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1:03

那个倒胃口的通宵时间:2013-12-25 作者:未详 点击:189次   我妈不在,留了字条和五元钱,让我买点吃的。吃一碗粉花去一元五角,还有三元五角,我今天有的是钱。
  
  我不想回家,想去远点的地方。我上了4路公共汽车,两毛钱被我潇洒地用掉。坐了一站路,我就下了。这里住着一个同学,平时不咋说话的一个男生。我既然路过了,就要喊一声,多个人要总好些。
  
  我大喊:“万——科。”他脑壳像安了弹簧一样,噌就出来了:“哪个?”一看是我,他居然也没怎么犹豫,就下来了,问:“做啥子?”我说:“要。”他说:“要得,我老汉儿今天不在屋里头。”
  
  我们一起坐上4路公共汽车,我出的钱,四毛钱又潇洒地没了。他可能觉得有点暧昧,不停地偷偷打量我。我说:“我不是找你耍朋友哈,你不要乱想。”他说:“我才不想耍朋友呢。”一路上,他给我表演了用橡皮筋变五角星、用弹弓打骑自行车的屁股、动耳朵等娱乐项目,我表示了热烈欢迎。不知在哪一站,他说他知道这里有一个没有人住的老房子,里面可以探险,我们就下车了。
  
  太阳下山了,我们并排坐在这栋即将拆掉的老房子的二楼过道上,他说:“我老汉儿可能不要我了。他找了个婆娘,一天到晚不落屋。”我说:“你乱说,你是他亲儿他不要你?他现在只是暂时出去社交一下,你要理解。”他站起来,哼了一声说:“你是不是怕你妈不要你?”我说:“你再说一句,就给老子爬回去。”他可能怕没有人出路费回家,就闭嘴了。最后,我们讨论了一下班上谁喜欢谁的问题,这个我们都很感兴趣。但是,他说刘鹏喜欢李颖,我有些不高兴,问:“不可能吧?”这个矛尖舌怪的万科一下子又跳起来:“咋个不是?我还帮刘鹏约过李颖。”我脸色很难看,心中的小秘密就这样破灭了。我说:“你再说一句,就滚回去。”他乖乖坐下来。我摸了摸口袋里的两元九角,有钱就是腰杆硬。
  
  天越来越黑,我们慢慢没话说了。我想起我妈,她总是煮我不喜欢吃的面条给我吃;我想起我爸,他即将在年底和吴阿姨结婚,据说有个八岁的弟弟跟过来。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只要我妈天天给我五元钱。万科说:“你在想啥子?”我说:“干脆今天晚上我们不回去了。”他犹豫了一下:“好嘛。”为了奖励他陪我过通宵,我留下坐车的钱,给了他两元五角,叫他去买点好吃的回来。他飞快地跑出去,又飞快地带回四个鸭翅膀和两瓶汽水。
  
  我们又兴奋起来。吃鸭翅膀那会儿,我觉得真是一辈子不回去都可以……但是,夜长得超出我们的想象。下半夜,他居然提出想抱抱我,被我断然拒绝。他自说自话:“我们是不是梅艳芳唱的亲密爱人呢?今夜还吹着风,想起你好温柔……”
  
  他居然唱起来,唱得很难听。
  
  我有点后悔,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和一个男的在外面过夜,这男的居然如此倒胃口,要是刘鹏就好了……终于熬到天蒙蒙亮,我们好像早就盼着这一刻,都想家了。
  
  我一进家门,就看见我妈铁青了脸在等我。我还没说话,她的巴掌就扇在我脸上了。我没有哭。我说:“妈妈,我错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2:24

百年前的小学课本时间:2013-12-24 作者:未详 点击:128次   偶然的机会,见到一套百年前的《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震惊之余,颇感惭愧!想不到自夸“站在时代前列”的我们,在教育上竟落后于我们的前辈——至少在小学语文教育上可以这样说。
  
  这套书编于1914年(即民国三年)。那时帝制刚刚结束,旧式的私塾教育尚未完全废止,而城市已开始了新式学校教育。在大城市,连一向与读书无缘的女孩子也有了上学的机会。当时的小学教育又分初等小学(“初小”)、高等小学(“高小”)。前者为一至三(或四)年级,后者指四(或五)至六年级。初小为合班上课,高小则男女有别、分而教之。因此便有了专为女孩子编写的高小课本。
  
  这套“国文”共六册,供高小三年六个学期使用。此书有三大优点:一是课文内容极为丰富;二是编纂理念十分先进;三是文字深度远胜今天。
  
  先说内容丰富。六册书每册40课,共240课,内容无所不包。传统文化自然要占重要一席,篇目包括《礼记》、《左传》、《国策》、《论语》、《孟子》以及历代名家诗文,不超过全部课文的20%。倒是一些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引人注目。从题目上看,便有《鲁滨孙》,《英民之特性》、《海伦》、《达尔文》、《苏彝士巴拿马两运河》、《斯巴达妇女之美谈》、《盲女》、《巴黎观画记》等等。其中《盲女》一篇分上、下两课,讲述美国“丧明失聪”的残疾女孩罕伦(即海伦·凯勒)自强自立,学有所成的感人故事。记得我读海伦事迹,是在20世纪80年代,并深为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愿望所感动。然而当时30岁的我,见识竟落后于世纪初的一个小学女生,不免道一声:“惭愧!”
  
