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7:57 | 查看全部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卡列拉斯在一场音乐会中连唱了5首安可曲,喝彩和掌声如雷贯耳。
  谢幕后,记者问他:“今天的感受如何?"
  他说:“我希望让每个听众都能感觉到自己是惟一的,感觉到我是为他而唱,而不是为大家唱。”
  当卡列拉斯用丰沛的情感,完美诠释《小夜曲》和《明亮之窗》等歌曲时,听者陷入了如梦幻般似悲似喜的情境中,每个人都成为卡列拉斯惟一的知音。
  被音乐拥抱是由衷的幸福,被音乐家真诚的声音拥抱,更是无上的幸福。
  当你与人交谈时,如果能让对方觉得这番话是专为他打造的,而不是任何人皆适用的万能版本,这就是最贴切的拥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8:11 | 查看全部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一架美军飞机由于机械故障迫降在太平洋上,机上3名飞行员乘坐一艘充气的救生筏逃生。
  在经历了死里逃生的短暂兴奋后,他们陷入了新的困境中。他们随身携带的食物和水最多只能支撑3天,更要命的是,他们没有指南针,没有地图,谁都知道,这在漫无边际的太平洋上,意味着什么。
  有限的食物和水很快用完了,求生的本能迫使他们想出各种办法应对所面临的威胁:没有食物,他们钓鱼充饥;没有水,就收集雨水解渴。就这样,靠着这种最原始的生存方式苦撑着,他们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面前依然是无边无际的海水,获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这时,两名飞行员奇怪地发现一名同伴在用手指蘸着海水品尝,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尝上一两口。“可怜的埃里克,如果你实在渴得受不了的话,这里还有一点儿水。”一个同伴有气无力地说。
  埃里克淡淡一笑说:“不,我在试着寻找生机。”
  又是几天过去,奇迹还是没出现。无边的海水无情地吞噬着他们求生的信念,把他们折磨得越来越虚弱。两个同伴对获救已不抱任何幻想,他们显得很平静,慢慢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只有埃里克还在倔强地重复着那件似乎毫无意义的事。
  一天,在尝了海水之后,埃里克忽然兴奋地大叫起来:“我们有救了,我们快到陆地了。”
  “埃里克,你是不是在说梦话!”“不,他已经疯掉了!”两个同伴同情地看着他。
  “不不,我没疯,我很清醒。”埃里克激动地说,“从昨天开始,我发现海水的味道没有以往那样咸了,现在这里的咸味更淡了,这是河水把它冲淡的缘故。伙计们,我们有救了,附近就是陆地!”
  终于,一路尝着海水,他们在第三天到达了大河的入海口。凭着埃里克不屈的抗争,他们得救了。
  身处绝境,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认命,而是在绝望的边缘顽强地寻觅出那一线生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8:27 | 查看全部
有时候生气他的“有一天哲学”。
  他总说:“有一天”。
  他说,有一天,等我站稳了脚步,我们就可以去度蜜月。
  他说,有一天,等我学完该学的东西,我就会回到你身边。
  他说,有一天,等我们有了五千万,我们就可以退休去做想做的事情。
  他说,有一天,等到我们退休了,我就再也不会离开你的身边。
  当他说着有一天的时候,手臂围绕着身体画着大大的圆圈。圆圈外是车水马龙,圆圈里则是一个又一个的梦。
  我说,为什么那个有一天,不能是今天?
  如果有一天,等你站稳了脚步,等你学完了该学的东西,等我们有了五千万,等我们退休了。但是,在那一天的前一天,我失去了生命,你失去了健康,我们忘了我们的梦想,或者更糟的是,我们根本忘了我们在一起的理由和原因。
  突然想起了一种生物叫做蜉蝣,它的生命是那么短暂,所以人们说它是朝生暮死。
  蜉蝣的字典里没有“有一天”。
  有点儿羡慕蜉蝣,它永远不用想着“有一天”,它只需要想着“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8:44 | 查看全部
有位印度瑜珈教练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练瑜珈。我问她,那什么人可以练瑜珈呢?
