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05:29 | 查看全部
常春藤与擎天树
时间:2015-10-26 作者:未详 点击:711次

  一根常春藤沿着一棵擎天树的树干爬到了树顶。
  
  擎天树对常春藤问道:“你爬到我的头顶上来干吗?”
  
  常春藤说道:“我想像你一样,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成为栋梁之材,成就大器之举。”
  
  擎天树问道:“你现在能够自强自立吗?”
  
  常春藤说道:“我现在如果不依赖你,是无法自强自立的。”
  
  擎天树说道:“你一味地依赖我,不能自强自立;却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成为栋梁之材,成就大器之举,这永远只能是痴心妄想。”
  
  不久,一阵大风刮起,将常春藤刮落到地上。
  
  一味地依赖别人,不能自强自立,既成不了大材,也成不了大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06:03 | 查看全部
悟明法师开导郭台铭
时间:2015-10-25 作者:未详 点击:371次

  郭台铭是台湾首富,幼年时候家里很穷,可是经过多年的打拼,现在富甲一方,生意大了,同时人也更忙了,事无巨细整天为了生意,除了谈判就是会议,弄得自己身心疲惫。
  
  他感觉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悟明法师求开导。悟明法师问明他的来意之后,没有说什么,而是带他来到窗前,让他透过玻璃看外面。
  
  郭台铭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繁花盛开,远处山峦叠翠,美不胜收。悟明法师问他看到了什么?郭台铭说我看到了自然世界。
  
  悟明法师点了点头,给他拿来一面镜子,让郭台铭看,郭台铭看见里面自己的样子,面容憔悴未老先衰。悟明法师问他看到了什么,郭台铭说我只看到疲惫的自己。
  
  悟明法师让郭台铭放下镜子,然后平静地对他说:“玻璃和镜子的区别仅仅是一层水银,玻璃让我们的眼界开阔,可以看到整个世界,而镜子就因为那层水银,阻碍了我们视野,让我们只能关注到那里,从而只剩下自己。”
  
  郭台铭频频点头,悟明法师接着说:“如果想要改变,那就学会放下和调节。对于生活放下镜子拿起玻璃,让心得到放松,对于事业拿起镜子放下玻璃,相信自己认清自己,才会成功。”
  
  郭台铭顿悟,谢过悟明法师,回去之后开始放权,大事过问只把握方针和路线,同时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精神随之饱满,身体状态也渐渐好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06:21 | 查看全部
大花与小花
时间:2015-10-24 作者:未详 点击:760次

  小李刚参加工作时,上司安排他做的都是一些小事。小李觉得挺委屈。
  
  上司看破了小李的心事,便找他谈心:“花中,有大花,也有小花,那些美丽的花,都是大花吗?”
  
  “只要有心开花,无论大花还是小花,都是美的。”小李说。
  
  “人们赞美花,赞美的,都是那些大花吗?”
  
  “只要花美,无论大花还是小花,都会得到人们的赞美。”
  
  “一个人如果用心做小事,为什么不能把小事做漂亮呢?把小事做漂亮了,为什么不能得到人们的赞美呢?”上司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08:06 | 查看全部
阳光不言
时间:2015-10-24 作者:未详 点击:644次

  悟远和悟静是寺院里两个有志向的小和尚,参佛悟道很有灵气。悟远性格张扬,喜欢向别人表述他参佛的体会,展示自己知识的渊博,而悟静则言语不多。渐渐地,悟远崭露头角,寺院众僧都认为他将来定会成为有作为的高僧。
  
  大师云游归来,住持向大师报告近年来寺院情况。大师问是否有可造之材,住持向大师重点介绍了悟远和悟静二人,大师问二人谁更优秀,住持毫不豫地回答:“悟远更好。”
  
  事后,大师悄悄观察二人言行多日。这一天,大师准备挑选一人去远道取经,众僧普遍认为悟远为第一人选,将来必成高僧。但令人意外的是,大师却选择了平时不善言谈的悟静。众僧问大师为何选悟静,大师说:“阳光不言。”众僧十分不解,请大师解惑。
  
  大师顿了顿,对大家说:“阳光从不言,但它一出现,人们就知道天亮,阴雨后它一出现,人们便知晴天已来。冬日窗前,阳光悄悄地用温暖驱走寒冷;春回大地,阳光轻轻地把禾苗唤醒。它的力量为众人所知,但他从不言语,只是默默无闻。悟静像阳光,静静参佛,解救众生。前日多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来到这里,经悟静开导重获人生自信。你们都不知道,悟静每日早起半个时辰,下山到浮桥那里帮小贩们推车过河……参佛的最高境界不是高论,而是落到脚下变成行动,并不见得让人知晓,正如阳光无言。”
  
