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6:03 | 查看全部
柔水与烈火时间:2014-11-10 作者:未详 点击:115次   同是写启事,水火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立显。沈从文病重的时候,书架、床头贴的是:“遵医嘱,少说话。”门上的告示是:“沈从文先生近患脑血管痉挛,须完全休息。来访、谈话一律拒绝。首都医院急诊室×××。”自己不忍心拒绝来访的人,只好假借别人的名义。
  
  而贴在黄永玉家的启事是:“不喜欢任何人翻我的东西,要翻,回自己家去翻。”更有贴在门上针对那些要画者的告示:“纠缠讲价,即对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放恶狗咬之;恶脸恶言相向者,驱除出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7:09 | 查看全部
陶器与纸屑时间:2014-11-10 作者:未详 点击:108次   在香港的中国百货公司买了一个石湾的陶器。我从前旅行时总是反对购买那些沉重易碎的物品,这一次忍不住还是买了,因为那陶器的造型是一个赤身罗汉骑在一只向前疾驰的犀牛上,气势雄浑,非常生动,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
  
  百货公司里有专门为陶瓷包装的房间,负责包装的是一个讲标准普通话的中年妇人。她从满地满屋的纸箱中找来一个,体积大约是石湾陶器的四倍。
  
  接着她熟练地把破报纸和碎纸屑垫在箱底,陶器放中间,四周也都塞满碎纸,最后把几张报纸揉成团状,塞好,满意地说:“好了,没问题了,就是从三楼丢下来也不会破。”
  
  我的石湾陶器本来只有两尺长、一尺高、半尺宽,现在却成为一个庞大的箱子。好不容易把它提回旅馆,我立刻觉得烦恼,这么大的箱子要如何提回台北呢?它的体积早就超过手提的规定了,如果空运,破的几率太大,还是不要冒险才好,一个再好的陶器,摔破就一文不值了。
  
  后来,我做了决定,仍然用手提,舍弃纸箱、碎纸和破报纸,找来一个手提袋提着。从旅馆到飞机场一路无事,但是刚上飞机没走几步,一个踉跄,手提袋撞到身旁的椅子,只听到清脆的一声,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
  
  我惊魂甫定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把陶器拿出来检视,果然犀牛的右前脚断裂,头上的角则完全断了。
  
  我非常后悔,后悔没有听包装妇人的话,更后悔把纸箱丢弃。
  
  生命的历程也是如此。在珍贵的事物周围总是有很多看似没有意义、随手可以舍弃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价值,因为没有它们,我们的成长就不完整,就无法把珍贵的东西从少年带到中年,进而成为有智慧的人。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人生的负面因素,没有负面因素,我们就得不到教训、启发、锻炼,乃至成长。
  
  对于一朵美丽的花而言,它脚下卑贱的泥土是同样珍贵的;对于一道绚烂的彩虹而言,它前面的乌云与暴雨是同样有意义的;对于一场精彩的电影而言,它周围的黑暗与它是有同等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7:23 | 查看全部
从容时间:2014-11-10 作者:未详 点击:74次   一位朋友的先生在一次座谈中聊到这么一段往事,我印象深刻。他说有一次因为公司的事开一个法律方面的事务会,在座的一位不多言的律师引起了他的注意。该律师在一边安静地听,开口说话时,语速非常慢,逻辑却非常清晰到位,言简意赅。这给他的印象非常深,与其他人的咄咄逼人完全不同,他当时就觉得这个律师很不一样。后来,偶然地看到了律师的家,他说自己明白了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状态。
  
  律师的家在一座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老式单元楼的一楼,很旧的格局。他利用门口的一小块空地设计了迷你的小鱼池,鱼池里放了水培植物,养了锦鲤;开辟了小方菜地、花圃,光是蔷薇花品种就有二三十种,律师跟他谈到每个品种的特色,两眼发光、滔滔不绝;他还自己尝试了用鸡汤喂鹦鹉,只用那么一点点,鹦鹉会非常活泼好养。他把客厅延伸到空地上,设计成小小的玻璃阳光房,并自己设计了屋顶伸缩防热设备,还装了地暖,冬天时,阳光房地板暖烘烘的,他坐在地板上欣赏自己拍摄的花朵和金鱼的照片,自得其乐。他家里全部用的是白色床单,非常干净整洁。就是在这所不起眼的七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里,他创造了自己的田园生活。这比起那些豪宅高级多了,这是有温度的房子。
  