  此外,还有不少课文讲伦理、说审美,倡导良好生活习惯。看题目,便有《习劳》、《蚤(早)起》、《慎微》、《惜阴》、《友爱》、《自立》、《诚实》、《忍耐》、《崇俭》、《爱护古物》等等,既注重私德教育,也重视公德的培养。编者还特别注意到女生的性别特点,记入篇目多选女性人物传记。又有不少涉及家政的课文,如《裁缝》、《烹饪》、《浣濯》、《造花》、《俭妆饰》、《良妻》、《婴儿之保育》、《姑舅》(即“公婆”)、《家计簿记》、《女子职业》……都是专为女生编撰的。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些介绍经济学常识的课文,像《赋税》、《国债》、《资本》、《公司》、《保险》、《专利》、《通商》、《币制》、《股份》、《慈善事业》等等。在第一、二册中,竟还有《佛教》、《道教》、《回教》(即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篇课文,每篇不过两三百字,简要介绍该宗教的创始者、教义、传播、影响等。以上这些常识,问问街边五六十岁的长者,也不一定能说清。就是今天的大学生、研究生,也不见得人人了然。然而百年前,一个高小毕业生即已具有如此完备的知识结构,能不令今天自称“搞教育的”我辈汗颜?
  
  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除了另有专门课程讲授原理外,国文教材也以生动的文字作了初步介绍。看看这些题目:《蚁》、《狮》、《鹰》、《稻》、《麦》、《热与色关系之发明》、《火山》、《纺织》、《纺纱机之发明》、《制麻》、《种痘》、《利用废物》、《利用天然力》……这后两个题目,其实已触及今天的热门话题: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尽管百年前的教育家没见过电脑,不知道网络,可是在理念上,他们也已走在时代的前头。
  
  唐诗历来是语文课的必选篇目,然而奇怪的是,课本中竟未选一首李白、杜甫的作品,所选是白居易的几首。选白诗,又非《离离原上草》、《卖炭翁》之类,而是人们并不熟悉的《赎鸡诗》、《放鱼诗》。《赎鸡诗》吟咏诗人在集市上见到群鸡束缚笼中、俯首待毙,于是从屠刀下买而释之。《放鱼诗》同样是写买鱼放生的生活小事。“仁恕”、“爱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的普遍价值观念。百年前的课本编纂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有这样的独到选择和编排。
  
  至于这套教材的深度,也是今天的小学教材无法比拟的。单说文字,课文用的是文言。因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兴起,案头读物尚属文言文的一统天下。那么,要十来岁的小学生学习文言,是否强人所难?其实不然。孩童的大脑蕴涵着极大的潜能,只要教法得当,十岁上下的孩子完全可以掌握浅近文言,中国数千年蒙童教育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2:44

卫星几件事时间:2013-12-24 作者:未详 点击:121次   一
  
  当年中国要造第一代卫星,孙家栋先生1967年分去,1970年就要发射,他说“绝对来不及”。
  
  这时候“文革”已经开始,连生产元器件都不知该去找谁,“单位领导刚接受任务,单位已经散了”。
  
  他说,行吧,咱把汽车改平板车吧,“就像长春汽车厂那时候最重要的是把底盘做出来,发动机装上,有方向盘,最多旁边安个框框,这个大卡车就开出去了”。
  
  这卫星的任务就是一定要飞上去,里面的科学探测仪器都没有装。关键还有一点是必须能让地上的人看见才行。
  
  那么大老远可怎么看啊,后来只能在卫星上装了个闪闪发光的大气球“套在三级火箭上,三级火箭跟卫星速度是一样的,只是分离以后在后面跟着,气球做成3米的,3米的发射的时候把它压扁了,压扁了它就不影响直径,上天以后拿气瓶吹起来,那个气球也抛光”。
  
  但最难的事儿还在后头,就是卫星上要装毛主席像章。
  
  孙先生说:“因为卫星里不是有很多仪器吗,仪器平常都戴着像章,毛主席大像章,有时候戴得很多,表示对毛主席尊敬和忠诚。”
  
  我问:“多大?”
  
  他说:“大大小小不一样,甚至整个仪器面板顶上都做,都是专做的,做得很大,这样的话影响重量。”
  
  到发射前,他实在绷不住了,一夜没睡,狠下心去找周恩来总理汇报。“因为这么大的事情,整不好上天以后质量出了问题,那是天大的事情。”
  
  “他怎么反应呢?”
  