  她说:“信佛的人。”
  我表示惊讶。她解释说,瑜珈其实也是一种“佛”,心念之佛,无所期求,无所愁苦,那就是瑜珈。
  有日去健身馆,馆内正好在练瑜珈,闲着无事,也练了几式。教练说:“把我们的手张开来,想象那是你的翅膀,你飞起来了,在蔚蓝的天空中,风从你的发梢吹过,有鸟儿与你一起飞翔,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闭上眼睛,努力想象着自己飞翔的感觉,一分钟,两分钟……我忘却了自己,感觉自己真的飞起来了。
  那是一种奇妙至极的感觉。
  也许,快乐真的需要想象。这是瑜珈的本意,也是瑜珈的秘密。
  我喜欢瑜珈的理念,因为在一个纷杂、喧嚣甚至残酷的现实中,要获取一份快乐,并不是那么简单。
  你要拼命地工作,你要对付高昂的生活成本,你还担心有一天被别人追上……于是,你一刻不得闲。但是,生活的本意并不是这样的。
  那么多的残酷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你只有不停地去解决,去克服,去超越。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我们还有一个巨大的快乐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想象。
  也许我们不能掌控现实世界,但想象的空间就在我们手里,一切由你做主。你是不是快乐,往往取决于你的想象力。
  城里还流行着一种“快乐保健功”,这种“快乐保健功”追求的目标就是保持好心情,它的“功法”与瑜珈如出一辙,就是:“只管乐不管病,病自消。”它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治病的能力,但需要开发和挖掘;以善为乐,以乐为善,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修练自己的“急”、“悔”、“怨”、“恨”、“恼”、“怒”、“烦”等情绪。
  我喜欢这些善待自己的办法。我想,人生苦短,应该让自己快乐起来,而快乐就在我的手里,我必须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9:01 | 查看全部
十四年前,堂哥考上了杭州的一所大学,全村的人奔走相告,说咱村终于出了一个“公家人”,我堂伯都高兴得走不好路了。我爸对我说:“儿子,你可要好好学啊。”
  十二年前,村里又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可是大学每学期要缴三千元学费。他家很穷,亲朋好友凑足了份子才凑了两千多元钱。村长上门来了,对孩子他爸说:“你这是见外了,有困难怎么不找组织呢?”说罢,拿出一沓钱放在桌上。
  五年前,村里又有一个人考上了大学,每学期学费要缴七千元,家里愁极了,四处借债,勉强凑足了数额。他跑到村长那借,村长推心置腹地说:“现在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村里备用资金全用光了。”
  三年前,村里又有一个人考上大学,学费每学期要一万元。村长捧着饭碗在晒谷地上说:“读啥大学,毕业了工作又找不到,不读就是万元户,什么都有了。”
  今年,我问母亲,村里有谁考上大学。母亲说:“谁知道呢,再说现在谁还关心这档事。”
  冬天的时候,十四年前考上大学的堂哥从美国回来探亲,他站在为家人造的大屋门口。许多村人指指点点:“他呀,读大学幸亏那么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19:22 | 查看全部
我不知道哪一个更令我羞辱,是得到低分还是被人揭了老底。回家以后,我把衬衣塞进衣柜的最底层。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在我高中的自然课上,每个学生都被要求熟练地解剖一只青蛙,以证明自己掌握了解剖学这门课程。我们按照姓名的顺序依次走上讲台,今天轮到我了,我早早就作好了准备。
  我穿着我最喜欢的一件格子衬衫——我认为这件衣服让我显得很精神,别人也都说这件衣服很衬我。对于今天的试验,我事前已经练习了很多次了,我充满信心地走上讲台,微笑着面对我的同学,抓起解剖刀准备动手。
  这时,一个声音从教室的后面传来,“好棒的衬衣!”
