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7:47 | 查看全部
在一场讲授如何做好人生规划的专业课上,老师问学生:“假设你一个人外出旅游,来到了一个峡谷,发现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拉链开着的提包,里面装着一沓钞票。同时,悬崖边有一些长得不是很牢固的树可以帮你拿到这笔意外的财富,当然,你更有可能因此而摔断脖子,请问:你会选择离开还是靠近?"
  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离开,毕竟,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可贵的生命。
  老师没有发表意见,继续问:“如果那个装钱的提包换成一个失足落下的小男孩,他此时奄奄一息地发出求救的呼唤——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学生们考虑了几秒钟后,全部选择了靠近。老师问:“面对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危机,相同的后果,你们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目标不同,生命比财富重要。”一个学生说。
  “只是因为个人所设定的目标不同,所以你们的价值观也就不同了。现在,我们换个内容。”老师接着说,“如果你有一个心仪的女友,你希望能和她厮守终身,但对方却不这样认为,也许她不是真的喜欢你。这时候,如果你一意孤行地付出自己的情感,那么结局会有两个:要么她被你感动,被动地和你在一起,但这段感情可能随时都会出现问题;要么她仍旧冷漠地离开了你,任你对她再好也没有用——这时,你是选择毅然离开,还是坚持靠近?"
  学生陷入了两难的思考。
  老师看到大家都不吭声,于是话题一转:“假如你是那个被人苦苦追求的女孩,在你根本没有打算接纳对方的前提下,你会选择离开,叫对方彻底死心,还是选择靠近,听任感情自由发展?"
  学生们纷纷表示:“既然不爱人家,就该及早离开,免得耽误了对方的青春和幸福!”
  老师微笑着说:“既然你们能够明白,在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给对方一个明确的答复,不要耽误、伤害别人,那么换位思考,当你是一个追求者时,又何必甘愿自己深陷泥沼之中,糟蹋自己的青春与幸福呢?"
  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请问老师,我们今天讨论的课题与人生规划之间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老师说:“在人生的课题中,有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本该离开却选择了靠近,本该靠近的却又选择了离开,所以他们的人生路途,走得跌跌撞撞痛苦不堪。如果你们连分辨离开与靠近的智慧都没有,分不清什么是‘势在必行’,什么又是‘势所不行’,那么所有的人生规划都将沦为空谈,再怎么学也是枉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8:01 | 查看全部
我硬了硬头皮,朝吧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生,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
  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床。每天上午10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晚上8点以后、早上10点以前,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冲冲进来两个人,一老一少,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吧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这时尚明亮的大厅有些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吧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
  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传口令似地对服务生说,同志,要两个汉堡。女服务生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决地指着墙上的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十块钱的。服务生微笑着说,对不起先生,十元钱只能给您一个超级鸡腿堡。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生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活动规定,晚8点以后早10点之前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服务。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时钟,您看,现在已经10点过3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听明白了,很丧气地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去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生,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生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父亲重又失望地转向他的儿子,勇,要不晚上过了8点咱再来?勇惊讶地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皴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10:05。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怦怦直跳。我答道,9:55。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硬头皮,我朝吧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生,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整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10点!我看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一时间,吧台里的服务生全愣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光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生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一脸感激地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缭绕。
  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生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几个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吧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
  北京时间——不到点!
