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8月16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8月14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位于重庆长寿区的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厂区,看到一座银色与红色交相辉映的氢气纯化装置,在蓝天白云下格外引人注目。

2022年6月,川维化工正式启动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项目建设,对工业“尾气”进行大规模提纯,由此正式进军氢能源新赛道。

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公司甲醇运行部副经理董礼说,川维化工之所以能提供氢气,是因为其在生产醋酸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工业副产氢气(可以理解为工业“尾气”)。过去,因受技术限制,这些粗氢主要是被当作生产醋酸的燃料烧掉,未能实现高效利用。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主要采用中国石化自主提纯技术,以天然气副产氢气作为原料,集氢气提纯、加氢为一体,具有氢气纯度高、综合成本低、能耗低和碳排放低等优势,是当前国内技术路线较为先进、经济和环保的一体化制氢加氢项目。相关数据显示,满负荷运行条件下,该装置每天可向社会供应纯度为99.999%的高纯氢6400公斤,可满足260辆氢燃料物流重卡用氢需求。(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群 乔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就是责任。在最危急的时刻,国网甘肃电力立即启动防汛抗洪三级应急响应,先后集结国网甘肃电力(一心百合)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黄河之滨”志愿者服务队共120余人,调集73台抢修车、42台发电机、3辆发电车投入受损设备排查和线路抢修复电工作,让党旗在抢险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8月7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最大降雨量达220.2毫米,极端强降雨天气引发山洪,榆中县电力设施7条供电线路受损,4条10千伏供电线路断电、3条支线受损,停电影响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等3个乡镇37个村。

“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恢复供电。”8月8日凌晨,不等雨停,国网甘肃电力兰州供电公司榆中县公司党员顾得军便带着20名队员分头向灾区进发。

路上洪水漫过,淤泥厚积,车辆无法通行。顾得军和同事们挎上工具袋,步行至小康营乡南北关村,发现两条输电线中断,2000多户村民用电受到影响。

正当突击队商讨维修方案时,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家里70岁老人要吸氧,制氧机因断电不运行了。”

“拿上移动蓄电池跟我走。”来不及犹豫,顾得军和队员们直奔村民家,调试妥当后又返回抢修现场。

受到暴雨冲刷,山区的道路泥泞不堪,崎岖难行,抢修物资无法运达,给线路设备的修复带来极大困难,有些地方只能靠抢修队员肩扛、绳拉,平时1小时的工作量现在得花费几倍的时间去完成。

危难时刻见本色,党员服务队队员始终鏖战在泥石流抢修一线。8月9日21时,甘肃省榆中县受灾群众全部恢复供电。8月12日晚10点多,受灾最严重的马莲滩村全面接入公网用电。

供电恢复后,服务队队员挨家挨户走访,仔细检查线路和设备受损情况,耐心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全力保障老百姓安全用电、生活无忧。

“要相信党和政府,我们一定可以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用电有问题就打这上面的电话,我们就来了。”在村民李大娘家中,服务队队员李少林和张书学边检查日常用的设备是否正常,边送上连心桥服务卡,嘱咐李大娘有问题及时电话联系。

张书学的岳父岳母家就在此次泥石流的重灾区马莲滩村,泥石流导致家里房屋在洪流中冲损,家人在医院治疗。他强忍心中焦灼,匆匆将家人安置好后,便义无反顾投身到救灾保电最前沿。

“虽已走出军营,但我们永远牢记初心使命!”李少林和张书学都是退役军人,面对灾难,他们说道。

“手机电量不足,电话又不敢多打,在外地的家人也不能和我们及时联系,现在好了,有你们的这些充电设备,我们这心里踏实多了……”8月11日,马坡乡中庄村的“连心桥·光明驿站”便民服务点的充电设备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灾情发生后,国网甘肃电力兰州供电公司立即组织党员服务队奔赴受灾区域安置点,分别在马莲滩村、中庄村、窑坡三社搭建“连心桥·光明驿站”便民服务点,现场配备了发电机、大型充电宝等便民设备,预备了热水、方便面等速食,为受灾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路灯被水冲坏了,大家领物资也看不见,这下好了,一下子亮堂了!”窑坡村三社领物资的村民们说。8月11日晚10点左右,该公司党员服务队得知要领取物资但没有照明灯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将应急照明灯搬至现场并快速启用。