  我努力当它是耳边风,可是这时又一个声音在教室的后面响起,“那件衬衣是我爸爸的,他妈妈是我家的佣人,她从给救济站的口袋里拿走了那件衬衣。”
  我的心沉了下去,无法言语。那可能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但对于我却像是数十分钟之久,我尴尬地站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我的衬衣上。我曾经凭自己出色的口才竞选上了学生会的副主席,但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站在众人面前哑口无言,我把头转到一边,然后听到一些人不怀好意地大笑起来。
  我的生物老师要我开始解剖,我沉默地站在那里,他再一次重复,我仍然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他说:“弗兰克林,你可以回去坐下了,你的分数是D。”
  我不知道哪一个更令我羞辱,是得到低分还是被人揭了老底。回家以后,我把衬衣塞进衣柜的最底层,妈妈发现了,又把它挂到了前面的显眼处。我又把它放到中间,但妈妈再一次把它移到前面。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妈妈问我为什么不再穿那件衬衣了,我回答:“我不再喜欢它了。”
  但她仍继续追问,我不想伤害她,却不得不告诉她真相。我给她讲了那天在班里发生的事。
  妈妈沉默地坐下来,眼泪无声息地滑落。然后她给她的雇主打电话:“我不能再为你家工作了。”她对他说,然后要求对方为那天在学校发生的事道歉。在那天接下来的时间里,妈妈一直保持着沉默。在我的弟妹们去睡觉后,我偷偷站在妈妈的卧室外,想听听事情的进展。
  含着泪水,妈妈把她所受到的羞辱告诉父亲,她是怎样辞去了工作,她是怎样地为我感到难受。她说她不能再做清洁工作了,生活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那么你想做什么?”爸爸问。
  “我想做一个教师。”她用斩钉截铁的口气说。
  “但是你没有读过大学。”
  她用充满信心的口气说:“对,这就是我要去做的,而且我一定会做到的。”
  第二天早晨,她去找到教育部门的人事主管,他对她的兴趣表示欣赏,但没有相应的学位,她是无法教书的。那个晚上,妈妈,一个有7个孩子的母亲和一个从高中毕业就远离校园的中年女人,和我们分享她要去上大学的新计划。
  此后,妈妈每天要抽9个小时的时间学习,她在晚餐桌上展开书本,和我们一起做功课。
  第一学期结束后,她立即来到人事主管那里,请求得到一个教师职位。但她再一次被告知,“要有相应的教育学位,否则就不行。”
  第二学期,妈妈再次去找人事主管。
  他说:“你是认真的,是吧?我想我可以给你一个教师助理的位置。但是你要教的是那些内心极度叛逆、学习缓慢、因为种种原因而缺乏学习机会的孩子们,你可能会遇到很多挫折,很多老师都感到相当困难。”
  妈妈为了得到这个职位而欢呼雀跃。
  每天一大早,她帮我们做好去学校的准备,然后赶去工作,下班后回家做晚饭,闲暇时还要坚持学习。这对于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却是她想做的,也是她所热爱的。妈妈在将近5年的时间里,都是一个特殊教育中心的教师助理,而这一切,都源于那天我在教室里受到的轻率的评论。
  妈妈用她的行动在告诉我,怎样面对自己所处的逆境,并勇于挑战,而且永不放弃。
  对我而言,那天我收好课本离开教室时,我的生物老师对我说:“我知道,这对你来说是艰难的一天,但是,我会给你第二次机会,明天来完成这个任务。”
  次日,我在课堂上解剖了青蛙,他改了我的分数,从D变成B。我想要A,但他说:“你应该在第一次就做到,这对其他人不公平。”
  当我收起书走向门口时,他说:“你认为只有你不得不穿别人穿过的衣服,是吗?你认为只有你是从贫穷中长大的人,是吗?”
  我用肯定的语气对他说:“是!”
