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00:34 | 查看全部
当我刚刚来到世上时,父亲高兴得几个晚上没睡好觉,对我自然是疼爱有加,因为我是长子。
  在小学念书时,我不知父母的艰辛,更不识生活中的愁滋味。家里虽不富裕,我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初一那年的暑假,父母顶着骄阳在田间干活,我却把竹床搬到大树底下,一个人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睡大觉。父亲有时给我安排一点活,我就找借口,不是说手疼、脚疼,就是说头疼、肚疼。父亲为此不知骂了我多少回,我依然懒虫一条,蜷在竹床上不下来。
  一天下午,烈日当空,父亲与母亲在热得冒火的禾场上脱稻谷。父亲叫在竹床上打滚的我给他打下手,我说肚子疼,浑身没劲。父亲知道我耍赖,气呼呼地操起一根扁担向我扑来。我见势不妙,翻下竹床就逃,比兔子还快,父亲自然追不上。
  此后的一天早晨,我刚起床来到堂屋,见父亲手里拿着一杆秤,身边还有一把稻草、一只小提箩。
  我不知父亲要干啥。
  父亲开口说话了,语气全然没有一丝的愠怒,挺平和的:
  “胜儿,今天我把你一个人一天吃的和烧的都称给你。过去吃大锅饭时,挣工分的人每年600斤稻谷,没挣工分的人只能分百分之七十。六七四十二,一年只有420斤稻谷。按12个月,每月就是35斤。35斤稻谷加工成大米,就是24斤。按每个月30天计算,你每天只有8两米。稻草最多也只有2斤。现在,我给你8两米,2斤稻草,我已在老屋给你准备了锅碗瓢盆,你自己单过吧!”
  我一言不发地立在那里。
  “对了,怕你信不过,我再称一遍给你看。”
  父亲边说,边用秤钩逐个地钩起那把稻草、那只小提箩。
  我呆若木鸡。
  “这8两米,一餐吃掉也行,分三餐吃也可以,反正是你自己作主。”父亲又说。
  我傻眼了。
  区区的8两米,我一餐就能消灭掉;至于这2斤稻草,恐怕连煮8两米的水都烧不开,这……
  我陡然地感觉到心猛地一紧、鼻子一酸、眼睛一花,竟当场嚎啕大哭起来……
  父亲再也没说啥话,只是背着双手,不紧不慢地往门外踱去。
  事后,姐姐告诉我,父亲见我哭了,在门外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知道哭,这家伙还有救!”
  从此,家里又多了个劳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00:45 | 查看全部
在这个城市里,我做着一份普通的办公室文员的工作。上着朝九晚五的班,写着一些千篇一律的公式化文字。工作完成后,我就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看着窗外的城市,大口大口地抽烟,寂寞地吐着烟圈。窗外的车水马龙,叫声嚷嚷引不起我的半点兴趣。
  妻子远在异地工作,母亲从乡下来给我操持家务。
  来的那天,母亲气喘吁吁地给我背来了一大袋西红柿。我说,大老远来,带这东西来干什么,菜市场上多的是。母亲便僵住了,迟疑地说,我也不知道带什么,小时候你喜欢吃西红柿,我就带了这东西。我不再说什么,母亲默默地进厨房做饭。我坐在电脑前,抽着烟,看一些或大或小的新闻,听一些或老或旧的歌曲,聊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饭做好,母亲和我默默地吃饭,吃完母亲收拾碗筷,我挟起包上班。临走时,我对母亲说,你在家看电视,中央11台是戏曲频道,我走了。母亲没有应声,不知道听见没有,只听到厨房里的水哗哗地寂寞地流淌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抄袭着一天,了无生气。
  那天,我上班时走到楼下,偶然回头看了看自家的阳台,突然看见一个人正在阳台上勾着头朝下张望,花白的头发,瘦削的身体,是母亲!我怔在原地。母亲眼睛不好,好半天才看到我,笨拙地冲我招了招手。我大声说,妈,你进去,阳台上风大。母亲说,你上班去,不要管我,我看着你走。我转过身,大步朝前走,走远了,回头再看,七楼的阳台上,黑黑小小的一个身影还立在那儿,我的泪一瞬间涌满了眼眶。