连日来,该公司便民服务点已经为当地群众、救灾人员手机、充电宝、手电筒、施工机具提供充电服务500余次,送出了热食、热水300余份。在场的党员服务队队员还对安置点内部用电设备进行了安全检查,并悉心讲解灾后安全用电知识,为受灾群众撑起一把“光明伞”。(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火兴运 任洁 记者 康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为切实提升工地从业人员的应急救护能力,筑牢安全生产与生命健康防线,8月11日,中建五局三公司浙江杭州义蓬安置房联合党支部携手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临床二支部、门急诊支部开展“医疗急救大讲堂进工地”党建共建活动,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参与。

本次活动特邀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护专家授课。现场,三位医护专家结合工地作业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场景,围绕心肺复苏、AED使用、创伤包扎等实用急救技能,通过理论讲解与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授课过程中,医护人员利用自带的模拟人、AED等教具,手把手指导项目管理人员练习心肺复苏按压手法,详细阐述了“黄金四分钟”对挽救生命的重大意义,同时细致讲解人工呼吸的规范流程及AED设备的规范操作流程,针对操作中的常见误区进行细致纠正,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核心要点,项目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积极互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此次活动,通过医企协作的方式,将专业医疗急救知识送到工地一线,有效提升了项目管理人员应对突发意外的处置能力。下一步,义蓬安置房联合党支部将持续聚焦工地人员实际需求,开展更多实用有效的共建活动,为项目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段嘉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8月13日,由中国一冶承建的云南泸丘高速公路(红河段)项目传来新进展,随着架桥机上的最后一片跨T梁成功落下,永宁二号大桥T梁已全部架设完成,进入桥面施工阶段。

据了解,永宁二号大桥位于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新村东侧约2.5千米处,此桥梁主要承担跨越南北向深切沟谷及衔接B匝道枢纽功能,预制T梁60片,全长156.08米。

面对施工场地狭窄、运输条件复杂等困难,项目团队采用“双龙门吊+运梁炮车”组合工艺,应用智能张拉系统,实现预应力施工全过程监控,建立质量追溯系统,实现每片T梁“身份证”管理,施工过程全程监督指导,确保梁片架设安全质量双把控。

目前,永宁二号大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桥面湿接缝浇筑、防撞护栏施工、桥面铺装作业,机电交安等,预计9月底前完成全部桥面施工。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泸西县与周边地区的距离,促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外运,为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正以‘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精神’全力推进施工,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项目负责人表示。(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黎浩 通讯员 邓有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8月11日,饿了么召开骑手交流会,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等多地的骑手纷纷表达了夏季跑单的感受、反馈与期待。在骑手收入与就业双双高增长下,饿了么负责人表示,感谢并致敬每一位骑手,将持续加大投入,让骑手体验与保障更好,并持续优化骑手服务举措。

数据显示,淘宝闪购上线以来,截至7月底,饿了么骑手月活数量整体增长181%,其中众包骑手增长236%;同时,7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骑手数量达到去年的2.8倍。

在立秋当天,这一增长更加显著。8月7日,30多万餐饮小店成交突破峰值,同时,饿了么骑手整体数量达到去年的3.5倍。

“这个夏天大家都丰收了,收入涨了一半还要多,熟练骑手月入2万是常态。”张文强在上海跑单,老家在山东。在他看来,收入好才是真的好,挣得多、生活有奔头,家人也一起开心。在收入之外,他还关心日常的休息和就餐,希望在跑单之余,减轻后顾之忧。

在杭州,优选队长黄晓琴为队员们高兴:“平时单日破100单的很少,立秋那天,队里的熟练小哥人人破百。”随着订单增长,今年以来,她的团队从最开始近20人,到现在已有100人。由于之前全家搬到了杭州,对她而言社保成为刚需。随着饿了么试点为有意愿的骑手缴纳社保,从去年初,在平台补贴下,她开始缴纳社保。

