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0:43:24

岸边一捧沙时间:2013-08-22 作者:未详 点击:2012次   爱情的忧愁歌唱着,知识的忧愁谈论着,欲望的忧愁悄语着,贫穷的忧愁号哭着。但是,还有一种忧愁,比爱情更深沉,比知识更高贵,比欲望更有力,比贫穷更苦涩。不过,它哑然无声,眼睛像星星一样闪闪发亮。
  
  当你遭遇不幸,向邻居诉说时,你正将自己心灵的一部分托付给他。倘若他胸怀宽阔,他会感谢你;倘若他气量狭小,他会鄙视你。
  
  进步并非改善“曾经”,而是走向“将要”。
  
  贫乏是遮掩骄傲的面纱,诉求是覆盖艰难的面具。
  
  野蛮人饿时,从树上摘果子吃;文明人饿时,则从摘果子的人的买主的买主的买主那里买果子吃。
  
  艺术是从明显的已知向隐秘的未知迈出的一步。
  
  有些人诱使我对他们表示忠诚,以便享受对我表示宽容的滋味。
  
  除非一个人认为我亏欠着他,否则我不会了解他的内心。
  
  大地呼吸,我们诞生;大地休息,我们死亡。
  
  人的眼睛是显微镜,它照出的世界比实际的要大。
  
  在那些视无耻为勇敢,视温柔为软弱的人面前,我是无辜的。
  
  在那些把絮叨当成知识、把沉默当成痴愚、把做作当成艺术的人的面前,我是无罪的。
  
  我们认为难行之事,可能有捷径通达。
  
  他们对我说:“你若看见一个奴隶睡着,别唤醒他,也许他正在梦着他的自由。”我对他们说:“你若看见一个奴隶睡着,就把他唤醒,同他谈说自由。”
  
  反对在聪明之中级别最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0:43:39

年轻人与狗的哲学感悟:障碍时间:2013-08-20 作者:未详 点击:2489次   年轻人要去远方。

  途中,遇一恶狗挡道。

  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路人见了,嘲讽年轻人说,连一条狗都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

  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回敬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又如何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才有必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有选择地去绕道而行,如果一遇障碍,就一味地去战胜它,去扫平它,反而成了我们前进路上最大的障碍。

  有时,绕道而行地去避开障碍,比硬着头皮去扫平障碍,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0:43:55

老鼠的哲理启示时间:2013-08-20 作者:未详 点击:2508次   一日,一位老篾匠谈起多年前在老家农村的一件老鼠趣事:

  那时,他每天除了参加集体劳动,还利用早、中、晚的时间编些篾货出售,挣点钱供家庭开支。一天傍晚,他把伐来的长竹锯成编篾器的材料。干得正起劲时,一只硕大的老鼠偷偷摸摸从穴中出来觅食。他把手上的篾条使劲一甩,老鼠惶急之下,钻进那堆短竹筒里。
  
  篾匠忙于赶活,当时也没理会。

  第二天,亲戚建房请他帮忙。几天后回来,剖开一根竹筒时,发现一只老鼠死在里面。想起几天前那只钻进竹筒的老鼠,才明白老鼠钻进竹筒后,前面是竹节,钻不过去,老鼠有七、八寸长,在竹筒内无法转身,它又不知道慢慢往后退,因饥和缺氧而死于竹筒中。
  
  军事上,有进攻,也有撤退;

  人生,也是这样,正确的道路,要勇往直前;错误的路,要及时回头。

  不然的话,就会像那只钻进竹筒的老鼠,因不知后退而成绝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0:44:09

机遇是怎么遇到的时间:2013-08-15 作者:未详 点击:3885次   一名大学生问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为什么你总能得到命运的眷顾,而我连一次机遇都没有呢?”企业家笑着说:“给你讲个故事吧。上大学时,我喜欢上一个女生。我远远地跟着她,跟了整整三个月。常常在图书馆,她在那头专心地看书,我在这头专心地看她。终于有一天晚上,图书馆停电了,趁着黑,我鼓足勇气上前帮她找书包,和她搭上了话。后来我约她到渤海划船,再后来她约我参加她的生日聚会……现在,她已经是我老婆了。”
  