  这才突然想到,我上班的时候,母亲一个人在家干什么,邻居无一例外的是铁门紧闭;楼层又高,母亲上下一回都要休息半天。可能就是看看中央11台的戏曲频道了,而那上面的戏曲,母亲又有几出能看得懂呢。恐怕只有每天我回家的时候才好一点,而我又是那样的沉默寡言。于是,母亲最大的消遣就是目送自己的儿子上班了。事实上,母亲比我寂寞千倍万倍,只是她都默默地藏在心底。而自己呢,一味沉浸在自己的寂寞忧郁之中,还能顾及到谁呢。
  想到这里,心里一阵心酸,对着那黑黑小小的身影默默地说:妈,回家了,我和您拉拉家常,谈一谈小时候我最爱吃的西红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00:55 | 查看全部
母亲生日那天,我带女儿回老家住了一晚。女儿是我母亲带大的,她还恋着奶奶,晚上就跟奶奶睡。
  夜里,我听到女儿和母亲在房里不断地说话。她们一个9岁,一个70岁,相差60多岁,怎么会有那么多话说呢?我一时兴起,就不声不响地站在门外,偷听她们祖孙俩都说些什么。
  她们闲扯了一会儿,女儿问:“奶奶,昨天郑伯伯的妈妈过生日,爸爸给了她200元;今天你生日,爸爸为什么只给100元呢?”母亲说:“乱讲,你爸爸不是那种人,一定是你看错了,新出的那种20元跟100元很像的。”女儿说:“真的,妈妈本来连100元都不想给,还跟爸爸吵了几句嘴。”
  沉默了一会儿,母亲问:“是哪个郑伯伯?”
  女儿说:“就是经常叫爸爸去喝酒的郑局长呀!奶奶你见过他的。”母亲说:“哦,是郑局长的、妈妈生日,你爸爸当然要多给些钱了,不奇怪。”女儿问:“为什么郑局长的妈妈生日就要多给钱呢,奶奶,难道你还不如郑局长的妈妈重要吗?”母亲说:“单位里面的事复杂着呢,就是郑局长帮了你爸爸的忙,你也不知道。别说了,快睡吧。”
  静了一会后,房里又有声音了。依然是女儿问:“奶奶,爸爸小时候也跟你睡觉吗?”母亲说:“对,你爸爸一直跟我睡到18岁呢。你爸爸小时候可没有你懂事,他老是把一双凉脚往我怀里踹,要我帮他暖脚,不帮他暖脚就生气。”
  女儿说:“奶奶你别帮爸爸暖脚,让他闹。”母亲说:“傻丫头,哪有妈妈不疼儿子的?”女儿说:“可是爸爸不疼你。给人家的妈妈200元,只给你100元。”母亲长叹说:“我已经很知足了。你看村头的二奶奶,养大五个儿子,老了却没人理,临死,儿子都不在身边,被老鼠咬掉鼻子和一只耳朵。”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眼泪突然流到脸上。我发誓,以后再也不把别人的母亲看得重过自己的母亲, 因为不管别人当多大的官,他的母亲也没有帮我暖过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24:13 | 查看全部
主编把“作者读者座谈会”的名单交给我,要我逐一邀请。读者名单的最后一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沙援朝。他很勤奋,常有作品寄来,一笔一划的仿宋体,但总缺了些才气,所发的几篇大多是补白。然而,他还是一篇篇地寄。
  他家没有电话,写信又不保险,我决定登门相邀。他家住在沈阳最大的工人居住区,家里陈设简单,他和上高二的儿子各占用半张圆桌,他的那半摊着稿纸,儿子的那半是一堆习题。交谈中我得知老沙原是子弹小学语文教师,下岗后和妻子一起在路边卖IC卡维持生活。
  我走的时候,老沙执意要送,路上,老沙喃喃地说:“您别哄我了,我知道我不是那块料,但我还要写下去。”
  “为什么?”我很奇怪。老沙很坚定地说:“我儿子大了,作为一个父亲,我没权没钱没地位甚至没工作,毫无一点让孩子尊重的资本,但我要用每晚坐在他对面的刻苦写作来感染他,为孩子留下一个父亲应有的榜样,让他以后比我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24:25 | 查看全部
那是妈妈65岁生日。
  我从单位赶回老家时,已是下午。妈妈看见我,满面的皱纹里瞬间盛开了一朵又一朵菊花。一会儿,妈妈便端来了一碗荷包蛋,逼着我吃下去,这是老家待客的最高礼节。我就真的像客人一样坐在家里的藤椅上,慢慢地吃着,看着二老蹒跚着穿梭在厨房和堂屋之间。我蓦然发现,曾经挺拔的父亲,腰身已佝偻得像只龙虾;而本来就矮小的母亲,已萎缩成一根拐杖的高度。
  大约一个小时后,饭莱端上了桌。我拿出爸爸最爱喝的“开口笑”,你来我往地喝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瓶酒就见了底。爸爸有了几分醉意:“江儿,你妈过生日,你回来了,你不知道我们有多高兴!”这时我才注意到坐在身边的妈妈,我们喝酒的时候,她就那样亲切地看着我们。
