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新口岸与外国人打交道,耆英的首要任务是物色和任命一批可靠而又有才干的官吏,这些人要既能博得朝廷和外国人的信任,同时又能忠于自己和与地方势力合作共事。他首先起用的是在南京当过他的助手的那些属员。他在广州谈判时最得力的助手是黄恩彤,此人是中方参加附粘和约谈判的主要人物,他曾通过正常仕途升任南京盐运使,并于 1842 年为南京按察使①关于翻译的文件,见斯威舍:《1841—1861 年中美关系研究》。关于顾盛的谈判,见古利克:《伯驾与中国的开放》,第 8 章;丁名楠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载《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集刊》Ⅰ(1954年 7 月),第 114—142 页,特别是 143—146 页。①格罗士-阿肖夫:《耆英和拉萼尼的谈判》,第 74 页。确切的报道见魏景星(音)的《1842—1846 年法国在中国的传教政策》,第 305 页。②关于这次流产的海军改革,见罗林森: 《中国发展海军的努力,1839—1895 年》,第 2 章;吕实强:《中国早期的轮船经营》,第 16—38 页。和代理布政使;1845 年他出任广东巡抚。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