  大学生听到这里,疑惑地问:“你这个故事和我们的话题有关吗?”企业家笑道:“怎么没有关系呢?你想啊,如果没有那三个月的跟踪,我怎么能知道她的作息规律呢?如果我不知道她的作息规律,怎么会有图书馆里的守望呢?如果没有图书馆里的守望,我怎么能碰上那次停电的机会呢?上天不会白白给一个人机遇的。”
  
  大学生幡然醒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0:44:26

抛开的人生哲理时间:2013-08-14 作者:未详 点击:2719次   抛得开的人有幸福,抛不开的人没有。有云:放得下,就可以立地成佛。可是世上有多少人放得下的?放不下,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
  
  抛开或放下,其实,全在自己。外来的压力,在一个有决心的人来说,是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难道真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在实际上制裁追求爱情的男女?可以说没有了,就算有,也不过是所谓“舆论”的“道德观”而已,但那是可以全然不加理会,也拿人无可奈何的。
  
  然而,为什么还有放不下,抛不开的情形呢?那全然是在自己,自己不想放下,不想抛开,旁人有什么办法?想帮忙也帮不上,就像想阻拦也阻拦不来一样。所以,不必责怪任何人,责怪自己好了,自己想怎样做就可以怎么做的,偏偏不去做,那怪得谁来?真正的阻碍,是在自己的心底深处!
  
  有人说,每一人,都用自己的思想,筑成一个囚笼,把自己囚禁起来,但是却又拚命想脱出这个囚笼,这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事。
  
  怎么决定?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阻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2:34:02

给予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1995次   曾经有一穷汉问佛:我为啥不能成功?佛曰:因为你未学会给予别人。穷汉反问:我身五分文如何给予?佛曰: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给予别人七样东西,颜施:微笑处事。音施:多说鼓励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诚恳待人。眼施:给予别人善意的眼光。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这是一段寻常文字,平实而美好,我一一记心,并时时反省我是否己做到。佛心向善,真诚的,善良的,才是美好的。怀着对佛的敬重,我慕名来到中台禅寺。
  
  中台禅寺位于台中的南投县,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2001年对外开放,耗资五十亿新台币。主建筑楼高十六层,目前向游人开放的只是一、二两层。主楼四檐皆由黄铜所铸的巨型莲花瓣相拥相衬,逐层向内收紧,俯看去应该就是一朵巨型的莲花。仰视之,庄严而富丽。所有外墙都是用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贴面。进入正殿,空间视觉上很像梵蒂冈大教堂,层高和深度都远远超出我们寻常对于寺庙的认识。大殿内四角的佛像石雕则“顶天立地”,高约二十米。沿台阶往上行,心底对于佛的敬仰也随台阶级级攀升。
  
  在中台禅寺,礼佛不烧香。所以没有人一路跑着碎步跟在身后推销香烛。于是寺庙便少了烟薰味,多了份宁静与幽雅。寺内的僧、尼一律素素的,快步行走,与他们相比,只觉得自己躁而俗。禅寺建在山坡上,周边被葱绿环绕,所以在台中,去寺庙也叫进山门。
  
  寺内的住持名惟觉,年已八十多岁了,但思维敏捷,能写一手地道的唐楷,寺内所有匾额、门联皆出自他的手笔,书法与建筑相得益彰。而整座寺庙完全由惟觉多年辛苦化缘积累所建,仅设计就花了整整三年,细细推敲,以臻完美。
  
  我去的时节在初冬,绵雨之后初睛,天空蓝得似水晶一般有穿透感,云白得耀眼,像北欧的晴空。正赶上火焰木的盛花期,禅寺门前大片的火焰木于树梢吐着火红的焰苗,花朵比凤凰花硕大,比木棉花柔媚,在浓密的羽状叶里,艳到无以复加。
  
  沿着火焰木的方向下行,我走到了禅寺的后院,这里有许多几百年的古木,都是从世界各地移植来的,树型奇绝,有摩纳哥的合欢树,菲律宾的黄连木,缅甸的鹿角树,澳洲的柠檬桉……这些移居的树木已在寺内扎根开花,枝繁叶茂,开始了她们迈向千年的里程。
  
