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2:14 | 查看全部
孩子眼中的爱
时间:2013-07-06 作者:未详 点击:379次

  几年前,我跟华姿一起去四川灾区采访。有一天去一所学校,学校的志愿者将那天的上课内容定为“理想与爱”。课结束时,志愿者请华姿也为孩子讲点什么。于是华姿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粮食仓库里有许多老鼠,它们每天要吃掉许多粮食。村民们决定把它们赶出仓库。它们采用烟熏的方式,将老鼠熏出粮仓。这天,熏过烟后,村民们进粮仓查看情况,发现许多老鼠都从大门跑掉了,但有两只老鼠,一只拼命往墙角跑,一只拼命把它往大门方向拉。朝墙角跑,必定会被熏死,大门方向才是生路。为什么那只老鼠要往墙角跑呢?一个村民仔细观察后发现,那只朝墙角跑的老鼠双目失明了。村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另一只老鼠是在救它瞎了眼睛的同类。
  
  大家有些感动,纷纷猜测它们是什么关系。有人说是夫妻关系,有人说是兄弟关系,有人说是恋人关系,也有人说是母子关系,莫衷一是。这时,一个孩子说了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怔住了。“为什么一定要有关系呢?”孩子问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2:47 | 查看全部
棋形与胜负
时间:2013-07-06 作者:未详 点击:382次

  相传东莱自古就有许多高超的棋手和琴师,还有一些擅长舞剑的异士。传说海边最有名的一位棋手终日面对一个棋盘、两个棋罐,静待高手前来对弈。都说这位老人棋技高超,几乎没有人能够战胜他。但到了后来人们才发现,有时候老人赢了棋非但不高兴,还要发出长长的叹息。原来他不仅要赢棋,还要摆出一局好看的棋形。对他来说,赢了棋且棋形好看,才是最高兴的事情;输了棋但棋形尚好,也还不错;最糟糕的莫过于出现一个丑陋的棋形了,这时无论赢输都让他败兴。
  
  讲究棋形,对他来说究竟怎样的棋形才算好看,大概局外人没法知道。讲究棋形,对他来说就是重视下棋全部过程,重视每一个局部,而不仅仅是那个结果。结果只是整个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它代替不了其他的部分。
  
  相传那个莱国人由于过分注重棋形,终于导致了连连失败。不少虚荣的毛头小子也拥到老人那里,以赢了老家伙多少盘棋而自傲,到处标榜自己。他们发现老人输棋越来越多,却越来越高兴。这种情形只是到了许久之后,才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因为老人按下一子的时候几乎不假思索,出手飞快,双眼眯着,似乎不再仔细分辨棋局,却能十有八九赢棋。这样的对弈进行下去,不知多少人败下阵来。大家这才弄明白一个问题,就是老人的棋术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出子不加盘算,直奔心目中那个好的棋形,而这个形又随着棋局自然而然地在棋盘上衍生出来,就像一朵花儿在阳光雨露下自然而然地开放一样。随着一个理想棋形的生成,一局棋也就完成了。老人眼里只有一个完美的棋形,而不知道输赢。满脸微笑看着终结的棋盘,这时并不关注也不知道彼此谁赢谁输,而只知道这局棋的形态是美观的,他因此而满意和高兴。
  
  世上的许多事情与莱国人的那一盘棋是一样的,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其实都是相同的。手段与结果,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莱国人用一盘棋表述得清清楚楚了。有人为了最终能够取胜,任何手段都不会顾忌,哪里还会在乎什么棋形的美丑。而那种极度追求完美,信守一种义理的观念,会在生活中形成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改变一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格局。
  
  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个宋襄公打仗的故事,今天看就不仅是有趣和可笑了。那是一场楚国前来进攻宋国,宋襄公亲自率军自卫的战役。黎明时分,楚军开始渡河了,有人向宋襄公建议说,敌军渡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杀过去吧,这样一定能够取胜。宋襄公说:我们在人家渡河的时候就开打,这算什么仁义之师!一直等到敌军渡过河,布阵完毕,宋襄公才宣布开战。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一直冲在最前头,英勇无畏地战到了敌阵中央,身负重伤。
  
  这个故事中的宋襄公被后人称为“蠢猪”。可也就是这个极其“愚蠢”的人,当时领导的弱小宋国,却能够在春秋时代位列五霸之一。整个故事的确是发人深省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信守义理,遵循战争规则,不能不说体现了人性中最为宝贵的一面。这种时候是掺不得假的,人性的尊严或无耻,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从另一个方面检验了人的勇气,即在最危险的时刻能否维护心中的价值准则。这需要多么强大的信念。这在只问结果不问手段的人那里,永远也得不到理解。
  