  “当时我们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会议室,他说这是我们人民大会堂,所有的会议室政治空气都非常严肃的,绝对不会把毛主席像章或者是毛主席语录随便挂一挂,我相信你们的产品也能考虑这个问题。”
  
  这样回去才拿了下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2:58


  
  他一生难忘1974年,说起来仍然泪光闪闪。
  
  “那阵在昌平,也就离火箭100米左右,挖个很深的地下室,地下室为了防爆,是个球形建筑,很厚很厚的,快发射以前它有个钢门,那个钢门也都关上,只有指挥员有个潜水艇那种潜望镜,往上一推,上面出来一点就看一点。”
  
  发射完有二十多秒,指挥员一个人看着潜望镜,他们只能看着指挥员,“不一会他就有表情了,好像是有点坏了”。
  
  来不及张口问,就听“咣”一下,地下室里震得受不了,等门开了,往外一跑,“一看见的时候,简直是一片火海,那个心情简直是,大冬天,脑袋里好像完全空虚了”。
  
  三天三夜,所有的人都在大沙漠里一块一块找,“螺丝钉也好,小线头也好,冰天雪地,11月底了,你想想大沙漠里头大家一点点扒,把所有的一块小铜板、一根小线头,都收集起来。回来以后大家在一块认账,说这一块小钢板是我的,线头是你的。”
  
  最后找着了,是控制系统的一个导线受震断了造成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3:13


  
  他一生难忘1974年,说起来仍然泪光闪闪。
  
  “那阵在昌平,也就离火箭100米左右,挖个很深的地下室,地下室为了防爆,是个球形建筑,很厚很厚的,快发射以前它有个钢门,那个钢门也都关上,只有指挥员有个潜水艇那种潜望镜,往上一推,上面出来一点就看一点。”
  
  发射完有二十多秒,指挥员一个人看着潜望镜,他们只能看着指挥员,“不一会他就有表情了,好像是有点坏了”。
  
  来不及张口问,就听“咣”一下,地下室里震得受不了,等门开了,往外一跑,“一看见的时候,简直是一片火海,那个心情简直是,大冬天,脑袋里好像完全空虚了”。
  
  三天三夜,所有的人都在大沙漠里一块一块找,“螺丝钉也好,小线头也好,冰天雪地,11月底了,你想想大沙漠里头大家一点点扒,把所有的一块小铜板、一根小线头,都收集起来。回来以后大家在一块认账,说这一块小钢板是我的,线头是你的。”
  
  最后找着了,是控制系统的一个导线受震断了造成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3:30


  
  孙先生是嫦娥工程的牵头人之一,81岁了,说完几个事故,他说不要因为嫦娥二号的成功引发盲目深空探测热。
  
  他说现在提的方案都很多,“有的主张上月球,有的主张上火星,还有人认为是不是咱们飞得更远一些。”
  
  他理解这样的热情和想象力,但他说什么都必须把基础做好。
  
  我说有人会觉得现在有钱,只把火箭往大里做不就成了吗?
  
  他说当年就是因为这个理念吃了大亏,“我们一批大学生来了上千人,热情很高,给领导提建议,我可以搞什么样的,搞更大的,干完以后一发射,二十几秒就掉下来,就这么简单一件事情,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太没有经验了,所有系统和系统之间互相的关系没整清楚。我把发动机可能研究得比较清楚了,搞控制系统的、搞箭体怎么回事,都整清楚了,但这些东西互相间的关系没整透。所以个别地方都改一点,一改完以后,互相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一上天就出现了问题。”
  
  “任何东西,”他说,“不符合你自己能力水平一下把这个步子跨大了,中间有很多经验你不知道,这一步一定要花学费的,学费花了,你也没买着经验,相反得等回过头来再从小步走,完了再一步一步发展。”
  
  他引了一句话,是当年失败后他的前辈对他说的,一句我们从小听到大的话,却常常付出巨大代价才懂,“学写字,要先老老实实学正楷,正楷学好了以后,你再学行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3:50

退役军犬黄狐时间:2013-12-24 作者:未详 点击:205次   黄狐退役了。贾排长和它告别时,一次又一次用宽大的手掌抚摸它的脊背,捋顺它的毛,还把脸颊依偎在它的鼻子上,流着泪抱着它亲近了很久很久。当时它还非常纳闷。在营部等了七天,贾排长还没来接它,它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已经退役了。
  
  贾排长为啥要抛弃它呢?它13岁,虽然年龄偏大,但还能在草丛中间闻出陌生人路过遗留下来的气味,准确地跟踪追击,它是一条顶呱呱的军犬。它想回梭达哨所去看个究竟。
  
  它只能悄悄地潜回哨所,因为主人命令它待在营部,它回去是违法的。它很聪明,挑了正午时间回哨所。除了岗楼上的哨兵,其他人都钻在猫耳洞里。阵地左侧那片小树林里,有一幢结构精巧的矮房子,那是它睡了八年的狗房。它避开哨兵的视线,匍匐接近狗房。
  