  “你不知道啊,江儿,前几年你妈过生日,都是一个人站在村口,望呀望呀,总想着能有一个孩子哪天能回来看看。可是……唉,我们也知道,单位里的事重要啊……”爸在一边断断续续地说着。
  听着听着,我的泪不知怎地流了下来,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今晚给妈妈洗脚。
  小时候我洗脚,都是在妈妈温暖的手里完成的。记得在我招工进厂的前一天晚上,妈妈特意为我洗了一次脚。她边洗着我的脚边对我说:“儿啊,以后你的脚就要你自己洗了。到厂里要听领导的话,别耍牛脾气……”我忍着泪水应了一声“嗯”。第二天,我离开了家,离开了我的母亲。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虽说我也常常回家,但总没有想起要为母亲洗脚。然而今晚,这个念头太强烈了,以至于我想也没想就要脱去妈妈的袜子,她有些吃惊,可我终于还是把妈妈的袜子脱了。我惊呆了,妈妈的脚的确吓人,脚板到处都是厚厚硬硬的老皮,裂开了一道道的大口子,那里血液似乎已经不流通了,那些大嘴都向外翻着,泛着白,一点儿血都没有……
  我试探着去抚摩那些大口子,妈妈却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她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痛了。妈妈的脚底有一道长长的划痕,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个晚上,我突然发病,妈妈背着我就往镇医院跑,哥哥在后面跟着。哥哥后来跟不上了,妈妈只好停下来等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低头一看,原来是被玻璃碴扎破了脚,血流了一地。妈妈这才知道掉了鞋子,哥哥跑回去好远才找到。不知道妈妈脚底的这道划痕是不是因为那个夜晚……
  树有年轮,是那树根的一道道圈;人也有年轮,是那额头的一道道纹。可对妈妈来说,脚,就是她的年轮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24:35 | 查看全部
八岁那年春节,奶奶一天到晚不停地擦擦洗洗,还反反复复地对我和妹妹说:“过年了,说话得忌口。”
  妹妹问:“什么叫忌口?”
  奶奶平时最娇惯妹妹,这时却瞪了她一眼,训斥道:“就是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到时候你可别给我添乱!”
  除夕那天一过中午,全家就开始动手包饺子,按照我们那里的习俗,过年得包一个“大钱饺子”,就是把一枚硬币包在一个饺子里,谁吃上它,谁就有福。
  这个“大钱饺子”是爸爸包的,他一边包,一边挤着眼,神秘地说:“这饺子准会让你奶奶吃上,她有福呀!”
  夜里十一点光景,奶奶睁开惺松的双眼。看看我和妹妹,问:“英子,饿了吗?”奶奶韵本意是让妹妹回答“饱着呢”,不料妹妹一张嘴就说:“我都快饿死啦!”
  奶奶一听从床上跳下来,哆嗦着问:“你……你说什么?”
  妹妹到底还小呢,她早把奶奶说的“忌口”的话忘了,还是回答说:“我快饿死啦!”
   过年最忌讳的这个“死”字,偏偏从妹妹嘴里说了出来,奶奶气得滓身直打颤,抄起拐杖就要打妹妹。妹妹正捧着个碗在喝水,吓得一失手,“啪”地一声,碗掉在地上,碎了。妹妹哭了起来。
  虽说是童言无忌,但妹妹说的这个“死”字,却像一层阴影,笼罩在全家人的心头。
  晚上正十二点的肘候,妈妈将饺子一个一个地下到锅里。饺子煮好了,锅里还留下一个,妈妈说这是压岁的饺子,那意思是家里有吃不完的饺子。
  妹妹年纪小不懂事,她为了能吃到那个“大钱饺子”,急急地将一个个饺子扒拉到自己的碗里,一个个地扒开。妈妈看到了,连忙制止,但她不能说“破”这个字,只好说:“瞧,你让这公多饺子都笑开了口,先把这些吃了。”
  我在一边一直注意着奶奶能不能吃到那个能带来福气的“大钱饺子”。奶奶的饺子都是爸爸给夹到碗里的,当时我哪里知道,其实那个“大钱饺子”,爸爸是做了记号的。
  突然,我看到奶奶的嘴停了一下,她的眉头跳了跳,爸爸连忙问:“妈,您老吃到大钱饺子了?”
