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8月8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7 | 查看全部

眼下,在山东省烟台市重点交通工程——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项目建设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繁忙景象。中铁十局的建设者们头顶烈日、脚踏热浪,挥汗如雨地奋战在施工一线,全力冲刺9月30日建成通车的关键目标。

作为烟台市快速路网“两纵一横”战略布局中至关重要的“纵横”连接枢纽,这座互通立交自2022年10月1日破土动工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项目建设已突破重大节点——桥梁主体工程已宣告全部完成。眼下,施工力量正集中攻坚,全力组织辅道水稳层铺设、滚烫的沥青摊铺以及道路附属设施等细致而繁重的收尾工程施工。

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桥不仅是烟台城市交通的“大动脉”工程,更是未来烟台深度践行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强引擎”。项目建成后,将一跃成为烟台市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三层互通立交。(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子元 通讯员 吕欣杨 郭小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7 | 查看全部

在海拔38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中铁二十三局首个高原生态修复工程——拉萨南北山2025年度(山南段)营造林先造后补扎囊县桑耶社区1号片区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2817.5亩荒坡成功披绿。

该工程是西藏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施工团队面临缺氧、15℃昼夜温差、冻土施工等多重挑战。项目部配备氧气机、血氧监测仪保障工人健康,优化作业时间避开极端时段,以“缺氧不缺精神”作风推进工程。

施工高峰期,项目团队创下单日造林8000株的高原纪录。无人机运苗、索道输材与骡马驮运的传统现代结合模式,在复杂地形中高效作业。团队构建“多层次复合生态林体系”,20余种乔灌草形成立体生态网,绕开原生植被采用人工搬运,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

通过“以工代训”,项目培养300余名藏族、彝族生态工匠,人均月增收近万元。藏族姐妹组成“巾帼造林队”,彝族小伙阿合木呷从挖虫草转为技术工人,实现生态与民生双赢。

目前,23万余株苗木成活率超90%,较传统方法提升30个百分点;90万米输水管线、85千米围栏等配套工程完工率100%。

8月管护期,工人有序开展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团队正对接补植苗木,跟踪拉萨南北山后续项目建设。这片新林区为高海拔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经验,书写着产业工人守护高原生态的责任担当。(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7 | 查看全部

北京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密云、怀柔多地数百个村受灾。密云区调度住建领域抢险力量,紧急驰援大城子镇。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住总第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檀营小学项目、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国祥源境项目、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建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工程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共计11支抢险队迅速响应,累计派出抢险人员1000余人次,投入大型机械600余台次(铲车203台班、钩机412台班、运输车261台班),投放发电机3台、电缆线1000米、对讲机25台以及其他应急保障物资,到苍术会、梯子峪、下栅子等村开展道路应急抢修工作。

在道路抢修工作中,面对断点与堵点密集、部分区域地形复杂的情况,迅速制定科学合理的抢修方案,调动大型机械设备,清理被洪水冲毁道路上的淤泥、杂物,运输大量的土石方填补塌陷的路基。

截止到8月7日上午,已打通堵点、断点82处,抢修道路33.4公里,运送土方砂石18410立方米。大城子镇所有村落已实现基本通车。

目前,仍有9台钩机、3台铲车、2辆运输车在大城子镇境内的清水河和红门川河开展河道及两岸水毁树木、杂物的全面清理工作。(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8 | 查看全部
连日来,武汉高温天气持续考验坚守在施工一线的建设者。近日,由中铁二局电务公司参建的武汉北驼峰改造项目迎来首次割接,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停电封闭施工,顺利完成了计划中的三根电缆割接,按时投入开通运营,现场管理团队同时带着精心准备的防暑降温物资,向顶着烈日奋战的建设者们送去夏日清凉与关怀。

施工现场,热浪扑面而来,一线建设者们依旧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做好割接前准备工作,汗水早已浸透了他们的衣衫。现场管理人员详细讲解了项目割接施工组织安排、安全生产措施及防暑降温工作情况,叮嘱在高温天气下室外作业一定要劳逸结合,科学安排施工时间,确保人身安全与工程质量双保障,随后将矿泉水、西瓜、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送到工人手中。

此次“送清凉”活动不仅为一线员工带来物质慰问,更传递了企业对员工的深切关怀,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高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8 | 查看全部

8月5日,由中国一冶深圳分公司承建的广东惠州大亚湾大道响水河立交改造工程通过联合竣工验收。

该项目位于惠州市大亚湾西区,涉及多条主干道的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包括新建石化大道与大亚湾大道菱形立交的4条辅道、大亚湾大道加铺沥青及相关改造、石化大道南侧新增辅道及相关改造。

由于项目地处响水河河畔,河床砂层厚,且建设内容涉及两座120米长的匝道桥,现场施工情况复杂,施工任务重。中国一冶深圳分公司项目团队划分3个片区管理,锚定目标、深化挂图作战,将施工任务安排到月、细化到周、落实到日,同时对匝道桥箱梁吊装施工工艺、安全质量管理等环节做好安全交底工作,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等手段,先后完成4条辅道及石化大道扩建新建立交桥等关键节点,取得项目建设的圆满成功。

据悉,该工程建成后将连通惠州惠阳城区和大亚湾城区主干道,使惠州市交通更加便捷畅通,大大降低附近居民通勤成本和时间,进一步加强惠州与深圳等周边城市的对接联系。(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孙超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8 | 查看全部

