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1:18

在心间播种一粒“克拉”时间:2012-02-18 作者:小小Z 点击:255次   多年前,美国《幸福》杂志曾做过一个调查:

  在你和对手之间,你最希望得到什么?100份问卷在一个月后返回了99份。有人说希望得到金钱,因为有了金钱,就可以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有人说希望得到智慧,只有智慧才是无价财富;还有人说希望得到机遇,如果没有机遇光顾,再多的金钱也会被耗尽,再高的智商也会消逝殆尽……归类的结果,希望得到金钱、智慧和机遇三者的答卷竟然各占三分之一!

  究竟哪一个才是一个人与对手之间最希望得到的呢?有人提议去找那最后一份问卷。按照发送问卷时的地址记录,最后一份问卷很快就水落石出了。

  答卷人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当工作人员找到他并说明来意后,他却说:“我真不知怎么回答,我刚开始创业时,仗着父亲的财力支持开了一家顾问公司,当时竞争激烈,我最强劲的对手又是久经沙场、聪慧过人的老将,他们用钱贿赂了我的一名职员,我因此赔了一大笔钱,公司也被迫关门。后来,我去了父亲的酒店,不久就可以独当一面了。当时有一家酒店与我们势均力敌,为了打败对手,我听取了朋友的‘计策’,使对手陷入了难堪的境地。可在随后的几年中,酒店由于疏于管理,开始日益萧条……后来我又做过很多生意,打败对手时,我得意洋洋;失败后又沮丧懊恼,成功与失败总在我与对手之间重复地上演着。我真不知道,在我与对手的竞争中有什么可以让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沉思片刻又说,“不过,我想起一件小时候的事,也许是我要找的答案———10岁那年,我跟一个同学比赛倒跑。一开始我就遥遥领先,他扭过头对我说:你这样的速度会让我输得很惨。成就感冲昏了我,我看着他的背影,趁其不备,转过身,健步如飞地向前跑去,想把他甩得更远……可就在我转过身准备恢复倒跑时,我看见他一边笨拙地倒跑着,一边惊愕地回头看着我……他看见了我的‘小动作’。本来我有99%的机会可以赢他,但他一直不承认他输了。为此,我们争执了好多年,直到大学毕业断了联系。”

  工作人员被老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于是动了帮老人找那个同学的念头,想看看那个同学现在服不服输。半个月后,那个同学找到了,他仍趾高气扬地回答:我们的比赛是不公平的,所以我永远不服输!

  50年了,那个同学仍然不服输,老人回去后,在问卷上写下两个字:公平。《幸福》杂志便将金钱、智慧和机遇连同公平等答案公布出来,并把每一种答案的理由附在其后,让更多的读者来评定。在“公平”这一选择的后面当然附上了那个老人讲的故事。最后,杂志社收到了145封评比信,这些信选择的全是———公平。

  想起一个有关“克拉”的传说。

  有一天,上帝煞费苦心地钻研制造了一架天平,他想借此来衡量人世间的公平,并绞尽脑汁,用心良苦地寻找一种最标准最公正的砝码。

  他顺手捡起几颗石子,依次放在天平左盘,可放上去的石子忽轻忽重,每一个石子自身的“不公平”导致了“公平”的难以衡量。再找其他的物种,仍然未果。

  但上帝仍初衷不改,一如既往地寻找下去,终于,他发现了克拉。克拉是一种奇妙的植物的种子,它自身均匀、精致,每一粒都是0.2克,不多也不少。于是,上帝毫不犹豫地选定了克拉作为天平的砝码,用以衡量公平。后来,钻石诚心诚意地向上帝请求,用克拉做它的单位。

  钻石是昂贵的,因为没有公平,再重的钻石又有什么价值与意义?而公平的价值与意义又永远超出钻石本身。

  如此说来,钻石是幸运的,它让人类因此而遵从公平,重视它来自自身的公平。而克拉无疑更是幸运的,它的幸运仅仅来自自身的公平,0.2克,克拉真小,却又是如此不可忽视与弥足珍贵。