  奶奶摇了摇头,接着又对妹妹招了招手,让她坐到身边,给她喂饺子。吃着吃着,妹妹突然叫了起来:“奶奶,我吃到大钱饺子了,我最有福气喽?”说着她从嘴里抠出一枚硬币,高高举起。
  爸爸霍地站起来,疑惑地说:“这不可能呀!”
  就在这时,忽见奶奶的喉咙动了一下,随后就见她脸色变了,变得煞白煞白,并用手捂着心口。
  奶奶有心脏病,前年还犯过一次。眼下大年三十,她又突然犯病,全家立刻乱成一团。等爸爸找邻居借来了三轮车,将奶奶送到医院时,她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郎年她才61岁。
  爸爸虽然伤心,但没有忘记向医生道谢:“大过年的,麻烦你们了。唉,我妈这心脏病平时不犯,偏偏这个时候……”
  医生说:“老人家不是因为心脏病……”
  爸爸瞪大了眼:“什么,不是心脏病?”
  医生点点头,说:“她是被一枚硬币噎住了喉咙……”
  原来,奶奶想把福气让给孙女,吃到“大钱饺子”后就把硬币含在嘴里,然后再喂我妹妹吃饺子的时候,偷偷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枚硬币塞到了妹妹碗中的饺子里,却没料到一不小心,好自己嘴里的硬币噎住了喉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24:53 | 查看全部
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
  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向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一来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还可以顺便照顾我。
  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闽,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
  小猪渐渐长得大起来,家里的饲料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忧心忡忡。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也一筹莫展。一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把吃剩的馒头、饭菜乱倒一地,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嘛。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和剩饭菜。
  我为给父亲解决了一道难题而窃喜不旦,却不曾料到这纷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分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时成为许多同学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之类侮辱性的都加在了父亲头上。
  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不怕条苦,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但我内心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地剧增。午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让知道,会嘲笑我……”
  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才说:“我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啊。”
  我的泪就落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是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成绩排在了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道当别人知道那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肘会怎样嘲笑我。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
  父亲伪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
  第二天,家长会开始了,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恹恹呆呆,心里冰凉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又为何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来呢。!
  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讲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啊!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专心致志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发言,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一下子掌声雷动……
  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拾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莱,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莱倒进父亲的大铁桶。
  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
  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25:07 | 查看全部
一个台湾的医生,在家门口附近开了一所私人医院。因为他的医术高超,又勤恳努力,到了不惑之年已是腰缠万贯,与他结交的也都是上层名流,门前常常是车水马龙。医生有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儿子是一表人才,眉清目秀,女儿则是婷婷如花。医生有个习惯,晚饭后散步,而且只要儿子陪同。每次散步,都是和独子广谈人生。他指点了江山,又指点自己盛名在外的医院,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要壮志在胸,切不可耽误。你的完美人生,我已经给你画好了蓝图:进最好的学校,然后进最好的医学院,然后到国外读书,回来后当第一流的医生!”
  这样的散步,从儿子小学到中学毕业,果真功效非凡。儿子不仅听话乖顺,从不打弹弓扔石子,而且的确聪明过人,一直没有让家人尝过第三名的耻辱。进了台湾最好的医学院以后,他更是面目灿烂彬彬有礼,孜孜不倦加捷报频频,交往的都是未来俊杰。
   可是到了大学就出现了问题,台湾有一项规定是每一个男儿都必须服兵役一年。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对于被儿子未来的绚丽映得满眼通红的爸爸来说,这实在是一件重大损失。为了让儿子逃避兵役,他仓促奔走,频频拜见,不过还是丧气而归。
  儿子出门上小岛服役的时候,医生劝慰自己:就算是完美人生中减去一年吧。他送儿子送到十里长亭,殷殷叮咛:“儿子,下了操你一定要找个墙角苦背英文单词。记住啊!”(www.xiexingcun.com)
  儿子走的那一年,日子比一个世纪还长,医生给人看病的时候甚至精力有些不能集中。但是岁月毕竟如流水,看似不动其实在淌,转眼就逼近了期满的时限。突然有一天,有人送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医生的儿子不幸在军营身亡!
