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1:31
因为有用,所以出色时间:2012-02-15 作者:小小Z 点击:245次 有一个男同学,上了黑龙江省某县城的大专,学计算机。那是该省录取时最后出现的学校。大三上半学期,在父母朋友的帮助下他去一个大城市的科研机构实习,碍于面子,该机构接受了他。开始时他干坐着,后来领导看他有点可怜,就交给他一个东西,说:“3个月内完成就行了,到时给你个实习鉴定。”
3天里,他几乎住在单位,然后———完成了它,那天凌晨,他给母亲打电话,一声大喊:“出来了!”
母亲吓了一跳。
当天上午,领导也吓了一跳。
领导对他刮目相看了,又给了他几个任务,并且规定很少的时间,而他居然都提前完成。
实习结束,领导没多说什么,但不久后,到他的学校要人,点名要他。这时,机构的上级部门很奇怪:我这有好多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你都不要,要一个县城的大专生,开玩笑吧。
“不开玩笑,他有用。”那个领导说。
这还没完,后来有一次上级临时借调他去帮忙,结果是:这个部门以前的报表都是最后交,并且还让返工;但这一次,第一个送上去,却成为少数几个一次性通过的。
上面点名要他,下面不愿放,但硬是调走了。
现在他做的事情是负责为研究生、本科生分配工作。
让自己有用,说简单也简单。从大二开始他就不再平均用力,而是开始主攻一项:数据库,那是他的兴趣也是他认为以后用处最广的领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到这上面,他几乎在上一个“数据库”研究班。当然,他既是导师也是学生,这种主攻到了什么地步?有时,老师就让他给同学讲,自己在下面微笑着看他。以至于到了大二下半学期,他向一个别的名校的同学问一个问题,那人大吃一惊:这是我的毕业论文啊……
当然,他也很“滑”,他到最开始那个机构,一看那个任务,正是数据库内容,心里窃喜,心里有数,脸上还是“茫然”,这样他就更有用了。
这样的学生不会没有工作。
他的经验总结就是:我所学的知识对应社会工作的一个领域,那一领域“利益的最大化,是我的方向。”
该领域某一个核心能力(最重要或最有普遍实用性)对应我一个知识点,我在这方面强化,找一切机会转化为实践能力。
找到它,你就已经找到了工作。因为那一领域有太多工作。失去了一个,还有一堆等着你。
你对这一领域有用,就对这个领域所有的就业单位有用。
原始的标准是:出色就有用。现代的标准是:有用才出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1:42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时间:2012-02-15 作者:小小Z 点击:261次 在我童年居住的三合院里,沿着屋檐滴水的沟槽下,摆了一排大水缸。水缸有半人高,缸口大到双手不能环抱过来,是为了接盛从屋顶流下来的雨水。从前的乡下没有自来水,为了生存,村民们必须寻求各种水源,他们一方面凿井而饮;一方面到河边挑水灌溉;下雨天蓄在水缸的水,则用来洗衣洗澡,这样不但可以惜福,还能减轻到河边挑水的负担。
刚下过雨的水缸是浑浊的,放一些明矾进去,等个两三天,水才会慢慢的澄清。由于要让水澄清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使水浑浊却只要一下子,因此,妈妈严格规定我们不能去玩水缸的水。玩水的后果就是在水缸边罚站。
“不可以玩水缸的水。”不只是我们家的规矩,乡下三合院的孩子们全都知道这个教训。
但是,不玩自己家的水,并不表示不玩别人家的水。
我们家正好在去中学必经的路上,每天有成千上百的学生走过。有一些喜欢恶作剧的孩子,路过的时候会突然冲进院子,每个水缸都搅一下,然后呼啸着跑走。
这可恶的举动,使我们又愤怒,又紧张。为了防止水被弄浑,我们终日都坐在院子里,等待恶作剧的孩子。
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整天坐在院子里,有时要上学,有时要工作,一旦稍有疏忽,孩子们就冲进来把水弄浑。
这使我们更陷入痛苦之中。
妈妈看我们被几缸水弄得心神不宁,就安慰我们:“你们的心比水缸的水还容易混乱。那些恶作剧的孩子,你们愈在乎,他们就愈高兴;如果不理他们,时间一久,他们就觉得没什么好玩了。你们各人去做该做的事,不要管水。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我们听了妈妈的话,该上学的上学,该工作的工作,不再理会恶作剧的孩子。他们也很快就失去兴趣,水,也自然的澄清了。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妈妈的教诲,常常在我被误解、扭曲、诬陷的时刻,从水缸中浮现出来。我们的心像水一样容易混乱,但在混乱之际,不需要过度的紧张与辩白,需要的是安静如实的生活。当我们的心清明,水缸的水自然就澄清了。
如今,我每次走过乡下的三合院,童年院子里的水缸历历在目,就会想到一个洁身自爱的人,心境就有如水缸的水,来自天地,自然澄清。生命中的曲解,是一时一刻的,智慧与情境的清明追求,却是生生世世的。