比起社保,她坦言,多数人尤其是年轻骑手更关心收入。这次交流会上,她表达了团队内不同人对社保的关注点和实际需求。

一辆电动车改变生活。骑手李瑞丰现在江苏无锡跑单,他曾在横店做群演,因送外卖时弹钢琴走红,一直从事外卖行业,也经历了夏天外卖的火热。今年高温台风天多,交流会上,他提出了订单补贴与超时免责等许多骑手关心的话题。

“很多人觉得,外卖小哥是一份辛苦、不长久的工作,跑单5年来,我真切感到,外卖切切实实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也会一直跑下去。”李瑞丰说。

“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位骑手。夏天的每一单送达,都离不开大家的奔波与付出。”交流会上,饿了么负责人表示,良性竞争让所有参与者获益,饿了么与淘宝闪购一起,正通过普惠措施及关怀项目,全面改善骑手的工作与生活。

这个夏天,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加码订单奖励、加大天气补贴、加深新人权益、加强防暑保障,在恶劣天气下提供超时免责、匹配灵活配送时间等多项举措,开展智能装备升级、实惠骑手餐、话费换电补贴、骑手亲子暑期研学营等活动,持续提升骑手保障。

骑手们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还是城市生活的守护者。最近,在广东高州,50岁的骑手吕炜权在送淘宝闪购订单途中,遇见有人落水,二话不说从10余米的高桥上跳下救人,事后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摆摆手离开:“我还有餐没送。”在浙江嘉兴,骑手胡家龙因为“教科书式”灭火,获得平台重奖后,大家发现,5年前他同样因为救火,获得过平台奖励;在湖南长沙,一名落水女子命悬一线之际,“00后”外卖小哥刘海涛挺身而出,跃入河中将人救起,确认女子无大碍后,来不及换衣服继续送单,生怕耽误顾客用餐……

据报道,饿了么重奖这些骑手并授予“社区侠”称号。这次交流会,许多见义勇为的“社区侠”也受邀到场。在致敬的同时,饿了么方面还表示,将继续重奖正能量,提高对骑手公益行为的激励。

“没有骑手,就没有这个行业。我们希望跑得再快一些、努力多做一些。”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围绕骑手衣食住行、成长发展与社会保障,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将继续加大投入,让每一个方法,都成为骑手美好生活的办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车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8月11日,饿了么召开骑手交流会,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等多地的骑手纷纷表达了夏季跑单的感受、反馈与期待。在骑手收入与就业双双高增长下,饿了么负责人表示,感谢并致敬每一位骑手,将持续加大投入,让骑手体验与保障更好,并持续优化骑手服务举措。

数据显示,淘宝闪购上线以来,截至7月底,饿了么骑手月活数量整体增长181%,其中众包骑手增长236%;同时,7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骑手数量达到去年的2.8倍。

在立秋当天,这一增长更加显著。8月7日,30多万餐饮小店成交突破峰值,同时,饿了么骑手整体数量达到去年的3.5倍。

“这个夏天大家都丰收了,收入涨了一半还要多,熟练骑手月入2万是常态。”张文强在上海跑单,老家在山东。在他看来,收入好才是真的好,挣得多、生活有奔头,家人也一起开心。在收入之外,他还关心日常的休息和就餐,希望在跑单之余,减轻后顾之忧。

在杭州,优选队长黄晓琴为队员们高兴:“平时单日破100单的很少,立秋那天,队里的熟练小哥人人破百。”随着订单增长,今年以来,她的团队从最开始近20人,到现在已有100人。由于之前全家搬到了杭州,对她而言社保成为刚需。随着饿了么试点为有意愿的骑手缴纳社保,从去年初,在平台补贴下,她开始缴纳社保。

比起社保,她坦言,多数人尤其是年轻骑手更关心收入。这次交流会上,她表达了团队内不同人对社保的关注点和实际需求。

一辆电动车改变生活。骑手李瑞丰现在江苏无锡跑单,他曾在横店做群演,因送外卖时弹钢琴走红,一直从事外卖行业,也经历了夏天外卖的火热。今年高温台风天多,交流会上,他提出了订单补贴与超时免责等许多骑手关心的话题。

