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2:39:05
月亮有几个时间:2013-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265次 小公主病了,御医也无能为力。皇帝说,只要小公主能好起来,他愿意做任何事情。小公主说,她想要月亮,只要她得到了月亮,她的病就会好的。
皇帝唤来丞相,要求他想方设法为小公主弄来月亮。丞相说:“陛下有旨,微臣应该尽力去办,就算是要上刀山下火海,也万死不辞。可是,微臣实在没有办法弄来月亮。据微臣所知,月亮很大,甚至比公主的寝宫还大一点,而且离地球有6万公里之遥,其表面为铜,温度甚高,如火烧般炙烫,无人能够触摸。”
皇帝又叫来大臣中最有学问的智者并提出同样的问题。智者说:“陛下有旨,微臣应该尽力去办,就算是不吃饭不睡觉,也义不容辞。可是,微臣实在没有办法弄来月亮。据微臣所知,月亮很大,甚至比陛下的国家还大一点,而且离地球有50万公里之遥,是一个由石棉构成的球体,它被固定在空中,无人能够撼动。”
皇帝把能想到的有本事的人都问遍了,但没有一人能摘下月亮。皇帝甚为苦恼,叫来弄臣,消烦解闷。弄臣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说:“不知圣上有无注意到,天下谋臣智士口中所说的月亮各不相同,所以为什么不去问问公主,她所说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呢?”
获得皇帝的同意后,弄臣走进公主的寝宫。小公主用虚弱的声音问弄臣是不是给她带来了月亮。弄臣答道,月亮会弄到的,但首先需要知道公主所说的月亮有多大。
小公主说:“大概和我的指甲盖一般大小吧,因为我只要用一根手指伸到月亮前面,就能把它挡住。”弄臣又问小公主,月亮离她有多远。小公主说,月亮离她大概和窗前那棵树的树梢一样远,因为月亮总挂在树梢头。
弄臣最后问道:“月亮是由什么做成的?”小公主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银子做的了。”
弄臣找到一个工匠,请他做了一条项链,项链上有一个指甲盖一般大小的圆“月亮”。他把项链挂在小公主的脖子上,小公主立即开心起来,病也好了一大半,第二天她就下了床,蹦蹦跳跳地去花园玩了。
皇帝大悦,不过他很快又犯愁了。他知道,到了晚上,月亮还会出现,到时公主看到了,就知道她项链上的“月亮”不是真正的月亮了。
皇帝唤来丞相,要求他想方设法让小公主晚上看不到月亮。丞相说,如果蒙上公主的眼睛,公主就看不到月亮了。皇帝白了他一眼,说,如果蒙上公主的眼睛,她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岂不难过死了!
皇帝又叫来大臣中最有学问的智者并提出同样的问题。智者说,如果到了晚上就在公主住处附近放烟火,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昼,公主就看不到月亮了。皇帝闻言怒道,整夜放烟火,还让不让公主睡觉!
皇帝把能想到的有本事的人都问遍了,但没有人能想到一个既不伤害公主又让公主看不到月亮的办法。眼看天快要黑了,皇帝甚为苦恼,叫来弄臣,消烦解闷。弄臣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说:“月亮既然挂在公主的脖子上,怎么还会出现在天上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为何不再去问一问公主,看她有什么解释?”皇帝没有来得及拦住弄臣。弄臣走进公主的寝宫。小公主正趴在窗口看天上的月亮。弄臣问她:“月亮既然挂在公主的脖子上,怎么还会出现在天上呢?”
公主看了他一眼,笑道:“这是一个多蠢的问题呀!难道你不知道,我掉了一颗牙,还会在原来的地方长出一颗新牙?!”
弄臣也笑道:“是的,鹿角脱落了,还会长出新角!”公主说:“不错,花园里的花朵被摘下了,还会长出新的花朵。”弄臣说:“一天过去了,还会有新的一天。”“所以,月亮也是一样。”公主说。
弄臣开心地找皇帝报喜去了。路上,他酝酿出一句话,想说给皇帝听:“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把自己吓倒了,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糟,因为你心中的月亮和别人的月亮未必是一回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4:47:39
有时候,心不要太大,容下自己就好;有时候,心不要太小,容下他人就好。有时候,心不要太热,温暖自己就好;有时候,心不要太冷,温暖他人就好。有时候,心不要太软,原谅自己就好;有时候,心不要太硬,原谅他人就好。有时候,心不要太亮,照耀自己就好;有时候,心不要太暗,照耀他人就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6:05:18
美丽的淡定
用东北的土话讲,务实就是不耍浪儿,不玩派儿,捞干的……采样工作也是如此,追求精准,同样美丽而淡定。
采样,看似简单。那薄薄一张纸儿,简单的几个数儿,却在我大修的心中重如泰山。有你的真情付出,我才敢勇往直前;有你的倔强阻拦,我才能顺利平安。多少成功,因为你准确的标定,才有凯旋的动听;多少失败,也是因为你的缺失,才无缘成功的号角,甚至流淌成痛苦的朗读。那一针见血的采集,关系到一个装置的“呼吸”,一个群体的生死。如果远离了精准,我将如何甄别无根的搀扶?