  我一向认为,高级这个词要靠自己去诠释它,这与钱毫无关系。陈道明说,简单就是高级。这位律师非常热爱生活,是个不折不扣的生活家,凡事亲手做,他把居家生活本身看作是工作最好的调剂,完全不用去找别的放松方式。这让我非常感慨,如今的放松方式五花八门,大多数人将放松与消费混为一谈,狂购狂吃,高大上地旅游……想起了国外某位获奥斯卡纪录片奖的导演在看完中国某部很火的纪录片后这样说:“美食是中国的国教,可能,购物会成为另一个。”独独被很多人忽略的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律师说话语速慢,是内心从容的表现,语速与你讲的内容的力度是毫不相关的。他那四两拨千斤的能力,举重若轻的处事方式,若没有日常生活的历练,如何能达得到?他在家常的日子里有一种安静的滋养和沉淀。
  
  从容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些什么与平常人不一样,我关注这些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7:41 | 查看全部
妈妈的礼物时间:2014-11-10 作者:未详 点击:123次   阿花和妈妈千惠的生活照
  
  2014年3月,一本名叫《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日本名《小花的味噌汤》)的书,让全世界无数人为之感动落泪。该书作者是来自日本的一家人,爸爸安武信吾、妈妈千惠和女儿阿花。爸爸是日本新闻社的一名记者,女儿阿花今年11岁,就读于日本福冈立草江小学四年级。
  
  而妈妈千惠,则在6年前离开人世。那一年,阿花刚刚5岁。但对于一位曾用心陪伴、爱护并教会了女儿“世间最了不起的本领”的妈妈来说,千惠走得了无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7:56 | 查看全部
人生至宝
  
  2001年,阿花相恋多年的父母走入了婚姻殿堂。那年,父亲安武信吾38岁,母亲千惠26岁。千惠是乳腺癌患者,结婚前刚做了手术。医生当时给她的建议是:必须挨过5年,确保癌症不再复发后,再考虑怀孕生子。
  
  尽管丈夫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了妻子的健康,打算这辈子都不要孩子,但是,千惠却在偷偷地做着“拼掉性命也要为他生个孩子”的准备。结婚一年后,千惠怀孕了。她一个人去医院检查,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各项身体指标都非常正常,千惠喜不自禁。怀孕第100天,千惠才对丈夫吐露秘密:“再过半年,你就要当爸爸啦!”
  
  安武信吾什么都没说,这个年近40岁的男子,从那以后,每天早上都会陪妻子吃完早餐后再去上班,无论加班到多晚,他都会回家。2003年6月,女儿阿花出生了。看到女儿的那一刻,千惠哭着说:“这一刻,我知道还有比我自己更重要的人生至宝。因为,孩子的到来,证明了我曾来过这个世界……”
  
  满心沉浸在女儿到来的喜悦里的安武信吾,并没有从妻子的这句话里听出厄运再次来袭的信号。而且,从怀孕到生产,再到刚8个月的女儿学会叫“妈妈”,千惠的身体状况一直都很好。但是,2004年5月,千惠在所执教的学校(千惠是音乐老师)组织的例行体检中,被查出乳腺癌复发……
  
  “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一语成谶。癌症复发来势凶猛,不间断的治疗迟迟不见显著的效果。当“随时都会离开”成为千惠和丈夫无法回避的话题时,她开始思考:“该给女儿留下点什么,才能让她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好好地活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8:10 | 查看全部
  爱的遗产
  
  看到妻子每天都在想着如何给女儿留下“爱的遗产”,而不是积极配合医生早日治好病时,安武信吾很生气。“孩子固然重要,但你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就不重要了吗?毕竟,孩子长大会离开我们……”千惠哭着打断丈夫:“是我先离开她好不好?即使没有癌症,我也会先于孩子离开……”
  
  千惠的乳腺癌复发后,这个家庭开始了一日三餐的糙米生活。因为千惠身体虚弱,不到一岁的阿花也不能再吃母乳了。让千惠欣喜的是,女儿并不讨厌这健康却寡淡的饮食。千惠兴奋地说:“女儿喜欢纳豆、大酱汤这些即使不用花太多钱也能买到的食物,这让我放心了。因为这意味着即使她以后挣不到什么大钱,也能活下去。”当然,这也让自癌症复发,就一直想给女儿留点什么的千惠恍然大悟:教女儿做饭、洗衣和洒扫等家务活儿,这样,就算她离开,阿花也能照顾自己了。
  