  “汪!”狗房里传来一声低沉的恫吓的吠声。
  
  黄狐仔细一看,原来狗房里关着一条新来的军犬,浑身皮毛黑得发亮,眉心有块显眼的白斑。黑狗脖颈上套着一条黄皮带,铜圈闪闪发光。它熟悉这副皮带圈,是用水牛皮做的,柔软而坚挺,浸透了硝烟和战尘。
  
  “呜……”黑狗趴在铁栏杆上,警告黄狐不要来侵犯领地。黄狐愤怒地竖直尾巴,突然间它冲动起一股杀机。
  
  黑狗比它年轻,比它高大,但对方隔着铁栏杆还朝它频频扑击,不但撞疼额头和爪子,还徒劳地消耗掉精力和体力。老练的军犬绝不会这样虚张声势。黄狐瞧出了黑狗致命的弱点,这才不慌不忙地用牙齿咬开铁门倒插着的铁销。黑狗蹿出铁门急急忙忙朝它扑来。这黑家伙果然年轻强壮,进攻了很久,仍然气不喘力不衰。要不是黄狐积了十年的实战经验,它绝不是黑狗的对手。它以极大的耐心,等待对方耗尽体力,然后伺机反扑。
  
  渐渐地,黑狗显得气力不支,脚步也有点不稳了。是时候了,在黑狗又一次腾跃而起时,还没等对方落稳,它就把黑狗扑得横倒在地,结结实实地踩在黑狗的胸脯上,它倔着脖子,狠命咬下去……
  
  “停!”背后突然传来的声音,那么耳熟,它不用回头就知道,这是贾排长发出的命令。它条件反射似的缩回牙齿,从黑狗身上跳下来,规规矩矩地蹲坐在一旁。
  
  贾排长满头大汗,扳起黑狗的前爪,仔细检查了一遍。黑狗的肚皮被咬破一点皮,流了几滴血。“你干的好事!”贾排长越骂越气,抡起手中的皮带,朝它抽来。“滚,滚回营部去,不准再回来惹事!”
  
  这一次它听明白了主人的命令,夹紧尾巴,耷拉着脑袋,沿着山间小路向营部跑去。它只能遵照主人的命令,在那间木板钉成的窝棚里生活。窝棚里铺着厚厚一层稻草,弥漫着一股秋天的醉香。它却厌恶地把稻草全扒出窝去。军犬习惯于卧在坚硬的土地或冰冷的岩石上。黄狐又潜回梭达哨所。这一次,它不是去找黑狗报复的,它只是想闻闻熟悉的硝烟味,听昕激烈的枪炮声,看看梭达哨所的人。它躲在阵地后面那片芭蕉林里,从这儿可以看清梭达哨所的一切,又不易被人发现。
  
  贾排长刚好在训练黑狗。
  
  怪不得主人要用黑狗来代替自己,这黑家伙的体质确实棒,跑起来像闪电,扑起来像飓风。它开始做最高难度的训练科目了,就是要迅速登上一丈多高的坎壕,扑咬敌方的机枪射手。只见黑狗轻捷地一跃,像条蚂蟥一样紧紧贴在土壁的半腰,随后又一个上蹿,利索地翻上壕沟。“漂亮!”黄狐忍不住在心里赞叹道。
  
  黑狗扑咬敌方的机枪射手了。不好!黄狐差一点汪汪地叫出声来。黑狗扑击呈梯形,从斜刺里往上扑,帆布做的假敌被它扑得仰面朝天,摔出很远,黑狗又一跳,咬住假敌的喉管。这是教科书中的标准动作,黑狗做得分毫不差。但是,这不行,这样做在实战中是要吃亏的!
  
  那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刚打响时,它也按照军犬学校传授的规范动作,扑成个斜梯形。越南兵猝不及防,连人带枪摔倒在地。它立即做第二个起跳动作,就在这时,越南兵躺在地上扣动了扳机,它在半空中,就感到肩胛一阵麻木。幸亏它没有跳到越南兵上空,子弹没有打在要害处,使它还能拼出最后一点力气,咬断对方的喉管。
  
  于是,黄狐苦练出弧形攻击的绝招,即把斜梯形扑击的两个动作合并成一个,猛地扑跃到敌人头顶,然后微微形成个漂亮的弧形,像座山一样朝敌人压下去,和敌人一起倒地,倒在敌人身上,在倒地的一瞬间咬住敌人的喉管。在以后的战斗中,黄狐就用弧形攻击,消灭和捕获了好几名越南兵。
  
  不行,这个动作不纠正,在战场上会坏事的!它必须帮助黑狗纠正这个动作。它想立刻跑到阵地上去,但害怕贾排长会误解。它无法用狗的语言向人解释清楚内心的意愿。
  
  它在芭蕉林里等了两天两夜,总算把黑狗等来了。它从一棵野芭蕉背后闪出身来,拦住黑狗。它友好地摆着尾巴,黑狗却充满敌意地瞪着它,朝它逼来。它急中生智,朝一棵芭蕉扑去,扑出个漂亮的弧形,茁壮的芭蕉树哗啦一声被扑倒了。它一口咬下吊在芭蕉叶间那朵紫红色的硕大的花蕾,衔在嘴里,朝黑狗摆晃。
  
