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9月19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9月18日,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我国长江上时速最快的公铁两用过江通道——沪渝蓉高铁崇启公铁长江大桥3号墩、4号墩上塔柱上游侧第26节混凝土同时浇筑完成,为本月底主塔封顶和后续斜拉索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两个主塔的高度均已达到150.5米,离封顶只有2.5米。

据悉,崇启公铁长江大桥3号墩、4号墩主塔标准节包括塔基、下塔桩、中塔柱、上塔柱和塔顶五个部分组成,高153米,分27个节段施工。此次浇筑的上塔柱第26节,单节高度6米,长9.7米、宽6米,混凝土182.69立方米。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长4.09公里,横跨长江入海口北支航道,其构造为双层布置的公铁两用桥,上层为双向6车道、时速100公里的一级公路,下层为时速350公里的双线高速铁路+时速250公里的双线城际铁路,它是目前我国长江上时速最快的公铁两用过江通道。大桥主通航孔桥为主跨400米双塔双索面钢桁结合梁斜拉桥,是世界最大跨度双塔双索面公铁两用无砟轨道斜拉桥。(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崔永兴 王世琪 李梦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茫茫戈壁,飞沙裹着尘土扑面而来,G30连霍高速公路星星峡至哈密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现场,上月刚刚完成预制的783榀梁板正等待着安装至既定位置。

G30星哈改扩建项目起点位于G30线甘新界,终点位于哈密市伊州区哈密北出口立交西侧处,公路全长191千米,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封闭式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建,设计时速120千米。中交二航局承建本项目第4标段,路线长度30.9千米,主要包括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路线交叉工程等。

截至目前,二航局在新疆累计承揽工程近40项,合同总额超340亿元,涉及公路、市政、轨道交通、房建等多个业务类型,修建了乌尉公路、昌吉公路、五克公路等19条公路超过650公里,覆盖天山南北,助力新疆交通版图不断织密。

2007年,二航建设者进驻果子沟,在交通极为不便、地理环境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克服了滑坡、雪崩等自然灾害,不畏艰险、马拉人扛,修建起了新疆第一高桥。4年后,果子沟大桥通车。大桥桥高坡陡、蜿蜒曲折、巍峨壮观,隧道幽深绵长,引桥穿花绕步,串联三座高山,被称为“世界上最美最惊险的大桥之一”。

在位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境内核心区域,穿越阿尔金山和罗布泊两大无人区的乌尉公路,所到之处无水、无电、无信号、无人烟,沿线平均海拔3300米,全年有效施工期仅7个月。建设者历经六载攻坚,克服高原、高寒、缺水、缺氧等一系列困难与挑战,谱写了一曲穿越无人区的奋斗高歌。2022年,新疆乌尉公路包5个子项目中的其中之一,中交二航局参建的依若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在祖国的西北边疆,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五克高速宛如一条笔直的“黑丝带”赫然横亘在天山北麓。这里地处沙漠腹地,常年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移沙走,自然环境极为恶劣。3年时间里,建设者们战风斗沙,在这荒茫沙漠中铺就了一条发展之路。

公路里程的大幅增长,极大地改善了区域交通状况,更为人员往来、物资运输提供了基础保障。当前,星哈四标项目正全力推进桥面系与路面施工,二航建设者将在丝绸古道上接续筑就一条条畅通脉动的发展之路、希望之路,为新时代新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 通讯员 李瑞龙 周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日前,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参建的沪渝蓉高铁沪宁段强电项目首条接触网附加线在泰州南至扬州东区间成功架设,标志着该项目接触网专业全面进入上部施工新阶段。

接触网附加导线架设是接触网专业施工的重要环节。沪渝蓉高铁沪宁段正线全长351公里,共需架设附加导线756.317条公里。为确保首条附加导线顺利架设,中铁电气化局沪渝蓉高铁沪宁段强电项目部提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及岗位练兵,并开展全方位的协调工作,严格把控工程建设的安全与质量。本次架设的附加线,架设总长1952米。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起锚、展放、紧线、落锚等工序无缝衔接,精确控制附加线张力在15KN范围内,确保附加线张力达到要求,实现了“首件即样板”的目标。

据悉,沪渝蓉高铁线路总长约2100公里,全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之一。沪渝蓉高铁建成后,将贯穿长三角,为沿线五市群众带来1小时通勤新生活,对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温兆晴 付俊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9月16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广东肇明高速杨梅西江特大桥完成北岸引桥架梁施工和110米连续钢构左幅中跨合拢,顺利实现了大桥单幅贯通,为项目实现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肇明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杨梅西江特大桥地理位置特殊、建设难度大。桥梁横跨西江一级航道与G321国道,全长约2465米,采用左右分离式设计,单幅宽17米。其中,杨梅西江特大桥主桥为连续钢构,通过挂篮悬浇施工。本次浇筑的为左幅110米跨堤钢构,最大浇筑方量为406.54方,最小浇筑方量为17.29方。北岸引桥段由14片28米T梁和63片40米T梁组成,单片梁最大吊装重量达148吨,最小吊装重量达106吨,施工现场启用180吨架桥机,确保吊装作业精准高效。