我曾无视采样的艰辛,自任不过是美丽身影下最为舒适的摆设。然而有一天,当大雪过后,我在西山的三苯泵房里享受阳光的时候,一个白大挂儿蹭进了我的泵房,说她是分析室采样的,问我要一壶开水,说罐梯台阶冻冰了,她要用热水把它冲开。
也许我有些犯困,于是索性跟了出来放放风。就是301罐前,只见那个白大挂身后背个大白兜子,就是厂子生产过程中用的白过滤布自做的那种,里面装的大概都是采样用具。罐梯是围着罐体攀岩上去的,很窄很陡。白大挂一手拿着热水壶往罐梯台阶上浇热水,另一只手用一个小铁锤子敲打着被热水即要融开的冰块儿,吃力的向上前行…….大约15分钟白大挂才到达罐顶……天啊,这是我从来不曾想过的过程,原来采样还有如此艰难的岁月。他让我顿感羞愧,懒洋洋的我竟然不知去帮人家一下呀!
而后的日子,只要是有冰块存在的季节,我都用蒸汽“横扫千军”罐梯台阶的冷酷,事先为白大挂铲除三寸的障碍,让温暖铺满罐梯的每一组台阶。
白大挂从未怨言,只是吃力的擦汗。此后我才知道,那极为普通的一张张采样单,却也付出了几多忍看的章节,无耐的句子和泪眼的朦胧。
如果采样成为焦点,注定是在成功与失败的最前沿激情发表。合格我喜,不合格我忧。关系安全,关乎生命则更是大喜大悲。单子虽薄,却能为辉煌自信的呐喊;数据简单,却可将生命瞬间化蝶。而在装置大修期间,要开出多少与采样有关的单子,查不出张数,也量不出厚度,但却张张让你欢喜让你忧。稍有不慎,便毁之晚矣。精准要有保证,检修才能安全,开工才能正常。决不可在采样问题上“四舍五入”,更不可“约分”,东北土话的“差一不二”在这里只坚定执行成“贼拉精”、“必须准”!
装置大修进入到计时,采样工作也越来越繁重。繁而不乱,重而不偏,让一张张小小的采样单成为我最依赖朋友,那一组组简单的数据让我信任的迎接产品报捷后的骄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6:39:20
净空法师讲过一个有关自己的故事时间:2013-07-24 作者:未详 点击:1595次 净空法师讲过一个有关自己的故事:某日,我在香港讲经,一位同修发善心,要送我一只欧米茄的手表。他带我到银行,打开他的保险箱,黄金、珠宝,很多很多,给我看看摸摸,欣赏欣赏。
我看了之后,告诉他:“你很可怜,只有这么一点点!”
他问我:“你有吗?”
我说:“我有太多太多了,香港所有的珠宝店都是我的!这些你不敢带回家,也不敢戴,怕被偷掉,只好一个星期来看一下。在珠宝店里,我拿出来看看摸摸,不和你一样吗?我还不用操心!”
当不为人知的名利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不安、苦恼,甚至是折磨也会如影随形而至。遗憾的是,快乐不过是昙花一现,折磨却是永远挥之不去的。
人心有多小?渺若针鼻。
人心有多大?海阔天空。
当把一箱珠宝变成渺若针鼻时,多少珠宝才能变得海阔天空呢?而人生中的得与失仅仅是一点点看得见的财富吗?
什么都没有,整个世界属于你;得到一点点,其他的都丢掉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6:39:44
床下有人时间:2013-07-24 作者:未详 点击:1976次 富尔克最近总睡不着觉,总觉得床下有人。富尔克找到心理医生,哀求道:“我躺在床上时,总感到床下有个人,可是当我掀起床单,床下空空如也。于是我干脆搬到床下睡,但我又会感到床上好像有个人。就这样,我一会儿躺在床上,一会儿搬到床下……我快要疯了!”
