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3:58:42

痛处与痒处时间:2013-07-04 作者:未详 点击:1306次   痛与痒,是身体极平常的两种反应,也寓意某种人生经常要面对的困苦。生活要快意,先得把它们的方方面面看清楚。苏东坡有一个有趣的概括,说,痛可以忍,痒难忍。这确实是每个人都能用生活经验证明的道理。细究起来,痛之所以可以忍,或许有其生理上的科学原因。如果说心理上,是因为我们拿它没有办法。当然可以用止痛药贴止痛膏,但不方便,成本大,效果却未必好。痒难耐,并且经常突然来袭,如雷击般让人酥麻痛苦,仿佛天地就只剩那一块痒的皮肤。气势虽汹汹,但只要抬抬手,挠挠,痒意就消失,轻松与快意袭来,痛快至极。如此,怎能任痒嚣张?“痒难忍”,就难在你想忍,双手也会自己做主,跑上去挠。
  
  痛处与痒处,还是一门交际的学问,讲话的艺术。一个人不会说话,就老把话。说到人家痛处,揭了人家伤疤,让人误认为仇敌。或者说到自己痛处,泪水不由得止不住的流。而办事玲珑说话得体,则“挠到别人的痒处”让对方喜不自胜,引为知己,难事烦事都一口答应。
  
  善说也好,善做也好,固然有技巧。但归根到底,是要本着一颗善心,多替对方着想,说话做事前思量一番,未必都能挠到别人的痒处,但大约也不至于说到对方的痛处,让自己难堪,两败俱伤。
  
  人都疼惜自己,不愿身心受苦,喜欢不痛不痒,保持恒定。实在不行,选择易对付的痒而不愿意痛。但痛有痛的好处。痛过,或锥心刺骨,或痛苦欲裂,或阵痛钝痛,个中甘苦滋味,记忆深刻。除了个别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主,痛过的人更会珍惜不痛的日子,一帆风顺的境遇。主持人柴静说,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经历过这种痛苦的人,定然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淡然去面对挫折与不幸,并获得更好地处理问题的方式,赋予自己更有价值的生活态度。散文家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遗憾的。没有疼痛过的人生,何其轻飘;没有伤疤可以细数的人生,何其苍白。
  
  相对于痛给人生带来的警醒,痒则轻浮多了。挠挠就好,谁都不会在意,因为不深入,它也就登不了人生修炼法门的大殿。
  
  痛与痒,有时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痒也未必都不堪一挠,也有些痒,很顽固,抓成了痛才罢。
  
  比方起来,痒,是生活中的怪味零食,炒菜时用的特殊味精,周末狂欢的小插曲。痛,是生活中的大营养,厨房里不可缺少的盐巴,人生舞台的大慈悲。明白了痛处与痒处,不妨用轻松游戏的姿态迎接痒的洗礼,以感恩修炼的心接受痛的锤打。这样,痛与痒,会是人生路上两个好伴侣;痛处与痒处,会显得微不足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09:55

水里的“洞”时间:2013-07-04 作者:未详 点击:1063次   约瑟夫在一家公司工作,干部调整时,他本以为自己能够当上部门经理,没想到竞争中却发现公司领导层似乎更看重一个在学历与工作能力上都不如他的同事。他心中忿忿不平,决定做最后一番努力。他想扬言辞职,以提醒领导层在这个公司他是不可缺少的。
  
  他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他的一个朋友。朋友说,有一个实验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不可缺少的。朋友还说,这个实验非常有说服力,已经对许多人做过,每次都让被实验的人心服口服。
  
  朋友拿出一个玻璃杯,往里面盛满水然后将一根手指插入水里,停留一会儿后,抽出手指,对约瑟夫说:“看看这杯水有什么变化。
  
  约瑟夫仔细看了看没有发现任何变化。
  
  约瑟夫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我们自以为不可或缺,其实我们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重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12:23

依靠的哲理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1324次   女儿告诉母亲,她爱上一个男孩,她向男孩表白,男孩折服于她的真诚和勇敢,于是他们走在了一起,进行着一切有关恋爱的形式。可女儿发现男孩并不爱她,或许仅仅只是喜欢她。
  
  女儿说她爱得很累,这样的恋爱让她很痛苦,要是男孩也一样爱她就好了。她问母亲该怎么办。母亲不说什么,示意女儿靠着自己的背坐下来。于是母女俩背靠背地相依而坐,女儿感觉到了轻柔的舒适和温馨。突然母亲用力地把整个身体全靠了过去,并且问女儿的感受。“我感到不适,感到了一种压迫。”女儿回答说。
  
  母亲把身体欠了回去,这次她让女儿把整个身体靠过来。女儿照着做了,母亲却突然抽身而去。由于女儿身体的重心原本全在母亲身上,女儿重重地摔倒了。
  
  “好了,你现在知道了。恋爱就是背靠背地相依,只有彼此用力相仿,不给对方过多的压力和负担,才能让双方感到舒适。毫无保留的依赖,只会让对方感到压迫,同时也会一不小心失去自我。”母亲对女儿说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20:32

笑话中的人生哲理几则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3065次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选”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道:“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钱。”
  
  2.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3.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上开车,正当他悠然地欣赏两边的风景的时候,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一个满口黑牙的司机摇下窗户对他大喊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窗户回头大骂:“你才是猪!”刚喊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4.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的多?”
  