  它做了个示范动作,想让黑狗跟着学。可惜,黑狗并不理解,非但没跟着学,反而朝它扑来。
  
  它脑子豁然一亮,让黑狗把它当做实验品,在它身上学会弧形扑咬吧。它不再躲避,而是直立起来迎击黑狗的扑击。梯形扑击冲力很大,把它撞出一丈多远,但就在黑狗做第二个跳的动作的一秒钟间歇里,它就地一滚,轻易地避开了。
  
  如此反复十几次,黑狗渐渐领悟到自己的扑击技巧有毛病,显得异常急躁,乱跳乱咬。是时候了。它觑了,个空隙,扑出个漂亮的弧形,把黑狗仰面朝天压在地上,在倒地的一瞬间,他轻轻地在黑狗喉咙处咬了一下。
  
  如此又反复了十几次。黑狗终于看出它弧形扑击的优点了,也依样画葫芦学起来。这黑家伙很聪明,扑了几次后,就熟练起来。
  
  黑狗越扑越来劲,越扑越凶猛,黄狐则渐渐精疲力竭,头昏眼花。黑狗又一次把它扑倒在地,它扭腰翻滚的动作慢了一点,胸部被黑狗叼走了一块肉,黑狗尝到了血腥味,变得野性十足,倏地跃起把它结结实实压在身下,它的左腿骨被咬断了。
  
  “汪汪!”黑狗欢呼着。它拖着受伤的左腿,低声哀嚎着,一瘸一拐逃出芭蕉林,钻进灌木丛。黑狗犹豫了一下,没有撵上来。它感激黑狗的宽仁,可是,它又痛恨黑狗的宽仁。在你死我活的厮杀中,任何宽仁都是愚蠢的,都会造成流血牺牲。
  
  绝对不能让黑狗把这宽仁的习惯带到战场上去。它艰难地站起来,咬着牙朝芭蕉林走去。要再去挑衅,再去逗引,激怒黑狗,让对方把自己的喉管咬断,让对方在血腥的拼杀中养成坚决果断的战斗作风。
  
  芭蕉林里静悄悄的,黑狗早已回哨所去了。它蜷伏在芭蕉树下,决心等黑狗再次出现。
  
  隆隆炮声,把蜷缩在芭蕉林里的黄狐从昏沉中惊醒,山谷对面火光闪烁,我军收复阴山的战斗打响了。
  
  它本能地挺立起来。枪炮声就是命令,它毫不犹豫地要冲上去,一迈步,左腿疼得钻心。它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小跑着。梭达哨所已不见人影,它东闯闯,西嗅嗅,拼命追上去,终于在通向阴山越军阵地的半山坡上追上了梭达哨所的战士。借着燃烧的火光,它看见他们都聚在一块巨大的磐石后面,前面是一片开阔地,长着齐腰深的山茅草。贾排长牵着黑狗,蹲在宋副连长身边。
  
  “上!”宋副连长挥挥手。大个子杨班长率先跃出磐石,他身后跟着五六个战士。他们刚冲出去几步,突然轰轰两声,他们脚底下闪起两团红光,四个战士倒了下去。
  
  “妈的,又是雷区!”宋副连长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扭脸问道,“还有别的路吗?”“没有。”贾排长回答,“两边都是峭壁,只有这条路。”黑狗狂吠两声,朝开阔地跳跃着蹦跶着,竭力想挣脱皮带。黄狐明白黑狗的意思,黑狗想替主人去蹚雷。
  
  贾排长解开了黑狗头颈上的皮带圈,恋恋不舍地搂着黑狗的脑袋,黑狗后腿微曲,前腿后蹲,做好快速冲击的准备。说时迟那时快,黄狐突然从磐石后面蹿出来,长嚎一声,越过黑狗,越过贾排长,冲向雷区。它拖着那条受伤的左腿,瘸瘸拐拐,在山茅草里踏行。它心里只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它不能失去最后一个报效主人的机会。
  
  “黄狐!”贾排长惊叫起来。
  
  “汪!”黑狗动情地叫了一声。
  
  它没有回头,拼命朝前冲去。它晓得地雷是怎么回事,它也晓得,不管它冲击的速度有多快,总比不上那些活蹦乱跳的弹片。它感觉到身体绊着了一根根细铁丝,爆炸声震破了耳膜;它感觉到浓烈的硝烟堵塞了鼻孔,肌肉被弹片撕裂,骨头被弹片切碎;它感觉到浑身被肢解开了,血已快流干。
  
  它拼命往前冲啊冲,它想在死以前,能多踏响几颗雷,能开辟出一条战士冲锋陷阵的安全通道。它舒畅地吐出最后一口血沫。
  
  嘹亮的冲锋号响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4:14

503和504的故事时间:2013-12-24 作者:未详 点击:185次   两年多前,我从北京毕业后来到广州,为了一个男孩。在公司附近的一片老居民区里租了房子,是旧的楼梯楼,楼里住的多是广州本地人家,我住在503,对面的504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广州人,慈祥模样。
  