  ……
  乡下父亲从服务生手里接过热乎乎、暄腾腾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8:13 | 查看全部
一名身绑炸药的歹徒闯入校园,挟持了两名中学生与警方对峙。歹徒时而仰天大笑,时而痛哭流涕,情绪异常激动,而他提出的条件更令人哭笑不得:要求警方立即枪决犯人李某,否则就与人质同归于尽。
  警方迅速查清了歹徒的身份背景。此人曾在采石厂工作多年,精通爆破技术,后来改行经商,一个月前被最好的朋友李某骗得倾家荡产,精神因此受到极大刺激。歹徒虽然失去理智,却丝毫不笨,他身上绑的是挤压式炸药,只要受到3公斤以上外力压迫就会引爆,如果他倒地同样会引起爆炸,因此警方不能将其击毙。
  为了稳住歹徒,警方派出了谈判专家与其周旋,准备伺机而动。谈判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歹徒的情绪稍稍稳定,再加上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导致体力下降,他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两名特警悄无声息地迅速向他身后接近。眼看大功即将告成,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意外发生了。
  那名被挟持的女生忽然向歹徒提出要上厕所,那名男生也跟着说要上厕所。歹徒一愣,顿时警惕起来:“想逃跑?没那么容易,当我是傻瓜啊?”他环顾四周,立即发现了身后的一切,下意识地拉紧了手中的炸药引信,暴跳如雷:“骗子,你们全部都是骗子!”警方功亏一篑,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此时哪怕尿裤子也不能吭声啊,可他们毕竟只是两个大孩子,从来没经历过这种场面,哪能想到那么多。片刻之后,歹徒忽然又大笑起来,一跺脚,大声叫道:“好,我同意你们上厕所,但是只能轮流去,如果有一个不回来的话,那么剩下的人就给我陪葬!”他已不再相信警察,那种口气根本不容商量,两个孩子吓得脸色煞白。这一招真够歹毒的,谁都明白,在那种场面之下,无论谁先走了也不会再回来送死。让谁先离开呢?
  事发突然,此刻连警察也拿不出更好的应对之策,空气顿时凝固了,犹如箭在弦上,悲剧一触即发。两个孩子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再不走,你们两个现在就陪我一起死。”歹徒为自己的“创意”感到得意,不断威胁催促。僵持片刻,男孩首先开口,对女孩说:“我是男子汉,你先走吧。”女孩仿佛得到特赦,转身就走,刚走出两三步,忽又停住,回过头告诉男孩:“请你相信,我一定回来。”声音很小,却字字清晰。男孩苍白的脸上泛出淡淡的笑容,冲她点了点头:“我相信你。”女孩一路小跑,离死神越来越远……
  此时,如果从全局着想,最完美的方案当然是女孩上完厕所再回去当人质,至少这样不会刺激歹徒的情绪,然后再从长计议。可是女孩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警方总不能劝人家再往火坑里跳,是否回去只能由她自己做主。时间似乎停止了,每一秒钟都像过了一年,现场一片寂静,只有每个人心跳的声音。
  还好,几分钟后,女孩上完厕所后主动回去了。歹徒大感意外,有些沮丧,又有些不甘心,只好把男孩放出去。男孩临走时也告诉女孩:“请你相信,我一定回来。”女孩报以信任的微笑。男孩上完厕所,正往回走,围观人群中忽然跑出一个女人,一把将他抱住,放声痛哭,男孩叫了一声“妈”。歹徒离得不远,清楚地看到了这一幕,掩饰不住得意之色。他知道,世上没有一个母亲会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涉险。歹徒手拉着引信仰天狂笑,凄厉的笑声撕破了校园的宁静,令人毛骨悚然。
  女孩的身体在微微战抖,她绝望地闭上了眼睛。谁也没料到,那个母亲擦干眼泪,松开手,拍了拍男孩的肩膀:“儿子,你是男子汉,有警察叔叔在,咱什么都不怕!”得到母亲的鼓励,男孩继续向歹徒走去。
  看到女孩和男孩先后回来,歹徒一脸的不可思议,双眼死死盯着两个孩子,表情复杂而又奇怪。出人意料,几分钟后,他举起了双手,向警察投降。
  事后歹徒说:“自从那次被朋友欺骗之后,我就再也不相信任何人,所以我要报复所有的人。但是那天,我突然发现,我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8:26 | 查看全部
中专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说要考试。“三道题目都很简单,”老师笑眯眯地说,“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片刻,女生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几个男生畏畏缩缩地举起了手,又放了下去。
  老师继续问:“教学楼里有三个清洁工,谁能叫出其中两个人的名字?”这下大家都傻眼了。三年了,怎么从来没留意过她们?
  老师接着抛出了第三道题:“你是否打过自己的耳光?”这一回,所有的学生都哧哧地笑了起来。打自己耳光,恐怕只有傻瓜或疯子才干得出来吧?