  《幸福》杂志在最后这个调查结果公布时,在醒目的位置上刊登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人生的对手很多,想成为永远的赢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永远成功的幸运儿,第100份答案上那个一直不服输的人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与其期盼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不如在心间播种一粒克拉,长出公平的种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1:36

沃尔曼试金石时间:2012-02-18 作者:小小Z 点击:240次   那是一个的夏天,我在一家餐馆打工,做夜班服务台值班员,兼在马厩协助看管马匹。

  旅馆老板是瑞士人,他对待员工的做法是欧洲式的。我和他合不来,觉得他是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只想雇用安分守己的农民。

  我当时22岁,大学刚毕业,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有一个星期,员工每天晚餐都是同样的东西:两根维也纳香肠、一堆泡菜和不新鲜的面包卷。我们受侮辱之余,还得破财,因为伙食费要从薪水中扣除。我异常愤慨。

  整个星期都很难过。到了星期五晚上11点左右,我在服务台当班。当走进厨房时,我看到一张便条,是写给厨师的,告诉他员工还要多吃两天小香肠及泡菜。

  我勃然大怒。因为当时没有其他更佳的听众,我就把所有不满一古脑儿向刚来上班的夜班查账员薛格门·沃尔曼宣泄。我说我忍无可忍了,要去拿一碟小香肠及泡菜,吵醒老板,用那碟东西掷他。什么人也没有权要我整个星期吃小香肠和泡菜,而且还要我付账。老天,我非常讨厌吃小香肠和泡菜,要我再吃一天都难受。整家旅馆都糟透了,我要卷铺盖不干,然后去蒙坦那。我这么痛骂了二十分钟,还不时拍打桌子,踢椅子,不停地咒骂。

  当我大吵大闹时,沃尔曼一直安静地坐在凳子上,用忧郁的眼神望着我。他曾在奥斯威辛纳粹德国集中营关过3年,最后死里逃生。他是一名德国犹太人,身材瘦小,经常咳嗽。他喜欢上夜班,因为他孤身一人,既可沉思默想,又可以享受安静,更可以随时走进厨房吃点东西———维也纳小香肠和泡菜对他来说是美味佳肴。

  “听着,弗尔钦,听我说,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吗?不是小香肠和泡菜,不是老板,也不是这份工作。”

  “那么到底我的问题在哪里?”

  “弗尔钦,你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但你不晓得不便和困难的分别。若你弄折了颈骨,或者食不果腹,或者你的房子起火,那么你的确有困难。其他的都只是不便。生命就是不便,生命中充满种种坎坷。”

  “学习把不便和困难分开,你就会活得长久些,而且不会太惹得像我这样的人烦恼。晚安。”

  他挥手叫我去睡觉,那手势既像打发我,又像祝福我。

  有生以来很少有人这样给我当头一棒。那天深夜,沃尔曼使我茅塞顿开。

  此后三十年来,我每逢遇到挫折,被逼得无路可退,快要愤怒地做出蠢事时,我脑海中就会浮现一张忧伤的面孔,问我:“弗尔曼,这是困难还只是不便?”

  我把这句话叫做沃尔曼试金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1:49

请把焦点对准我时间:2012-02-18 作者:小小Z 点击:302次   我从来都没注意过她,她也不是那种能引人注目的女孩。她个子不高,长得只能算是普通。上课的时候,她喜欢一个人坐在后排,看书,或者记笔记。

  有一次叫她读课文时,听到她标准的美式发音,我才对她刮目相看。后来,全国高校英语演讲比赛,我们学校有一个名额,我想了想,微笑着填上她的名字。

  改稿,纠正发音,甚至到肢体语言的处理,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忙到很晚。我真的很喜欢她,也很想让自己年少时未
能实现的梦在她身上发生。

  可是,我总是隐隐地有些担心,因为她太内向、太安静了,她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吗?

