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本桓宽高速公路项目提前一年通车运营。作为东北东部地区南下黄海、北上长吉图的核心通道,它的开通标志着辽宁省“双核两轴四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完成关键拼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桓宽高速公路。汪洋洋 摄 本桓宽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线路总长223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起自本溪市明山区,主线经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止于辽吉界挂牌岭,支线延伸至宽甸满族自治县。 该项目是辽宁省首次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中铁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建设,共同注册成立中铁(辽宁)本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承担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任务。项目公司由中国中铁委托中铁投资进行管理,由中铁二局、六局、七局、八局、九局、大桥局、隧道局、北京局、上海局、广州局承担施工建设任务,总投资264亿元,于2022年8月8日开工。 公路全线桥梁148座、隧道27座、互通式立交15处,线路桥隧比高达35%,是辽宁省目前地质最复杂、修建难度最大的山区高速公路,具有管理跨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种类全、环保要求高等特点。 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摩天岭隧道左线长5590米、右线长5625米,是辽宁省目前高速公路中最长隧道,创新应用新型光爆帽技术,实现了日均掘进效率提升30%的显著成效;首创“装配式桥墩预制拼装工艺”,将浑江特大桥建设工期缩短30%;在路基边坡施工中,通过载重无人机吊运隔离栅立柱、混凝土等交安设施材料,效率提升5倍,有效避免了人工作业风险。(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赵昂 通讯员 汪洋洋 段雅琴 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