  我的老师用手臂环绕着我,接着给我讲述了他曾经在绝望中成长的故事。在毕业的那一天,他被别人所嘲笑,因为他没钱买一顶像样的帽子和一件体面的礼服。他对我说,那时,他每天都穿同样的衣服和裤子到学校。
  他说:“我了解你的感受,那时我的心情就和你一样。但是你知道吗,孩子?我相信你,我认为你是出众的,我的内心感觉得到。”
  我再次无语。我们两个极力忍住眼泪,但是我能感到他的爱——一个白人教师对一个年轻黑人学生的爱。
  我竞选上了学生会的主席,我的生物老师成为我的指导顾问。在我召开会议的时候,我总是寻找他的身影,而他会对我翘起大拇指——这是一个只有他和我分享的秘密。
  在那天我认识到,我们都是一样的——虽然我们有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背景,但是我们的许多经验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快乐,都希望追求生活中更美好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0:01 | 查看全部
有一次,和家人到一家西餐厅用餐。那天客人蛮多的,菜出得慢,我点的餐还没送来,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我吃你一点你的前餐,你吃一点他的主菜,大家都没注意到这事,但我没忘记。送饮料来时,服务小姐很不好意思地询问,是不是还有一份餐未送来?我说是,服务小姐很客气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就离开了。
  不到三十秒,老板娘带着大厨到我旁边,连声抱歉,说刚把主菜放下去而已,还要一二十分钟,问我能不能等一下,或者就退掉。我答:“没关系,我知道你们今天忙,我等一下好了,到时候打包,我带回家。”老板娘跟大厨连声道谢离开。
  然后,原来没点餐的小朋友都有了甜点、水果与饮料。买单时我惊讶地问是否算错了,老板娘在旁边解释道:“因为你的谅解与客气,所以餐点打八折,没上桌的那一份免费,小孩子的附餐也免费招待。”我笑笑说:“你太客气了。”老板娘回了一句话:“因为你客气,所以不得不让我们更客气。”我笑着离开,不因为少花钱,只因客气也可以传染给别人……
  我的工作让我常常有机会介绍想装潢的客户给做室内设计的朋友,按照行规,或多或少总会有些介绍费,但我从来不接受。大概是从高中开始,当朋友要回报我对他们的帮助时,我总是拒绝。我认真地告诉朋友,哪天我需要帮助,拉我一把就好了。因此,当我需全家外出离家数天时,我不用担心家里的鱼会饿死,花会枯死;当我需要搬运东西时,我不用找搬家公司;当我无车可用时,不必担心没人载……
  善意与帮助像是一颗球,当你毫不迟疑地将球丢向对你招手的人时,有天,当你也在招手时,也会有颗球飞到你手中,或者,还不只一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0:15 | 查看全部
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脚步也变得轻盈。走到门口的时候,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笑得他心酸。
  
  流感说来就来了。好像,城市里每个人都在流鼻涕。这让他的诊所里,总是堆满了人。
  诊所不大,靠墙放着两个并排的长凳,人们挤坐在那里,有秩序地,一个挨一个地,等着他开出药方,或在头顶挂一个吊瓶。这场面让他稍有欣慰。他不喜欢有人插队,正如他不喜欢有人生病,尽管,他是一个大夫。
  有时他认为自己好像选错了职业。比如现在,他已经忙了一个上午,面前依然晃动着没完没了的病人,这样他就有些烦躁。后来他更烦躁了,因为他看到一个没有排队的女人,身子有些佝偻、头发已经花白的女人。女人紧抱着叠成筒的被子,踉跄着慌张的脚步,直接挤到他的面前。他看到女人在皱纹间顽强地挣扎出一双浑浊的眼,吸盘般吸附着她的脸。女人说,看病,感冒了。声音沙哑。
  他皱了皱眉,用手指着长凳上等候着的那些人,说,都看病,都感冒了。
  女人说,我给你钱。
  他的眉毛马上打成结,他说都给钱,这里没有赊账和赖账的。
  女人并不理会他的话,说,孩子感冒了,很严重,你快给他看看。女人轻轻拍打着怀里的被筒,露着焦急和紧张的表情。
  女人递过来一张破旧的两毛钱,他认为这张钱的年龄,应该不会比女人小多少。
  女人小心冀冀地揭开包得紧紧的被筒一角,他歪着头,向里面看了一眼。只一眼,他便愣住了。他突然记起有人曾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他想,也许面前的老女人,就是故事里的主角。
  你不要理她。坐在凳子上的一个男人说,我认识她,这附近所有的国营医院和个体门诊,没一个理她的。
  他摆摆手,示意男人不要说下去。他轻轻问女人,孩子病得很重吗?
