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1:24 | 查看全部
  透过车窗,我看到维基摇着尾巴示意再见。我双手捂住了脸。“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关于爱的话题吗?”妈妈问,“当和别人一起分享时,爱会变得越来越多。现在,你正在和其他爱维基的人一起分享呢。”
  
  “但这让人很伤心。”我靠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
  
  “那是我们必须学会的关于爱的最后一课,”妈妈说,“你学会分享后,还要学会舍弃。总有一天,我也会让你们离开我的怀抱,去更广阔的世界生活。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切对对方有利的事情。你明白吗?”
  
  “明白!”我答道。
  
  施爱者:露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1:36 | 查看全部
 改变者:曾经萎靡不振的失败者
  
  我站在邻居露丝家的客厅,对着满屋纸片茫然。“我需要你帮忙。”露丝说,“我正在找一个笔记本,可是我不记得放在哪了。”这就是我当时的境况。连这个眼神不好的老太太都能看出来,我除了帮她找一个又脏又旧的笔记本之外无事可做。
  
  28岁那年我搬回了家里,事事都不如意,工作、爱情……一切。我萎靡不振,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妈妈总劝我走出去,于是当露丝打电话问我能不能“过去一分钟”时,妈妈把我推出了家门。
  
  我开始在堆积成山的纸片中翻找,两小时后终于在墙角找到了。“太好了!”露丝欢呼着,“我下周做演讲要用呢。”我惊讶地看她,年近90的老人居然比我还忙碌。
  
  自那以后,我每周都去拜访露丝,起初只是为了躲开老妈的唠叨,但渐渐地露丝那儿总有东西能吸引我。一次我去时,她正眯着眼睛看信。“我又需要你帮忙了,”她说,“帮我读封信吧。”我挨着她坐下。“亲爱的露丝,”我念道,“我正在回想我们去做考古挖掘……”我满脸惊讶:“你是考古学家?”“不,”她微笑说,“是业余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1:39 | 查看全部
梦想在心里温暖自己
  
  文/新东方 张戈
  
  自2005年开始,每逢春天,新东方“梦想之旅——中国大中学生励志系列公益讲座”活动都如约启程。9年来,我们走了上百个城市,让近百万学生听到关于梦想的激情演讲。每一个城市、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礼堂,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讲师回味无穷。
  
  和同学们讨论梦想,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体验,因为很多年轻人对于梦想还是处于一个空有一腔热情或是依然迷茫的状态,我们可以将这些个人内心的想法拿出来进行分享讨论,而讨论的意义在于,当一个人陷入迷茫,或者显得疑惑的时候,讨论,可以让自己有机会看清自己,明白到底什么对于自己更加重要。
  
  总听到很多人批评现在的年轻人缺乏梦想,我不喜欢这样的评判,因为其实每个人对梦想的定义并不相同。我们所理解的“梦想”,常常只是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一种价值观或是人生目标。对有些人而言,梦想是可以实现的理想,在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通过设计自我的生活轨迹,努力地向着这个目标靠拢。而另一些人的梦想则是明知永远不可能的实现,但却可以在心里温暖自己。所有的这些,都无关他人,也因为这样,谁也没有权利去批评他人缺乏梦想。你不是那个人,你又如何知道那个人的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1:49 | 查看全部
读完信后,我帮露丝整理书籍,却不由自主地瞥向那个趴在书桌上认真回信的身影。这个女人真让人惊叹,一生住在小镇上,却生活得这么充实,好像永远不会停下。我很快发现露丝写信并非偶尔为之,她有很多朋友,和每位朋友都有一些故事。
  
  露丝越来越需要我的帮助了。我发现她做家务有些力不从心,便提出帮她洗盘子。后来她也让我做些杂务。一个寒冷的冬夜,我一边思考着人生目标—这问题我已经想过无数遍了,一边走进露丝的房间。她摔伤了腿,躺在床上,看起来弱小无助。露丝挤出一丝笑容:“今天收到一封信,你能帮我读吗?”我坐在床边读了一遍。“还需要我做什么?”她迟疑地说:“能帮我写封回信吗?”
  
  听到这么一个简单的请求,我却沉默了。露丝需要我,这个拥有着充实而丰富生命的女人,的的确确需要我。我找到我的目标了,其实这个目标一直近在眼前,清晰可见。露丝需要我的帮助,把她和她的世界连接起来。更重要的,我终于明白我也需要她,需要她身上的某些东西。
  
  露丝病愈后,我不用再去照顾她,也不再把看望露丝当成一项工作。烤点饼干、找到一首她喜欢的诗歌,都成为我去看望她的理由。但她现在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又重新找到工作,重新开始和朋友联络。
  
  一次,我送给露丝一个亲手织的十字架,她的眼睛都亮了,“真是太漂亮了!”她停顿了一下,看着我说,“我特别盼望你来看我,你总是活力四射。我真希望能像你一样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希望。”
  