  手段与结果往往会相互弥补和相互映照。以卑劣的手段获取的胜利往往是局部的、暂时的、难以持久的。卑劣的胜利仍然还要以最终的失败作为结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常常得到了证明的、绝不鲜见的。伟大的文化和传统,有时候真的会孕育一次失败,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结局。前面说过,最理想的棋局,当然是美好的棋形与适时而至的胜利双双来临。
  
  人在生死之间的选择,的确最能够凸显一种文化的力量。伟大而优雅的文化所具有的决定力,常常会以一些不可思议的、极端的例子表达出来。往前翻一下史书,人们会记得有一个叫嵇康的人,记得他的“广陵绝响”。在即将被处死的那一刻,嵇康对刽子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就是让他最后弹一支曲子。他弹了一曲《广陵散》,说此曲从此已成绝响,然后从容赴死。另一个真实的故事离我们稍稍近了一点,就是清末的谭嗣同。他是参加变法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事发后清廷残酷镇压,大举搜捕“乱党”,谭嗣同本来是最有条件逃脱的人,却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出逃,慨然受死,要“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
  
  人生犹如一盘棋。从最初的一枚棋子落下,直到最后的终局,胜负是一回事,留下怎样的棋形又是另一回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3:10 | 查看全部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时间:2013-07-06 作者:未详 点击:656次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你把球鞋丢在这里,是想害我摔死啊!!”古古对阿男大吼,这是他们同居的第三年。
  
  绊到球鞋,真的会摔死吗?
  
  难说。在楼梯转角绊到球鞋,然后从第十楼一路“顺利”地翻滚到一楼,可能会死掉。所以这话也未必太夸张。
  
  但古古绊到阿男脱下的球鞋,一定也有别的话可以说。
  
  古古可以推理:“你球鞋怎么脱在这里?你昨天晚上一定又喝醉了。”
  
  古古可以怨叹:“你不是讲好不买这双球鞋的吗?这双球鞋的钱,够我买一个微波炉了!”
  
  古古也可以撒娇:“怎么办!被你的球鞋绊倒了啦!痛痛捏……”
  
  古古会说什么样的话,决定于她要在阿男的眼中,扮演什么样的人。她要扮的是欧巴桑,她就会说出欧巴桑爱说的话;她要扮未婚妻,就会说出未婚妻该说的话。
  
  很多人以为:你说什么样的话,透露出你是什么样的人。
  
  但我认为不只如此。我觉得: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You are what you say。”
  
  你老是觉得你是可怜虫,别人都在欺负你,你确实就会常常说出可怜虫心态的话。但不只如此,反过来也一样:你每句话都说可怜虫才会说的话,说久了,你就会是可怜虫。
  
  当古古大吼说“你想害我摔死”时,阿男一定会觉得这疯婆子有被害妄想症。从此,阿男心中的古古,就多了一张小小的便利贴,上面写着:“被害妄想者”。下次他们再吵架时,“被迫害”就会变成阿男抱怨古古的一个依据。
  
  是啊,古古说的话,不但是“果”,透露出古古怎么看事情,还会倒过来变成“因”,倒过来“引导”古古去看事情,然后再“引导”古古身边重要的人这样去看古古。
  
  你嘴上爱抱怨,你就成为“怨女”。你嘴上爱耍贱,你就成为“贱嘴”……虽然,我们都知道你骨子里可能并不是这样的人。
  
  你真的想变成给别人温暖的小太阳吗?那你就从说话开始,订出一些简单的,你真的做得到的事。例如:规定自己每周三中午一定发出一封简讯,问候一位在你通信簿上的朋友,而且在对方回你简讯之后,一定再回复一个给对方加油的简讯。
  
  ——“那万一对方跟我借钱怎么办?”,“那……还是要叫他加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4:39 | 查看全部
禅心,什么是禅?
时间:2013-06-29 作者:未详 点击:1162次

  什么是禅?禅是一种智慧,一种感悟,看不到,摸不着,听不见,说不清,悟不透,学不尽,思不完。禅,生活中处处都是:流水是禅,高山是禅,清风明月,浮云落花,还有你我脚下的路也是禅。
  
  风,四季变幻无常,有狂吹,有轻拂。若回首百年身后事,总有尘烟吹不散,远行千里路,纵多往事了无痕。有道是人去人又来,风落风又起。
  
  云,遮天蔽日,呼风唤雨,变化万千。因缘起,因缘飞,随风来,随风逝,云随风行,风随我动,禅随意静,恰似人生际遇难测,终归是空空而来,空空而去,如风如云,了无痕迹。
  
  月,由圆到缺,缺了又圆,盈缺尽由它,形连大海,一跃中天。日月经年,世事无常,盈亏有间,人生如月。月可以一跃苍茫上中天,人又何妨清欢数载共余生?
  
