柔软的面罩披上山野和沼地
  
  不——而是要永恒坚定,永恒不移
  
  枕着我美丽爱人正在成熟的酥胸
  
  永远地感受那轻柔的一伏,一起
  
  在一种甜蜜的不安中永久地清醒
  
  永远,永远倾听她那柔和的呼吸
  
  就这样活下去——否则宁可昏迷而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2:45

别遗漏那些学院之外的知识分子
时间:2015-01-03 作者:未详 点击:131次

  蔡伟,高中学历,以蹬三轮车为生。由于20年来坚持自学古文字学并在该领域达到了相当水平,被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教授慧眼识中。不久前,他以“非主流”的方式成为复旦大学2009级新科博士。
  
  破格录取蔡伟,是复旦百年校史上的首例。首先由包括裘先生在内的3名专家联合推荐,再经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整个过程人性而科学,一个高等学府所应有的开放气度和严谨态度可见一斑。蔡元培不拘一格提拔未考取大学的梁漱溟任教北大,胡适聘请只有高小学历的沈从文执教上海公学,古今佳话连成一脉,不禁使我们重新品咂起“大学之大”的深意。
  
  从蔡伟的角度讲,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从裘先生的角度讲,这是一个伯乐的故事。但换一个角度,这个故事里又透漏出一丝隐忧。仰仗伯乐慧眼识才,蔡伟由“草根学者”晋升主流学术圈,进入一个实际以大学群体为依托的学术平台。这几乎是他继续治学的惟一道路,因为无论是从民众意识还是从社会构架上讲,这个依托于大学的学术平台几乎就等于学术界本身,而在其中获得身份认证的人才能与“知识分子”或“学者”的角色相重合。
  
  试想,如果蔡伟不是幸运地走上了这条坦途,他的治学前景如何?他能否有机会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见解?大批知名教授、副教授、博后、博士的文章尚在排队,社科期刊的编者能否有足够耐心去聆听一个连本科学历都不具备的作者?他能否有机会与领域内的一流学者充分交流、公开探讨,并参与最高级别的研讨会、论坛、学术沙龙?他能否有机会获得资助出版自己的著述,成果的分量会不会被低学历所抹杀?他又如何分享那些以半封闭形式流动在大学和大学之间学术资源?
  
  中国近代开始的大学教育,无论在对人才的培养还是对社会的推动上都功业千秋。进入大学的资格审查——高考,也是现有条件下能最大限度保障公平择优的办法。但高考本身并不完美,人才上的遗珠之憾肯定是有的。蔡伟正是由于偏科严重才在高考中败北,从而错失了以正统方式进入学界的第一个搭扣,从此徘徊在学院之外。当他兜转绕行20年再回到学院的时候,我们不禁叹息于单一的人才选拔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遗憾。
  
  大学应该丰富学术资源,而不是垄断学术资源;学历应该是才华的附属标志而不应与它本末倒置。蔡伟的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很多人和他(蔡伟)一样,他就是遇见了能看上他的人了。”一句百姓语言道出社会现实。愿我们的学界不要遗漏那些遍布民间的、没有任何头衔的学者,愿我们的社会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也愿“三轮车夫成为复旦博士”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次幸运的产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2:59

为人生多备一只电筒
时间:2015-01-03 作者:未详 点击:226次

  他出生在我国台湾基隆市的一个贫困家庭里。自清朝起,家族连续五代人都是挖煤工。父母对他没有过高的期望,只希望他成年后能继承父业,在矿区安分地挖煤就够了。
  
  为了分担家计,7岁的他上国小一年级时就在校服背上贴上“打工”两个大字,在街头逛着找工作。很快,差事找上了门,只不过那活儿不轻松。
  
  那年月,矿坑事故多,人命不值钱,人死后就被草草埋掉。他打的第一份工就是替人挖坟。懵懂的他,还不懂得挖坟这活有多不光彩,多不吉利。接到任务后,便不知疲倦地挖,直挖到汗流浃背,却也只能挣到微薄的工钱。3年后,他再也承受不了内心日渐增加的恐惧,终止了这项营生。
  
  他开始利用周末和假日去替果农除草。别的除草工只除草不除根,一个月后还得返工。而他除草后还要拔根,时间多耗去一倍,却可以持续半年不用再除。
  
  渐渐地,果农们都知道他做事细致负责,争相把除草的活儿交给他,而不愿交给其他人。望着别的除草工妒忌中略带仇怨的眼神,他开始明白,原来,同样一件事,做得好与不好,结果会大不相同。
  
