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9:00 | 查看全部
过分为己,是为自私自利。
  
  完全舍我,也是虐待了一个生灵——自己。
  
  自怜、自恋、自苦、自负、自轻、自弃、自伤、自恨、自利、自私、自顾、自反、自欺加自杀,都是因为自己。
  
  自用、自在、自行、自助、自足、自信、自律、自爱、自得、自觉、自新、自卫、自由和自然,也都仍是出于自己。
  
  自己是什么?
  
  自己是谁?
  
  自己是自己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9:09 | 查看全部
完美与遗憾
时间:2013-08-15 作者:未详 点击:1204次

  追求是为了增强幸福感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结果等到了机场才发现没有带身份证。
  
  我们永远都会有追求,就我自己体会而言,追求是为了增加幸福感。
  
  说到遗憾,却总是存在的。追求了会有遗憾,不追求也会有遗憾。追求了,你没有得到会有遗憾,但还是要追求。如果每天浑浑噩噩地过去,你会发现生命没有意义。
  
  我们只要开始唱一首歌,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它唱完,不管好不好听,都不能半途而废。杨振宁教授晚年与翁帆相知,就是一种人生的“奇迹”,他的人生这首歌唱得完满、唱得响亮。
  
  用脑袋指挥你“走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9:18 | 查看全部
人要有追求,但是追求不要过分,要选择自己三五年之内可实现的目标去追求。我少年时代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我用了三年的时间追求这一个目标,最后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我实现了门己离开农村的目标。
  
  人生的起点没有办法选择,所有人的起点都不一样,但是坦白说人生的终点是可以由我们门己去选择的。你要设计怎样的程序,打开怎样的生命界面,要看自己是怎样的系统。在这个世界永远不可能是枪指挥脑袋,是脑袋指挥枪。你能走多远,主要是看你的脑袋指挥你走了多远。
  
  大家来到这个世界,唱人生这首歌,我最反对的就是动不动就了断自己的行为。经常会有人问我,新东方没了,我会怎么样?我告诉他们,如果有一天新东方没有了,我还是我,跟以往一样。因为新东方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我没有损失什么;而我还活着,并且从新东方中吸取了经验,所以我可以从头开始,我也有可能会再有“新西方”;我还可以开一个讲座,告诉人家新东方是如何没有的,分享我失败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9:29 | 查看全部
在机会和金钱中,选择前者
  
  给一个人一百万或者一千万,供吃供喝,但是不让他做任何事情。这样看来他的人生似乎什么都不缺,但是其实什么都缺。因为幸福是在做事情有成就、和朋友的交往中得到的。在机会和金钱中,我们很多大学生选择前者,这非常聪明。
  
  如果生活中没有痛苦,那么生命就没有了意义,同时也正是因为生命有了意义,才更加需要追求和努力。我问过李宁,为什么当世界冠军站到领奖台上的时候总是泪流满面,这应该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才对,但为什么没有人笑着拿奖?李宁说,当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感觉到已过去十几年的汗水和伤痕都得到了承认,不由自主便留下了幸福的眼泪。
  
  当有一天我们遭遇失恋、失败、痛苦,仍然可以哈哈一笑,那么我们的生命就精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9:40 | 查看全部
犯再大的错也不要放弃
  
  有人讲来世,但我始终认为要努力做到今生今世每一天都过好就好,为何要期待来世,若到了来世发现也不过如此,那还要期待再一个来世吗?耐心加上等待,同时相信每一天都会过得精彩,我们也便不再需要期待来世。
  
  生命中需要等待,但是不能被动去等待,一定要主动。人生中有困境是不可避免的,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抱怨,考虑我能得到什么,这是一个主题。永远不要认为困境会一辈子跟着你,曼德拉被困了那么多年,最终还足解放了南非,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
  