一秒钟的混乱,可能要三天才能清明,但只要我们能够迈向更高的境界,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1:53
守护一脸笑容时间:2012-02-15 作者:小小Z 点击:254次 古河是个穷孩子,小时候帮人做豆腐。
古河是个认真的孩子,做事总是尽心尽力,又总是充满信心,所以做得事情也很多。主人什么时候看到他,他都是一副信心十足、笑容满面的样子,所以主人把看他做事当成是件愉快的事。长大以后,他不再做豆腐了,被放债的人雇去催收钱款。
古河靠着他的笑容,把收款的事情做得很出色,多么难收的款他也能收回来。
有一次,古河到一个借债的人那里要钱,这笔债早就应该还了,可是借债的硬是拖,“一千年不赖,一万年不还”。这一次,一看来了个讨债的,脸色立刻由晴转阴,对古河一脸冰霜,横竖不理不睬。他把古河一个人晾在那里,自己走了。晚上,直到睡觉的时候了,他也没搭理古河,索性关了灯,睡大觉去了,让古河一个人摸黑枯坐。古河晚饭也没吃,又冷又饿,但他就是不生气,就是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天亮。第二天早晨,那个借债的人看到古河仍然坐着,脸上仍然挂着笑容,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着实被感动了,恭恭敬敬地把钱还给了古河。
古河的随和、耐心和永久的笑容,显示了一种心理的力量,意志的力量,信心的力量。
两年后,古河买了一个废弃的铜矿,后来成为日本的矿业大王。
任何一种成功都有自己特有的秘诀。
人们问古河成功的秘诀,古河说:“发财的秘方就是忍耐二字。”又说:“有了忍耐,就没有一件东西能阻挡你前进。”人们这样评论他的成功:“守候着信心与笑容,一切都变得有利起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2:03
疼痛的抚摸时间:2012-02-15 作者:小小Z 点击:361次 曾应邀去一所高校给一些学生记者讲新闻采写中的人文关系。讲座进行中,报告厅里时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讲完,一些学生围过来,提问、要地址。我自觉良好。
一星期后,收到一封信,寄自那所大学。心想,一定是位写作爱好者,听了讲座后写信来探讨问题。
信笺被折叠成精巧的形状,一看就知道写信者是位女生。小心拆开,读下去,心情陡然变得沉重。
我在讲座中曾谈及一事:高考结束后,我到某地采访,发现当地电视台在“热播”有关贫困生的报道。一些在高考中得高分的特困学生,因担心交不起学费,有的在镜头前偷偷哭泣;有的与亲人抱头痛哭;有的甚至在亲人遗像前嚎啕大哭。我说,那种画面给我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我怀疑,如此坦然地公开展示窘境会不会给被访者带来心灵的创伤;我也质问,是不是援助的获得必须以付出自尊为代价?那些以唤起爱心为目的的电视镜头,是不是显得太过生硬粗暴,是不是完全忽略了被访者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信里面说,她就是我所述的曾在镜头前痛哭的一名学生。
她说,自从电视里播出那一报道后,她感觉如受重创,几乎无法喘息。整个暑假她都过得恍恍惚惚。她说她不能怪任何人,因为都是出于好心,她只能怪自己家境贫困。她说她也想过逃离镜头,想过逃离他人怜悯的目光,但她无力决断。她接受了援助,进了这所远远低于自己期望值的高校。
而我讲座中的那番言论,无意中触及了她内心里隐秘的伤痛。她说那一刻她的脑中一片空白,此后我讲了些什么她一概不知。她装作埋头读小说,但其实一行也没有读懂。
伤害一个人就是这么简单。而伤口的复原,却需要漫长的时间。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会在心底掀起惊涛骇浪。
我在回信中表达了诚恳的歉意,并说了一堆苍白陈腐的道理加以劝慰。
她再一次回信,信里说,她现在需要的仅仅是———遗忘。
开始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领地,无论富者穷者智者愚者,身边都围着一道或高或矮的篱笆,以保护自己的个人领地不受侵犯。这道篱笆既是一种拒绝,又是一种邀请:它拒绝恶意的窥探,粗暴的闯入;它邀请真诚的帮助,平等的会晤。它是脆弱的,阳光可以渗透,和风可以吹拂,但无法承受双足的践踏。
伸手相助,永远都是值得赞美的。但请不要忘了认真对待那一道守护人性尊严的心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2:12
两个开发商时间:2012-02-16 作者:小小Z 点击:219次 两个开发商,一个在城东十里开发圆梦花园,一个在城西十里开发凤凰山庄。城东的聘请了最好的设计师,使用了一流的施工队,城西的也是如此。
