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6家企业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
事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于日前公布,共416家企业入围,其中新申报通过评审的企业共66家,复核通过的企业共350家。
自2016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先后制定发布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环境监测仪器、固废处理装备等四个环保装备制造业细分领域的规范条件,主要从企业经营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把控、安全生产规范等方面对企业提出要求。
点评: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装备制造业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由2011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200亿元,年平均增速约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遴选规范条件企业,是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强化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评审,相关企业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
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制定,不只是单纯为了筛选优质企业,其更广泛的意义是通过“标杆效应”带动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对企业而言,进入规范名单是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力、质量竞争力的结果;对行业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规范条件方面“达标”,无法适应相关要求的产能逐渐被淘汰,我国环保装备制造领域也将迎来全面升级。
多航司升级“宠物进客舱”服务
事件:8月14日,海南航空发布消息,自8月15日起,搭乘该航空公司客机自北京往返曼谷国际航班的旅客,可申请携带符合条件的小型宠物(仅限家庭驯养的猫、犬)进入客舱。这并非海航首次升级宠物运输的相关服务。7月底,海航推出“一人两宠”服务,旅客可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同时携带两只宠物进入客舱。
除海航外,今年以来,包括南航、东航、吉祥航空等在内的多家航空公司均已试点或升级“宠物进客舱”服务。
点评:从单一试点航线到新增多条航线、从国内航线到国际及地区航线,国内航司的宠物进客舱服务正在不断完善。
航空公司密集推出或升级宠物出行相关服务,一来是因为相关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家庭养宠率从11%提升至32%;另一方面,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倒逼航空公司推陈出新。在客运收益下降的大背景下,高附加值的宠物进客舱服务是拓展收益的有效手段。
此外,今年4月起,部分高铁路线开通宠物托运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航与铁路运输的竞争。航空公司此时密集升级相关服务,显然也是不希望在与高铁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大疆入局扫地机器人市场
事件:近日,大疆发布首代扫地机器人DJI ROMO,三款机型价格区间在4699~7399元。这是该无人机巨头在经历自动驾驶、户外电源、eBike等品类后的再度跨界。
早在4年前,大疆就开始了扫地机器人研发。据大疆方面表示,其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经验将有助于解决目前扫地机器人行业面临的痛点。扫地机器人和无人机技术同源,两者在感知、避障、视觉等方面的传感器、导航算法、控制系统、通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方面共享底层技术。
点评:对大众市场而言,无人机是一种非刚需、高决策、低复购的产品。多年前,大疆方面就意识到该市场“天花板”的存在。为应对营收增长的挑战,大疆在扩展业务边界上不断尝试。扫地机器人即该企业看好的下一个增长点。
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今年一季度扫地机器人出货118.8万台,同比增长21.4%,出货量增长率连续两个季度超过20%。虽然行业发展处于上升期,但近年来,随着大量家电企业涌入扫地机器人领域,该行业竞争格局已高度集中,后来者的拓展空间十分有限。
对大疆而言,此前在无人机市场积累的技术基础和用户群体是其开拓新业务的优势。此外,大疆扫地机器人选择的高端路线对部分高要求的消费者也具有较大吸引力。不过,入局扫地机器人赛道对大疆的营销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该公司最终能否在这一“红海”开辟出新航线,还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本报记者 罗筱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