医生皱着眉说:“你的病很不容易治愈,但你很幸运遇到了我,我是治疗这方面的专家。”
富尔克高兴地说:“快告诉我,我需要怎么做?”医生说:“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你每周来治疗三次,每次一个小时,每小时100美元。”
富尔克喊道:“这也太贵了!”
半年后的一天,医生在大街上遇到富尔克,他精神很好。
医生问:“你为什么没有再来找我?”
富尔克笑着说:“你的收费太贵了,一次100美元,我肯定破产了。后来,我只花了10美元就治好了病。”
医生吃惊地说:“不可能,你这是顽固的心理疾病,是怎么治好的?”
富尔克说:“我请了一个木匠,把4个床腿锯掉了。”
有时候,最了解问题本身的就是自己,能真正解决问题的,也是自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6:40:03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时间:2013-07-23 作者:未详 点击:1075次 有一个和尚到农家去诵经,诵经的中途听到小孩儿的哭声,转头一看,原来孩子趴在地上压到了一把饭铲子。地上很肮脏,孩子的母亲就把他抱起来,顺手把饭铲子放在热腾腾的饭上,洗也不洗。
当孩子的母亲来请吃饭时,和尚假称肚子痛,饭也没吃,就匆匆赶回寺里。
过了一星期,和尚又去农家诵经,诵完经,那母亲端出一碗热腾腾的甜酒酿。由于天气严寒,和尚一连喝了好几碗,不仅觉得味美,心情也十分高兴。
等吃完了甜酒酿,孩子的母亲出来说:“上一次真不好意思,您连饭都没吃就回去了,剩下很多饭,只好用剩饭做成一些甜酒酿。今天看您吃了很多,我实在感到无比的安慰。”
和尚听了大有感触,为逃避肮脏的饭铲子,没想到反而吃了七天前剩饭做成的甜酒酿,因而悟到“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我们面对人生里应该承受的事物不也是如此吗?在饭铲中泡过的脏饭与甜酒,表面不同,本质却是一样,所以,欢喜的心最重要。有欢喜心,则春天时能享受花红草绿,冬天时能欣赏冰雪风霜,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好像一条清澈的溪流,流过了草木菁华,也流过石畔落叶;它欢跃如瀑布时,不会被拘束;它平缓如湖泊时,也不会被局限。好像林野里的清风,有南国的温暖及北地的凉意,匝地,有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6:40:26
不消灭问题,就会被问题消灭时间:2013-07-23 作者:未详 点击:1408次 印鱼是著名的海洋旅行家,背部长有椭圆形的吸盘,形状极像一枚印章,能牢牢吸住平坦的物体,因而得名。利用这一特长,印鱼就能吸附在海龟的底部,轻松地周游世界,到了食物丰富的地方,它就会自动离开,饱餐之后,再搭乘下一艘“游轮”继续免费旅行。
印鱼倒是轻松自在,海龟却有说不出的烦恼。身上突然多了个东西,当然感觉不舒服,但要想把它赶走,也没那么容易,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直到有一天,海龟突然间感到身体失去平衡,急速上升,稀里糊涂就上了岸。倒霉的海龟,到死也没弄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桑给巴尔岛的渔民很早就发现了印鱼的习性,于是利用它来钓海龟。抓到印鱼后,首先在它背鳍上穿上一个小洞,然后找一根结实的尼龙绳,一头拴住印鱼,另一端牢牢地拴在船上。准备妥当,渔民又把印鱼抛进大海。印鱼误以为重获新生,自然欣喜万分,见到海龟就赶紧上去牢牢吸住。海龟虽然讨厌这个小家伙,但又懒得花力气把它赶走,哪知,这时渔民正在悄悄地收紧绳子……
恐怕这不仅仅是海龟的悲剧。有时候,我们明知自己身上存在一些小问题,看起来好像并无大碍,于是都装着视而不见。须知,问题就像吸附在海龟身上的印鱼,若不趁早将它驱除,则有可能把你拖进万劫不复的境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6:40:51
大师和的儿子时间:2013-07-22 作者:未详 点击:1035次 德国青年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
他满大街地转了一天,依然没有找到工作。情绪极度低落的卜劳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将身上最后一点钱换了酒喝下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可是,家里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唯一希望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并没给他争气,他的成绩居然比上学期还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说话,回到自己的房间呼呼大睡了起来。当卜劳恩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习惯地拿起笔写日记:5月6日,星期一,真是个倒霉的日子。工作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更可气的是儿子又考砸了,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卜劳恩走进克里斯蒂安的房间,准备叫儿子起床时,发现他已经上学去了。同时卜劳恩突然发现,克里斯蒂安的小日记本忘锁进抽屉了。他忍不住好奇便拿过来翻看起来:5月6日,星期一,早上去上学的时候,我帮助一位盲眼老奶奶过了马路,心情很好。只是这次考试不太理想,但当我晚上将这个消息告诉爸爸的时候,他却没有责备我,而是深情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使我深受鼓舞。我决定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不辜负爸爸的期望。
怎么会是这样呢?明明自己是恶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怎么就变成深情地盯着他了呢?卜劳恩好奇地翻开了另一页: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来越好了,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请教他,让他教我拉小提琴。
卜劳恩又是一惊,赶紧去屋里拿来自己的日记本看:5月5日,星期天。这个该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小提琴,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又被他吵得不得安生。如果他再这样下去,我非报警没收了他的小提琴不可。
拿着两本日记,卜劳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无语。他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竟然变得如此悲观厌世,烦躁不堪,难道自己对生活的承受力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吗?