  比赛那天晚上,我很早就坐在了大礼堂的前排。我对她说,别紧张。她看着我,脸红红的,什么也没说。

  我的心一沉,看来,她确实紧张了。我拍拍她,让她去抽签,结果,我们抽到的是第9号,而前面一位选手,是公认的英语高手。

  果然,英语高手的演讲相当成功———幽默诙谐,充满个人风格。全场几乎每隔半分钟就会响起一次热烈的鼓掌,直到她上台前,大家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他的演讲。

  我的手心沁出汗水,我在台下,不敢望向她,她是第一次上台,出现任何差错我都不能怪她,可是,在那一刻我才发现,我是那么害怕她失败。

  强烈的镁光灯,空旷的大礼堂,她显得那么小,那么微不足道。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她已经走上了台,底下,3000名学生依旧很吵。我在心里说,没希望了。

  我看着她,她真的让我想起许多年前同样因为不能引人注目而与荣誉失之交臂的我。

  但是,让我震惊的一刻发生了。她并没有像我们安排好的那样问大家晚上好。我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声音,很响亮的声音:“现在,请把焦点对准我。”

  “请把焦点对准我。”

  一共三遍。一遍比一遍响亮,震人耳鼓。

  全场鸦雀无声了。

  我不敢相信,那么洪亮的声音会是那个平时说话细声细气,丝毫不惹人注意的小姑娘发出来的。接下来我听到她婉转的声音在空中盘旋,比夜莺更动听。

  她的演讲结束良久,全场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不知不觉拍手拍到热泪盈眶。是的,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是我的学生,在若干年后教会了我生命里最动人的一课,那就是:

  千万不要低估沉默者的力量,有时候,巨大的能量皆发源于无声无息的蕴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2:03

永远的圆桌时间:2012-02-18 作者:小小Z 点击:343次   几年前,我的一位朋友毅然辞去她那份薪金稳定令人羡慕的工作,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在她的成就已令人瞩目的今天,我想起的仍是那最初的圆桌。她是从寻找合作伙伴开始的。她不在熟人中寻,而是在陌生人中寻,通过培训来招聘挑选。陌生之间当然有一个建立相互信任的过程,因此培训班的第一课,就显得相当的关键。

  我应邀担任了第一节课的老师。培训地点设在一间小学课堂里。不知什么原因,那天开课时间到了,教室里却只有寥寥十几个人。我建议等等,她说不能,这样就伤害了准时的人。我说这么多空位太难看,她很果断地撤去讲台,将六七张课桌摆成一圈,老师学生团团围住。座无虚席,上课了!

  断有迟到的学员进来,来一个就添一张椅子,不断增多,圆桌的规模不断扩大,到下课时数数,已整整扩大了一倍。然而,少的时候并不觉得缺少,多的时候不觉得多余,自始至终座无虚席济济一堂,第一课很成功。

  之后,我时而听她有捷报传来,对具体细节却知之不多。但我总相信,她的成功与最初的圆桌效应有关。她那里永远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出现空缺,新来的每一个人又都能立即平等融入。圆桌的规模大小可以时常调整改变,但她保证了它是永远的圆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2:14

长颈鹿与鹅卵石时间:2012-02-19 作者:小小Z 点击:455次   下面这个故事是我在电视里看到的:

  当动物学家莱克斯在西伯利亚亲眼看见一头巨大的长颈鹿倒下时,不但他为长颈鹿扼腕叹息了好长时间,作为电视观众的我,也为那个悲壮的场面感叹了好久。

  那时,长颈鹿因为口渴得厉害,便去一条小溪边喝水。莱克斯发现小溪里的水很浅,还不到长颈鹿的脚踝,他正站在一旁,架好了摄像机准备录下长颈鹿喝水的镜头。

  可就在长颈鹿刚刚走下小溪准备伸长脖子饮水时,突然脚下一滑,它那庞大的躯体轰然摔倒在了小溪里。原来它的前脚不小心踩到了一颗鹅卵石,鹅卵石因为长期泡在水里而长了一层青苔,就是那颗长有青苔的鹅卵石将这只庞然大物给摔倒了。躺倒在小溪里的长颈鹿怎么挣扎也爬不起来,因为它的腿太长,身体太重,外加一条长长的颈,一旦躺倒在地就很难站起来。