  我最初根本无法跟她交流——她不懂普通话,而我不会粤语。我常常在她跟我讲完一堆的话之后,傻笑着离开。
  
  因为离越秀山近,她每日都去越秀公园散步。有时候她晨练回来时我正要出门上班,便笑着互道一声“早晨”。
  
  她人极好,因我们两家共用外边一扇笨重的大铁门,每天早上,只要我出门时遇到她,她就一定不让我费半天劲去锁那扇大铁门,催我快快去上班,不要耽误了时间,她来锁就可以了。一个老太太,这么周到地为我考虑,我心中十分感激。
  
  我的粤语-熳慢在进步。最初,对她讲的句子只局限在“早晨”、“食咗饭没”、“仲没食饭啊”这有限的三五句,而我能听懂她讲的句子,只有门口遇到时的“返工啦”、“落班啦”这样的话。
  
  当然,我也因语言不通闹过笑话。一次,我邀请几个同事到家中做客,边开门边兴奋地跟她打招呼——“你食嘘没啊?”同事大笑——原来因发音不准加上重音错误,我刚刚说的其实成了“你死了没?”我十分尴尬,幸好老奶奶似乎没听清,又或是不想跟我计较,径自回屋去了。
  
  我有一手极差的厨艺,却喜欢邀请同事朋友到家中做客,高朋满座、把酒言欢的畅快和热闹告诉我这不是一个人的城市,家里椅子不够用时,便欢欢喜喜过对门向她借;有时候单位发了水果,也分一半给她送去,顺便聊上几句。
  
  日子便这样过着。
  
  她家却在某一天突然热闹起来,儿女等圆满了整个客厅。原来她跟家人周末喝早茶时,不慎从酒楼楼梯上滑倒,一条腿摔断了。
  
  她从此再也去不成越秀山了,只能每天扶着拐杖或大大的助行器,在接道里独自练习,像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
  
  再后来,竟连长时间的走路和站立也不行了,家人只能给她买了轮椅,还请了保姆照顾她。
  
  她仍是这么和蔼,我从未见过她发火。
  
  我们楼梯窄,每次只要听到有人要经过,她总提前把自己挪到一边,让别人先过一一哪怕她完成这一个小动作,是如此的缓慢和艰难。
  
  一晚,我到她家里看了一会儿电视,这才知道她的视力也开始模糊了。“那你还能看见我吗?”我问她。地说只能大概看到我的形状,又说,我记得,你是那么漂亮。我的眼泪顿时就流下来了。
  
  她又问我跟男朋友怎样,为什么很久没见他来看我,我告诉她我们分手已很久。她很惋惜,也很感叹,说在她那个年代,大家彼此觉得可以,便结婚了,不像现在的年轻人,分手都太容易。又说,等她好了,可以找她以前的工友,给我介绍介绍……
  
  可是,似乎再也没有“等她好了”的那一天。因为不久后,她的双眼已经完全看不见了,腿的情况似乎也恶化,不再来楼道里练习,只在家里小步踱着,每一步都很缓慢。
  
  一次、她未关家里的门,我看见她一个人拿着手电筒摸索着电视机的插座,急忙过去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电视机插头从墙上的插座上松落下来,她试图重新插好,却弄得插头的一半在插孔里,另一半空在外面。她说她想听听新闻,边说边摸索着打开风扇的开关,怕我热。等我帮她重新犯插头插好,又问我要不要吃火龙果,我骗她说我家冰箱里还有好多好多的水果呢。
  
  她用她的双眼看着我,大而浑浊。
  
  她记得越秀山上中山纪念碑的雄伟,她记得儿子女儿孙子外孙的脸庞,她记得家里每件家具的历史和摆放,她记得我初来此地一句广东话也不会、我们鸡同鸭讲的场面……
  
  她已经看不见,但是,她全部都记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4:33

由猫见证的爱情时间:2013-12-24 作者:未详 点击:213次   轮椅少女和猫
  
  翡翠最后一次看到阿维在照片里出现时,哭了。阿维是一只猫咪,唔,怎么说呢,是一只翡翠自己缝的长着绿色毛皮和红色尾巴的猫咪。它的脑袋大大的,耳朵也大大的,眼睛也大大的。它的眼睛看起来有些迷糊又有些愤怒。
  
  它简直就是翻版的翡翠。
  
  伦敦是阿维的第一次旅行,在此之前,阿维每天和翡翠一样闷在家里不出声。翡翠上网它就看她上网,翡翠吃饭它就看她吃饭,翡翠便便,它也不闭上眼睛。
  
  有一天,翡翠在网上加入了一个很特别的旅行者小组,里面的背包客们都在吹嘘着自己走遍了天下。翡翠想了想,也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自己是个寂寞的坐在轮椅上的少女,有一只和自己一样寂寞的猫,她希望她的猫可以跟随那些旅行者们走遍天下,并留影。这就好像她也去过了一般。
  