  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来了,老师说话了:“‘人生’这门课程,旨在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导我们今后如何立身处世、如何成人成才。今天的三道考题,可以说是对同学们做了一个大概的检验。”
  “第一题——记住父母的生日。”老师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了“孝道”两个字,“孝道教人善良,心存孝道的人,必定具有善的根苗,有善的根苗,才可能开出善花,结出善果。”
  “第二题——记住你身边每一个人的名字。”老师又写下了“尊重”两个字,“记住别人的名字,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之一,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使人宽厚。基石宽厚方能负重,人心宽厚方可立业。”
  “最后一题——如果你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又叫不出清洁工人的名字,那么,你就该打自己一记耳光了。”老师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反省”二字,“反省促人进步,有反省才有悔悟,有悔悟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成才的可能。”
  读者感悟
  这三道看似简单的题实则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一个人善良与否,决定了他将来是否有用;宽厚与否,决定了他将如何发挥作用;而能否不断反省、不断进步,则决定了他是否能持久向前,越来越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8:41 | 查看全部
家里新来了一位小保姆,白白的嫩脸蛋,亮亮的大眼睛,看上去单纯又朴素。做起事来,干净利索,连一向挑剔的母亲也称心如意了。我对她更是信任有加。
  一天,母亲有一件T恤不见了,母亲说:“会不会……”大家立即打断她:“不会不会,一定是您自己老糊涂,放丢了。”母亲想想,开始怀疑自己。
  后来,弟弟丢了一条裤子。他想,也许是自己放错了地方。
  一个月后,小保姆因父亲病重,回家去了。
  一天,大家打开衣橱准备换季的服装。
  妹妹惊呼:“我的羊毛衫不见了!”大家也纷纷说出自己丢了的东西,都现出悔不该信任小保姆的样子。
  不久,妹妹的同学来玩儿,带来一件羊毛衫,说是那天小妹去她家玩遗忘下来的,被她母亲当做自家的衣物收进了衣橱。
  后来,T恤、裤子等物也相继找到了,的确是我们自己放丢了。
  此时,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
  原来,经不起考验的往往不是信任,而是我们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8:53 | 查看全部
一位在公安厅干了30年的老警察给社区市民上课。有一个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失踪时,如何通过警察求救。
  老警察说:“当孩子突然失踪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报警,也不是向警察求救。”
  市民哗然。
  老警察说:“你们要做的是,马上再找几个认识你孩子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车站。假如是人贩子,他们可能会通过车站将孩子带出去。留一个人在家里,接听电话。”
  市民质疑:难道警察没有责任去截住人贩子吗?
  老警察说:“有,但必须要在报警24小时之后。这是规则,适用于每个人。”
  老警察讲了一个故事。
  我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时候,处理过一起小孩失踪案。一位5岁的小孩在公园里被人拐走,5分钟后,小孩的母亲发现孩子失踪了,马上报了警,警察建议她赶快通知家人,告诉她应该到车站、码头等地设法截留,孩子的母亲照此做了,通知了亲人,但她的亲人赶到后,却认为警察失责,纷纷闯进派出所,派出所当时只有6位民警,而且不知道孩子的相貌,在纷争中,自救的良好时机被耽误了。
  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结果。
  这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许多事件的运转,需要种种条件。警察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每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人,但是,他们也需要一种规则来建立良好的秩序。在孩子失踪前,没有人知道这只是意外走失。如果每一位孩子的走失,都要求警力全城搜捕,社会秩序就会遭到破坏。