  爸爸回答:“当然了”。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父亲怎么没发明电灯?”
  
  5.一把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材钻进锁孔,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问:“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22:43

给予比接受更幸福时间:2013-07-03 作者:未详 点击:1547次   一天,一位大学生和一位教授一起去散步。教授对那些求知若渴的学生们非常好,因此常常被称为“学生们的朋友”。
  
  散步途中,他们看到小路上放着一双旧鞋。他们猜这鞋子是在附近田地劳作的某个穷人的,他也差不多该收工了。
  
  学生扭头对教授说:“我们来逗逗这个人吧:我们先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在那些灌木丛后,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的窘态吧。”
  
  “我年轻的朋友,”教授答道,“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损害穷人的基础上。既然你有钱,可以通过帮助穷人,让自己得到更大的快乐。在每只鞋里各放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躲起来,看看他对这个意外发现会有什么反应。”
  
  学生照教授的吩咐做了,随后他们俩躲进附近的灌木丛里。
  
  不久,那个穷人干完活,穿过田地来到他放外套和鞋子的小路上。他一边穿外套,一边把一只脚伸进鞋里。由于碰到了硬硬的东西,他弯下腰来想摸摸究竟是什么,结果发现了那枚硬币。
  
  他面露迟疑地凝视着那枚硬币,然后翻过来,看了又看。接着,他看了看四周,可是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他把钱放进口袋,去穿另一只鞋。当他发现另一枚硬币后,更是倍感惊异。
  
  他大为感动,跪倒在地,仰望上苍,感恩不止。他嘴里念及自己患病无助的妻子、食不果腹的孩子们,现在这些雪中送炭的慷慨救助将会使他们免于一死。
  
  那名学生站在那里深受感动,眼中满是泪水。“现在,”教授说道,“与你先前预谋的恶作剧相比,你难道没有感到更快乐吗?”
  
  年轻人回答道:“您给我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我现在终于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给予比接受更幸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29:37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选”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道:“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钱。”
  
  2.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3.某日,张三在山间小路上开车,正当他悠然地欣赏两边的风景的时候,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一个满口黑牙的司机摇下窗户对他大喊一声:“猪。”
  
  张三越想越气,也摇下窗户回头大骂:“你才是猪!”刚喊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4.男孩问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的多?”
  
  爸爸回答:“当然了”。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爱迪生。”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父亲怎么没发明电灯?”
  
  5.一把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材钻进锁孔,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问:“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29:55

女儿告诉母亲,她爱上一个男孩,她向男孩表白,男孩折服于她的真诚和勇敢,于是他们走在了一起,进行着一切有关恋爱的形式。可女儿发现男孩并不爱她,或许仅仅只是喜欢她。
  
  女儿说她爱得很累,这样的恋爱让她很痛苦,要是男孩也一样爱她就好了。她问母亲该怎么办。母亲不说什么,示意女儿靠着自己的背坐下来。于是母女俩背靠背地相依而坐,女儿感觉到了轻柔的舒适和温馨。突然母亲用力地把整个身体全靠了过去,并且问女儿的感受。“我感到不适,感到了一种压迫。”女儿回答说。
  
  母亲把身体欠了回去,这次她让女儿把整个身体靠过来。女儿照着做了,母亲却突然抽身而去。由于女儿身体的重心原本全在母亲身上,女儿重重地摔倒了。
  
  “好了,你现在知道了。恋爱就是背靠背地相依,只有彼此用力相仿,不给对方过多的压力和负担,才能让双方感到舒适。毫无保留的依赖,只会让对方感到压迫,同时也会一不小心失去自我。”母亲对女儿说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32:40

痛与痒,是身体极平常的两种反应,也寓意某种人生经常要面对的困苦。生活要快意,先得把它们的方方面面看清楚。苏东坡有一个有趣的概括,说,痛可以忍,痒难忍。这确实是每个人都能用生活经验证明的道理。细究起来,痛之所以可以忍,或许有其生理上的科学原因。如果说心理上,是因为我们拿它没有办法。当然可以用止痛药贴止痛膏,但不方便,成本大,效果却未必好。痒难耐,并且经常突然来袭,如雷击般让人酥麻痛苦,仿佛天地就只剩那一块痒的皮肤。气势虽汹汹,但只要抬抬手,挠挠,痒意就消失,轻松与快意袭来,痛快至极。如此,怎能任痒嚣张?“痒难忍”,就难在你想忍,双手也会自己做主,跑上去挠。
  