  翡翠还放了阿维的照片,阿维漂亮得很古怪,很多人同情美丽的少女,便答应了翡翠的要求。于是他们又建了一个群,翡翠可以把阿维寄给正准备背包旅行的人,等旅行者回来,就把阿维寄给下一个旅行者。邮费翡翠出。
  
  就这样,阿维便变成了一只周游世界的猫咪。
  
  扔掉还是PS
  
  翡翠是个骗子。她并没有坐在轮椅上,轮椅是中风之后的奶奶的。她跑去了奶奶家,在奶奶睡觉的当儿,把阿维放在了轮椅上,拍了那张赚取人们同情的照片。
  
  卓尔是第三个收到阿维的人,但卓尔也是个骗子。他根本就没钱去俄罗斯。
  
  卓尔之所以想要阿维,是因为他喜欢的姑娘在莫斯科学声乐。他们曾经非常接近,中间只有1厘米的距离,差点就吻上了。后来,卓尔认为是那个错失的吻让自己失去了爱情。去了莫斯科后,那姑娘就越来越少联系他了。QQ在线对他隐身,MSN根本永远离线,而电话,拜托,他都没要到。
  
  于是卓尔希望把阿维的那个悲惨又美丽的故事告诉姑娘,请求她帮一个忙,拍点阿维的照片再寄回来。这样的联系显得顺理成章,而又善良。
  
  卓尔在姑娘的QQ上留了很多言,一周后姑娘才回复了一句俄语,卓尔百度了许久才知道了那句话的意思,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国骂草泥马。
  
  阿维正坐在卓尔的电脑音箱上。卓尔不知道怎么对待它,扔掉还是PS?
  
  后来,他决定PS。
  
  他下载了很多俄罗斯的风景照片,有冬夏二宫、大彼得罗夫剧院、普希金广场、莫斯科地铁站……他有着高超的PS技术,比如他的桌面就是那姑娘滚在他怀里的样子。他很容易就让阿维坐在克里姆林宫门口的栅栏上,站在普希金广场的鸽子群旁,地铁站的售票处。
  
  卓尔把照片发给了翡翠。翡翠发过来一连串心花怒放的谢谢。
  
  翡翠说:怎么没有你的照片?你没有和阿维合影吗?
  
  稍等。于是卓尔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迅速地和阿维拍了张合影,又把合影PS到食品街的红肠和大列吧旁边。
  
  真好啊。翡翠说,一边由衷地赞美一边又有些失落。她说:要是我也在那儿就好了。
  
  卓尔想:要是我也在那儿就好了。
  
  翡翠想,那小子长得还挺不错的,看上去和阿维很般配。唔,阿维就是我我就是阿维,这意思难不成就是我们很般配?
  
  两个各怀鬼胎的年轻男女,闷骚郁结,各自沉默了。
  
  社交恐惧症
  
  翡翠是个超级宅女,宅到一个月不下楼也没任何问题。妈妈让她找对象,她说我最近正同时在躲三个男生的追求,结婚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吗?大学同学聚会打她电话,她眼睛都不眨地撒谎说:哎呀我在出差呢,暂时回不来啊。
  
  天知道,她连工作都没有,她的户口本上职业那一栏写的是:待业!
  
  不,她在家工作,在网上写连载小说,一天几万字。就是那种所有男主角都爱女主角的俗套剧情,男主角个个帅得超过布拉德皮特,富得赛过巴菲特,而女主角就是她,大大的眼睛大大的耳朵。因为现实中得不到,所以便在作品里帮自己实现。
  
  翡翠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愿意见人的?也许是两年前那次去相亲,被那个瘦得跟小鸡子似的男生当着面给中介打电话说:你们怎么搞的,给我介绍了一头偶蹄类啊?
  
  翡翠是有点胖,但她觉得她不像猪,她是像麦兜。她很生气地像韩剧里演的那样,把一杯冰水全泼在了男生的头上。遗憾的是,她还没来得及扬长而去,又被泼了回来。
  
  悲催啊,往事不堪回首。泼水男简直就是她的人生污点,于是在之后她的小说里,长成泼水男那样子的人,都是小说里最猥琐下作的角色。
  
  现在的翡翠很瘦,胳膊腿细细的样子很像阿维的尾巴。但即使如此,翡翠也不想再见人了。两年前她的人生理想是嫁个爱的人,生一对儿女,每天从早上劳作到晚上,做一个美丽又称职的家庭主妇。可是现在,她为自己曾经的理想感到羞耻。
  
  翡翠和卓尔聊天渐多,充斥了工作之外的许多时间。而阿维依然在环游世界。它被一个美女抱着,去了布达佩斯的小巷和渔人堡。又被一个帅哥抱着,去了布鲁克林桥和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它的照片被发回给翡翠,被翡翠整理成图集上传到网上。
  
  其实翡翠在和卓尔聊天的时候也在勾搭着其他的帅哥。也许聊着聊着就聊出了一段美丽的爱情呢?爱的感觉有时就是空穴来风。
  
  但谁都没有卓尔和她聊得多。卓尔会问很多问题,比如她幼时的游戏,有没有跳过皮筋,有没有埋过花窖,有没有网过蜻蜓、吃过花蕊、品尝过蚂蚱的滋味?
  