  医生说,如果保持好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千惠还能活三四年。千惠欣然接受,对她来说,能结婚、生下女儿,已经足够感恩了。
  
  阿花两岁时,千惠开始教她洗自己的袜子,女儿的小手搓得通红,她把还没清洗干净的袜子晒在太阳底下,一旁的千惠没有帮忙,而是笑着鼓励。“不发言,不帮忙。教孩子做事情时,最重要的就是让她独立思考和体会。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我都让她自己来。”当母亲抱怨千惠为何不告诉外孙女,袜子上的肥皂泡没清洗干净时,她这样回答。
  
  阿花3岁生日那天,千惠送给她一台手动榨汁机。
  
  让阿花学会做简单的家务活,只是让她先练练手,千惠最想教给女儿的,是做饭的本领。身患重病、随时都会离开的她,比谁都明白吃饭和健康的意义。“健康第一,学习第二。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千惠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在学会了洗蔬菜、水果,并根据父母和自己的喜好榨不同口味的蔬果汁后,阿花又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煮糙米饭。
  
  最开始的日子,阿花只是在妈妈做晚餐时,负责煮饭的工作。但某一天清晨5点,当千惠刚走进厨房,准备为丈夫做早餐时,发现阿花已经站在凳子上,踮起脚尖摁亮了电饭煲的“开始”键。阿花说:“妈妈,除了煮饭,我还想切菜、炒菜!如果爸爸愿意帮我搬坛子的话,我也想做大酱!”千惠忍住眼泪,轻轻地把女儿搂进怀中,说:“是的,阿花,这些妈妈都会教你,而且妈妈也相信,你会比妈妈做得更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8:32 | 查看全部
 和妈妈的约定
  
  2007年夏天,阿花4岁生日时,妈妈送她的礼物是一条碎花围裙,而爸爸的礼物更酷,是一套小学生用的刀具。
  
  千惠的癌症复发已经3年了,这3年里,尽管除了住院的日子,她每天都给丈夫、女儿做饭,但越来越疲惫的身体和一阵紧似一阵的疼痛告诉千惠:离开的日子不远了。
  
  阿花4岁生日的第二天,清晨5点,千惠狠心地把她从被窝里拽了出来。她决定让女儿学习切菜。但是,当她把刀递给女儿,看着她迈上凳子,拿起刀要切土豆时,千惠紧张得闭上了眼睛。沉沉的菜刀,4岁的孩子用得很吃力,但她一丝不苟、一言不发,额头渗出了汗水。土豆被她切得像小石头似的,但谢天谢地,阿花竟然没有受伤!接着,她又自告奋勇切了芥蓝和蘑菇。
  
  千惠开始炒菜、煮大酱汤。让她惊讶的是,她炒菜时,阿花竟然用她的小摄像机拍摄。“我下次做菜的时候,问摄像机里的妈妈就可以了!”
  
  一家三口吃完早餐,爸爸去上班,妈妈搭乘他的车去医院,女儿阿花则先去花园里遛半小时的狗,然后回家,锁门,自己去1000米外的保育院。有人问她:“阿花,你妈妈为什么不送你?”她说:“连洗衣、扫地、遛狗和做饭这样的事儿我都能做了,上保育院还需要妈妈送吗?”
  
  在阿花5岁生日前,她在妈妈的陪伴和示范下,学会了煮松软健康的糙米饭、制作漂亮美味的寿司。她煮的大酱汤,常常让爸爸和奶奶误以为是妈妈的杰作。对了,阿花为了庆祝自己的5岁生日,还第一次做了一大坛子大酱!
  
  2008年7月11日,阿花5岁生日后不久,千惠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人世。阿花没有哭,因为这是她和妈妈的约定。
  
  故事还没有结束。2013年秋天,已经有6年厨龄的阿花,加上爸爸,还有天堂里的妈妈合出了《小花的味噌汤》。在这本书里,阿花给妈妈写了一封信:“最近我的拿手菜是咖喱饭和土豆烧肉。托妈妈的福,在学校里,阿花最拿手的就是音乐哦!我也想跟妈妈一样,长大后成为一个会唱歌的人。为我加油吧!”“打扫浴室和洗衣服的活儿,我有点偷懒了,上了四年级我会努力的。因为我和妈妈说好了,你就在天国看我的行动吧。”“不说别人的坏话,不忘记微笑,这些都是妈妈教给我的。而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阿花的爸爸至今还在维护阿花妈妈生前记录女儿成长的博客。在2014年3月的一篇博客里,他说:“阿花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周末她会去料理学校上课。她是学校的‘美食达人’,她带给同学的便当被称赞‘有妈妈的味道’。她还继承了妈妈的音乐才能,喜欢唱歌、跳舞,并且做得像模像样!”
  
