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dongzi

【平台活动】人,有了书籍的陪伴----写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

发表于 2020-4-22 17:17:49 | 查看全部
阳光灿烂的童年
    “列车载着不安的人们,发出隆隆的声音,奔驰在黑夜之中。”
    我叹了一口气,轻轻合上书页。书的封面画着一位扎着羊角辫的短发小女孩,她叫小豆豆,是本书的主人公。
    一年级的小豆豆因有些顽皮好动被原学校劝退,妈妈带着她来到了新的学校,有趣的故事便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这所名叫“巴学园”学校有些与众不同。校门没有气派的混凝土柱子,只有两棵矮矮的长着绿叶的树,上面挂着写了校名的牌子。校园内停放着六辆改造后废旧电车作为教室,学生每天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想要的位置。第一节课开始,老师会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课开始学习。上课多以自习的形式,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老师来讲解。
    除了上课,巴学园的午餐时间也别具一格。校长先生没有叮嘱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均衡,只让大家用盒饭装满“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带到学校。每次开饭前,学生可以介绍自己带来的食物是属于“山”还是“海”。大家的注意力会被食物不同的外观和味道所吸引,只会讨论这些食物的来源,从不会有“谁的菜高级、谁的菜寒酸”的想法。平时,校长先生总是对学生家长说:“请让孩子们穿上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吧。”因为这样,学生们才可以不必担心弄坏衣服,可以尽情的玩耍。
    就像豆豆妈妈说的一样,“对大人来说没趣儿只会很累,但小孩子就可以玩得这么高兴,真令人羡慕啊……”
    是啊,这些我曾经拥有过的无忧无虑的日子真让人羡慕。
    读着这些故事,我想像着自己变回了小豆豆那般的小女孩。一个阳光正好的下午,从衣柜偷偷翻出妈妈准备在生日送我的红布碎花裙,踮起脚在镜子前给刘海别上一个塑料蝴蝶发卡,然后出门去找小伙伴在院子里玩过家家,直到晚上被各自的父母带回家吃饭。
    校长先生的教育方式很先进,他会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选择的权力,通过各种方式摆脱“刻板教育”的束缚,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
    回想我遇到过的老师,也有这么一位让我印象深刻。她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不过每周她会用一节课的时间教我们一些特别的。有时是用香皂、大头针和彩带编织花篮,有时是切蓑衣黄瓜,还有一次她让大家带一份报纸,日期不限,每人轮流读一个报纸上的新闻。时间过去这么久,即使我会遗忘很多老师的名字,但这位老师的神情和语调,我至今记忆犹新。
    阅读过程整体很轻松愉快,直到我看到最后一篇“再见,再见”。内容只有两页,描写了巴学园最后的故事——离别。
    “从B-29飞机上,数枚燃烧弹投向巴学园,落在了电车教室上。凝结着校长先生梦想的巴学园,被熊熊的火焰包围着。先生无比热爱的孩子们的笑声和歌声消失了,代之以摧人心肺的恐怖声响,整个学校毁于一旦。”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这些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东京一角真实发生的故事。
    没有谁是战争的赢家,战争只会带来杀戮和牺牲。
    不过我很感谢作者,能将那段被鲜血铭刻的历史通过这种形式记录,让故事中平凡的人们跨越时间、跨越地域展现我面前,成为我的朋友。
    这不是一本讲述深奥难懂的书,它更像是一本日记或者同学录,写着那些最美好的回忆,等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的我们在某天翻开它,看看那个天真、充满好奇心的自己,让疲惫的心获得治愈,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寻到纯粹的快乐。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我想把这本《窗边的小豆豆》与大家分享,祝愿你我都能在故事中看到那个扎着羊角辫、顽皮好动的小女孩。
(李羽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2 18:42:09 | 查看全部
 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是一叶小舟,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遨游;书是一扇大门,让我走进知识的世界;书是一双翅膀,使我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2 18:42:3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3 01:55:42 | 查看全部
有的时候真的很想抛开一切琐事与烦恼,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读书,可也总是想想。书橱的玻璃也没能挡住细小的灰尘,再不翻翻,它们或许也会老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3 08:50:22 | 查看全部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也说过:“书是人类的进步阶梯。”书,是知识经验的载体,它记载着古今中外的各类知识,它可以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3 08:51:03 | 查看全部
雨果曾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书籍也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植物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3 08:52:15 | 查看全部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3 09:05:41 | 查看全部
读书使人明智

        读书之益处,首先在于增长见识。
        人生一世,总不能做井底之蛙。
        对广阔世界的认识,正是从书本中来。
        并非人人有机会行万里路,那么至少还可以读万卷书。
        读书,是获取知识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杨绛曾在《读书苦乐》中写道:
        “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
        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
        如此便捷,远胜过世间最高明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3 09:36:44 | 查看全部
《习近平在厦门》一书共13篇采访实录,通过习近平同志当年的同事、接触过的干部群众的真实讲述,再现了他在厦门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充分展现了他深入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科学规律的远见卓识、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3 09:47:32 | 查看全部
《习近平在宁德》一书共19篇采访实录,从不同角度回忆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的工作经历,生动讲述了三进下党、“四下基层”、搞“经济大合唱”、颁布“公务接待12条”、整治干部违规私建住宅等攻坚克难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