  是的,很重。女人说,他整夜咳嗽呢。
  还有呢?他问,他把听诊器小心地塞进被筒。
  不吃饭,有时候发高烧……夜里总是哭!女人说。
  你别理她!坐在凳子上的男人又说话了,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呢!
  你闭嘴!他冲着男人吼。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变得很激动。
  男人撇撇嘴,不说话了。
  给他打一针吧。他朝女人笑笑,马上就好,不会疼的。他站起来,把椅子让给女人。
  现在好了。您摸摸看,是不是不烧了?过一会,他对女人说。
  好像是呢。女人的表情终于平静下来,嘴角有了些笑。
  回去的时候,把被子包严实点,别让他受凉。他叮嘱着女人。
  那谢谢你了……不过明天我还想来,您再给他看一看,行吗?女人说。
  当然行。他收下女人推过来的两毛钱。
  女人终于走了,心满意足,脚步也变得轻盈。走到门口的时候,女人回过头来朝他笑笑。笑得他心酸。
  他开始给下一位病人开药,挂吊针。他心里想着那个故事:单身的母亲和17岁的儿子,儿子辍学打工,摔下脚手架,死去……母亲疯了,每天抱一个被筒,到处找人给儿子看病。她总说,儿子刚满两岁,没有人理她……
  他想,被子里包的那个干瘪的、脏兮兮的枕头,应该是她儿子枕过的吧。
  他流下一滴眼泪。
  他想,不管如何,也得把这个诊所开下去。他答应过女人的。哪怕,他仅剩下女人一个顾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0:52 | 查看全部
一位开出租车的朋友,将遗失在车上的钱包还给了失主。两万多元!许多人认为他傻,失主并不知道他的车牌号码,本来他可以将这钱昧下来的。而他却耽搁了几天的出车时间,去报社,到电视台,出招领启事。钱包递到失主手里,心,这时却真的凉了。他认为自己确实很傻。
  失主打开钱包,将里面的钱数了三遍。“硬是当着众人的面数了三遍。”朋友委屈地说,“数一遍也就可以了,数了三遍,还拿着些钱对着阳光照照,我当时尴尬得无地自容,难道我会抽出几张或者换几张假币进去,那样我又何必去还?"
  数三遍,也许是那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是一种习惯。钱,通过三遍数得准确无误了,可是,动作附带的信息,相应地也传递到人的心里。每一个细节都有深长的意味和指向,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隐含着一种逻辑。将失而复得的钱,数上三遍,对于失主,也许就是习惯;而对捡钱的人,则可能是一种情感伤害。
  母亲打电话给儿子。儿子接到电话就问“有事吗?”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母亲有些伤感,反问道:“没事就不能打电话吗?你不打电话过来,是因为你忙;我打电话给你,还一定要因为什么事吗?”儿子张口结舌。
  儿子怔怔地握着话筒,后悔了。他应该问问母亲生活得怎样,母亲身体可好,对于年迈的母亲,还有那么多的担心和牵挂,平时积蓄在心里,怎么一握话筒就忘了询问和表达呢?简单的一句“有事吗”?显然是将母亲的心深深地伤害了。
  人们生活在大大小小的细节中,因为习惯,常常忽视了细节的暗合逻辑和给他人的感受。细节伤害像一把软刀子,一点点切割着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仅有的那点温情,直至真心灰冷,善行敛迹,美德遁形。往往,灾难未必能将人倾覆,而一个小小的细节,伤害至深,让人忧思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21:10 | 查看全部
六岁的侄女,放下手中的毛毛熊,站在电视机前认真地看着一则新闻。
  正在报道的这个男人,是六十来岁的农民,脸色黑黄,下巴瘦削,眉宇间纠结着日积月累的愁苦。
  七年前的某天,他忽然感觉腹部一阵尖锐的绞痛,之后,这种疼痛频频造访,实在熬不过了他才去医院瞧病,被诊断为肾结石,需要手术费六千元。他吓了一大跳,双手空空地回到家里,继续田间劳作。每次疼痛发作,他满额的冷汗,在床上打滚,在地上哀号,家人束手无策,女人只能在一旁捂着嘴哭。
  实在疼得受不了,他准备自治。起初,他吃洗衣粉,期待把肾里的那块小石头弄下来:倒一把粉末,冲点凉水,咕嘟咕嘟地大口喝进去;然后吃红花油,虽然吃了就想呕吐,但是液体在他胃里火般蹿动,能让他淡忘另一种绞痛。
  最后,他开始吃肥皂。他把肥皂切成细细的碎片,发作时扔一捧到口里,用水送服,吃得愁眉苦脸,甚至一嘴泡沫。
  “这玩意儿倒灵,吃下去三五分钟,我的肚子就不疼了。医生说肥皂不能食用,破坏身体的什么酸碱度,我也怕啊,但是计较不了那么多!现在我每天都要吃肥皂。”农民对着摄像镜头,如释重负地说。
  几年下来,他已经吃了300多块肥皂,一张嘴就是肥皂味儿。
  侄女问我:肥皂很好吃吗?爷爷怎么吃了那么多?
