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9月2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0 | 查看全部

在运核电机组86.3%的WANO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研发投入强度达3.8%,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超过84%,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超23%……8月29日,中国广核集团发布了《202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中广核连续第14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系统呈现了企业在安全发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员工成长、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履责实践与成效。

报告显示,2024年中广核28台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86.3%的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14台机组综合指数满分,超90%机组强损指标达世界先进水平,创历史最优。境内新能源新增装机1153万千瓦,风电利用小时数超行业平均水平5%,多项优质工程高效推进。

中广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效显著。2024年,集团科技活动经费投入58.6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8%,全年获授权专利1372项,包括中国专利金奖和银奖各1项、优秀奖4项,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超过84%,创新动能全面迸发。

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中广核分别围绕核能、新能源、核技术和数字化布局的三大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中山基地实验厂房提前验收投用,先进核电原创技术策源地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中广核光热研究院实现实体化运作,大开口熔盐槽式光热试验平台开工建设。长三角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设立质子医疗科技战略专项加速成果转化,实现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核心设备下线。

在“走出去”方面,中广核持续拓展全球布局,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超23%,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中广核南非TFC一期光伏项目、老挝北部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相继开工,“一带一路”绿地开发再获突破。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装机容量近1亿千瓦,全年上网电量3494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2.7亿吨,相当于植树超过78.6万公顷。积极探索“新能源+”创新模式,推进“光伏治沙”生态治理与“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走出一条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协同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中广核坚持“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人民”,深入推进广西凌云、乐业中央定点帮扶,积极在广东、福建、新疆、内蒙古等省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累计援疆援藏援青投资超480亿元,5省区开设31个“白鹭班”帮扶近3500名学生,连续七年获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考核最高等次“好”。境外履责方面,中广核坚持“一国一策”打造一揽子海外履责新模式:2024年,马来西亚“埃德拉助学计划”惠及26所小学1600名学生,老挝“萤火计划”重点工程“CGN路”正式通车,巴西“蒲公英计划”预计覆盖社区数十万人,以一系列“小而美”的民生项目彰显中央企业的国际责任与担当。(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友婷 通讯员 朱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0 | 查看全部
中新网海南洋浦9月1日电 (记者 王子谦)8月31日,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阶段)二期488米码头主体结构完工,标志着港口扩建工程(一阶段)1188米岸线已全部具备靠泊条件。

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此次一阶段二期码头主体结构的完工,将显著提升港区的硬件设施水平、靠泊能力和作业效率,进一步畅通海南与全球各地的贸易往来,为加快自贸港建设注入新动能。

施工单位中交四航局表示,面对近期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和紧张的施工周期,项目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科学组织施工流程,严格把控工程质量和安全,确保二期码头主体结构按时保质完成。

据了解,码头主体结构完工后,该工程将进入等待岸桥、场桥设备进场的运营筹备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0 | 查看全部

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持续开展线路养护作业,累计完成47组道岔、29公里线路的钢轨打磨任务。图为8月20日,该段班组职工俯身专注进行钢轨打磨作业。陈明 陈涛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1 | 查看全部

扬子石化烷基化车间自主设计制作公用工程胶管收纳万向小推车,实现了多根软管胶管整齐有序“归位”,有效提升了现场作业效率。图为班组管理人员对胶管整理归位。李树鹏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1 | 查看全部
学习型班组助职工成才

本报讯 四川川煤华荣柏林矿业有限公司坚持学习型班组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利用职工书屋、职工夜校及生产实操基地,开展操作经验、教训交流,业务技能提升、岗位技能比拼等活动,提升职工操作技能水平。制定学习方案,出台激励政策,积极组织职工参加上级学习培训、技能竞赛和业务交流,涌现了一大批技能先进职工。(何永兴)

班前五分钟安全大家谈

本报讯 近日,安徽淮北矿业集团临涣选煤厂装卸车间各生产班组利用班前会、班中工余时间,相继开展“五分钟安全大家谈”活动。活动聚焦“每人5分钟”形式,职工们结合自身岗位实际,通过“短平快”的宣教模式,分享安全操作心得体会、剖析事故案例、提出风险隐患整治建议。(肖震)

“六个达标”促管理提升

本报讯 近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机务段以实现人员素质、设备质量、安全管理、生产经营、职场环境、组织保障“六个达标”为指引,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向班组延伸。依托信息化手段,对标准化鉴定和日常考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坚持季度评价机制,激发班组活力。(马仁林)

“大调研”增强发展活力

本报讯 今年以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钻井液技术服务中心在一线班组实地开展“大调研”活动,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察实情、摸实底、办实事,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分析查找存在不足,推动“问题清单”变“行动账单”,既消除了员工后顾之忧,持续提升员工满意度,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梁子波)