  尽管莱克斯也很为它着急,但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毫无办法的,而在那茫茫的西伯利亚大草原,除了他这个动物学家再也找不到人可以帮助,长颈鹿将最后一点力气挣扎完,终于垂下头去淹死在了浅浅的溪水中。

  一个看似庞大鲜活的生命,却在一瞬间丧生于一颗小小的鹅卵石。

  在我们的人生中,这样的例子其实是很多的。据报载,20年前的500强企业,现在没剩下几家了。其主要原因就是高层的决策失误而导致企业破产。而那些决策者,往往也是因为有着像长颈鹿一样的骄傲心态,自以为很强大,而忽视了脚下那长了青苔的鹅卵石。要知道,千里江堤溃于蚁穴,往往看似强大的东西,其实不堪一击!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办人松下幸之助说过这样一句话:公司里的事有百分之九十我不知道。试问,现在的企业决策者有哪一个能够如此虚怀若谷?另外,史玉柱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离破产永远只有十二个月。这是一种居安思危的精神!我想,企业的决策者们如果都具备了松下幸之助的虚怀若谷,再加上史玉柱居安思危的精神,又有哪一家企业能够轻易破产?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鹅卵石还有很多,比如骄傲自满,比如刚愎自用,比如利欲熏心,比如贪赃枉法,甚至一个不卫生的习惯……这些都是侵害我们生命和事业的鹅卵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2:25

一瓶水打败对手时间:2012-02-19 作者:小小Z 点击:1019次   大山继续往前走,走进沙漠二十多里时,老天突然刮起昏天黑地的狂风,整个大地被风暴抬起来又埋下去,埋下去又抬起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风暴才消失了。这时,透过漫天的黄沙,大山看到泛白的太阳已经挂在西方的天幕上。为了在天黑之前走出沙漠,大山强忍着周身的疼痛,从地上爬起来,举起水壶,想润一润干得冒烟的喉咙,哪知,水壶已经空了。水壶被风暴一抬一摔,水全溢干了。

  说来也巧,蓦然间,大山看到不远处还坐着一个人。他像遇到救星似的跑过去———发现那人正是自己的死对头高成!高成也是被摔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原来他跟大山一样,也是为了实地预演提前来适应场景的。

  对头见对头,危难之间相对无语。不过,高成比他好多了,他的面前还摆着两小瓶矿泉水。见到水,大山激动得全身发抖!可是,向他讨,他必然会向自己提出苛刻的交换条件,这是万万不能答应的。向他买,在这个时候,他断然不会出卖自己的救命水!

  大山摇了摇空空的水壶,赌气似的说:“没有水,我就是喝尿也会挺过去!”于是,他拿起水壶,朝一旁走去。

  可是,他周身的血液都像被蒸干了,哪里还解得出来呢?如果没有水,恐怕会渴死在沙漠里。大山害怕了,因为他一脚踢开了一具白森森的骷髅!看来,只有……

  他悄悄地潜到高成的背后。这时,高成正把最后一瓶水递到嘴边。说时迟,那时快,大山一把夺过高成手中的水,提起自己的行李包就跑……

  这天晚上,大山翻过最后一道沙丘,一跟头跌倒在草原上的一堆篝火旁。等他醒来的时候,那个牧民不解地问:“明明你包里还有一瓶水,为什么固执不喝呢?”

  原来,这瓶水是高成偷偷塞进他的行李包的。牧民正是用这瓶水灌醒了他。大山先是惊愕,继而羞愧得号啕大哭起来……

  大山和牧民骑着骆驼重返沙漠,怎么也找不到高成,倒是第二天晚上,高成自己奇迹般地重返驻地了。大山不敢去问他是怎样创造这一奇迹的,自己悄悄离开了公司,从此再也没有涉足影视行业,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的朋友。他说:“就凭那瓶水,我觉得只有高成才配演绎那位英雄。我从来没有向人认输过,可这一次却输得心服口服啊!”

  看来,爱不仅能化解仇恨,它还是打败对手的锐利武器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2:35

“怕”让你成功时间:2012-02-19 作者:小小Z 点击:853次   老同学聚会,谁也没想到马小华是混得最好的人,但更没想到的是:从毕业至今,他竟然在一家公司做了十年!