  痛处与痒处,还是一门交际的学问,讲话的艺术。一个人不会说话,就老把话。说到人家痛处,揭了人家伤疤,让人误认为仇敌。或者说到自己痛处,泪水不由得止不住的流。而办事玲珑说话得体,则“挠到别人的痒处”让对方喜不自胜,引为知己,难事烦事都一口答应。
  
  善说也好,善做也好,固然有技巧。但归根到底,是要本着一颗善心,多替对方着想,说话做事前思量一番,未必都能挠到别人的痒处,但大约也不至于说到对方的痛处,让自己难堪,两败俱伤。
  
  人都疼惜自己,不愿身心受苦,喜欢不痛不痒,保持恒定。实在不行,选择易对付的痒而不愿意痛。但痛有痛的好处。痛过,或锥心刺骨,或痛苦欲裂,或阵痛钝痛,个中甘苦滋味,记忆深刻。除了个别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主,痛过的人更会珍惜不痛的日子,一帆风顺的境遇。主持人柴静说,没有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经历过这种痛苦的人,定然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淡然去面对挫折与不幸,并获得更好地处理问题的方式,赋予自己更有价值的生活态度。散文家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遗憾的。没有疼痛过的人生,何其轻飘;没有伤疤可以细数的人生,何其苍白。
  
  相对于痛给人生带来的警醒,痒则轻浮多了。挠挠就好,谁都不会在意,因为不深入,它也就登不了人生修炼法门的大殿。
  
  痛与痒,有时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痒也未必都不堪一挠,也有些痒,很顽固,抓成了痛才罢。
  
  比方起来,痒,是生活中的怪味零食,炒菜时用的特殊味精,周末狂欢的小插曲。痛,是生活中的大营养,厨房里不可缺少的盐巴,人生舞台的大慈悲。明白了痛处与痒处,不妨用轻松游戏的姿态迎接痒的洗礼,以感恩修炼的心接受痛的锤打。这样,痛与痒,会是人生路上两个好伴侣;痛处与痒处,会显得微不足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33:15

智者无言时间:2013-07-05 作者:未详 点击:1376次   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
  
  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
  
  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许多蔚为壮观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有这么两个人去应考厨师。甲一开言便说了个天花乱坠,从传统的中国名菜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火候、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他时,他只说:“如果可能,给我30分钟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
  
  不用说,“讷于言”的乙被录取了。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瞬时的智慧和淋漓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一种语言叫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须急着去看春天里开的花,因为有一种事实叫做华而不实。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芸芸众生,一个与你仅有一面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的太多。而一个一直不声不响只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尤为深刻,而且对他有了探询的欲望——因了那不语带给女人的典雅矜持,也因了那不语带给男人的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淡了。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很小的时候,母亲跟我说:你看大街上两个吵嘴的人,那个声嘶力竭叫得很凶的人,往往是理屈词穷的。因为真理不在他一边,他要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心里一团正气,自然可以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最大的蔑视!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他们都不算人类的宠物。
  
  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和积聚了千年万年!
  
  有两种方法能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

  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概同此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8-3 14:33:54

替罪羊
很多时候,当我们把一切焦点放到问题上,这个问题就会成为我们拒绝成长的一个替罪羊。
  
  譬如,有一个断了一截小手指的大学生,他最后的断言是:“自己的一生就毁在这一节小手指上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作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如果他有这一截小手指,那么他的人生就会一切OK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大学生,高考前有一只耳朵失去了听力,这没有妨碍他考上名牌大学。但进入大学后,他发现因为听力的缺陷,他在公共场合不能自如地与人交往。于是,他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久,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女孩对他也不错,但他认为耳朵的缺陷令他配不上她,于是他一次次地在感情中逃避。
  
  因为不断重复感情的创伤,他最终患了重度的抑郁症,逃避到网络世界里,整日打电子游戏。
  
  那时,他以为,如果没有这只耳朵的问题,他的世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但是,他的耳朵后来治好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他仍然抑郁,仍然自闭……最后,他明白耳朵问题不过是一只“替罪羊”,成长是需要勇气的,但他缺乏成长的勇气。于是,耳朵成了他给自己找的一个偷懒的天然理由。等耳朵好了,他只不过少了一个生理缺陷,但其他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有些男孩会把个子矮当做替罪羊,于是拒绝成长;有些女孩会把相貌丑当做替罪羊,于是拒绝成长。他们把一切问题都归罪到自己的某个缺陷上去,经常会幻想“如果……那么一切OK”。
  
  但是,一些个子同样矮的男孩、相貌同样丑的女孩非常有勇气地去生活,并活得非常成功。一些高大帅气的男孩和一些美貌的女孩却同样因为找到了各种各样的替罪羊而拒绝成长。
  
  你最在乎自己的什么缺陷?好好思考一下,它有没有成为你的替罪羊?
页: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 652 653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