  阿花说:“当我做饭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当然,这也是妈妈教给我的。”是的,我们并不能因为阿花没有妈妈,就认定她不幸福。因为,那些用生命去爱、去教会孩子自食其力的妈妈,无论她们身在何处,她们的孩子都会坚强和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8:48 | 查看全部
充满爱心的谎言时间:2014-11-10 作者:未详 点击:112次   林教授是我们电机系的教授,从小就一切顺利。别人考高中送掉半条命,林教授在全无补习之下,轻松地考进了明星高中,然后就一帆风顺,硕士毕业三年后,就拿到了博士学位。
  
  可是林教授有一件事不太顺利——他虽然有了未婚妻,却一直没有结婚,似乎他的未婚妻老是拖三拖四的,不论他如何努力,他的未婚妻始终不给他确定的结婚时间。
  
  有一天,我在研究室里忽然接到了林教授的电话,他说他在埔里的麦当劳遇到了大麻烦,叫我赶快去救他一命。我赶到麦当劳,发现他在照顾一个小男孩吃冰淇淋。
  
  这个小孩黑黑的,大眼睛,可爱极了。林教授看到我以后,安抚了一下小男孩,叫他一个人继续吃,然后走过来,轻轻地告诉我一个很滑稽的故事。
  
  林教授说他今天来麦当劳吃汉堡,在排队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小鬼拉他的裤子,叫他“爸爸”。他请他不要再叫了,但没有想到这个小鬼一点儿都不为所动,反而越叫越大声,令林教授窘不堪言。有一个胖女人,一听到林教授否认他是小鬼的爸爸,气得不得了,她带了一把伞,拿起伞来就打林教授的头。林教授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替小鬼点吃的东西,并陪他吃饭。现在饭已经吃完了,他又点了冰淇淋给他吃。
  
  林教授问我该怎么办,我首先问他究竟是不是这个小男孩的爸爸,林教授一再否认。他还说,实在迫不得已,他可以用DNA检验来证明他完全是被小男孩栽赃的。
  
  我说我们唯一该做的事情就是将小男孩送到派出所,林教授同意了。他将小孩抱起来,因为这个小孩已经睡着了。到了派出所,林教授一字未提这个小孩叫他爸爸的事,只说他发现这个孩子走丢了。警察说已经有人报了案,这个孩子的妈妈病重,在埔里基督教医院的加护病房,爸爸已经去世,孩子是由阿姨照看的,阿姨一不小心,孩子就溜到街上了。现在总算被我们找到了,警察也很高兴。
  
  警察认得我,叫我签了字,答应尽快将小孩送回埔里去。之后我们到了埔里基督教医院,孩子的阿姨看到他平安回来了,就松了一口气。她一再感谢林教授,也告诉我们孩子的妈妈已经昏迷,去世大概仅仅是时间的问题了。孩子呢,他不太懂这是怎么一回事,只是紧紧地抱住林教授不放。林教授打了个电话给他的研究生,说他有事,无法和他们见面,然后又给了我一个任务,要我去公交车站将他的未婚妻接到医院来。
  
  林教授的未婚妻听了这个故事,觉得很好玩,她认为这件事简直有点儿不可思议,怎么会有小孩子无缘无故地叫陌生人爸爸?我说也许他们有缘,这一点林教授的未婚妻很快就发现了,她亲眼看到孩子和林教授难分难舍的景象。
  
  不久以后,小男孩的妈妈去世了。林教授决定正式收养这个小孩子,小孩子现在的监护人是他的阿姨,她毫无意见地答应了。南投县社会局原则上同意林教授正式收养那个男孩子,但唯一的条件是他必须在三个月内结婚,如果他在三个月内仍是单身汉,他们就要考虑别人了。我们都替林教授捏了一把汗,试想他的未婚妻一直不肯确定结婚的日期,这次又如何会答应呢?没有想到林教授的未婚妻立刻就答应了。
  
  婚礼很快就举行了。我们都替林氏夫妇高兴,因为他们平白无故地有了一个四岁的儿子。一年以后,他们的小孩也诞生了,是个白白胖胖的小女孩。现在,林教授的小女儿也会走路了,我们常常看到林教授夫妇在黄昏时带着他们的两个顽皮小孩在暨南大学的草地上玩,任何人都会从心灵深处感到温暖。
  
  有一天,我闲来无事,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想了一遍,然后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林教授。这封电子邮件只有一句话:“林大教授,那孩子当时究竟有没有叫你爸爸?”
  