  13岁时,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基隆初中,可父亲却因受伤再无法下矿坑。他决心代父挖煤,戴上大头盔,穿上厚工服进到了摄氏四五十度的高温矿坑。矿坑里光线非常差,擦汗时煤灰飞进眼里,辣辣地疼。更要命的是,坑道中布满污水坑,双脚整天泡在湿臭的水中,肿胀难堪。
  
  接连几天,他在煤坑不是眼睛受伤,就是双脚被污水泡肿,甚至几次还险些被塌落的煤块砸中,受尽了痛苦。他的笨拙表现惹得工友们的阵阵嘲笑,有位老者看不过去,偷偷地送给他一只电筒。
  
  那是一只外形粗陋的电筒,光亮昏黄、微弱,可足够让他看清地形,排除危险。这样一来,受伤和危险的事再没有发生。
  
  1969年,他考取了台北商专,成为矿区的一大新闻。为赚取学费,他打算去高尔夫球场当球童。由于白天有课,球场又不设夜场,他只剩下大清早可以去。
  
  幸运的是,有位王老板习惯在清晨打球。清早的光线不好,打出的球常常捡不回,脾气暴躁的王老板就要训斥球童。一心想赚钱的他,顾不了这些,欣然接受了这差事。
  
  到了球场,天刚蒙蒙亮。他不由得心里发慌,要在这种环境下找回打出去的一颗小白球很不容易。王老板开球前,他先站到球前面两米开外处,待球被打出后,就紧盯住那白点不放,还配合着听球落地的声音,再迅速朝落点飞奔过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3:09

 那天,王老板练习了十八个洞。他集中精力捡球,没有遗漏一个。原来只要用心、用力,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
  
  半个月后,有一次球被打出去,他迅速地朝落球处跑去,却怎么也找不着。他失落地返回来,惶恐地等着被训骂。出乎意料,王老板心平气和地说:“明天给你配个电筒吧,这样你就能看得更远、更清楚了。”他如释重负地笑了,不自觉地回想起当年挖煤时的那只电筒,也深信电筒能帮助自己更快、更准确地捡回小球。
  
  第二天,王老板守信地带来一只高亮度的电筒,可以把目标地点照得很亮。这样一来,被打出去的球就再也没有丢失过。
  
  一次休息时,他向王老板讲起当年挖煤的事,并说到了那只电筒。王老板语重心长地说:“挖煤时带上电筒,就能看清周围的危险。捡球时带上电筒,就能更快地找到小球……不要小看一只小电筒,如果人的一生都带着它,兴许就能比别人更早地看清隐蔽的困难和风险,总能比别人更远地看见潜藏的目标和机会。”
  
  忽然,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其实,更早地洞察风险,更远地看清时机,不正是做好天下事的良策吗?
  
  从那以后,他遇事都以早洞察风险、早把握先机来提醒自己。后来,他取得了美国艾玛拉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成为先后任教20多所学校的教授,并在而立之年后成功转行营销保险业,创下单件保额过4亿、一天成交200套房屋、半年卖出99部奔驰车等一系列纪录。他就是如今被誉为“亚洲保险王”的蔡合城。
  
  在一次演讲中,蔡合城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耐人寻味地说:“煤矿终会挖完,但还有个金矿没有挖。只要你懂得为人生备一只电筒,做到凡事比他人更善于洞察,更富有远见,这金矿就一辈子也挖不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3:20

不匹配就匹敌
时间:2015-01-03 作者:未详 点击:142次

  “我是靠拉板车起家的。”他并不像有些人,一旦出人头地或功成名就后,就拼命掩盖自己那“见不得人”的苦难历史。从他的这句话中,有人说看出了他的直率,也有人说看出了他的倔强。其实,他的性格中,这两者兼而有之。
  
  1988年,他建了他有史以来最大最好的一个工厂,可当他的工厂建成后,却不能开机不能启动生产。原来他这个厂是为落户泉州的耐克鞋厂生产配套产品而建的。事先说好了的事,可在节骨眼儿上耐克厂却因故要搬走了。
  