  生命中也充满了希望,犯再大的错误也不要放弃。其实犯错没关系,但是犯过之后从中学会生活,那么这个错误便值得去犯。
  
  有几句话我要送给人家:不要等到被人爱上了再去爱别人,不要等到寂寞了才想起朋友的重要,不要等到有了好工作再去工作,不要等到拥有了很多再去和人分享。你即使什么都没有也可以分享,你至少可以跟别人分享笑脸,不能说我们已经拥有很多,我们才要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9:48 | 查看全部
大隐之隐
时间:2013-08-15 作者:未详 点击:484次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在距西安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千多位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多年前的人们一样的生活。他们不接待生客,不用手机,连敲门都有暗号,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些修行者大多都很有学养。初看到这条新闻,为这些所谓的“隐居者”的勇气所感动,毕竟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真正放下身外之物,偏居一隅,甘做一个苦行僧”?可是他们的行为却无法得到社会的尊敬与认可,与其说他们是隐居山林,不如说是一种躲避现实的逃离。
  
  古往今来,隐者无数,以其飘逸、自由、独立、无忧的生活状况,令多少人羡慕与心向往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充满着多少怡然自得的洒脱与无所牵绊。在追求自我精神的自由与外在闲适的生活道路上,人们一直都没有停下匆匆奔跑的步伐。古人以一种相对与世隔绝的方式,走进山林,成为隐士,但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虽心向往之却非得走进大山,过洞穴生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09:56 | 查看全部
隐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世时,晚年每天在那只小白猫的陪伴下,迎着朝霞送走晚霞,坐在未名湖畔,看着宁远的湖面,一言不发、静心而坐,虽身处于喧嚣的闹市之中,但心无牵绊,简单自在,潜心研究学术,晚年著作等身,影响深远。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个超然于物外的隐士?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多少人为了名利奔波劳累,惶惶不可终日,内心如着魔般,始终无法安宁与镇定,整日里流连于声色犬马,穿梭于酒林歌池而不能自拔,在霓虹闪烁的光鲜背影下,又有多少烦乱而孤寂的灵魂游离于身外呢?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那些所谓的看破红尘归隐于山林,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隐”而已,如果心中看不穿,放不下,即使走进山林,也难耐内心的孤寂与彷徨。真正的隐者,应该是在最世俗的市朝之中排除嘈杂与名利纷争的干扰,始终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大智若愚,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自得其乐,这才能称得上是大隐之隐,居于心灵之上的笃定与淡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10:51 | 查看全部
一喝成山
时间:2013-08-02 作者:未详 点击:721次

一喝成山
  
  宋代大学士苏东坡,是一位国人耳熟能详的大文豪,当然,也是一位在禅宗史上留下许多逸闻趣事的人物。他曾有3首诗表达自己在不同阶段的人生境界。
  
  参禅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禅中: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11:00 | 查看全部
参禅后: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东坡自此而后,自以为得道悟禅,自视颇高,不要说一般的同僚居士,就是那些有名的禅师,他也不怎么放在眼里,一有机会,就想比试一番。
  
  他听说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门风高峻,机锋难触,就脱掉官服,换了便装,扮成一个普通的香客登门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修为如何。
  
  一见面,苏东坡就说:听说禅师道行高深,请问禅师,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请问尊官贵姓?
  
  东坡不由一惊,心想我便装来此,他怎么一眼就看破了我的官员身份了呢?但他还是从容地反攻道:我姓秤。是称天下和尚有多少重量的那种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请问这一喝有多少斤两?
  
  东坡一时无语,难以应对,只好礼拜而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12:11:10 | 查看全部
【趣读我说】
  
  苏东坡参禅的3个层次,正如青原禅师所说的参禅3境界相类,他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禅者经此3关,算是了解了事物的相貌,但并非就真的超脱解放,一劳永逸了。就如东坡先生,解则解了,但却没悟,所以心中还存有许多是非分别,还存有一颗傲慢心。只有到了被人如山一样地大喝一声,瞠目结舌无言以对之时,才算真的明了事理。
  
  不过,东坡居士毕竟不是凡俗之辈,他慧根深厚,悟性超常,虽自恃才情,故意寻衅却失了一颗平常的禅心,但在一喝之下,便知道了进退错对,也算难得。若是换了个没有根性的人,或许还要无休无止地纠缠下去,那就成了一出闹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