一年后,总投资十个亿的圆梦花园建成了。60栋楼房环湖排列,波光倒影,清新雅静,曲径回廊,处处花草,置身其中,真如在花园中一般。不久,凤凰山庄也竣工了,它真像一座山庄,60栋楼房依山而筑,青砖碧瓦,绿树掩映,清风徐徐,松涛鸟鸣,确实是理想的居住地。
圆梦花园首先在电视上打出广告,接着是报纸和电台,他们打算投资一千万做宣传,让圆梦花园成为购房者真正圆梦的地方。凤凰山庄建好后,也拿出一千万,不过它没有交给广告公司,而是给了公交公司,让他们把跑西线的车由每半小时一班增加到每5分钟一班。一个月后,凤凰山庄售出的房是圆梦花园的10倍。一年过去,凤凰山庄开始清盘,圆梦花园开始降价。
现在去凤凰山庄的车每2分钟就有一班,坐这条线路上的车,人们可以得到一张如公园门票大小的彩色车票,它的正面是凤凰山庄的广告,反面是一首四言绝句,这种车票每周一换。据说,凤凰山庄有个孩子已在车上背了四百多首唐诗,最少的也背了五十几首。
前不久,圆梦花园申请破产,凤凰山庄借势收购。从此,市区又多了一条车票上印有宋词的线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2:25
请您也吻我一下好吗时间:2012-02-16 作者:小小Z 点击:343次 这是女友讲给我的一个故事。故事是真实的。那时女友还在南方一所著名的大学中文系读书,授课的老师中有一位五十出头风度翩翩的男教授。教授不仅著作等身学识渊博,而且谈吐幽默风趣,经常走到学生们中间和他们谈古说今纵论文事,成为班里女学子们心中的偶像,许多女生甚至于主动接近他,希望得到他的提携和指点。
女友也是其中一个。
一天,她约了两位要好的女同学一块儿去教授家请教几个问题,穿过一条林阴小路,来到了教授居住的一座静谧小院,她们在那青砖灰墙的一幢小楼前停下了脚步,女友伸出手来正欲敲门,却发现门是虚掩着的,于是她轻轻地推开,看到了令她目瞪口呆的一幕。
教授正在屋内,拥抱并吻着一个女孩子。而那个女孩子是他的学生。
看到她们的意外出现。教授的手像触电一样一下子猛然松开、垂落,脸色刹时变得惨白。
双方就这么站着,也许仅仅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却像漫漫的一个世纪,空气死一样沉寂,听得见彼此猛烈的心跳和呼吸。
“我当时的确很震惊,真的,你说我该怎么办?”讲到这里,女友抬起头来问我。
“装作没看见迅速走掉?或干脆走上前委婉地劝说?报告领导或告诉他的爱人,让他受到惩罚甚至身败名裂?这些念头在我脑海中迅速一闪而过。教授不是这种人,他也许只是一时糊涂。”还没等我回答,女友又开始说道。语气缓慢地,像是努力回忆当时的情形。“教授有一个他所深爱也深爱着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在同城的另一所高校任教,他们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这是一个幸福而完美的家庭。他们的家庭和教授本人洁身自律的品质在校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
仅仅是几秒钟的犹豫和停顿后,女友坦然地走了进去,站在教授面前,一脸笑容地说道,“教授,我们都是您的学生,您可不能偏心哟,您也吻我一下好吗?”
教授马上清醒过来。他轻轻地拥抱并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那一刻,他看见教授眼里有湿润的东西闪亮。
另两位女同学也马上会意过来。走到教授身边提出了相同的请求,教授一一应允了她们。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女友的表情显得轻松愉快,“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教授依然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和良好的口碑,他变得更加勤奋地研究和著述,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我毕业那年,他曾寄给我一张贺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永远感激你的善良和智慧,是你拯救了我。”
“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奇妙,挽救或毁灭一颗灵魂,常常就是看似那么简单的几句话。”女友最后说道。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3:10
让你心甘情愿时间:2012-02-06 作者:小小Z 点击:336次 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企业管理的进修班,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有艘轮船在近海触礁,很快便开始下沉。船上来自几个不同国家的商人,他们根本不知道情况的危急,仍在高枕无忧地谈论生意。
船长命令大副说:“快去告诉那些商人,立刻穿上救生衣逃命!”