  我困难地向她解释,因为爷爷肚子疼,只好吃肥皂。
  侄女又问:肥皂是一种药吗?为什么我肚子疼妈妈从不给我吃肥皂?
  我回答说:爷爷穷,没有钱治病买药,迫不得已才吃的。一般人都不能吃肥皂!
  侄女仍然皱着眉头:那为什么爷爷吃的时候,旁边看的人还笑?
  我哑口无言。
  我怎么告诉孩子,对于穷苦的农民爷爷而言,手术费和药费都是个天文数字。他不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也不是最穷的一个,更不是唯一自救的一个,很多普通农民都是小病大病熬着,自己想些荒唐的方法医着,听天由命。所以围观的村民习以为常,看见老汉当场为记者表演吃肥皂,还纷纷露出一脸朴实的笑。
  我怎么告诉孩子,人们常常会被贫困劳累的生活调教得宽厚坚忍,对自身承受的痛苦渐渐麻木不仁,甚至安之若素。
  节目结束了,但屏幕上的黑瘦老汉举着肥皂微笑的情景,却让人久久不忘,莫名心酸。侄女也不再问什么,跑到一边玩耍去了。
  突然,侄女在洗手间哇哇大叫起来。我跑去一看,她手里拿着一块肥皂,苦着脸对我说:肥皂真的好难吃!幸好我只舔了一口。
  我夺过她手里的肥皂,瞪着眼睛喝道:肥皂有毒,不能吃!为什么不听话?
  侄女泪汪汪地看着我,半天才说:爷爷也吃了啊。爷爷真可怜,肚子疼,还要吃这么难吃的肥皂……看着她伤心的样子,我怒气全消。之后,她一直抱着毛毛熊闷闷不乐。我故意逗她,给她讲故事,她都觉得索然寡味。
  过了一会儿,侄女拿着自己的背包来到我的面前,掏出一大盒金帝榛仁巧克力糖果,认真地说:姑姑,这是妈妈买的我最喜欢的糖果,我舍不得吃,五天才吃了三颗,还有27颗呢。她把盒子抱在怀里摩挲着,然后坚决地递给了我:以前我肚子疼,吃一粒就不疼了。把它给那位爷爷吧,让他不要再吃肥皂……
  说完,她甜丝丝地笑了,那笑容,春花一般,让黑夜都骤然明亮起来。
  那一刻,我感动无言。
  在这颗纯洁的心灵里,任何陌生人,哪怕电视里一面之缘的农民,都是自己的亲人;生活再大的痛苦,哪怕根深蒂固的贫穷,都可以用甜蜜的巧克力化解。
  谢谢天使般的孩子,她让我知道,除了心酸,人们还可以为那300多块肥皂背后的疼痛做点什么;谢谢孩子,她让我知道,一颗纯洁的心,无论岁月如何更换,都应保存最无私的慷慨和27颗巧克力的甜蜜,持续地去芬芳美好这个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