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dongzi

【平台活动】人,有了书籍的陪伴----写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

发表于 2020-4-6 08:36:59 | 查看全部
易中天说:读书是谋心。“读书不要想着实用,不要有功利心。读书是为了遇见一群有趣的灵魂。然后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

        “读异书,如对渊博友。读名人诗文,如对风雅友。读圣贤经传,如对谨饬友。读传奇小说,如对滑稽友。”

        旅行,能让我们遇见各种美丽的风景。读书,能让我们遇见各种有趣的灵魂,从而让我们变成一个有趣的人。
        
        爱上读书,每天都是读书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6 09:05:57 | 查看全部
读书,读什么

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犹粮也,善读之心中不慌。

书香盈怀品自高,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启迪智慧,滋养浩然之气,塑造高尚人格,厚植前行动力;读书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涵养为民情怀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本领、干事有为的重要方式。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凡志存高远、聪颖智慧、修身齐家的人,几乎都对读书情有独钟、爱之切切;凡事业有成、贡献卓越、流芳百世的人,几乎都对读书情真意切、钟爱有加。古人爱书,留下许多典故:“李密牛角挂书”“屈原洞中苦读”“苏舜钦以书下酒”。今人爱书,亦留下许多逸闻趣事:曹禺真读书假洗澡、闻一多醉书忘婚。当一个人真正让读书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会对好书爱不释手、挪不开脚,一日不读便饥渴随来、心有不甘。把读书当作爱好习惯,在读书世界里把握人生道理、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岂不乐哉。

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曾说过,“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要想在“有涯”的生命中,读遍古今是不现实的,学贯中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还不断有如同涓涓细流般的新知识汇入。对党员干部来说,新形势新要求也迫切需要紧紧围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奋斗目标,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需而读、择优而学,不断增强本领。通过多读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提高专业理论素养,补足能力之缺;通过阅读经典历史著作,彰往而察来,见贤而思齐,蕴好作风之清。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犹粮也,善读之心中不慌。”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一些党员干部感叹,自己很爱读书,也读了不少好书,可总觉得效率不高、成效不显,为什么会这样?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运用不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想把“纸上得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离不开边读边思,思而再读,读思结合,不然会“终觉浅”。书中的知识是死的,想让它“活”起来,必须“躬行”,如此才能真正让书中的知识成为服务群众的好帮手,成为成长进步的进阶石。