  我看着她,惊讶万分。她是在说别人吧?但随即我明白,和露丝的相处早已让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找回了自信与生活的热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1:50 | 查看全部
但我又坚信,每个人心中一定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或许如“做一个教育家”、“成为行业领头人”、“环游世界”般常规而轰轰烈烈,或许如“孩子考上大学”“月薪超过3000”、“猪肉价格高些,好卖个好价钱”般平淡务实,或者更如“拯救世界”、“寻找外星人”、“嫁给刘德华”般荒诞而不合逻辑……即使是没有在世人眼光中的任何领域取得成就,但只要努力生活,开开心心地走自己的人生路,都是值得肯定与分享的故事。因为但凡如此,对生活,梦想都没有失去过。
  
  我亦看到很多人否认他人的梦想。比如凤姐罗玉凤,前一段时间她不远万里到美国中文电视台应聘。这件事情迅速成为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娱乐头条,大家挑着眉毛咂着嘴讨论着她已不在中国,但中国仍有她的传说。口气中的嘲弄、不屑、讽刺、戏谑让我心有不快。我想说的是,这个怀揣一张大专文凭的女子,其胆识足以让许多名校毕业生汗颜。或许,她的确其貌不扬,的确有炒作的成分,的确做了些令人大跌眼镜之事,但毕竟,她带给大家更多的是欢乐而从未有过任何伤害吧。凤姐正奔波在追逐梦想的路上,面露讥讽的你呢?还记得你的梦想吗?你那卑微、或者远大的梦想;你那单纯、或者复杂的梦想;你那朴素、或者华丽的梦想,你都记得并在用它鼓舞自己吗?
  
  英文中,我喜欢“Keep Walking”这个词,因为除非一个人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不然的话,我们总要坚持走下去,被动的,主动的,不管走怎样的方向。而所有的成功都不能复制,因为没有人可以重复别人走过的道路,时代不同,大环境的不同,机遇亦各不相同。我们只能去寻找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就是去看看支撑那些成功的人走下去的东西,一种理念,或是一个梦想。“幸福在远处,如果你不自己走过去,你别指望它走过来。”凤姐只是在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理念梦想支撑自己坚持走下去而已,那么为何不记住这个不断追逐自己梦想的女孩子,给她多一点的宽容与尊重呢?如果有人质疑你的梦想,别辩解,尊重自己,即使做梦,即使会梦醒,也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的确,目前有很多年轻人处在困难里面,大学一毕业面临就业问题,紧接着又有蜗居的问题,住房的问题。来自乡村、来自外省的年轻人进入城市之后,又会非常失望。那些看起来不如意,让人沮丧的事情非常多。在这样的氛围中,“梦想之旅”更想将那些有勇气、有智慧的人或事寻找出来,分享给年轻人。我们来自同一种贫穷,投入的是同一种不公,但我相信怀抱梦想,我们便能战胜心魔,不再慌不择路,不再忧愁上身。
  
  梦想破灭了,终还有重圆的机会;梦想暂时被搁置,终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年轻的朋友,如若选择了远方,还请不顾风雨兼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2:00 | 查看全部
做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河
  
  文/周礼
  
  有一个年轻人很不幸运,他做事总是失败,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丧失了生活的信念。于是,在一个焦躁不安的夜晚,他服下了半瓶安眠药,想要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所幸父母发现及时,才挽回了他一条性命。可是,从此他却变得萎靡不振,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为了治疗他内心的创伤,父亲决定将他送到爷爷家休养。
  
  在农村生活的那段时光,他的心情并未得到多大的改变,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玩游戏外,几乎什么事也不干。尽管爷爷、奶奶不断地安慰他,开导他,但他还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家人都禁不住摇头叹息。
  
  在距他爷爷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透明,一年四季,涓涓流淌,两岸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十分美丽。一天,他百无聊赖地来到河边散步,这条河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他经常去河边玩水,钓鱼,抓螃蟹等,那时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无忧无虑啊!想到如今自己遭遇的诸多不顺,他忍不住黯然神伤。此时正处隆冬,水位较低,小河显得瘦小而寒碜,加上两岸的草木全都枯萎了,没有一点生气,他的心情变得愈加落寞。他没想到,故乡的小河也会遭受到与自己相同的惨状。
  
  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他沉睡的心灵开始慢慢复苏。转眼到了夏天,几场大雨过后,小河变得丰盈起来,快活起来,又恢复了昔日的热闹。从他有记忆以来,这条小河就一直昼夜不停地流淌着,虽然偶尔会出现干涸或断流,但多少年来,它始终保持昂扬的姿态。他沿着河岸一路前行,没走多久,发现前面不远处出现了塌方,从山坡上滚落下来的土石将河道彻底堵塞了。然而,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小河并没有因此失去方向,也没有因此停止前进。它先是在低洼处聚集,使得水位不断上升,当河水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它漫过了凸起的土石,继续朝着前方缓缓前行。
  
  回到家中,他高兴地问爷爷:“我们家门前的那条小河最终会流向哪里呢?”爷爷意味深长地说:“它先是汇入大河,然后汇入长江,当然,它最终会流向大海,因为那里才是它真正的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2:01 | 查看全部
放大暖色
时间:2014-09-22 作者:未详 点击:240次

  抑郁症患者,总会感觉冷,总会莫名其妙地沮丧,心里充满灰色的事物,因此总也快乐不起来。
  
  冬天的夜晚,心理医生带着几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病人去逛冰雕展。在冰的世界里走了一圈后,心理医生提问,我们刚刚走过的冰雕展,有什么景色是暖颜色吗?
  