“很多人觉得,外卖小哥是一份辛苦、不长久的工作,跑单5年来,我真切感到,外卖切切实实改变了我的生活,我也会一直跑下去。”李瑞丰说。

“我们衷心感谢每一位骑手。夏天的每一单送达,都离不开大家的奔波与付出。”交流会上,饿了么负责人表示,良性竞争让所有参与者获益,饿了么与淘宝闪购一起,正通过普惠措施及关怀项目,全面改善骑手的工作与生活。

这个夏天,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加码订单奖励、加大天气补贴、加深新人权益、加强防暑保障,在恶劣天气下提供超时免责、匹配灵活配送时间等多项举措,开展智能装备升级、实惠骑手餐、话费换电补贴、骑手亲子暑期研学营等活动,持续提升骑手保障。

骑手们不仅是美好生活的建设者,还是城市生活的守护者。最近,在广东高州,50岁的骑手吕炜权在送淘宝闪购订单途中,遇见有人落水,二话不说从10余米的高桥上跳下救人,事后没有留下任何信息,摆摆手离开:“我还有餐没送。”在浙江嘉兴,骑手胡家龙因为“教科书式”灭火,获得平台重奖后,大家发现,5年前他同样因为救火,获得过平台奖励;在湖南长沙,一名落水女子命悬一线之际,“00后”外卖小哥刘海涛挺身而出,跃入河中将人救起,确认女子无大碍后,来不及换衣服继续送单,生怕耽误顾客用餐……

据报道,饿了么重奖这些骑手并授予“社区侠”称号。这次交流会,许多见义勇为的“社区侠”也受邀到场。在致敬的同时,饿了么方面还表示,将继续重奖正能量,提高对骑手公益行为的激励。

“没有骑手,就没有这个行业。我们希望跑得再快一些、努力多做一些。”上述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围绕骑手衣食住行、成长发展与社会保障,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将继续加大投入,让每一个方法,都成为骑手美好生活的办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车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近日,中铁六局电务公司晋鲁豫区域项目部迎来一批特殊“观摩者”——2025届全体新员工。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环节,项目部精心策划“施工工艺沉浸式观摩”活动,在算王庄车站信号楼,通过现场讲解、实操演示和互动答疑,为职场新人上好“安全第一课”“质量第一课”“职业第一课”,助力其完成从校园到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变。

参观施工一线

“信号系统是铁路的‘神经中枢’,它负责站内列车的调度工作,确保每一趟列车都能安全、正点地运行。”算王庄站技术负责人孙纪增的讲解拉开了此次观摩活动的序幕。在信号楼内,新员工们屏息凝神,首次零距离见证了被称为铁路“大脑”的信号系统精密运作现场。从设备毫厘不差的精准安装,到系统一丝不苟的严谨调试,全过程尽收眼底。更令他们叹为观止的,是组合柜内那堪称工艺品的配线工艺——千百根线缆如“琴弦式”走线,以绝对的水平与垂直姿态并行排列、紧密绑扎。这场沉浸式观摩,让新员工深刻体会到公司高标准施工的严谨态度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参观算王庄车站新建信号楼

“课本里的知识终于‘活’起来了!”实习生贾泽宇站在施工现场,兴奋地用手机记录着每一道工艺。“以前在图纸和书本上的工艺,如今亲眼所见,咱们公司的工艺简直是把‘标准’刻在了骨子里!今天的观摩,比任何课堂讲解都更震撼。”他的感慨引起了身边其他新员工的强烈共鸣。

此次沉浸式观摩,不仅为新员工们揭开了铁路“四电”工程的神秘面纱,更在他们心中深深植入了“安全为天、质量为本、标准至上”的职业基因。今后,项目部还将为实习生安排“技术比武”“项目轮岗”等系列培养活动,助力这批“职场新人”快速蜕变为铁路电务领域的“生力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孙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近日,为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助力新员工尽快适应岗位、成长成才,中铁八局宁德核电二期项目部开展了系列导师带徒活动。