  十年,现在还有谁会在一家公司呆上十年?能呆上五年就已经是奇迹了。他现在是一家外资企业的生产部经理,年薪30万,他是自己开小车来的,全班仅他一个,我们齐声向他讨教成功之道,谁知他的答案只有一个字:怕!

  他说其实我也曾想过换环境,但一想到新的地方还得熟悉,再说找工作太难,而且你不能保证新工作会比原来的好,我就怕了。怕折腾,与其这样,倒不如把找工作的精力放到现在的工作上,多学点。我在生产线呆了五年,然后当技术员两年,后来是副经理,现在把副字去掉了。

  兄弟们,熬吧,别一山望着一山高,熬时间长了,机会也就有了。我是我们公司所有技术人员中学历最低的,但我在公司的时间最长,我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工作经验,我甚至熟悉机床上每一颗螺丝钉,没有谁比我对公司的生产线更了解,所以我当了经理。

  真的,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只要你执着,踏实地走稳每一步,就一定有回报的那一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2:47

永争第一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49次   在大学时,给我们上课的万教授,经常会有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

  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也搬到大学课堂?

  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

  谁知教授紧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可傻了。

  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有见过!”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不料,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知道教授的下一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于是,教授又自鸣得意地提了几组类似的问题。非常奇怪,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万教授很高兴,似乎成功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却莫名其妙,不知教授在玩什么花招儿。幸好教授转过了身,黑板上飞快出现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原来,教授是在鼓励我们要永争第一呀!

  教授接着陈述了他的一项实验结论。

  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的原因,就是应用了这个结论。教授受托为某公司招聘人才时,总会让那些应聘者莫名其妙地选座位。教授淡然一笑:“其实,那些应聘者知识实力相差无几,我哪里知道谁是千里马,我不过知道谁爱坐前排罢了。”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道:“不是说一定要你们抢坐前排,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有永争第一的精神状态,才会不断进步,达到事业的高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2:57

第三块砖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320次   那是初中时的一堂翻越障碍墙的军训课,因为我们这些学生个子都太矮小,教官在障碍墙前的起跳处摞起了两块砖,又在上面盖了一块帆布。同学们虽说动作不算规范,但都相继翻了过去。

  轮到我了,我是班里最矮的,紧张得心怦怦乱跳。默默重复着教官讲解的要领,开始助跑、起跳、搭手、抬臂……没等肘臂抬上障碍墙,我就滑跌了下来。当我在教官的命令声中第三次滑跌到地上时,眼前那两米多高的障碍墙在我心里已成为一座高山,无法翻越。我仰面躺着,泄气极了。

  “再来一次!”教官喝令着。“能加一块砖吗?”我试探着请求。教官深思片刻,点头应允。教官摆放第三块砖时,我已重新站到了起跑处。深吸一口气,助跑、起跳、搭手、抬臂、跨腿……我终于站到了障碍墙的另一面。“就差一块砖。”我嘀咕着。教官一脸严肃地把我叫到障碍墙前,示意我揭去覆盖砖块的帆布。我莫名其妙地伸出手,然后,我惊呆了!帆布下面,摞着的依然只是两块砖,第三块砖平放在后面。“其实,第三块砖就在你心里。”

  教官的河南口音从此回荡在我的生命中了。

  许多时候,我们对自身能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常常希望依仗身外的帮助。而一个人躺倒之前总是信心先躺倒的。所以,战胜困难,首先就是战胜自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13:06

敞开你的门时间:2012-02-21 作者:小小Z 点击:230次   那一年,我大学毕业进了一所设计院。我们这所设计院的办公条件很好,整整占据了一个楼层,从院长到普通的设计员,每个人都有单间办公室。

  或许是设计院的办公条件太好了,也或许是我们的工作特别需要安静的环境吧,反正大家都习惯于关起门来工作。因此无论何时来到我们的设计院,总是一片静谧。

  可是,刚刚步出校门的我,却很不适应那样的环境。我在大学里是有名的活跃分子,平时总是喜欢和朋友们闹在一起,要我一个人关起门来工作,那还不被憋死!我希望能和同事们有更多的交流,于是,每天一到单位,我就把办公室的门开得大大的。然而整整一周过去了,很少有人走进我的办公室。