烈日炎炎,八月如火。在莱钢淄博锚链有限公司车间内火红的链环与八月的天气相映成辉,几位头戴安全帽的制链工友正全神贯注地坚守在岗位上。

钢棒的下料、加热、编环、焊接、去刺、焊档和修磨等系列操作,无不在高温与噪声的环境中作业。特别是在锚链制造焊档环节,焊工身着防护服,头戴护目镜,手持火钳,对准点位、摆正位置、操作焊枪、精准堆焊,确保锚链横档稳固安全。

“锚链焊接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一次成型!”焊机工位操作人员邱超全然不顾额头的汗水,精准操作、稳如磐石。

在锚链制档机的轰鸣声中,工友们默契协作,将长达百米的链环吊运、打磨、校准,动作行云流水。这不仅是力量与技巧的展现,更是耐力与意志的考验。正是这些平凡劳动者的坚守,铸就了锚链产品的“钢筋铁骨”,也彰显了中国制造背后最质朴的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葛文京 王文阳 记者 徐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9 | 查看全部

“以前上个厕所,来回要10多分钟,大夏天在厕所里热得都快中暑了,而且臭气熏天,现在有了‘移动厕所’,既方便又凉快。”近日,在陕西延安,中交河海工程有限公司王瑶水库项目畔沟堆泥大坝施工现场,新添了3座崭新的“移动厕所”,建设者张建民体验后,说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原来,今年该项目部工会将解决施工现场“如厕难”问题列为重点关切事项。在深入调研和听取广大建设者的意见建议后,组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引进3座移动式抗老化微生物环保厕所。

形成方案后的短短几日,建设者们看到,3座崭新的厕所沿着蜿蜒山路,被运送到施工现场。最初,看着这些简洁的箱体,工友们带着好奇与疑虑:“这铁箱子真能像传说中那么神奇?”

“移动厕所”安装好后,建设者们纷纷带着好奇的心理,走进新厕所体验。大家发现,有人走进去后,感应灯便自动亮起,随后凉爽的空调风便吹了起来,同时厕具还自动开启封闭气味功能,粪便进入便桶后迅速被微生物分解。(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肖勇强 樊潇潇 记者 祝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9 | 查看全部
日前,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6日9时,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高铁站房施工现场,一对500米长钢轨被平稳地铺设在无砟轨道上,新建淮北至宿州至蚌埠城际铁路(以下简称淮宿蚌城际铁路)全线铺轨施工正式启动。

淮宿蚌城际铁路地处皖北平原,线路北起淮萧联络线淮北北站,向南途经淮北、宿州、蚌埠三市,终至京沪高铁、合蚌高铁共线车站蚌埠南站;新建正线全长约16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设6座车站。全线铺轨总里程346.19公里。

为确保铺轨施工安全、优质、高效推进,建设管理单位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联合施工单位中铁一局,在双堆集站附近建设了铺轨基地,提前储备长钢轨300公里。

据悉,此次铺轨引进国内最先进的CP500Z本邻双线铺轨机组。“该机组能实现单线铺轨、跨线铺轨及左右线同时铺轨,单日最快单线铺轨进度可达9公里。按计划,全线铺轨任务将于今年10月底完成。”中铁一局铺轨工区经理杨波说。

淮宿蚌城际铁路建成运营后,将成为皖北城市群连接合肥都市圈及沪宁杭等地区的便捷通道,对促进皖北城市群与合肥都市圈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兰德华 通讯员 张军萌 高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9 | 查看全部

8月5日,中铁山桥承建的粤东城际铁路关键控制性工程——跨南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为全线贯通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粤东城际铁路潮州东至汕头段的“咽喉工程”,跨南溪河特大桥是粤东城际铁路全线首座合龙的斜拉桥,全长510米,主跨280米,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其中主塔高度、主跨跨度均为全线之最。

合龙段钢梁吊装到位

据介绍,大桥建设中面临水路、陆路运输条件有限,大节段块体难以运输;锚拉板平位熔透焊缝位置特殊,施焊时视线严重受限;索塔上横梁采用Q500qD高强度桥梁用钢,为中铁山桥首次在大型桥梁项目上应用等多项难题。

“中铁山桥优化施工方案,将21个大节段细分为195个小节段,以桥位二次拼装施工攻克运输难题;组建专项技术小组,靶向攻关焊接难题,对Q500qD桥梁钢反复开展焊接工艺试验,制定电流强度、电压大小、焊接过程温度等精细化焊接标准。”中铁山桥跨南溪河特大桥项目总工贾凯然介绍。

据悉,粤东城际铁路是广东省深化“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建成后将全面提升粤东城际交通网络效率,带动沿线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和经济社会发展,为谱写粤东交通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工人日报客户端特约记者 朱润胜 通讯员 吴子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9 | 查看全部

8月6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北京工程局施工的西延铁路站房项目铜川站金属屋面施工全部完成,标志着该站全面进入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施工的冲刺阶段。

据了解,铜川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11998.53平方米。其中,金属屋面总面积约9472平方米,采用现场压制整板技术,屋面瓦无缝连接,减少漏水隐患。

为了确保施工顺利推进,项目部积极克服了场地狭小、工期紧、任务重等不利因素,不断优化施工部署,采用分区、分段、错峰施工等措施,重点从原材料、工序、细部节点、验收等环节重点把控工程质量,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措施。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制定高处坠落、消防火灾、高温中暑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组织演练,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刘畅 徐璐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