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4年11月15日新闻综合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4:06:55 | 查看全部
原标题:跨越山海搭建大开放走廊(主题)

——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调查(副题)

经济日报记者 童政

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自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通道建设速度不断刷新,区域经济动能持续释放。其中,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独特优势的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协同沿线地区全力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努力构建联动效应快速显现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与新时代我国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通道。

巨轮靠泊,班列驰骋。陆海之间,广西北部湾港的声声汽笛,传递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繁忙与高效,以及令人充满期待的未来。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短短5年时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2019年9.4万标箱增至2023年的86.1万标箱。数据变化的背后,有着哪些推动贸易繁荣与跨区域跨境产业合作的故事?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深入地处通道陆海交汇处的广西采访调查。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广西有“陆”也有“海”,凭借独特区位优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发挥通道作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前提。

5年前,由于历史欠账等原因,广西在这方面还有不少短板。“例如,2019年6月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期)投入使用后,钦州港站只有10条股道,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钦州东站普速场股道有效长度不足850米,上下行列车无法站内会车,影响运输效率。”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站站长莫勇说。

当时,广西北部湾港还没有30万吨级的深水泊位,航线只有31条,大型化、专业化、智慧化建设水平比较低。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延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达50万标箱,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000万标箱。这对当时的北部湾港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2019年至2023年,广西财政累计统筹资金超1000亿元支持通道建设,使通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提速升级。

5年来,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扎实推进新通道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黎钦、南防、钦北等广西铁路出海通道干线全部实现电气化,货车运输时长压减幅度近20%,运输能力提升6.5%;正在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建成后,四川、黔西地区往返北部湾港货运通道距离可缩短200公里以上……

5年来,北部湾港建成投产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及防城港401号20万吨级泊位等18个泊位。周延介绍,北部湾港现拥有及管理沿海生产性泊位89个,年吞吐能力达3.9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达980万标箱,集装箱航线达77条,实现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

随着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西部陆海新通道“点”“线”能力快速提升,铁海联运体系不断完善。

在距离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不远的钦州港码头大揽坪作业区的7号至10号泊位边上,集装箱吊装作业如火如荼。这是全球首创U型工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是全国首个铁海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广西沿海铁路公司钦州港东站站长黄江南见证了通道的变化,“2015年刚建站时,钦州港东站只有3条股道、2名职工。如今车站已经拥有13条股道、40多名职工,每天到发铁海联运班列最高达28列。”

曾经的海边小站,一跃成为陆海联通的枢纽车站,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的写照。正在火热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将进一步增创通道发展新优势。

平陆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公里,建成后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计划2026年底主体建成。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耀飞表示,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通往东盟地区的通道。

此外,高速公路三大主通道广西段已全线贯通,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工程加速推进,“两干六支”民航机场体系初步形成,南宁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基本实现东盟国家全覆盖。随着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落地南宁,广西陆海空数“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加快构建。

构建高效流通网络

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广西在中国—东盟多式联运产业合作发展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如何吸引更多货物流转在此展开,是广西在通道建设中面临的又一挑战。

通道建设之初,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协同水平不高,数据壁垒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通道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打通多式联运断点堵点卡点,需实现跨区域、跨领域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近年来,广西引进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国际大型港航企业参股北部湾港建设运营,还会同重庆等沿线省份,共同成立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同时,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成都局集团合资成立铁海联运平台企业,形成港口、航运、铁路等龙头企业强强联合的建设运营模式,不断提升跨区域合作水平。

相关部门也从自身职能出发,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通道降本增效。

南宁海关先后与重庆、长沙、贵阳等5地海关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现场海关常态化联系配合机制,强化日常通关协作。南宁海关副关长陈竹说:“通过主动推进北部湾港铁海联运一体化,创新开展铁海联运‘批量转关’作业模式,实现转关运输‘一次申报、一次验核、多批次放行’,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8%。”

广西税务部门强化税收政策指引,加强东南亚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越南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编印《RCEP伙伴国税收指引》,持续落实好各项国际税收优惠政策与便民服务举措,不断优化国际税收营商环境。

广西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郭泓介绍,税务部门提速出口退税办理,全面推行出口退税智能化办税,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1.61个工作日,自贸区内一类企业当日办结,2024年1月至8月,共为2060户次纳税人办理出口退税84.02亿元,同比增长54.7%。