自入职报到以来,青年员工们逐步走向工地一线,感知现场节奏与岗位职责。项目部适时启动导师带徒机制,在项目部驻地举行了师徒协议签订仪式,“一对一”明确了新老“搭档”,构建起了“有人教、教得实、带得久”的成长链条。

连日来,师徒们穿行于各施工作业面,不断研学施工规范,解析图纸难点。从钢筋绑扎到井下清底,从安全交底到工序验收,青年员工带着问题学、跟着规范练,在一次次实操与讨论中沉淀技艺、打开视野。

青年人才是项目发展的底气,下一步,项目部将持续深化导师带徒活动,助力青年员工在实践中厚植根基、拔节生长,真正实现“干中学、学中强、强中行”,将青春动能泵入项目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毛帅 何文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8月14日,中国海油“璇玑”地质循轨旋转导向钻探系统(以下简称“璇玑”系统)搭建的“井—地—基”全链路高速通讯通道累计传输曲线超过50万条,总数据量突破500G,相当于1000口井的总数据量,或一口100万米井的全部数据,实现了我国油气定向钻探技术的“云上千·百万”里程碑式跨越。

“璇玑”系统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可在钻探过程中“瞄着深层靶点去”“沿着储层边界钻”,是地质勘探和油气开发必备的“深地制导”革命性技术。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璇玑”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了“井场端—云端—应用端”的实时数据传输链路,实现“深地数据云上传播”的高速通讯能力。在本次实现“云上千·百万”里程碑的作业中,“璇玑”技术团队创新采用流体压力波传输技术,实现地层信息在湍流流体、单芯电缆、大气环境等多介质中高效稳定传输,首次搭建起“中国—乌干达”超9000公里的“井—地—基”全链路高速通讯通道,成功超远程命中深地靶点,大幅提升了海外复杂井况钻探作业整体稳定性。

“璇玑”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构建了井下到地面、现场到基地的多级异构双向数据链路,井地传输速率由1bps提升到40bps,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通过这项技术创新,‘璇玑’实现了从井下仪器到决策中心的‘端到端’传控闭环,能够像地下洲际导弹一样‘察打一体’命中地下油藏。”

本次作业深度超5000米、地质状况复杂,对钻井轨迹控制影响极大。为保障“璇玑”在乌的关键井次作业,位于中国燕郊科技园的技术团队通过“井—地—基”全链路高速通讯通道,将实时导向数据传递到乌干达翠鸟油田井下的“璇玑”系统,如同在9000公里以外操作“无人机”穿过高速行驶的“地铁车厢”,克服了通讯干扰、寻路绕障、实时响应等多项技术难题,确保了作业的高效实施。乌干达石油管理局高度评价称,“璇玑”系统具备了全球体系化协同作业能力,为高难度、复杂井况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目前,“璇玑”系统已在我国全海域及陆地重要油田实现规模化应用,并推广至印尼、伊拉克、乌干达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外累计作业151井次、累计进尺12万米,率先完成全链条产业化布局和全球化规模应用,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助力全球能源技术发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8月13日,由中铁七局集团承建的宁盐高速扬州5标高邮城南互通主线桥首节钢箱梁顺利安装,标志着该项目桥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正式进入钢箱梁安装施工阶段。

高邮城南互通上跨G233国道,主线桥钢箱梁共48节,采用单箱三室截面结构。此次安装的首节钢箱梁长19.5米、重约28吨,安装高度7.5米,由350吨履带吊吊装作业。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团队积极克服场地狭窄、交通疏导困难等问题,严格按照方案及规程操作,精细控制起吊、运输、定位等关键环节,科学实施交通导改,优化组织工序、统筹资源配置,确保了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该互通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部车逻镇,设置为服务性互通,连接G233国道,互通建成后,将极大程度上方便高邮地区及沿线居民的出行。

宁盐高速是江苏省“六纵十横十五射”规划中的“射三”,项目的建设对完善江苏高速公路网络,改善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城市之间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南京首位度,加速推动宁、镇、扬、泰等同城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张大元 杨兴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