  随之,他找到耐克厂的负责人,说,你们不打招呼说搬走就搬走,我可要生产一种鞋子与你们抗衡了。他的直率倒激起了耐克公司领导的“豪气”:你要与我们抗衡,与我们匹敌,我可以将我们的技术人员中的八成留给你!他话中潜在的意思是,我就不信你能造出能与我们匹敌的东西来。
  
  本来耐克鞋厂搬走,是几近使得他陷于绝境的。由于他的直率与倔强使得对方“表态”,终于让他的企业获取到了一线生机。回顾他的人生经历,其实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性格,才使得他得以一路走来并兴建了这么大的一个厂子。
  
  那还是他涉身社会之初,他见一个矿场的煤渣堆积如山,矿主正拿它不好办。于是他对矿主说,我组织人替你转运,不要你一分钱。矿主说,那你又图什么呢?他说,我就是要以劳动力换取你的矿渣。我可以把没烧透的煤拣出来去打铁,那些细灰用来烧砖,纯渣做建筑隔离层。
  
  当时有人说他不该向矿主泄漏自己的“秘密”。他却说:没事的!可不是?就是这种直率的“泄漏”,使得他取得了矿主的好感和信任。矿主说:既然它有这么多的用处,你想搬运走多少就搬运走多少吧。而且我还只让你来搬。就这样,他也就慢慢形成了一条产业链的雏形。赚取了他人生具有一定意义的第一桶金。后来他办砖厂、包装厂、鞋厂、建材厂等,计先后经营过10多个企业。
  
  似这样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资金,如今却变成了一座不能开工的厂子,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早就趴下了。可他不!他说:我不能为他们配套,就与他们匹敌。我一定要生产与其有着竞争力的品牌鞋子。于是,他将耐克厂搬走时没曾带走的那八成技术人员全部吸收到了自己的企业。这样,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研发与和生产系统。
  
  眼光不凡的他首先将自己的目标盯准了“八一队”,没多久就为“八一队”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双大码篮球鞋。他为自己的产品取名为“匹克”。由于这种布面柔软、轻巧结实的篮球鞋让“八一队”虎虎生威,也就使得他声名鹊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3:30

1998年,他的匹克鞋冠名赞助甲B男篮联赛;2001年,他签约了有“战神”之称的刘玉栋,成了CBA战略合作伙伴;2004年,他成为希腊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篮球队运动装备供应商;一年后,匹克又正式联姻NBA。2006年,他与火箭队球星巴蒂尔签约。此后,匹克又将基德、阿泰斯特、穆托姆博等球星归于麾下。在与穆托姆博签约时,这位非洲球星的经纪人非常谨慎,曾一度担心签错了品牌而损害了球星形象。最后还是被他的率直、朴实无华,倔强、实力雄厚所征服。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篮球装备生产商,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2008年,匹克集团的营业额达到15亿元,2009年可望超过20亿元。他的不凡业绩使得耐克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真正感受到了他身上的那股坚忍不拔与英豪之气。
  
  不能为你匹配,就与你匹敌。这是一种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决心和勇气。在这样一种人的面前,失去一种机遇,反倒会让他获取更大的机遇。是的,对于那些勇于应对挑战的人,机遇于他们是一棵长青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3:43

你的前世,我的今生
时间:2015-01-03 作者:未详 点击:140次

  一
  
  让苏亦然想不到的是,和唐云腾签合同合作的人,居然是沈柯。
  
  阳光一下子就凌乱不堪了,唐云腾还在介绍:我未婚妻,苏亦然。这位,就是即将和我们公司合作的沈老板。
  
  沈柯含着笑伸出手来,苏亦然只好递出手去。沈柯的手心湿漉漉的,毫不礼貌的抓紧她递过来的指尖,让苏亦然马上就缩回手的念头打消了。沈柯很用力,苏亦然的心却很荒芜。
  
  对于此时的苏亦然来说,沈柯就像一个噩梦,本来她的前世已经干干净净被时光掠走。现在的苏亦然,是盛唐文化公司总经理唐云腾的未婚妻,穿香奈儿套装,戴施华洛奇水晶项链,举手头足优雅干练的策划部经理。
  
  沈柯是有前尘的,那前尘暗无天日,映衬今生的华丽顺畅。可是现在,苏亦然明白,沈柯的出现如一把利剑,定会将她飞云流水般的生活一劈两半,惨不忍睹。
  
  二
  
  8年前的苏亦然还不叫苏亦然,她的名字是苏玉,父亲取的,土气又难听。
  
  8年前的苏亦然17,父亲有了外遇,和一个脂粉女人纠缠在一起,母亲却守着残破的家不肯离开。于是打闹争吵,后来,母亲找到那个女人,拼了命,将刀子插进了人家的肚子,然后就被判了刑,父亲开始酗酒……苏亦然的日子从此暗无天日,性情大变。
  