过了好一会,大副跑回来报告说:“他们都坚持不往下跳。”
于是船长亲自去了,几分钟后他回来说:“他们全都跳下去了。”
大副既佩服又吃惊,问船长用了什么办法。船长说:“很简单,我对英国人说:那就像是一种体育运动,于是他跳下去了;我对法国人说:那是浪漫的,于是他也跳下去了;我对德国人说那是命令;对意大利人说那不是被基督教禁止的;对苏联人说,那是革命行动。”
在讲完了这个故事之后,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请你让大家走出教室。
第一位同学说:“我命令你们出去,听到没有!”全班大笑起来,没人响应。
第二位同学说:“各位,我要打扫教室,请大家离开!”响应的人刚刚过半。
轮到我时,我看了看手表,刚好,快到吃饭时间了,我便说:“各位!食堂中午12点开饭,现在已经11点55分了,大家都去吃午饭吧!”不出数秒,全教室30多人嘻嘻哈哈都走光了。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管理,原来,管理就是怎样让人心甘情愿的艺术,就是设身处地地了解别人的需要,考虑别人的利益,以及,如何撩起他们心中真正的渴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3:28
歉 疚时间:2012-02-06 作者:小小Z 点击:212次 陆梅从海外回国讲学,费了不少工夫找到我,说,老同学,一定要想办法帮我把初中的王老师给找着,就是教我们数学的,二十多年了,我一直记挂他,想看看他。
在去王老师家的路上,我说你现在可是知名学者了,怎么先想到返乡找王老师啊。陆梅说,我找王老师的原因,想必你是知道的。然后平和地笑着。
我这才细看了陆梅,她穿得像一个中学女教师,和寄给我的照片判若两人。
从小学到她进大学少年班,聪明的陆梅一直是我们同学心中的痛。
那些日子,她经常在黑板上演算各类难题,然后骄傲得像公主一样,把粉笔头扔成橡皮筋一样的抛物线,说一句,玩儿去了,你们发呆吧。
多年以后,在潜艇上服役的同学,给我写信时还说,我在中国的最南端,但一想到陆梅同学,我的心还有她留下的阴影。
有一件事给了我们巨大的震动。初中快毕业时,教数学的王老师辅导我们应考,陆梅不断提出疑难问题问老师,在他一脸虚汗时,陆梅跑离座位,在黑板上写出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这事在学校里很快传开了,王老师不久被迫离开了学校。据说,校长很生气,说你一个老师,连学生都不如,这不是误人吗?
后来,我们陆续离开了家乡,有时回去,听说王老师在镇上做起了小买卖,很是辛苦,他的妻子一直瘫痪在床上,帮不上他的忙,小孩早早地送到县城上学去了。
在乡村中学边的窄巷尽头找到王老师时,他已认不出我们了,低头在给戏班搭台子。和王老师说到过去的事,他只是憨憨地笑,说,你们出息了,这是一件叫我开心的事,别的,我多数忘了。他的孩子今年上陆梅读过的大学,学杂费是街坊邻居凑的,孩子成绩不错,早有考研的打算,怕是要吃不少苦的。
回来的路上,陆梅说,我怎样才能帮帮王老师,我说,你给他孩子一笔钱吧,好让她完成学业。陆梅想了很久,说,那不成,老师会怪我的。我还是在母校设一项奖学金吧,重奖家贫而学习好的孩子,算作我的回报。
我说,你和以前不一样了。陆梅的神色很是自责。
老同学,是不是我以前锋芒太露了。我还是上少年班时才醒悟过来。那次,我去报名,在校园问一个学生模样的,如何去报名点的路,他看上去大不了我多少岁,没想到他已是博士了,我很惊讶。他指指宿舍门前一位白发老人说,看见没有,那个看门的大爷退休前还是博导呢。他的表情很随和,让我感到少有的温暖。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个性的张扬,是对别人的伤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3:38
看尘埃飞舞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651次 在非洲大陆,舌蝇从不叮斑马,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发烧、疼痛、神经紊乱,直至死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舌蝇的视觉很特别,一般只会被颜色一致的大块面积所吸引,而斑马一身黑白相间的斑纹,对舌蝇而言,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斑纹,却使它很容易受到狮子之类的捕食性动物的攻击,这就意味着在进化过程中斑马的选择使它有更多被狮子吃掉的风险,当然,它也成功地躲掉了昏睡病的困扰。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选择,一举两得的事很少,可是,我们又必须面临许多选择,这便是人生。