那天之后,卜劳恩变得积极和开朗了起来,他日记里的内容也渐渐变了: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虽然还是没有哪家单位肯聘用我,但我从应聘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想,只要总结经验,明天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5月8日,星期三,我今天终于应聘成功了,虽然是一份钳工的工作,但我觉得我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钳工。
他就是著名的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的翁特盖膝格林村,曾经在工厂当过钳工,后来又给《横断面》《新莱比锡报》《前进》《诙谐报》作过画,还为他的朋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纳的许多作品画过插图。
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漫画巨匠。连环漫画《父与子》的素材,大多来源于他和儿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日子。《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受到人们一致的高度赞扬,声誉远远地越出了国界。
卜劳恩的经典名言是:一个人,只要具备善良、正直和宽容的性格,那么,便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得倒他。宽容别人,宽容生活,就是宽容自己。后来有人采访卜劳恩时问他,听说是一本日记造就了您今天的大师成就,这是真的吗?卜劳恩说:是的,确实是因为一本日记,但需要申明的是,那个大师不是我,真正的大师是我的儿子——克里斯蒂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6:41:26
犯错的成本太低了时间:2013-07-21 作者:未详 点击:1388次 前些日子我采访了一位高位截瘫者。
他60岁了,从事体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事业上很有成就。
可是说来令人难过,当年他曾是一名英姿飒爽的体操运动员,参加过全国运动会,20多岁时,有一次他从吊环上落地,由于一个动作出现差错,而本应在一旁保护的教练偏偏又正好走开,导致他的大半生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
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是这样批改作业的:他把我们的作业本拿起来对着亮光照一照,发现有橡皮擦过的痕迹就要扣分,超过3个痕迹的就要重写。重写时的标准还是一样,所以许多人就有了做一次作业用掉半本练习簿的纪录。
他不许我们错,甚至不能容忍我们已改正的错,那时我们对他恨之入骨,长大成人后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他的苛刻要求下,我们后来就很少写错了,再后来就基本不写错了——判断失误的差错当然是有的,但随心所欲的笔误是绝对没有了。
直到今天,每每看见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的人,我才知道,那是改正错误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犯错的成本太低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1 16:41:42
蛇和锯子时间:2013-07-21 作者:未详 点击:1713次 一天晚上,一条蛇想要找食物吃。
于是,它悄悄爬入了一个木匠的工作车间。
木匠是一个相当懒散的人,把工具乱七八糟地堆放在地上,而其中正好有一把锯子。
蛇在车间里绕来绕去,不久就爬上了锯子,但没想到被锯子划出了一个伤口。
这个伤口让它意识到,这把锯子可能会攻击它,于是,它转过身来,对着锯子狠狠地咬了一口,就这样,它的嘴一下子流出了血。
这使得蛇十分生气。
它一遍又一遍地攻击锯子,直到锯子上沾满了自己的鲜血,蛇感到自己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于是它决定,在它死于伤口的剧痛前,对锯子发动最后的致命一击,然后离开这里。
然而,对锯子发动最后一击的蛇并没能走多远。
第二天早上,木匠很惊讶地发现,在他的门阶上有一条死蛇。
有时,我们试着伤害别人,到头来只会伤害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