  山,高则入云,低则潜海。看似岿然不动,若登之欲穷眼力,却眼前一处高过一处,山外有山,而海底的山头上虽波浪不惊却暗流涌动。当你难识真面目缘身在此山中时,心间是否驻有一份感慨、一份宁静、一份洒脱和一份怡然?
  
  水,上善若水。从不媚上,一生谦下,平等众生,滋生万物,永远都保持着“水往低处流”的平民姿态;一身至柔却怀有刚骨,能滴水穿石,也能沧海桑田。
  
  花,千姿百态,娇艳无比。斗艳争奇之下空生了一段尘缘,因寂而开,因开而寂,花开花落是否触动了你的愁绪?其实,花开有序,花落有时,不妨“花开花落两由之”,人观我,我观人。
  
  路,或坦或坎,时而九曲回肠,时而宽广坦荡。践行之中,什么是路?在何处?通何方?这是路的未知,也是路的深邃,只是默默地等待南来北往的客。在你我前行的路上,有荆棘,也有希望,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就是这个午后,阳光穿越窗棂投放在客厅的地面上,光影浮动,窗台上那盆文竹散发着的泥土的芬芳,很好闻,也很清新,你听听:“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耳畔响起佛曲梵音,空灵缥缈,带着几许纤尘不染的孤傲,清丽的筝音扫过节日后的浮尘,带着禅意,温暖了我潮湿的心房,在这暇逸的午后里,一瓣一瓣地晾晒。
  
  智者常曰,人生如戏,岁月如歌。可谁于戏外,谁又在戏中?是谁在轻唱,谁在吟诵?人生的桃源在心底,心静,静成一道永恒的风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5:22 | 查看全部
有时候,我们需要看轻自己
时间:2013-06-29 作者:未详 点击:710次

  年长的人总是忘不了给那些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忠告:在人生的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些。这忠告,包含着几缕沧桑,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超越。
  
  诗人鲁藜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孔繁森就曾这样告诫自己:“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看轻自己是一种人生哲学,看轻自己才能“飞”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角,总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偏偏又把别人看得太轻。为此,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以为自己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一心想干大事。创大业;总以为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唯独自己最行;总以为自己成绩最大,功劳最多,记功评奖、加薪晋级不在话下。否则,就不高兴,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精彩;把自己看得太重的人,心理容易失去平衡,个性往往脆弱,实际表现为独断、骄横、傲慢,盛气凌人,与社会格格不入……这种人,不仅不会被外界接受,反而会遭到嘲笑和孤立,变得停滞不前。
  
  看轻自己是一种智慧。为人盲目自信就会先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利位置。越是看轻自己,越易被人看重。你真诚的谦卑,将使大家折服,他们乐意在你周围歌唱;你力所不及的柔弱,会为大家所同情,他们愿意倾其所有,助你强盛。看轻你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没有任何负担地踏上漫漫征程,你的人生路途才能获得更多帮助和教益。
  
  看轻自己是一种风度,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其实,把自己看轻,这是光明磊落的心灵折射,是无私无畏的自然反映,是正直坦诚的自由流露。看轻自己的人总是很知足。对获得的成功珍惜有加。一个富有了仍然不忘看轻自己的人,他将不会自傲和奢侈:一个身居高住仍然看轻自己的人,他将不会专横和贪婪。当你从困惑中走出来时,就会发现,看轻自己,其实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境界:超凡脱俗。淡泊平和。
  
  看轻自己是人生的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看轻自己是对人的真实本性和历史真正趋向的理解和把握,是对人性和历史的继承和超越。看轻自己,能够成就人的操守,闪烁出灵魂的美丽。只有看轻自己,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地汲取教训、加强修炼、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高兴。
  