读书难在坚持,贵在坚持。坚持“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独上高楼”的寂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定能在“灯火阑珊处”领悟到读书的乐趣,品味到满怀的书香,使人生如春天般静美而丰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6 17:34:0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8 19:59:08 | 查看全部
一路书香相伴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书。那个时候物质匮乏,书籍也少。不像现在,书店鳞次栉比,网络小说遍地开花。想看那一方面的一搜就出来,方便的很。
刚上小学时候流行一种小画书,也叫连环画,当时看得最多的就是那种小人书,至今还记得《岳家军》中“八大锤”前躬后驱的姿势。
有时候看到同学们手里拿着书,眼馋,忍不住跟人家要来看,许下很多空头支票,就想先饱了眼福再说。后来有书的同学看书都是躲着我看,怕我抢他们的书。
三年级的时候,还迷上了听书。村子里来了一对说书的父女,住在大队委的房子里。自这对父女来了以后,一到晚上,村人空巷,都跑到大队里听书去了。
记得那个时候晚上还上晚自习,听见下课钟声一响,我提着煤油灯风一样的速度往大队里跑,为了听书,经常把煤油灯的那个灯芯头跑掉,为这没少挨父母骂。
只听见那女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拍,从上回书说到一直到……且听下回分解,偌大的屋里竟然没人说话,鸦雀无声,全都沉浸到故事情节里去了。那个女先生说的相当好,可以和当时的名家刘兰芳相媲美。听得最多就是《杨家将》《薛仁贵》《岳飞》等,这也许就是我最初的历史启蒙。
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肖老师,家是外地,住校,人随其姓,个子小小的,长得很秀气,带着那种古典美。
对她记忆犹新是因为我家就在学校旁边住,只要家里改善生活,母亲就让我给肖老师送点去,说一个人在外很不容易。老师的宿舍里有很多书,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次去我都喜欢翻翻看看,她见我喜欢看书,每次都让我拿着本,看完以后再回去换。
她教我们语文,鼓励我们多看书,多记笔记,把喜欢的文字记下来,只有多读多记,才能有利于自己的作文水平的提高。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看完了《青春放歌》、《林海雪原》《封神榜》《红楼梦》等,当时看这些书的时候里面都有很多字不认识,意思也都不明白。特别是那本《红楼梦》,读来更是费劲,咬文嚼字,让我甚是难懂,但我喜欢抱着大部头书的感觉,囫囵吞枣就给看完了。
上初中以后,迷上了小说,甚是疯狂。那时特别流行“金庸、梁羽生、琼瑶”等名家的小说,我是下课看了上课看,乐不思蜀。
经常把小说包上书皮,充当课本,在数理化课上大看特看。那个时候我的数理化已经彻底完了,听课就像听天书,云里雾里。远不如读小说来的快乐,经常是老师在课上苦口婆心,我沉浸在自己的“江湖”中,不能自拔。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小说经常被没收,一次,两次……后来老师忍无可忍,把父亲叫到学校,诉说我的“恶劣”行为。回家父亲结结实实打我一顿,我赌气把书一仍,学不上了。就这样我早早地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后来慢慢长大以后,才明白老师和父母的良苦用心,明白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个时候后悔也已经晚矣。
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挣钱了,有自己的时间了,有了自己的金钱。陆续读了“路遥、三毛、毕淑敏”等人的作品,看全了四大名著。《荆棘鸟》《简爱》《乱世佳人》等外国名著就是在那个时候看的。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是我最惬意的一段时期,不用学那些烦人的符号,也不用那么多的生活牵袢,下班就窝在自己的宿舍里看小说,游弋在属于我的世界里,忘记了一切,书就是我的天地人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书已经成了习惯。书无时无刻不在我身边,恋上了书,也恋上了文字,喜欢写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喜欢做些读书笔记,把我心仪的话都给记了下来。偶尔翻看这些笔记,看到那些美丽的文字,就像相遇一位知己,心里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那种心动似曾相识,让我心生暖意,因为这些美丽的文字把我心里想说的却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话都给写了出来,让我回味无穷。
就比如第一次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这首词的时候,顿时被着优美而伤感的文字所吸引,忍不住找到出处,仔细阅读。原来这是纳兰性德作的《木兰词》,词中以失恋女子的的口吻来诉说着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种种背叛,本来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若知道迟早要分离,倒不如保持那份“初见”的美好。
一句“人生如之如初见”道出了人生的无常。再情投意合的人们,最后也有背情弃义的时候。人生如果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总是那么温馨甜蜜,甜蜜该多么美好啊,可这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愿望,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呢。
因为这一首词,我竟然开始喜欢纳兰那带点忧伤的、凄美的,缠绵悱恻的文字,跟着他的词慢慢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品味着他的惆怅,体会他的多情,认知他的才华,读懂他的心事。
他的“我是人家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的无奈,也让人在他的世界中产生共鸣,忍不住为他一切的一切所欣喜,所神伤,所动容,所忧虑。我想这就是文字最大的魅力所在。
恋上了文字,喜欢上阅读,其实也就恋上了寂寞,喜欢阅读的人要摒弃来自外界的诱惑,没有时间逛街,也没有时间闲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最怕别人来烦扰,这样的一个我也许是孤寂的,但是我依然喜欢读书,喜欢那种浅墨淡香的温暖。
闲来无事时,我喜欢穿行在书店,书摊,去淘我喜欢的书籍,抱着那厚厚的一本书,就像抱着一个我珍爱的宝贝,让我爱不释手。
在这个红尘俗世里,摒去心灵的浮躁,静下心来,清茶一盏,好书一卷,去和书中心仪的人物来一个浪漫邂逅,似水流年中,记录我的喜怒哀乐,品味我的大好人生,这也是一种幸福。
读书是一种爱好,渐渐的变成一种习惯,习惯于只要有时间就拿起一本书来阅读,那种阅读的感觉,怎么说呢?用白话文就是“大冬天喝了杯热水”,全身暖煦煦的,用文艺点的话就是“你是我的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9 09:17: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0 13:05:45 | 查看全部
有了书籍陪伴的屋子,就像人有了灵魂!有了灵魂的躯体,有了书籍的陪伴,生活是那样五彩缤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0 13:07:16 | 查看全部
张坚老师写的很好,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1 09:58:11 | 查看全部
   读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1 10:09:55 | 查看全部
读书好,读好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12 21:42:5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