  众僧顿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7 09:09: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7 09:10:0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10:55 | 查看全部
选谁开飞机
时间:2015-10-23 作者:未详 点击:830次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华德在任时决定访问伊拉克,拟乘皇家空军的一架C-130运输机。由于此次飞行的航线复杂,路途遥远,所以挑选专机驾驶员成了一件慎之又慎的事。为了确保霍华德总理一行的安全,空军推荐了三名优秀飞行员备选。
  
  究竟选谁开飞机呢?国防军司令豪斯顿看了三人的推荐资料和档案,对他们进行了面试。
  
  第一位是安德鲁,在皇家空军中赫赫有名。豪斯顿司令询问有关飞机和飞行的一些基本情况时,他对答如流,显得对完成这次飞行任务胸有成竹。
  
  第二位飞行员叫汤克斯,是空军中的王牌飞行员,曾多次排除空中险情,被誉为“空难的克星”。他出色地回答了豪斯顿司令的提问,将自己对此次飞行的准备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比如,若出现影响飞行的天气,将如何处理。他的出色表现几乎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都认为他是最优秀的。这次的飞行任务似乎非他莫属了,简直没有必要再问最后一位人选。
  
  第三位飞行员叫杰克逊。豪斯顿司令出于礼貌,还是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他没有立刻回答司令的提问,而是焦急地上前,向司令低声说了几句。司令听后,感到震惊,立刻转身对身边的秘书交代了任务。20分钟后,秘书回来了。司令听完秘书的报告后,当即决定:此次的飞行任务,由杰克逊来承担。
  
  大家有些纳闷:从级别、地位、荣誉、名声、经验等各个方面看,杰克逊都不占优势,豪斯顿司令为什么偏偏选定了他呢?杰克逊究竟说了些什么?
  
  原来,杰克逊向豪斯顿司令说:“我们三个人来面试路过机场的跑道时,看到一架飞机正在做试飞前的准备。听发动机的声音,我感觉有严重问题。这样试飞,后果不堪设想,请司令马上派人去了解情况。如属实,请推迟试飞。”豪斯顿司令听后,立即派秘书前去了解情况,结果证明,杰克逊的判断完全正确。
  
  执行任务那天,在飞机起飞后不久,杰克逊发现了一些不祥之兆,他当机立断,调头返回。当飞机上所有人员刚刚撤离完毕之后,机舱里突然冒出了滚滚浓烟……
  
  事后,豪斯顿司令深有感触地说:“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处理事故的能力,更要看他防患于未然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11:12 | 查看全部
不同的命运
时间:2015-10-22 作者:未详 点击:884次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种颜色的甲壳虫,它们生活在树林里。然而,奇怪的是螳螂专门吃红颜色的甲壳虫,见到黄颜色的不仅不吃,反而还十分恭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两种颜色的甲壳虫和螳螂有一段故事。
  
  起初的时候,两种颜色的甲壳虫都住在大树底下,它们是螳螂的美味。面对来势汹汹的螳螂,红甲壳虫心想,如果我用一个巨大的屏障把自己挡得严严实实,就一定能够安全,螳螂怎么也不能攻击到我。于是,它花费了几天的时间,用泥土和树枝在大树旁边建了一个屏障。它觉得已经很安全了,可是螳螂却勇猛得很,它们很容易就捣碎了红甲壳虫用几天时间建好的屏障,于是红甲壳虫就成了它们的美味。可是,其他的红甲壳虫依然继续像它这样天天都建防御设施,然而等待它们的依然是失败的结局。
  
  而黄甲壳虫却是另外一个做法,它深知自己不是螳螂的对手。尽管也曾想过防御,可是它却知道敌强我弱,与其和它作对,倒不如讨好它。黄甲壳虫非常善良,它相信凭借自己的善举一定能够感动螳螂。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那天,有一只螳螂在捕食中折伤了腿,其他的同伴都已经跑走了,看得出它很痛苦。这个时候,黄甲壳虫顿时心生怜悯,于是就爬过去帮助它,帮它包扎处理。那一刻,凶猛的螳螂心中涌出了一汪感动的潮水。没多久,螳螂就恢复了体力,它感激地与黄甲壳虫告别,并且说一定要好好地报答它。这只螳螂回到家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它的父亲。原来,它的父亲是螳螂的首领,老螳螂听了这事儿后也十分感动。于是,第二天它就带着一些小螳螂来到黄甲壳虫生活的地方,老螳螂对黄甲壳虫说:“从今往后你就是我们的大恩人,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的!我们再也不伤害你们啦,请你们放心!”从那以后,黄甲壳虫果然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很多年过去了,红甲壳虫依然每天忙碌着进行防御,可是它依然处于危险的境地,而黄甲壳虫却早已过上了好日子。其实,一味地防御或者敌视对方倒不如换一个角度,采取友善的方式去对待。很多时候,一个善良的举措能胜过千辛万苦的防御,用一颗友善的心去感动你的对手和敌人,那么我们就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态度决定命运,两种甲壳虫就是最好的例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11:54 | 查看全部
坏人更团结
时间:2015-10-21 作者:未详 点击:593次