  何况,在孩子走失时,最佳的搜救人选并不是警察,而是孩子的亲人。
  这是一个常识问题,自助者天助,但许多人并不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9:09 | 查看全部
新来的小阿姨端着锅问妻子:“我抓的这三把米是不是太多了?要不要数数一共多少粒?”妻子莫名其妙,一旁的我也惊诧不已。原来,她在前一家做保姆,那家的女主人就曾让她数过米粒。吃过晚饭收拾完一切,小阿姨主动跟我们细说端详。
  那家女主人年事已高,她管她叫姥姥。她一去,姥姥就跟她交代,要用玻璃量杯量米做饭。姥姥说,每次量出的米粒,上下误差不会超出八粒。可是那天玻璃量杯落地碎掉了,是姥姥自己失手摔碎的,小阿姨就只好用手抓米,衡量着两把米差不多,但姥姥非要她把那米一粒粒数过……我和妻子听着都笑了。小阿姨不笑,她认真地告诉我们,其实姥姥是个很好的人,她并不是很吝啬刻薄,她就那么个脾气,不论事情大小,一概要精细计算。比如养花,换土施肥都要根据书上的规定按量执行;又比如配兑消毒液,姥姥总是用量杯量筒按说明书细细配兑。小阿姨说,没有哪个阿姨能在她那里做得长久;姥姥跟邻居们的关系也总是很紧张,甚至儿孙也不愿意和她常处,因为姥姥一天到晚总在那里“合理精确计算”,再好脾气的人也难以长期忍受。妻子喟叹说,这位姥姥活得多累啊!小阿姨告诉我们,姥姥前些时候去世了,大家都说她是心累,累死的。
  读者感悟
  在某些不该计较的事情上算计过细,会导致别人心烦,自己心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9:38 | 查看全部
这晚,我和妻去看一部期盼已久的电影。
  正当我和妻全神贯注于银幕时,前座的女孩儿不时侧过脸,和旁边一位魁伟的男士咬耳朵。听她的口气,这片子她似乎已看过三四次了。每当一个场景要出现,她便急忙告诉她的男友——紧随着,银幕上果然出现了她的“预料”,她高兴得连声说:“喏,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我愈看愈冒火,她的“旁白”剥夺了我探索内容的乐趣。我再也忍耐不住,便探身拍拍她的肩膀:“小姐,请用你的眼睛‘看’电影,我们将很感谢你!”
  她有点儿惊讶,又有点儿生气,向男友嘀咕一下之后,倒真的乖乖地不说话了。
  妻拉了我一把,低声说道:“你要惹麻烦了,你看着吧,她那位强壮的男友待会儿不找你麻烦才怪呢!”
  影片很长,中间有5分钟的休息。趁这空当儿,我到小卖部买饮料,无意间瞥见那位男士紧跟在我后头。想到社会上小事也会惹来凶杀案,我心里很有点儿发毛。
  我加快了脚步,他也迅速跟上来,冷不防,他一手扳过我的肩膀,另一只手迅速握住我的右手说:“先生,谢谢你。我自己实在没有勇气对她这样说。”
  
  读者感悟:
  把你的不满说出来,或许对别人是有益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0:59:51 | 查看全部
一位孤独的年轻人依着一棵树晒太阳。他衣衫褴褛,神情萎靡,不时有气无力地打着哈欠。一位智者从此经过,好奇地问:“年轻人,如此好的时光,你不去做你该做的事,却懒懒散散地晒太阳,岂不辜负了大好时光?”“唉!”年轻人叹了一口气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自己的躯体外,我一无所有,我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做什么事呢!”?
  “你没有家?”?
  “没有。与其承担家庭的负累,不如干脆没有。”年轻人说。?
  “你没有你的所爱?”?
  “没有。与其爱过之后便是恨,不如干脆不去爱。”?
  “你没有朋友?”?
  “没有,与其得到还会失去,不如干脆没有朋友。”?
  “你不想去赚钱?”
  “不想,千金得来还会失去,何必劳神费心动躯体!”?
  “噢,”智者若有所思,“看来我得赶快帮你找根绳子让你自缢。”?
  “什么!你让我死?”年轻人惊诧了。?
  “对。人有生就有死,与其生了还会死去,不如干脆就不出生。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余的,不如死了,不是正合你的逻辑吗?”?
  读者感悟
  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名利,但不能没有希望,不能没有信念。生命原本没有意义,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给生命一个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11:00:03 | 查看全部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点儿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读者感语
  
  年龄是人生阅历的积累。随着儿子年龄的变化,他的思想渐趋成熟,逐渐理解了眼中的父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