  在大树隐映的侧殿中,我无意中发现了几十尊保存十分完好的历代石刻佛像,面容清朗,气度从容,有的石像高达二三米,如此多的造像都是从哪里请来的?想起来,像个谜。
  
  走在这样的佛地,有许多常人不可想象的事情,却被不食烟尘的他们一一拿定。佛的智慧在于点拨,所谓四两拨千斤,便是智慧的成果。
  
  施舍,是佛门最常用的词条,有众生的施舍,中台禅寺才得以建成。而禅寺立于台中,四方人士来此礼佛,在佛的光照中得平静、得祥和、和心想事成之愿、得心安理得之态,得舍,舍得,人在其间怡然。
  
  施与舍皆给予,给予是一种愉悦的状态,可小可大,可少可多。这不同于奉献,没有使命感,更无强制性。只是慧心所向,佛心所指,而佛的能量正来源于这两个字:给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2:34:22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高度时间:2013-08-10 作者:未详 点击:12494次   有位哲学家带弟子们出行。

  途中,他问弟子:“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

  弟子们争着回答:“是思想!”
  
  哲学家微笑着点点头,继续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弟子们不知如何回答。
  
  “还有,不前进也不后退,没出生也不死亡,始终漂浮在一个定点。谁能告诉我,这又是什么?”
  
  弟子们更加茫然。
  
  “答案都是思想!它们是思想的三种表现,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比喻成三种人生。”
  
  望着聚精会神的弟子们,哲学家解释说:

  “第一种是积极奋斗的人生。当一个人不断力争上游,对明天永远充满希望和信心时,这种人的心灵就不受时空限制,他就好比一支射出去的箭,总有一天会超越光速,驾驭万物之上。第二种是懒惰的人生。他永远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捡拾他人丢弃的东西,这种人注定被遗忘。第三种是醉生梦死的人生。当一个人放弃努力、苟且偷生时,他的命运是冰封的,没有任何机会来敲门,不快乐也无所谓痛苦。这是一个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壳漂浮于海中,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也不在梦境里……”
  
  弟子们大悟。

  播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将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

  人的一生中,要紧处只有几步,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态度至关重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2:34:37

回避盲区时间:2013-08-10 作者:未详 点击:1085次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曾提出一个著名的集合论悖论,即“理发师悖论”。说在英国的萨尔维村一家新开的理发店挂出一块招牌:只给村里所有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将了理发师一军:“那你给不给自己理发?”这一问题让理发师无言以对。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他就属于招牌上所限定的那类人,所以,他就应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他其实就违反了招牌上的规定,他给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了发——但他其实并不能给自己理发。
  
  导致理发师陷入窘境的原因在于他技能的盲区,他没办法在视线不能及之处打理头发,自己拿自己的头发没办法。
  
  所谓盲区,按科学的解释是收发共用天线的脉冲雷达不能发现近距目标的区域。例如,地震勘探上存在盲区,如0点为震源,在地面上M点开始才能观测到折射波,称M点为折射波始点,自震源0点到M点的范围内不存在折射波,这个范围叫做折射波盲区。距离太近反而探测照射不到,就像“灯下黑”。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便是因为声波太过强烈,近处反而感觉不到。
  
  生活中这样的盲区并不少见,像算命先生很少给自己算命,因为经常算不准,故有“知易者不易己”之说。算命先生给自己测算时,只看到卦象,却少有外应、方位或灵感等,不容易综合判断所测事情的本质。闽南俗语所说的“自己背‘皇金’还帮人看风水”,也是对观测盲区的揭示。地理先生在推测别人家的风水位时,可能很灵验,但在给自家推测时,却可能出现“当局者迷”的状况。
  
  盲区令人很无奈。要规避盲区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妨开动脑筋,借助外力。就像理发师要处理自己的头发问题,既要对着面前的镜子,还可以在脑后也立面镜子,前后镜可以帮助自己看清自己的发型。当然最好的方法是互理,自己给别的理发师理,也请别的理发师帮自己理,如同“易子而教”一样,就是为了解决自我认识的盲区。
  