  看轻自己,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经营。看轻自己,不是鄙视自己,压抑自己,埋怨自己,也不是要你去说违心话,做违心事。相反,看轻自己能使你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看轻自己,生活中就会多几分快乐。在家庭中,不妨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一言九鼎”的家长,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与爱人和谐相处。在事业上,即使春风得意,大权在握,也不妨看轻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众人之上的“楚霸王”。这样,才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盟友,听取更多的有益于事业发展的意见。让自己脚踏实地去拓展事业,创造辉煌。在朋友圈子里,不妨看轻自己,才能结识到推心置腹的哥们儿,让自己的头脑时刻清醒,让自己永远是一个受欢迎的朋友。看轻自己。才能获得智慧与快乐,飞越坎坎坷坷,拥有和谐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5:37 | 查看全部
人生需要一种激情
时间:2013-06-29 作者:未详 点击:753次

  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跋涉在群山之间的旅人,正倾倒出他鞋子中的砂石,旁白是:“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逻辑,它揭示了一种真实:将人击垮的,并非巨大的挑战,而是琐碎事件构成的倦怠。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一个人面对巨大的灾难挑战时,他会恐惧、会紧张、会涌起抗争的冲动或挣脱的力量;至少,这是一种生的激情,即使他因此而失败,这种失败,依然会有一种悲剧性的力量。
  
  但是。如果困扰人的只是一些非常琐细的事件,比如牙疼、噪声、夫妻吵架、同事矛盾。如此等等,你没办法把它们当对手,因为它们实在太微不足道;但你也没办法摆脱它,也因为它们实在太微不足道。在这种过程中。你得不到任何补偿,只会不断地无休无止地被耗费,变得疲倦懈怠。
  
  最后,人常常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疲倦而放弃。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境遇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能再激怒你。即便是饥饿感与仇恨感,也是一种能让人强烈地感到自己存在的东西。但那种疲惫却会让人止不住地滑向虚无。
  
  但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是由许多琐事构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疲惫感往往会愈来愈浓。最后,少年的旺沛生气被中老年的疲惫暮气所代替。
  
  相对于这种倦怠的过程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激情,就成为一种重要的自救方式。
  
  被称为工作狂的日本人,在处理如何满怀热情地投入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这个问题时,有一种相当不错的手段:每天上班前,对着镜子很自信地挺胸对自己微笑,然后大喊五声“我是最好的”,并且全身为之一振,然后,这样振作一下,每天开始的感觉的确大不相同了。
  
  好游乐的美国人,在把自己的心境推向一种疯狂的激情状态方面,更是花样迭出,如从百丈高崖上纵身跳下的蹦极运动的流行,每每让人体验一下死亡已近的恐惧极点和又重返人间的极度快感。并让人从中体会到生的美好灿烂。
  
  用行动的刺激来促发激情的放射是一方面,用想象的色彩来刺激激情持续是另一方面。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曾这样描绘他最初被物理学吸引的时刻:他的一名教师这样表达了能量守恒定律:“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上了屋顶。他扛砖时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封不动地贮存了起来,很多年后,直到有那么一天,这块砖松动了,它贮存了多少年的功出现了,以至于它落在了下面一个人的头上。”枯燥的、乏味的物理学的世界由此而变成了一个由神秘的法则笼罩着的令人惊惧、震颤、兴奋和向往的世界。
  
  一个古老的疑惑:一个人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爱上了一个异性。据说心理学家们的答案是:你们相处时,是不是感到过一种激情,无论经常,还是曾经偶然,激情就像一种烙印,深刻难忘;而没有激情的历程,就如风过后的涟漪,稍纵即逝。
  
  生活。事业。人的一切都需要一种激情,就像一阵风,吹落倦怠的尘。露出它们内部的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5:51 | 查看全部
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时间:2013-06-29 作者:未详 点击:717次

  不久前,德国一家电视台推出高额奖金征集“10秒钟惊险镜头”活动。许多新闻工作者为此跃跃欲试,征集活动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参赛作品中,一组名叫“卧倒”的镜头以绝对的优势夺得了冠军。拍摄这10秒钟镜头的作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记者,对于这个作品。每个人都渴望一睹为快,
  
  镜头是这样的:在一个火车站,一个扳道工正走向自己的岗位。去为一列徐徐而来的火车扳动道岔。这时在铁轨的另一头,还有一列火车从相反的方向驶进车站。假如他不及时扳动道岔,两列火车必定相撞。这时,他无意中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在铁轨那一边玩耍,而那列进站的火车就行驶在这条铁轨上。是抢救儿子,还是扳道岔避免一场灾难?他可以选择的时间太少了。那一刻,他威严地朝儿子喊了一声:“卧倒!”同时。冲过去扳动了道岔。一眨眼的工夫,这列火车进入了预定的轨道。那一边,火车也呼啸而过。车上的乘客丝毫不知道,他们的生命曾经千钧一发,他们也丝毫不知道一个小生命卧倒在铁轨边上——火车在轰鸣中驶过,孩子毫发未损。那一幕刚好被一个从此经过的记者摄入镜头中。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没误工过一秒钟。而他的儿子却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诉儿子:“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生死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唯一能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扳道工的高明之处,在于让弱智儿子掌握了一样出色的动作。
  