  即便这样,我还是坚持每天开门办公,因为我觉得,开着办公室的门,至少在心理上不会感觉那么的憋闷。

  一天,终于有一位女同事跑进我的办公室来了。她说有批新到的书需要搬上楼来,想请我帮忙。我二话没说,立即跟她下楼,很快将八大捆书一一搬上楼来。

  慢慢地,走进我的办公室的同事们逐渐多起来了。当然,并不是来串门聊天,而是有工作需要我配合的,这对我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作为刚进单位的新人,我最怕的是无所事事,只要能和大家多交往,多做点事、多吃点苦对我来讲根本没啥。

  一个月很快过去,我也和大家混熟了。因为我的办公室总是开着门,大家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总是会第一个来找我。我感觉自己在院里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人了,这种感觉很好。

  某天,院长手里拿着一叠稿纸,急急地从我办公室的门前走过,看到我的门开着,他突然又退了回来,对着我说:“那个,你……”

  院长显然对我还不太熟悉。我赶紧站起身来,说:“许院长,我叫林友光,是刚刚从浙江大学毕业到院里工作的。许院长您有什么吩咐?”

  “哦,小林。”许院长看了我一眼,问:“你打字快吗?我这里有一份材料,下午开会就要用的,得马上打印出来。”我们设计院的规模并不大,因为大家都非常熟悉电脑操作,因此也就没有聘专门的打字员,平时有什么材料要打印,院长都是临时抓差的。

  “没问题,许院长,我一会儿就能打好。”我胸有成竹地说。

  一个小时后,我把那份8000多字的材料打印并装订整齐,送到了院长室。许院长接过材料,满意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除了同事们经常会找我帮忙,许院长也经常在我办公室门口喊一声,吩咐我做一些事,可能他感觉到喊一声比敲门方便多了。

  渐渐的,我成了设计院里最忙的人,大事小事,不用谁指派,都会自然而然地落到我的头上。而各市地院长只要有什么重要的事务,也总是会叫上我。

  前年年底院里决定提拔一名院长助理,民主推荐时,工作才一年多的我被大家一致提名。在大家心中,我早已经是院长助理了。

  后来因为恋爱的原因,我去了别外一座城市,应聘到了一家民营公司。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虽然大家都坐在一个大开间的隔断式办公室里,但同事之间除了工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大家都把自己的内心包藏得死死的,生怕被对手掌握了底细,让别人在竞争中占了上风。

  对于我这种外向型的人说,新的环境实在太让人压抑了。可是我初来乍到,还没在这座新的城市里站稳脚跟,眼前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实在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暂时还没有办法改变我的工作,那我何不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一下环境?我想到原先在设计院工作时敞开门的情景。现在这个大家内心封闭的环境里,如果我能率先对大家敞开心扉,是不是也能博得大家的信赖呢?

  于是,我利用午休的时候,主动找大家聊天。双休日的时候,我还邀请和我一个部门的同事去泡茶吧、打保龄球。

  其实人都是需要沟通的,我真诚地和同事们交往,把我的喜怒哀乐拿出来与他们分享,果然也得到了他们的回应。几位原本极有可能成为关系紧张的竞争对手的同事,如今都成了关系和谐的同事加朋友。当然,我们之间的竞争依然是存在的,但这种竞争是光明磊落的,堂堂正正的,带给我们的是动力而不是内耗。

  更叫人欣慰的是,同事们见我以诚待人,都乐于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我。我能感受得到,在大家心目中,我是可以依赖的人。

  今年春节过后,我被提拔为设计部副经理,这一次,又是大家民主推荐的结果。面对我的晋升,有的人跟我开玩笑说,林友光,你进公司还不到一年,怎么提得这么快啊,你的机遇可真不赖啊。

  是的,只要随时敞开你的门,机遇就会悄悄地溜进来。
页: 943 944 945 946 947 948 949 950 951 952 [953] 954 955 956 957 958 959 960 961 962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