跨班组“打工”盘活人力资源

本报讯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采服中心在江汉矿区推行基层队之间“打工”和员工“共享”工作模式,应对施工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非生产性停工等情况,充分盘活人力资源。同时,配套相关考核方式,将工作量与绩效合理匹配,确保干得多拿得多。去年以来,跨班组、跨队伍的“打工”已有170余次,不仅保障了班组的工作量,还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谢江)

“四化”固本筑安全

本报讯 中铁二局电务公司大力推进班组标准化建设,总结实施安全管理“四化”工作法,即岗位责任清单化、教育培训精细化、隐患治理精准化、应急演练常态化,通过严抓细管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终端管控效能,实现安全穿透式管理,全面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张承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1 | 查看全部
本报记者 赖志凯 本报通讯员 庄园

清晨5点,河北保定南站房项目部的临建板房内,工班长左鹏强抹了把额头的薄汗,抬头望向头顶的空调——此刻它正悄然进入“休息模式”。

“这空调智能插头真是神了!不仅省电,咱下工回来屋里还准保凉快,一举两得!”他笑着赞叹。

近日,中铁六局建安公司发起“厉行节约 勤俭办企”倡议行动,号召全员筑牢节约意识、深挖降本潜力,让勤俭理念渗透生产经营全链条。保定南站房项目部以此为契机,将节约智慧悄然融入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细节,让节俭之风在工地上自然生长。

“临建板房在盛夏如同蒸笼,可空调还不能任性开,这时候‘空调伴侣’就成了好帮手”项目总工程师王攀笑着说。他指着手机上的控制程序:“精准定时开关,人走机歇,少花冤枉电钱,项目部今天比昨天节省了32度电,预计今年夏天仅空调一项,就能省下20%的电费!”

安全总监付志海在巡查时,总会格外留意新更换的警示装置:“旧灯带费电又易坏,这批太阳能警示灯不仅亮度够,还特别耐用。”他细细盘算,“现场施工照明和民工热水器装上时控装置,再配上太阳能路灯和监控,一年能省20%电量不说,还少了不少维护麻烦,太值了!”

走进略显简朴的办公室,资料员正熟练地将一沓工程图纸翻面塞进打印机。她指着桌角整齐码放的“再生纸”盒子,“单面用过的图纸、稿纸都在这儿‘二次上岗’,打印部门登记表和通知啥的一点不浪费。”纸张重复利用已成为全员自觉,“今天你节约了吗?”更成了项目部日常寒暄的暖心问候。

“勤俭节约从不是抠门,而是攥在手心里的真效益。”项目经理王乐的话道出了大伙儿的心声。在保定南站房热火朝天的工地上,节约早已不是墙上的标语,它藏在翻面再用的纸张里,融进精准跳动的电表中,刻在每台高效运转的设备上,于细微处降本,便是于宏大处增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2 | 查看全部
刘笃仁 段雅琨

前不久,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供电段举办2025年职业技能竞赛,月山维修车间6名参赛选手发挥出色,在9个车间54名接触网工选手中,一举斩获前五名中的四个席位,且包揽冠亚军。这“垄断级”表现的背后是如何取得的?

“每晚和大家一起学习,背题不再乏味枯燥,就像打怪升级一样。”首次参赛的卓聪说。

车间提前制定备赛方案,根据选手们的理论知识储备量,将选手划分为“基础——进阶——王者”三级,每个级别设置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晋升路径。每天作业结束后,选手根据自身情况加强自学。晚上集中备战,基础型选手向进阶型选手请教学习方法技巧,王者型选手讲解较难的计算题。每周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重新划分选手级别。

“去年参加过一次竞赛,这次就是巩固知识点。每晚我将易出错的知识点分享给大家,对我自己也是很好的提升。”重披战袍的杨江宇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大气。

每天下午,车间安排实战练兵。车间班组技术骨干组成智囊团,每天至少一人在练兵场为选手提供全程指导。此次竞赛的实作项目是更换接触网腕臂的团体赛,需要选手们默契配合。选手们根据自身素质,选择合适的高空占位。比赛要求的不仅仅是速度,又快又好才是王道。

“我力气大,在车梯上把承力索安装到底座上的活儿,交给我。”高空人员张伟梁说。卓聪和杨江宇思维缜密且身手敏捷,负责攀登支柱连接瓷瓶和腕臂底座。

“可以试试‘五分钟深呼吸法’‘工作分段减压法’,希望大家以平常心看待竞赛。”缓解竞赛压力、增强团队合力,同样是斩获佳绩的重要保障。赛前,车间专门为选手搭建倾诉平台,对“赛场氛围紧张”“对结果过度关注”“个人的完美主义倾向”等压力源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

“经过疏导,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对比赛信心满满!”唯一的女选手赵家瑞经过座谈有效释放了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2 | 查看全部
陈海朗