  诚然,人的一生不可能都去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无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里,无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你都可以把平平常常、微不足道的事情做得很到位、做得很出色,这就是你人生的价值,这就是你生命的精彩。所以,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因为它能帮助你跨越生命的难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6:53 | 查看全部
不要错过人生的低谷
时间:2013-06-30 作者:未详 点击:3065次

  我曾有幸认识一位年迈的登山家,他一生征服过无数的高峰,足迹踏遍了圣洁的雪峰。在峰顶领略过大好河山的美丽。他在年纪大了以后,原本可以到登山俱乐部做教练,或者是在家里安享晚年。但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收拾行囊,只身一人奔向风光瑰丽的峡谷。
  
  这位登山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高耸入云的山巅是我年轻的梦想里放飞的一只风筝。时光流转,我才发现这只风筝的线被拴在深谷里……那里有澄碧的潭水,宁静的百合花,各种各样的草木鱼虫。它们都曾是我年轻的时候在山巅撒下的梦呓,现在,我要把他们一一捡拾。真正深入到群山环抱的峡谷中,我才发现。自己年轻的时候错过了很多东西,幸亏现在醒悟过来,也算为时未晚。
  
  登山家用他最真的诗情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不要老是盯住大地的“隆起”不放,俯下身,脚下的幽谷也有我们发掘不尽的美丽。
  
  在生命的原野上。每个人都在驾驶一辆梦想之车,一个真正通晓“御术”真谛的“生命马车夫”。不仅要懂得怀揣着一颗沸腾的心“上坡”,还要懂得心平气和地享受“下坡”的宁静与美丽。锯齿上正因有了许多凸凸凹凹,才成就了锯子的锋利,生命的版图上正因有了低谷的参与,才促成了生命的丰富多姿!科学的养生法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天天抱着大鱼大肉不放的身体,会由于摄入了太多的热量和脂肪,而迟早要垮掉;时不时吃一些五谷杂粮。才能养胃养心,永葆健康长寿。
  
  低谷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不仅要学会领略巅峰“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还要学会享受深谷“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惬意。也许,人生中的低谷并不如巅峰那样耀武扬威、占尽风光,甚至还夹杂着一些坎坷、泥淖和密布的荆棘,但是,你想过没有,正因为这些挫折和磨难的出现,才塑造了我们伟大的人生。
  
  一个没有遍尝过百草苦涩的医者,不会成为妙手回春的良医:一个没经历过破产威胁的企业家,不会成为大商巨贾;一个没有翻过船的舵手,不会成为最优秀的船长;一把没有经过烈火淬炼的刀剑,不会所向披靡!
  
  永远不要错过人生的低谷,因为一个人只有穿越了生命的低谷,才能成为苦难的征服者,而不是挫折的臣服者。一位哲人说过,人生之树的伟大之处,不光体现在它蓬勃向上、蓊蓊郁郁的枝叶和树干上,还在于它埋头向下、痴痴以求的根须上。一个只懂得仰头,而不懂得低头的人。是无法汲取生命的土壤所带给我们的宝贵营养的。
  
  低谷处的崛起才是伟大的崛起。在我们生命的河道里,每个人都应该是一尾鱼。而不是像蝌蚪一样,一味地顺着安逸的水流而下,那样的生活虽然自在,却也潜伏着随时被汹涌的溪水甩向岸边礁石的危险。真正倔强的生命,应该像逆流而上的鱼群一样,昂起头,一路逆水而上,那头顶上翻卷的浪花不就是最动人的诗章吗?那摇曳多姿的水草不也正在为它们鼓掌吗?在逆境里拥有一颗顺境的心,在逆流里怀抱着一个顺流的憧憬,便没有人能阻挡你!
  