  一个患者皱着眉头说,这里的世界都是冰冷的,怎么会有暖颜色?另一个说,冰雕展里寒风刺骨,我从心里都觉得凉,找不到暖颜色!
  
  医生说:好吧,那我们再走一圈看看。走到一个硕大的花灯下,医生问,花灯是不是暖颜色的?大家迟疑一下,回答说是的。走到大红的、挂着横幅的气球下,医生问,红艳的大气球,热情的大标语,是不是暖颜色?大家点头。医生又指着热情洋溢的解说员问,如此热情的解说,是不是让我们感到温暖?大家说是的。
  
  医生说,还有,参观者的笑脸是不是暖颜色的。大家承认,笑脸确实象征着暖颜色。
  
  医生说,你看,我们就是在如此冰天雪地里,都能找到这么多的暖颜色,我们平常的生活里,又该有多少暖颜色呢。不要只注意那些灰色的冷颜色,不要去放大那些冰冷的,让人感到沮丧、忧愁、伤心和失败的事物,我们的沮丧常常是我们自己寻找和放大的。人生在世,有人开朗,有人忧愁,有人只注意类似寒冷的东西,而面对温暖和快乐的一面却视而不见。从现在开始,去努力培养自己,训练自己,你就能随时随地发现那些令你感到温暖的事物,即便是在冰天雪地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2:09 | 查看全部
隔日,他再次来到河边,此时,在年轻人的眼里,这条原本十分普通的小河一下子变得不平凡起来。年轻人想,对于小河来说,大海是一个多么遥远的地方,其间要经历多少道弯,多少道坎,多少道堰,多少重关,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啊!然而,小河从不自卑,从不气馁,从不认为自己肤浅,无论遇到怎样的阻挠和不幸,它总是信心十足地、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直到看见大海。
  
  那一刻,年轻人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想,一条河尚且能够克服前行中遇到的障碍,而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又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于是,他收起了内心的绝望与自卑,怀着敬畏的心情离开了家乡,回到了城里。
  
  从那以后,年轻人不再彷徨,不再哀叹自己的不幸,也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孜孜不倦地朝着心中的目标一天天进发。他想,即便自己不能汇入大海,也要像小河那样滋养沿岸的人民,给大家带来福祉。(载于《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3月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2:11 | 查看全部
玫瑰不曾谢
时间:2014-09-22 作者:未详 点击:91次

  一个茶坊,靠山临水,后园种满玫瑰,有流水亭台,有碧树繁花,有人弹古筝,有人吹笛子。
  
  茶坊有最好的茶,最好的点心,最精致的茶具,最好的陈设,最让人放松的音乐,墙上挂着最有意境的水墨画。
  
  茶坊只招待懂茶的同道中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是很多年前的某一个晚上,我和好友一起窝在床上,憧憬找个地方,开这样一个茶坊。
  
  她说一定要找个会经营的人来打理茶楼,我们俩只负责弹琴,跟合得来的朋友喝茶聊天,或者种玫瑰,没开的时候天天护理,开的时候剪下来赠给朋友,快残了就把花瓣晒干了拿去泡茶……
  
  如果有孩子,就在这样的园子里把他(她)培养成一个优雅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5:02:19 | 查看全部
人生是一次长跑,暂时的落后和领先都不算什么
  
  在上次的日记中提到,看看你当初最牛逼的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今日在什么地方。今日最牛逼的又是哪些同学。引起大家很多讨论,但豆友们大多比较年轻,工作时间并不长,所以未必能看到很大的变化。
  
  我小时候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同学,非常青梅竹马,我爹妈一直打算拿我换他回家。他小时候长得非常英俊,成绩不是一般的好,总之,当时是所有家长们期待的那种完美小孩。我小时候对他又嫉又恨又羡慕,感情很复杂。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转学出我们那个工厂子弟学校,去了当时市里最好的学校。然后不断听闻他这个考试第一,那个比赛第一的。
  
  后来就失去联络,我也回上海读书。不过高考的时候,他是以全省第五的成绩,进入医学院就读。大二的时候回去过一次,在暑假里一起玩,听他说种种做医生的梦想,非常向往。那时候,他还是很帅,有一个漂亮的音乐学院的拉小提琴的女朋友。他非常刻苦,我记得当年他在学校的作息是每天5点起床,跑步1万米,然后去图书馆看书,晚上12点前睡觉。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人圈子里传言他疯了,神经病或者精神病不知道,总之退学养病去了。听说的时候我大哭一场。当时写了一篇日记说,完蛋了,这么天才优秀的人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