  有个故事说在地狱里,阎王为大家准备了喷香的饭菜,但却没有提供刀叉筷子,只准用二三米长的长柄饭勺吃饭。结果每个人都吃不到饭菜,饿得奄奄一息。而在天堂里,用餐的条件也一样,但那里的人们却懂得用长柄饭勺相互喂食,你打给我吃,我打给你吃。这个哲理故事寓意着是否懂得互助协作,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懂得借助外力,懂得互助协作,也是避开盲区的拐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2:35:08

埋藏了两千年的真理时间:2013-08-09 作者:未详 点击:1753次   埃及的迪拉玛,被称为魔鬼城,它处在帝王谷的入口处。从比东法老到兰塞法老的600年间,凡是走进小城的外地人,没有不上当受骗的。
  
  史书记载,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外地人是位阿拉伯商人,他想贩些银器回国,结果被一个带路的小孩儿骗走了脚上正穿着的一双皮靴。还有一个来自大马士革城的旅行者,他想到帝王谷去探宝,进城不到一刻钟,就被一个吉卜赛人连钱带行李骗了个精光。据传,印度一位道行最高的巫师漫游至此,也没逃出被骗的厄运,身上唯一的一件东西——铜蛇管,被一个哑巴骗走了。
  
  对于魔鬼城之谜,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迪拉玛是狮子、水牛、天狼3个星座在地球上的重心投射点,地理位置特殊,外地人走进这里头脑都要失灵。也有的说,是埃及法老图旦卡蒙的咒语在起作用,他说“凡扰乱法老安宁的人必死”。在这个入口处,他在用“让你破财”的方式,仁慈地提醒你不要走进帝王谷。
  
  然而,自从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来到这里,这些说法就被动摇了。因为他作为外地人,在城里住了一年,不但头脑和原来一样清晰,而且随身携带的东西一件都没丢。
  
  有位罗马商人得知此事后,很感振奋,然而他想,一个能顺利地走出迪拉玛的人,一定是破解了法老咒语的人。因为他知道,迪拉玛这座小城是图旦卡蒙法老有意安排的。罗马的羊皮书上有记载:图旦卡蒙法老的陵墓修好后,为防止盗墓贼入侵,曾把关押在监牢里的3000名骗子秘密流放到这里,因为法老相信,一类人的智慧能制约另一类人的智慧。
  
  罗马商人决定去拜访那位希腊哲学家。他率自己的商队来到希腊,可惜那位哲学家已经去世5年了。希腊人告诉他,哲学家临终前在摩西神庙的石壁上留下过一句话,那句话是他从埃及漫游归来后写上去的。于是,商人来到神庙,凝视着石壁喃喃自语:说得多好啊!然后匍匐在地,表达对哲学家的敬意。
  
  2300年后的一天,一位考古学家在迦勒底山脚下挖出7个巨大的石碑,其中的一块上刻着这么一行字:“当你对自己诚实时,天下就没人能够欺骗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2:35:31

穿皮鞋的快递员时间:2013-08-08 作者:未详 点击:2293次   有一个快递员,平时爱穿擦得锃亮的皮鞋。那天,快递员到一家公司收快件,客户填完单子,快递员核对时冷不丁地说:“啊,收件人的地址,正是我念书的大学。”
  
  原来,那快递员竟然是个学财会的大学生。

  客户忍不住为他惋惜,没想到快递员却笑了,他说,知识是没有白学的,其实,送快递需要有好的统筹才会提高效率,比如把客户按地域、业务类型建立分类档案,通常看到客户电话,就能知道他的位置,大概送什么,需要带多大的箱子……
  
  没过多久,这位客户得知这个快递员升主管了,因为他是公司唯一有大学学历的快递员,是唯一坚持穿皮鞋的快递员,是唯一建立客户档案的快递员,是唯一没有接到客户投诉的快递员……
  
  是的,认真是有力量的,足以让小小的青涩橘子开出花来。
页: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