  一颗没有经过峡谷的溪水洗礼的心,我们不能说他不坚强,但他至少是不够坚韧的;
  一个没进入过低谷丛林里的猎人,我们不能说他枪法不准,但他至少是不够勇敢的:
  一朵没有经过寒冬就绽放的花营,我们不能说它不够绚烂,但它至少是不够刚毅的;
  一粒没有被土壤和黑暗深埋过的麦子,我们不能说它不是粮食,但它至少不是种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7:11 | 查看全部
3根弦上跳舞的精灵
时间:2013-06-30 作者:未详 点击:444次

  法国,巴黎,梦之都。一场盛况空前的音乐会。欧利·布尔。这位在4根琴弦上纵情放飞高山流水,让整个世界为之倾倒的小提琴大师,带给听众的是一次倾情的灵魂放牧。
  
  整个音乐斤座元虚席。一曲又一曲,每一枚音符都是飞翔的天籁。所有的听众迷醉了,大师迷醉了,巴黎迷醉了……
  
  突然,轻轻“嘣”的一声,欧利·布尔心头一紧。立刻明白是小提琴上的A弦断了。可是这支曲子还只演奏了一半!听众仍如痴如醉地沉迷在美妙的乐音里。没有谁听出那一声轻轻的不和谐音。
  
  中途退场更换琴弦。再接着演出,将给整场音乐会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思绪的电光一闪之间,欧利·布尔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其他3根弦继续演奏下去!
  
  全曲终于演奏完了。当听焱知道这曲中途的变故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持久不断。
  
  欧利·布尔又一次成功了!但这一次的成功,更加不同寻常。用3根弦演奏的创举,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生也如一场音乐会,也有太多的不可预料。

  有的人面对瞬间的变故,束手无策,只有匆匆选择放弃;
  而有的人,在演奏人生乐章时,尽管偶有一根弦断了,却仍旧一脸从容。

  凭着用余下3根弦演奏的勇气和智慧,让心灵起舞,最终获得成功。
  我们把前者称作常人,把后者尊为强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8 21:27:30 | 查看全部
给自己插根竹签
时间:2013-06-30 作者:未详 点击:1041次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想尽办法也找不到工作。

  他的父亲说:“没事干就跟我去挖沙卖吧。”

  年轻人不甘心,说:“我读大学,不是为了挖沙,我要等待机会。”
  
  机会不是那么容易等到的,年轻人在家百无聊赖,他看见爸爸种了南瓜可没空管,就去照料南瓜,施肥、浇水、灭虫、除草,有时还拿放大镜去观察。

  在年轻人的精心照料下,他的南瓜藤长得非常茂盛。瓜藤粗壮得让人不敢相信是南瓜藤。可奇怪的是,那些茂盛的南瓜藤却迟迟不结果实。千盼万盼,终于盼来一个小果实了。他立刻对这个小南瓜进行重点保护,可那个小南瓜却不争气,长到拳头大就不再长。反而皱缩了,最后在藤上烂掉了。年轻人以为是肥料不足,他又给南瓜重重地施一次肥。施了肥后,结出的瓜依然无一例外地“夭折”。

  年轻人问父亲:“为什么瓜藤那么好,却结不成瓜?”

  父亲说:“你用竹签从瓜藤中间插过去,以后结的瓜就不会烂了。”
  
  年轻人拿一把竹签到瓜地,可刚插了一根就下不了手。自己费尽心思才种出这么好的南瓜藤,为什么要刺伤它们呢?再说。完好的藤都结不成瓜。受伤的瓜藤怎么能结成瓜呢?年轻人怀疑父亲故意捉弄他,他干脆把剩下的竹签丢掉了。

  插了竹签后那棵南瓜叶子渐渐转黄。长势明显追不上别的瓜藤。年轻人好几次想把瓜藤上的竹签拔掉,但最终还是没有拔。出乎意料的是,这根受伤的南瓜藤结出的南瓜不但没有烂掉,而且,长得飞快,最后竟有脚盆那么大,足足15公斤重。而那十几棵没有插竹签的南瓜,只长了一堆藤叶,秋天过去了,依然一无所获。
  
  年轻人问父亲:“为什么那些好的瓜藤都结不成瓜,这根受伤的瓜藤反而结出了一个大瓜呢?”
  
  父亲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瓜和人一样,肥料下得足不一定有用。不如受点磨难吃点苦更有用。”
  
  年轻人恍然大悟。

  他不再坐等机会,而是到省城参加人才招聘会。

  在一次次应聘、面试、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

  是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会一帆风顺。

  爱情会受到挫折,工作跟理想不一样,但只要我们勇于在逆境中磨砺。

  在自己这根“瓜藤”上插一根竹签,通过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向更高的人生目标迈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