  不久,电话铃就响了,林教授说他要到我研究室来看我。我知道他为什么要来,他是来招认的。
  
  我准备了一壶咖啡,林教授喝了一杯咖啡以后,坦白地承认孩子当初并没有叫他爸爸,孩子走失了,在哭。林教授问他爸爸在哪里,孩子说“爸爸走了”,然后又告诉林教授他的妈妈在加护病房。我们的林教授灵机一动,一面买东西给小孩吃,一面编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来骗我这个糊涂老头。
  
  林教授问我是如何知道他乱编故事的。我告诉他,他的故事自始至终没有人证,他和我讲孩子叫他爸爸的时候,声音极小,旁边的人都听不见,那个小男孩正全神贯注地吃冰淇淋,所以也听不见他未来的爸爸在说什么。最重要的线索是:他说有一个胖女人用伞打他,那时是冬天,天气非常好,没有下雨,太阳也不毒,没有人会带伞的,这是他故事的一大漏洞。
  
  林教授表示他不在意我拆穿了他美丽而充满爱心的谎言,却不知不觉地又倒了一杯咖啡喝,其实他是多多少少有些紧张的。至于林太太呢,她说她早就知道林教授在乱编故事,她之所以一直没答应和林教授结婚,也正是因为林教授特别会乱编故事。那件事以后,她发现林教授心肠非常好,只是有时有点儿狡猾,可是狡猾都是为了开玩笑,没有任何恶意。她的想法是一个如此有慈悲心的人,将来一定会是个好丈夫,于是就答应跟他结婚了。果真,林教授不仅是个好丈夫,也是个好爸爸。
  
  世界上可能的确有完美的事情。林教授自以为聪明过人,以为只要能编出一个将未婚妻骗得团团转的故事,一切就会很美满。其实不然,他的故事后来发展得如此之好,是因为他是个好人,好人常会有美满的家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9:04 | 查看全部
做人时间:2014-11-10 作者:未详 点击:86次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变成了美食家。
  
  大概是在从某报纸上写餐厅评论开始的。我从不白吃白喝,好的就说好,坏的就说坏。
  
  为什么读者说我的文字引人垂涎?那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在肚子特别饿的时候下笔的。
  
  被称为“家”不敢当,我更不是老饕,只是一个对吃有兴趣的人,而且我一吃就吃了几十年,不是专家也变成专家。
  
  “我也吃了几十年啊!”朋友说。当然,除了爱吃,好奇心要重,肯花工夫一家家去试,记录下来不就行了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美食家啊!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变成了茶商。
  
  茶一喝也是数十年,这是因为来到香港,人人都喝茶的关系。我特别爱喝普洱茶,普洱茶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特别流行,连原产地的云南人也没那么重视。
  
  不过普洱茶是全发酵的茶,一般货色有点霉味,我找到了一条名人古方,调配后给友人喝,大家喝上瘾了就一直向我要。
  
  不惧麻烦地制出商品,就那么糊里糊涂地成为茶商。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卖起零食来。
  
  也许是因为卖茶得到了一点儿利润,我对做生意就产生了兴趣。想起小时候奶妈废物利用,把饭焦炸给我们吃,便将它制成商品出售而已。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开起餐厅来。
  
  既然爱吃,这个结果已是理所当然的事。在其他食肆吃不到猪油,只有自己做。大家都经历过挨饿时吃猪油捞饭的日子,同道中人不少,如今大家分享,何乐不为?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开始生产酱料。
  
  干的都是和吃有关的行业,又看到XO酱的鼻祖韩培珠的辣椒酱给别人抢了生意,就激起她的兴趣,请她出马做出来卖,结果成绩尚好,便再加一样咸鱼酱。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有了一间杂货店。
  