  那时候,苏亦然上高中,模样清秀,聪明伶俐。干净的青春,爱情是惟一颜色。她整日流连在网吧,游戏厅,并疯狂的爱上了英语老师。盛年的老师在她的狂热追求下,半推半就,不久,她就怀了孩子,事情闹大了。老师本是和她苟且了事,没想到需要承担。于是就卑鄙至极的在她面前痛哭流涕,希望她隐瞒此事,并说是真的爱她,是家里的女人不肯离婚。苏亦然信了,居然找了人家妻子去打架,结果怀孕的事大白天下,为了保护深爱的男人,苏亦然硬是昧着良心,随手指认一个男生,说孩子不关老师的事。
  
  被无辜指认的这个男生,正是沈柯!
  
  结果是苏亦然和沈柯双双被学校开除。她无所谓,可是沈柯眼里的泪水和绝望,就像一枚钉子,永远扎在了苏亦然心头,多少年了,拔除,疼,不拔,依然是疼。
  
  于是,她躲避着,打掉了孩子,离开了家,来到江南投奔小姨,摇身成了家世良好温柔乖巧的女孩子,拼命学习,两年后,考上了大学。顺理成章留在了南方,成了大公司的白领,唐云腾的未婚妻。
  
  那时候的沈柯是个干净优秀的男孩子,喜欢画画,在经过她座位的时候总是笑一下,一笑一脸阳光,白衬衣一闪而过,空气中都是凉凉的香皂清香。
  
  欠下的,总要还的!苏亦然在黑暗中抽完了一盒摩尔,再站起来,脚已经麻了,心也跟着乱成了麻。
  
  有些时光是水,滤去浮华彰显纯粹,而苏亦然的时光是土,那些过往已被尘埃掩盖。她不怕沈柯会报复,她怕他毁了好不容易得到的爱情,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完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7-9 17:43:53

 三
  
  再见面的时候,是在签约现场。唐云腾的公司给一家新上市的服饰公司做了一个大的策划,需要沈柯的玉器及首饰赞助。沈柯西装革履,满目春风,投过来的目光清浅,却炙热,带着挑衅。苏亦然不敢抬头,听他和唐云腾针锋相对。然后沈柯突然话锋一转:苏女士是南方人吧?唐云腾马上替她接到:是呢,江南!
  
  沈柯笑:北方女子是没有这样温婉呢。端起茶来喝:我一直喜欢江南呢,可惜打拼生意的时候没有钱,如今有了钱,又没了时间。说着话,眼角余光打在苏亦然脸上,生疼!她开始手心出汗,坐立不安,也许他下一秒就会说出来了。她是不相信沈柯不记得她了的,天天见面的同学,又伤人至深,他不会不记得,现在不说出来,迟早要说的,或者是他打算要挟她。
  
  如果没有沈柯的出现,她的前世和今生,中间已经隔了一座奈何桥。遥遥相望,却互不相干。可是现在,沈柯踏着桥,从另一头走过来了。将她的两端人生拼接起来了。
  
  直到晚上回家,苏亦然的心还是颤抖的,手脚冰凉,她在心里默默清点着几年的积蓄,好像也没有多少。况且,沈柯的玉器已经做的很有名堂,不会缺钱的。那么,他到底想要什么呢?
  
  唐云腾关切的问她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他的手习惯性覆上她额头的时候,就触到了冰凉的泪水。
  
  这下唐云腾惊慌了。苏亦然强装出笑来:我是看了电视剧。
  
  还多愁善感呢!唐云腾爱怜着点她的额头,将唇印下去:我们要快点结婚,要个宝宝,这样你就没有时间为电视剧伤感啦。他一边轻柔的逗她,一边将她横着抱起来,向卧室里走。苏亦然用力缠紧唐云腾的脖子,似乎要嵌进他的身体里去,这样,爱情就是永远的了,就算前世跑来打扰,也分不开。
页: 2931 2932 2933 2934 2935 2936 2937 2938 2939 2940 [2941] 2942 2943 2944 2945 2946 2947 2948 2949 2950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