  身亡的事情一直是个谜。军营上上下下地调查,只查出一次小小的口角。换了别人,睡一觉不忘,睡三觉也该忘了。可是医生儿子,偏偏眼睛盯着这件小事,忘记了远大前程,他一时隐忍不下,愤然举枪自饮。
  医生如何咽得下这样的打击!他于是更加仓促奔跑,愤愤拜见,非要查出“迫害”的线索不可。几年下来,他业务荒疏,服务下降。钱囊也日渐干枯了。他自己更是销魂落魄,眼神黯黄,日渐衰老。终于有一天,他不得不把医院的招牌摘了下来。家门前的罗雀景致,他也无心理会了。又一年的冬天,郁闷已久的医生在家突发雷霆,砸碎了精贵的玻璃柜。老伴颤颤地将碎物拾到房外,可是转眼却被反锁在外。老伴顿觉不妙,奋力砸门,但是为时晚矣,只见火光如柱,又闻惨叫人声……
   这是近10年前发生的真实故事。可是细想起来,难道这样的事,不是还在悄悄地酝酿、发酵、升温,时时有可能重演吗? (www.xiexingcun.com)
   今年美国有一项民意调查:“你愿不愿意用克隆的方法获得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
   民意调查的结果是,只有6%的极少部分人欣然应允,76%的人则毫不动心:“我不要破坏自然。”有对夫妇回答:“我们领养了4个孩子,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和家庭背景。不要说‘完美’,他们相貌上、智力上都和完美有太大的距离。其中两个孩子,因为智力的障碍,需要长期耐心地辅导。但是,要是有人用完美的克隆儿和我们的孩子交换,我们只有一个回答:‘不!’”
   接受“不完美”,如同接受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色彩,才有可能拥有多彩的人生。而且,生活中的几个“不完美”的斑点,正是让人谦卑、同情和珍惜的原因。
   想想看,要是医生的儿子并不聪敏过人,又不幸天性调皮捣蛋、逆忤难管,哪天医生要是遇上某个病人,那人或因儿女不顺操心过度,或因自己的旅途艰难险阻,从而得了高血压或是肺气肿,医生肯定会生出深切的同情和感慨。他为人治病的同时,也会传递理解的温暖。
   如同生过病的人,才会对生命产生一种特别的敬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25:28 | 查看全部
我那天兴奋得来不及去想,为什么我会得到这个预卜未来的机遇。钱,这个玩意真是说不清楚,如果没有钱,你一定就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过去我也一直这么想,不过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是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懂得这个道理的。我上学时,有一位英文教师上课时总喜欢引经据典。很多我都不记得了,但有一句我一直记得:“若诸神要惩治我等,就会让我等如愿以偿。”这话听起来很可笑,开始我也不明白它的意思,不过你也许不得不付出根本没有预料的代价。
   事情是从一个雨天开始的。我是一个马达机修工,我总喜欢在车房工作。但是,我总不安于现状。我一直梦想开创我自己的事业。你想,要是给自己干,活再累我也不会在乎。不要大企业,只一个逐步发展的小企业就可以了。就因为这事,我告别了在北方的父母,只身来到了伦敦。我就是只想挣更多的钱。但是我爸爸却不理解,挣的钱够花了,为什么还要离开家?为此我们总有争执。够,能干什么呀!像他那样生活,一辈子住在小屋里,除了退休时能得到一块金表和一份退休金,还有什么别的盼头?可你瞧我爸他那满足的神情真叫人生气。他在那家嘈杂的工厂干了这么多年,却没有挣下一份值得夸耀的东西。那天晚上我回家时,天下着雨。我一边走一边想着我的事。我想要是能有一千英镑就好了。不用多,就一千英镑。在地铁车站里,我买了份报。我想在回家的路上看看报纸,这样就可以忘掉那些烦人的事了,看看要上映什么新电影。我现在都不清楚那天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份报有点问题。报上的新闻好像提前了,我翻开一看,日期不是10月22日,竟然是10月23日。上帝呀,这是一份明日报纸!开始我不相信,不过只有这样才能说明那些新闻为什么和我想的不一样。毫无疑问在今天,我买了明天的报纸。那一刻我激动得双手颤抖,我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了。千真万确,这里有明天赛马的结果。我开始从中挑选我要押的对象,我只选那些曾经赢得大到30倍的赌注,人们又不看好的马。有一匹马的胜算竟然高达50比1。原本,我是绝对不在这匹马上下注的。