  各种酱料因为坚持不放防腐剂,如果在超级市场分销,没有冷藏吃坏人怎么办?只有弄一个档口自己卖,一定要放入冰箱,才能达到卫生标准,所以就开了那么小小的一间。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写起文章来。
  
  抒抒情,又能赚点稿费贴补家用,多好!稿纸又不要什么本钱。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忘记了自己的老本行是拍电影。
  
  从16岁出道就一直做,也有40年了。我拍过许多商业片,其中只监制过3部三级电影,却给人留下印象,再也没有人记得我监制过成龙的片子,所以我也忘记了我是干电影行业的。
  
  这些工作,有赚有亏,说我的生活无忧无虑是假的,我至今还是两袖清风,得努力保个养老的本钱。“你到底是什么身份?电影人?美食家?茶商?开餐厅的?开杂货店的?做零食的?卖酱料的?你最想别人怎么看你?”朋友问。“我只想做一个人。”我回答。
  
  从小,父母就要我好好地做人。做人还不容易吗?不,不容易。“什么叫会做人?”朋友说,“看人脸色不就是?”不,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没必要给别人脸色看。
  
  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敬,所以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看惯了许多人为了一点小利益而出卖朋友,甚至父母兄弟,所以我学会了宽恕。人,到底是脆弱的。
  
  年轻时的疾恶如仇已成过去,但会做人并不只有圆滑,有话还是要说的。为了争取到这个权利,得付出更多。现在,我对自己要求的也只是尽量能说要说的话,不卑不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6:39:17 | 查看全部
君子菜时间:2014-11-10 作者:未详 点击:122次   先生喜欢吃苦瓜,他去菜市场的时候,总要为自己“谋私”,菜篮里少不了大的小的长的短的青色苦瓜。
  
  起初,我跟先生较劲,做饭的时候,就不给他做苦瓜,除非他亲自下厨。每每如此,他也不见怪,只是随口道一声:“吃点苦瓜好!”当然,他若下厨,总是慷慨地做完我爱吃的菜,再做苦瓜。对于我的小气,他也从来没有微词,一副任劳任怨的样子。后来有了孩子,孩子也不喜欢苦瓜,任凭他怎么说吃点苦瓜好。
  
  只是多年的夫妻了,我不再像当初那样反对先生吃苦瓜。去菜市场的时候,我会主动给他带回来一些,有时候也会主动炒给他吃。
  
  孩子很爱爸爸,一到苦瓜上市时,他就会眼尖地吵吵:“买苦瓜,买苦瓜!爸爸爱吃!”虽然孩子不爱吃,但他总是记得爱他的爸爸。
  
  孩子爱吃青椒肉丝,我总是把青椒和肉丝炒好,先盛出来一些,再添加苦瓜一起炒,先生看到觉得很奇怪:“你一直这么炒吗?没有苦瓜的给儿子,有苦瓜的给我?”我说:“是啊,怕苦瓜的味道沾在肉丝上孩子不吃。”他笑看我一眼,说:“傻啊,苦瓜是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的,它是君子菜,你不知道吗?”我讶然,看着先生接过菜铲把苦瓜青椒肉丝一起炒,端上桌,孩子拣爱吃的青椒肉丝夹,先生往口里放他爱吃的苦瓜条。儿子点头:“肉丝果然味道依旧!”他冲爸爸竖大拇指,“爸,你的苦瓜真的是君子菜!”然后儿子又说,“爸,你也是君子啊!”
  
  我奇怪:“菜是君子,跟你爸也是君子有什么关系?”儿子笑了:“你想啊,妈妈,爸爸从来也没有勉强过咱俩,他还总是另外炒咱们爱吃的菜,不跟苦瓜一样嘛!”我笑了,想着自己那些不够君子的做法,有些讪讪的。先生笑了,跟孩子说:“你妈妈也是君子,她是一直包容着我吃‘君子菜’的君子!”
  
  “我骄傲!我爸妈都是君子!”孩子冲我和先生竖起大拇指,学着小品里搞笑的语调说。
  
  是谁说的,婚姻里没有大事,全是小事,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锅碗瓢盆——锅铲锅沿天天挨着,免不了磕碰。多年以后,我挥舞着还是结婚时购买的锅铲,但看它完好如初,锅沿也端整如昨,不禁感叹,这就是嫁给理工男的好处,他的宽容和包容、他的迁就与谦让,使这锅铲锅沿相处安然,所以中年之后我们依然可以琴瑟和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