  话说很久以前,某地有两座寺庙,甲寺庙僧众和睦相处,认真修持,香火鼎盛;乙寺庙的僧众经常争吵,互相排挤,因此香客日渐稀少。
  
  乙寺庙的住持常怨叹:“同样都供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大家都信奉佛祖菩萨,为什么对面寺庙的同道,相处得融洽快乐,而我们这里的僧侣,相处得水火不容呢?”他决定前往探索究竟。
  
  选了黄道吉日,乙寺庙的住持前往甲寺庙拜访,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并请教甲寺庙的住持。甲寺庙的住持风趣地说:“这也没有什么啦,因为我们的僧侣都是‘坏人’,大家只好互相提携,彼此包容啊。而你们的僧侣都是‘好人’……”
  
  看到甲寺庙的僧侣一团和气,彼此和谐相处,而住持师父却称他们为“坏人”,乙寺庙住持更加不解。自己的僧侣都是“好人”,为什么会互相攻讦批评,真是不可思议。
  
  一天,他因受不了自己寺庙两派僧侣自以为是地争辩不休,再次前往甲寺庙造访。才进山门就发现一位沙弥在自责认错:“都是我不好,要是我早一点拖地板,师兄就不会摔一跤。”另一位沙弥也自责地认错说:“不是你的错,是我走路太匆忙才会滑倒的。”拖地的沙弥又说:“假如师兄在未踏进佛殿前,我能先通知你地滑要小心的话,也许你就不会摔跤了,还是我不好。”那位跌倒后爬起来的沙弥忙回答:“你别太自责,要怪就怪我自己眼睛没看清楚,走路莽莽撞撞,跌了一跤也是教训。”
  
  眼见耳闻这两位沙弥你一言我一语,彼此打躬作揖、互道不是、自认错误的情景,乙寺庙的住持恍然大悟,原来甲寺庙住持所说的“坏人”,是指各个同道都能互相谦让、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大家常怀抱一颗“严于责己,宽以待人”的心,自然和谐团结,彼此尊重自爱,而香火也就兴旺鼎盛了。
  
  他返回自己的寺庙,恰巧发现两位师兄弟在争吵,一个得理不饶人地指责对方说:“拖地板不把水挤干,害人家因为地滑而跌倒。”另一个讥讽说:“你走路不长眼睛,跌倒是活该,我拖地是好事……”
  
  这位住持叹了口气说:“都是我不好,没有将大家辅导好。”于是他把所见所闻转述给寺庙中不和睦的僧侣。大家听闻之后,纷纷感到惭愧,心生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7 09:12:36 | 查看全部
最笨的方法也能赢
时间:2015-10-21 作者:未详 点击:1098次

  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地区,风景优美,是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2011年6月,该地区遭智利普耶韦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袭击,旅游业严重受挫。当地政府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效果,一筹莫展之际,他们决心面向市民征求最好的宣传方案,只求能重新打好旅游这张牌。因为奖金丰厚,市民们参与的热情很高。
  
  但谁也没想到,最后胜出的,居然是一位名叫胡安?卡尔的年轻人。他说自己将收集6000个瓶子,用它们来拼写出带有“让我们选择巴塔哥尼亚”字样的巨型广告。然后,让“谷歌地图”通过卫星拍摄下来,以方便大家上网搜索。这样,一定能够促进家乡旅游业的复苏。
  
  这个方案在报纸上公布以后,立刻引来嘲笑,大家认为这种摆瓶子的方式,简直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要耗费大量人力,实在太笨了。
  
  胡安?卡尔没有理会大家的嘲笑,他顶着重重压力,大张旗鼓收集塑料瓶,同时招募志愿者。出乎意料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被胡安的执著所感动,原计划用4000个至6000个塑料瓶来拼每个字母,但搜集到的塑料瓶数量远远超出预期,已经达到了59万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更是达到了1000名。在胡安的带领下,他们轮番上阵,用了整整一星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个巨型的户外广告。
  
  胡安向人们证明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并不需要多么聪明,用最笨的方法也能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