我到银行取出我所有的存款———150英镑。午间,我去下了赌注。我分别去了好几家店,因为我不想引起别人的怀疑,这真是有趣的一件事。我知道哪些马会赢。我那天兴奋得来不及去想为什么会得到这个预卜未来的机遇。我下赌注的那些马真的赢了,每一匹马都赢了。大功告成,我就等着去收钱了。我急着赶回家数钱,一共竟有4000英镑。现在谁也拦不住我了,我明天就向单位提出辞职。然后开一家自己的店。不过,我得先告诉我的父母,他们一定不相信这是真的。我打开电视,但精力总无法集中,我总在想我的那些钱。突然播音员说到了塞尔土———那是我父母居住的地方,我开始注意听。那里发生了爆炸,引起一家工厂起火,已有22人在事故中丧生,还有很多人仍在医院抢救。我瘫在椅子里不能动弹,有关报道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在我收到电报前,我就意识到我的爸爸死了。报纸散落了一地,我无意识地把报纸从地板上拣了起来。就在这时,我看见了“最新信息栏”的大字标题:“塞尔土工厂灾难估计多人惨死”。我竟然没有看到这条消息,当时我忙着挑选那些获胜的赛马。我本来是能救我的爸爸的,可是我却忙着挑选那些该死的马。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再也看不清眼前的字了。 (www.xiexingcun.com)
   我没告诉任何人,我也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干得很好。我的母亲领取了那家工厂支付的保险费。从经济上来说,她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不过问题是,自从爸爸去世后,她对自己的生死也不在意了。诸神若想惩罚我们,他们会干得相当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9:25:39 | 查看全部
当安琪拉只有两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和母亲就告诉她,她必须听从所有人说的话。如果她不遵守这一条规则,她就得挨耳光,然后被送上楼去睡觉。
   最后,安琪拉成为了最听话的小孩。她从不生气,也绝不会乱使性子。不管她的父母说什么,她都视为金科玉律。
   安琪拉在学校也是品学兼优。她的老师说,她教养良好,端庄文静。可是安琪拉的内心世界,他们永远都不会去了解的。
   安琪拉的朋友很多,他们知道她是那种会为他人赴汤蹈火的女生,即便她染上感冒,确实需要休息时,只要有人问她能否伸出援手,她还是会回答没问题。
   安琪拉32岁时,已是个律师的太太。她有房子、舒适的生活和一个4岁的小女孩。当有人问她感觉如何时,她总是回答:“不错。” (www.xiexingcun.com)
   但是在一个接近圣诞节的夜晚,家人都已入睡后,她却辗转难眠。因为突然有一个可怕的思绪在她的脑海中盘旋不已。不知道为什么,也不明白这个念头是如何产生的,她竟然希望走向生命的尽头。
   这时,她突然听到发自内心深处的一个轻柔低沉的声音,那个声音只说了一个字,就是……不。
   从那一刻起,安琪拉突然真正地明白她应该怎么办。她此后一生的快乐全仰赖于这个字。以下就是她所爱的人听到的心语:不,我就是不愿意;不,我不同意;不,那应该由你去负责;不,我认为那是不对的;不,我需要其他的东西;不,我伤得很深;不,我累了;不,我很忙;以及,不,我宁可不干!
   她的家人为她的改变感到震惊,她的朋友表示讶异。安琪拉确实不同以往了,这点从她的眼眸里可以看出,那里面不再弥漫着委屈的臣服。就在三年前的那一晚,安琪拉懂得了一个人在有些时候必须说不。
   现在,安琪拉以做好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为先,然后她才是一个母亲和妻子。她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她和许多奋斗中的女人一样具有天分和野心。她有情绪、需要和目标。 (www.xiexingcun.com)
   对儿子和女儿,她说:“顺从虽无不好,但是如果你不懂得说不,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彻底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由于我知道我有时会出错,也由于我如此深爱你们,所以,即使你们对我说不,我也一样很爱你们。而你们,也永远都是我的天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