8月14日,中国中煤2025年职工技能竞赛新集公司装配钳工选拔赛在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综修车间新厂房开赛。来自中煤新集公司各矿井的6名钳工“大拿”齐聚一堂,展开一场毫米之间的巅峰对决。

下午1时30分,比赛正式展开。偌大的厂房内,空气仿佛被高温与紧张凝固。3张工作台一字排开,选手们身着蓝色工装。比赛内容为使用钢锯、锉刀、钻头、角尺等基础工具,将两块工件毛坯,打磨成严丝合缝的“燕尾配合”——两片零件需精准嵌套,间隙误差不得超过0.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四分之一。

“这不仅是手艺,更是心性的修行。”来自阜阳矿业的技能大师曹学涛一边用细齿锉刀精修燕尾边缘,一边低声说道。他额头汗珠滚落,但眼神却十分专注,紧盯着工件与角尺的接触线。每一次锉削,力道均匀得如同经过精密计算;每一次测量,卡尺的读数都反复确认三遍以上。在他身旁,来自设备维修公司二矿机修车间的年轻选手韩瑞瑞正在钢坯上画线,他将呼吸刻意放缓,生怕一丝颤动影响线条的精准度。

厂房内温度攀升至38℃左右,选手们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脊背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滴在锉刀上,选手们也顾不上擦拭。只能听到锉刀的沙沙声和工具的撞击声。

“栾师傅的手法好稳啊!”现场观赛的人发出阵阵赞叹。栾世猛是来自设备维修公司阜阳矿业机修车间的选手。他制作的燕尾配合已进入关键阶段。只见他屏息凝神,将两片零件轻轻对合,用铜棒轻敲微调,动作轻柔。经过几下敲击,两片零件严丝合缝地嵌套在一起时,他紧绷的嘴角终于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如释重负的光芒。

“钳工的功夫,都在手上,更在心上。”赛后,栾世猛擦去额头的汗水,声音沙哑却坚定,“我们这行,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图纸是死的,但工件是有‘脾气’的,你得懂它、顺它,才能让它听话。”这番朴素的话语,道出了钳工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不仅是技艺的精湛,更是对工作的敬畏、对品质的坚守。

比赛中,每位选手都展现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本色。有位选手锯坯时,因钢锯锯条硬度不够导致出现轻微偏差。他立即停下来,冷静分析原因,更换锯条后重新定位,最终以近乎完美的精度完成锯割。这种临危不乱、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新集公司钳工队伍代代相传的“匠心密码”。

下午5时30分,随着最后一件工件完成测量,比赛圆满落幕。工作人员将6件“燕尾配合”整齐排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些凝聚着汗水与智慧的“作品”,将经过评委严格测量和打分,脱颖而出的选手,将代表新集公司出征中国中煤2025年职工技能竞赛装配钳工项目,与更高水平的工匠同台竞技。

这场历时近四小时的“匠心之战”,不仅是对钳工技艺的严苛考验,更是一次工匠精神的生动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2 | 查看全部
本报讯(记者刘静)8月30日,随着七星坪隧道大跨段最后一循环开挖支护完成,西渝高铁全线最后一座燕尾隧道顺利完成大跨段施工。下一步,将分别向西安方向和重庆方向以及万州(途径樊哙、达州)方向推进,标志着西渝高铁建设向前推进关键的一步。

西渝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中包(银)海通道、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联通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的重要高铁通道,全长73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中铁十七局集团承建的七星坪隧道是康渝段第二长隧,地处川东大巴山,地形复杂,沟壑交错,施工难度大。“我们创新研发‘以锚代撑’工法,就像给隧道装上了‘钢筋铁骨’,既保证了作业人员安全,也替代传统临时钢竖支撑,避免了拆除支撑时的拱顶位移突变风险。”中铁十七局西渝高铁现场负责人罗海翔介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42 | 查看全部
本报讯(记者邹倜然)“这些学员由村民和志愿者组成,本身对电力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目前,我们正联合乡镇开展免费电工技能培训。”近日,在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与泗门镇政府联合举办的“共享电工”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全体学员签署《“共享电工”公益服务承诺书》,为乡村电力事业奉献力量。这是“共享电工”培育项目的第二次开班。作为深化政企协同、盘活乡村资源的创新实践,国网宁波供电公司通过公益培训与资源共享,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企业赋能、群众参与”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了服务民生和赋能共富的双向奔赴。

随着农村电网基础设施的完善,表后电力服务响应慢、专业电工短缺等问题逐渐凸显。为此,国网宁波供电公司与泗门镇人民政府达成联建共建,创新实施“共享电工”培育项目,经过两年的试点推行,“社网共建”机制落地成效良好。今年4月,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又在谢家路村设立“共享电工”工作室,进一步整合电力服务资源,让电力服务延伸至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截至目前,首批30名“共享电工”已累计为村民解决各类用电问题500余次,有效提升了乡村电力服务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