为提升北部湾港铁海联运一体化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南宁海关、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等有关单位,建立合署办公机制,拆除铁路中心站和自动化码头的物理隔离,打通铁路与港口间数据壁垒,实现出海货物“下车即上船”、陆运货物“下船即上车”,中心站日均装卸量从1370标箱提升至2238标箱。

在此基础上,广西积极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努力构建高效、安全、完善的数字通道运营体系,为客户全程提供“一口价、一站式”便捷服务。目前,经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口价”线路已达183条。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纪炜说:“在各方优惠政策合力支持下,全程铁海联运‘一口价’降幅约30%。西安至北部湾港线路还可享受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大幅压缩企业资金占用成本和周转时间。”

广西还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下浮品名“负面清单”,班列覆盖品名达1.1万个,基本涵盖内外贸适箱货源,实际运输货物品名从最初的50多种增至目前的1100余种,有效降低通道综合物流成本。

通道的数字化建设也在助力效率提升。9月20日,中越边境智慧口岸中方项目顺利开启智慧无人车通关流程、作业流程。该口岸建成后,货物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

加快信息化、智慧化提升改造,使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2023年,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减少41个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减少13个小时,位居全国前列。”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陆赞说。

一系列“组合拳”吸引货源滚滚而来,使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航空货运等多种物流组织模式迅速发展。5年来,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服务范围由最初的7省16市30站拓展至18省73市156站,实现西部12个省份全覆盖并延伸至中部地区。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9年的382万标箱增长至2023年的802万标箱,年均增长20.4%。

10月23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年内累计发运货物突破70万标箱。今年截至9月25日,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运货物突破1万标箱,同比增长1431%,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至9月,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56.9万标箱,增长14.3%;货物吞吐量完成3.3亿吨,增长3.2%。

推动产业创新集聚

交通便利、口岸众多、物流高效的通道建设,使广西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广西正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以沿边临港的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四地园区为重点,南宁、玉林、百色三地园区为依托,柳州、桂林等七地园区为协同,形成‘4+3+7’产业园区矩阵,形成广西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接RCEP的重要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副主任覃元臻说。

覃元臻表示,广西既是开放窗口,也是战略腹地,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包括广西自贸试验区,中马、中柬“两国双园”,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3个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4个综合保税区,为东盟与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搭建了良好的对接平台。

目前,广西已经培育形成千亿元级园区4个、百亿元级园区46个,打造了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

经过“中马友谊之门”的标志性建筑,一排排厂房呈现眼前,这就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园区已初步建成国际陆海贸易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及特色产品、加工贸易跨境产业链。”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贸易与物流发展局局长林纲说。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所在的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5年间累计新增设立企业超过3.8万家,聚集外贸企业355家。通过不断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钦州港片区成功构建了首条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推动完成中马两国棕榈油上下游供应链、产业链升级。

9月25日,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中马“两国双园”项目对接会、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创新推介会在广西南宁举行,项目总投资额超146亿元,协议总贸易额近430亿元。2023年10月,广西与柬埔寨商业部签署共建中国—柬埔寨产业园备忘录,目前已入园项目12个。2024年8月,广西主要领导访问文莱,双方致力于将广西—文莱经济走廊打造成中国—东盟东增区合作和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示范项目。

国际省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的同时,跨区域跨境产业合作也在加快推进。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大力推进与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探索合作共建“飞地园区”的路径和模式,争取规划建设渝桂、湘桂、豫桂等临海产业园。