为保障大桥顺利合龙,项目公司科学部署,进一步深化领导包保工作,加强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参建单位召开专题会,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施工组织,及时解决现场问题。在安全管控方面,针对预制梁运输、吊装等关键环节,组织安全网格员进行全程把控,做好现场交通导改布置和文明施工管理,督导施工单位加强与交警中队的沟通协调,做好G321国道双向车道管制,避开交通高峰期,加强施工围蔽保护措施,保障跨线作业安全有序开展。在质量管控方面,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加强对钢筋安装、梁段内外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自动喷淋养护等关键工序进行全过程监控、跟踪,实时跟进各项关键数据指标,确保各个工序有效衔接,各项作业符合标准化要求。

此次杨梅西江特大桥实现单幅贯通,不仅打通了西江南北两岸机械物料运输的便捷通道,还为项目另一关键控制性工程——杨梅特长隧道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一节点目标的实现改变了此前西江两岸仅靠渡船连接的局面,至此肇明高速大山顶隧道至杨梅特长隧道进口段实现贯通,为肇明高速整体建设提速增效奠定坚实基础。(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甘皙 通讯员 刘子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在医疗器械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江西瑞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卓树荣职工创新工作室以创新为刃、以匠心为魂,在技术突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尤其是在AI智能检测技术领域的深耕与拓展,不仅为企业破解了发展难题,更给整个医疗耗材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走进卓树荣职工创新工作室,浓厚的创新氛围扑面而来。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始终聚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卡脖子”问题,以技术骨干为核心,带领全体成员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技术革新攻关、发明创造等活动。近三年间,工作室累计收到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金点子200多项,成功转化创新成果80多个,申请国家专利30多项,其中4项为发明专利。这些成果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降本提效、优化生产流程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也让“人人皆可创新、处处能有突破”的理念深植于每一名员工心中。

一次性使用静脉采集用针的生产工艺升级,是工作室创新成果的生动缩影。此前,该产品的全自动化组装包装一直是困扰企业多年的难题,半自动组装、分段组装的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需人工进行全检,而人工作业易受疲劳、心情等因素影响,偶尔会出现瑕疵产品流入市场的情况,给临床使用带来隐患。为破解这一困境,卓树荣首席工程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将目光投向了AI智能检测技术。

团队历经无数次技术开发测试与实践训练,对原有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他们凭借巧妙简洁的低成本机械结构设计,在静脉采集针组装过程中成功导入AI智能检测技术,检测合格的产品可直接通过在线联线方式实现全自动包装,包装后的成品再经AI智能检测把关,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作业。经反复验证,采用该技术后,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彻底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全检模式。同时AI技术结合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功能,实现了毫米级缺陷识别,产品细小毛发异物等不良反馈减少95%以上,缺件等不良反馈更是降至零。这一突破不仅让企业每年节约人工成本约100万元,更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增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在静脉采集针生产工艺革新成功的基础上,卓树荣职工创新工作室并未停下创新的脚步,而是将AI智能检测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医疗耗材生产的更多领域。针对输液器滴管内异物检测、注射器筒内异物检测这两大行业性技术难题,工作室开展深度研发。长期以来,这两项检测工作因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一直是医疗耗材生产企业的“心头病”,传统技术难以实现高效精准检测。工作室团队通过优化算法、改进检测设备、反复调试参数,成功攻克了这些难题,彻底打破了行业传统技术壁垒。

如今,运用该技术后,输液器、注射器等产品的异物检测效率和精度得到显著提升,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筑牢了最后一道质量防线。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帮助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产品品质,更在行业内树立了技术创新的标杆,为推动整个医疗耗材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卓树荣职工创新工作室将继续以“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不断激发团队创新潜能,在技术突破的道路上持续探索。相信在工作室的助力下,江西瑞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不断突破发展瓶颈,为医疗耗材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贾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9月17日,万家隧洞3号下游与4号上游主洞控制段区间贯通,这标志着由中铁八局承建的滇中引水工程楚雄1标万家隧洞实现全线贯通。至此,标段内隧洞全部实现了贯通。

滇中引水工程楚雄1标段位于云南省祥云县、姚安县境内,标段内隧洞主体全长19672米,包含板凳山隧洞出口段(3415米)及万家隧洞进口段(16257米),均采用标准马蹄形断面,全程地下隧洞,隧洞埋深大,最大埋深562米,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区间内Ⅳ类围岩和V类围岩的分布广泛,占据整个标段的84%,且地下水活动丰富,项目建设面临大规模塌方、冒顶、涌水突泥等安全风险。此外,隧洞内有8507米的施工区域存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标问题,这些因素都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考验。

面对这些难题,项目部坚持方案先行,通过现场勘探、查阅相关资料、召开专题会议等,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始终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测量”的施工原则,利用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水平钻相结合的方式,提前探明前方地质围岩及地下水分布情况,动态调整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

滇中引水工程途经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线路全长664.326公里,其中引水隧洞611公里,是云南省有史以来和目前全国在建的引调水工程中,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竣工后年平均引水量达34.03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滇中缺水的困境,惠及沿线6州(市)35个县(市、区),受益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1100多万人。(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陈关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