正如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尘埃,它污染空气,但它又把我们的天空渲染得更蓝。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阳光照进室内,会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正是这些小小的尘埃在反射和散射着阳光,使阳光变得柔和、舒适。尘埃还有过滤光的作用,它滤去太阳的红、橙、黄、绿等较强颜色的光,留下的是较弱的蓝光,这些蓝光被大气层中的尘埃吸收反射和散射着,于是,天空变得蔚蓝、温柔。
存在就是合理,天空容纳尘埃,原来是美丽的智慧,而不仅仅是因为有博大胸襟。人生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但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东西,所以,我们面对选择时,可以多一点从容,面对万象时,可以多一点宽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11 10:23:48
自残的王鱼时间:2012-02-07 作者:小小Z 点击:272次 太平洋中有一个布拉特岛。在这个岛的水域中,有一种鱼,叫王鱼。王鱼分为两种,一种有鳞,一种没有鳞,有鳞没有鳞,全看自己,是由自己来选择。这个太有意思了。
如果王鱼从小到大都没有鳞,就比较好活。因为这比较自然,自然了,也就与外界更能融洽,活得更自主一些。这种没有鳞的王鱼,一生都较为平静。
但有的王鱼,会选择另一条道路,让自己慢慢地有鳞。王鱼的鳞很特别,是来自外界。王鱼有一种本领,只要它愿意,就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的身上。它先给它们一点好处,一点自身的分泌物。当这些小动物被吸引后,王鱼便要千方百计地把这些小动物身上的物质吸干,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一种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便会变成另一种形态,貌似强大,满身像个大气球,比没有鳞的王鱼,最少大出四倍。
而没有做吸附的王鱼,还会是老样子,看起来比较渺小,远不如吸附了外界物质的王鱼那么壮观雄伟。自然界真是无奇不有。都是王鱼,一个像爷,一个就像孙了。
可怜的是,当吸附了外界物质的王鱼,生命进入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这种附属物会慢慢脱离他的身体,使它重新回到原本的面目,那个较小的外形。别人无所谓,它自己却无法忍受没有鳞片的状态,光秃秃的模样让它不自在。
一条鱼,从有鳞到没有鳞,一定是死去活来的体会。这是一种从里到外的被剥夺。
被剥夺了的王鱼,是非常痛苦难堪的。它无法再适应这个世界,游动得也很不自然,干什么都不像它自己。干脆说,什么也都干不成,还会变得异常烦躁。绝望地挣扎,存在于每一天、每一刻。甚至它去无端地攻击别人,以解脱自我。可惜,在攻击别人的时候,它又没有了往日的能力,反过来被别人撕咬,遍体鳞伤。
而这时的王鱼,就去自残,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往岩石上猛撞,撞得稀里哗啦的,死得真是惨不忍睹。总之,它往日主宰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不再属于它。自己变了,世界也就变了。外界让它别扭,自己也让它别扭。
越是身上附属物多的王鱼,后来就会越痛苦。它光秃秃的身子,孙子辈的模样,使它暗无天日。可怜的王鱼,最后会浮上水面,跳上翻下,挣扎数日,死去。
死时的王鱼,身上红红肿肿,到处腐烂,眼睛也被自己撞瞎,完全不像个样子。凡是看过王鱼惨死后的人,都会在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都会觉得王鱼太惨,也都会认为,它们不该选择附属物作为自身的鳞片。那本来就不是自己的。
这里当然不是说王鱼,而是说在世上如何做人。作为人,一生中很多情景,确实很像布拉特水域中的王鱼。本来是自自然然的,活得十分自由。但为了某种目的和欲望,他们常常不喜欢,也不满足这个自己。于是便靠着那些附属物来过活。
一个人的高位,一个人的名誉。当这一切到来时,确实会使人变为另一种模样,比以往“高大”上数倍,就像王鱼。问题是,它们总是要脱离你而去。在很多地方,自然法则是不变的,你总是要还原,这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一种残酷,是把你再次变为你并未充分认识的,也从未喜欢过的那个从前的,没有鳞的时候。
王鱼的可怜,往往也是我们的可怜。很多人尝到了丢官的凄惨,尝到了英雄不再的失落,尝到了人世间种种必然返回的无法接受。其实很多人都应该去看看王鱼,早早准备,早早从泥潭中拔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