今年以来,广西还大力提升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消费便利化、资金流动便利化、人员往来便利化、物流畅通便利化水平,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在此背景下,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出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杨丛认为,通过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通道沿线经贸产业联动发展效应逐步显现。与此同时,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长远需求、跨境贸易发展需求、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新形势新需要相比,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在集聚产业壮大通道经济方面,要以物流、经贸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外向度高、竞争力强的通道企业,不断提升产业跨境合作水平,形成通道和产业的良性互动;用好用足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支持政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东盟国家在共建产业园区等方面的合作,打造通道经济走廊。”杨丛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4:07:12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通讯员 李嘉辉
近日,全国首创的台风综合模拟救援训练馆在广东潮州建成。该场馆是国内首个搭载仿真设备、模拟仿真环境,用以开展台风灾害下直升机救援训练的场馆。投入使用后,将保证训练人员全年不受外部气象条件影响,随时开展低风险、低成本、高效能的模拟救援训练,培养专业化救援人才队伍,助力现代应急力量建设。
据施工单位中建科工负责人介绍,台风综合模拟救援训练馆的建设坚持“创新性、实用性、安全性”原则,以训练需求为核心,最大程度还原真实救援的各种复杂情况,提升救援人员实战能力,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降低训练过程中的风险。
场馆分为直升机救援训练模块、逃生模拟器训练模块、泳池训练模块,可以同时开展不同类别的训练,最多能够提供3个作业面、60人同时参训。其中,直升机救援训练模块搭载国内首创的直升机模拟设施,可开展直升机索降、直升机城市搜救、野外搜救、夜间搜救、孤岛救援、物资投送等训练;逃生模拟器训练模块搭载水下逃生模拟器,可模拟直升机因故落水情景,开展水下逃生模拟训练、应急救助训练、潜水训练等;泳池训练模块配备了造浪球、风机、特制灯光、音响等设备,基本能复现最大12级台风灾害下风、雨、浪等复杂救援环境,可开展水上搜救、海上船只救援等训练。各个模块也可综合使用,实现台风模拟环境下直升机救援与求生的海空地一体协同训练。具体训练科目融合借鉴国内外先进救援经验,涵盖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出动、人员疏散、灾后救援等多个环节,确保救援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台风灾害应对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4:07:26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常秉玉
11月13日12时15分,青海电网新能源出力达1611.7万千瓦,创今年以来第7次新高,超过当时全网用电负荷1226.7万千瓦的1.3倍,占当时全网总出力1912万千瓦的84.3%。

今年以来,青海新能源装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为积极应对青海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安全-经济-环境”矛盾三角形问题,青海电力公司全力保安全、促消纳,编制印发《2024年促进青海新能源高效利用重点措施的通知》,提出40项重点措施,压紧压实相关部门、单位责任,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截至10月底,青海新能源装机占比近7成。
同时,青海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消纳。在国网西北分部的大力支持下,网省两级调度通力协作,精准调控,公司积极优化黄河流域水电联合梯级调度,实施“水新互动、水荷联动”,新能源出力创新高当日,水电出力最低降至158万千瓦,午间启动火电深调,为新能源腾挪发电空间。
此外,青海通过协调加快常规电源建设、保障大基地新能源并网、加快推动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持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等措施,提升新能源消纳并网能力。
下一步,青海电力公司将继续坚持“午间富余外送、夜间短缺购入”原则,充分利用跨省区通道,用好用足各类电力交易市场,“填缝式”外送新能源。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跟踪羊曲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机组投产,并迭代稳控策略后最大化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合理安排检修计划,统筹安排电网和新能源电站同期检修,最大限度减少电网停电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4:07:42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京东宣称,截至11月11日23点59分,2024年京东11.11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京东采销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3.8倍。超17000个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倍,超30000个中小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倍。

今年京东11.11期间,京东物流持续扩大“快递下乡”、大件“送装拆收”的服务范围。西藏江孜县热索乡、新疆阿克陶县皮拉勒乡、贵州六盘水杨梅彝族苗族回族乡等近300个偏远乡镇加入京东物流自有配送范围,这里的消费者不仅可以享受到京东小哥送货上门的服务,还可以通过京东快递把农产品寄出去。新增了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镇、四川甘孜的拖坝乡和庭卡乡、贵州黔东南排羊乡、陕西安康镇坪县白家乡等近200个偏远地区乡镇可以享受到京东物流大件家电家居“送、装、拆、收”一站式上门省心服务,并参加“以旧换新”等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4:08:01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静
11月11日晚,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开幕前夕,第十六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广东珠海隆重举行,29个团队和个人分别荣获“携手合作”“技术先锋”“大国工匠”“风云人物”“飞行精英”“领导卓越”“英雄无畏”“终身奉献”等八项大奖。

第十六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重点表彰自2022年上届月桂奖以来,广大从业者在建设航空航天强国伟大征程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展现的报国精神。除继续褒扬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领域表现卓越的优秀团队和个人外,本届月桂奖还围绕“一带一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热点领域,表彰具有探索性和代表性的创新实践。获奖的各位代表,都是航空航天科研、生产、试飞、运营、管理、教学等领域的杰出娇子,在国家科技创新、国防建设、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充分展现出“弘扬行业精神、讴歌英雄人物、探索新知前沿”的“月桂精神”,是广大从业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新时代航空航天强国而团结奋斗、再立新功的生动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