  翡翠便一一回答。翡翠在与卓尔的交谈中回忆起过去那些浪漫的场景。那些美妙的小小细节让她发现世界是这样美,人生是这样美。没有瑕疵的玉,并非一块完美的玉。于是翡翠便思念起了那些儿时的朋友。她与他们联系,并见面。她发现她很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甚至还迎接了一个据称在幼儿园时期就暗恋过自己的男生投过来的炽热目光。她给他们看阿维的照片,他们都很卖力地赞叹有意思。
  
  卓尔说下班的时候他会经过一家蛋糕店,每天晚上8点半以后,所有的糕点都买一送一,他特别喜欢吃买一送一的食物,觉得比正价买到的要香一百倍。
  
  翡翠说:呀,是吗?什么最好吃?
  
  卓尔说:翡翠芝士饼。
  
  我会去找它的
  
  翡翠很想知道翡翠芝士饼的味道,她开始在城市里寻觅。骑着黄色的折叠车,头发随便一绑,迎着风飞奔。
  
  她的小说已经很久没更新了,许多粉丝都骂她太监。她看着哈哈大笑,自己又假扮另一个粉丝说:不管多久我们都会等翡翠!我们就是天下第一等!
  
  阿维在哪儿呢?
  
  阿维在多瑙河畔住了下来,美丽的维也纳每天都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在街头艺人的小提琴下,在某个路人的口中,在河水轻轻冲刷的船桨边,在鸽群飞向天的那个瞬间………
  
  翡翠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翡翠芝士饼。咬一口在嘴里,美满。如果等到8点半再买两片,是不是更美满?虽然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卓尔口中说的翡翠芝士饼,也不知道这个店是不是8点半有特价?但晚一点,她还是来了。
  
  和她一起等在店门口的青年好眼熟,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这不是卓尔是谁?传说中的猿粪啊,真是让人内牛(泪流)满面!
  
  那天晚上,翡翠轻狂地没有回家,卓尔也轻狂地没有回家,他们一前一后去了如家,交代了各自的骗局,然后羞涩地低下了头。
  
  现代小青年谈恋爱就是这么讲效率。
  
  阿维失踪了。抱着它的旅欧夫妇很遗憾地通知了翡翠。他们说在准备离开维也纳时,发现少了阿维的影子。也许是酒店里的服务生偷了去,那个金发的男孩子听了阿维的故事很激动,说了好几遍太喜欢了。
  
  但翡翠安慰了他们,翡翠说,阿维是自己出走了,它太喜欢维也纳,超过了喜欢环球旅行,所以它任性地留下了。
  
  翡翠说,别担心,我会去找它的。
  
  翡翠说的时候,卓尔就站在她的身后。翡翠回头问:你愿不愿意陪我去找阿维?
  
  他龇着牙笑:“我愿意为你轻狂……”他唱起来,同时还自编了一段舞蹈,“我愿意为你轻狂地做任何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5 20:44:51

浅塘镇已不见阿水姑娘时间:2013-12-24 作者:未详 点击:117次   浅塘镇靠海。边远的南方小镇,吹起风的时候空气里有黏黏的很潮湿的味道,和大多数鲜为人知的渔村一样,闭塞而贫穷。
  
  十三岁之前,陈阿水不明白为什么镇子上的男人要成群结队地出海。他们通常天蒙蒙亮的时候出去,晚上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来,父亲也在其中。
  
  陈阿水没有看到过父亲将捕捞的东西拖回家过,但是每个月总可以带回来一笔不小的收入。母亲早早去世,哥哥大她五岁,平日里已经可以和父亲一起出海。阿水就经常一个人在院子里和小狗小猫玩,或者是爬到屋顶上远远眺望着那片蔚蓝的海域。
  
  阿水的十三岁生日没有人记得。那天早上她起得很早,一个人跑到自家的船旁,她想了一会儿,然后下定决心似的一脚踏上去。她一直乖巧地躲在里面,直到父亲解开了缆绳,向海里驶去。
  
  她从小小的窗口里看到很多船向前疾驶着,然后她听到了大家的呼喊声,接着就是这些和父亲一样的渔民们猛烈地击打着水面,溅起很大的水花。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海豚。阿水从小小的窗口里看到一只有着迷人光泽的海豚,在飞溅的水花中一次次跃起,几乎要叫出声来。她甚至看到了那只海豚的眼睛。
  
  不是一只海豚,阿水看到很多只海豚在溅起的水花中分不清方向,被来往的船只赶进了一个狭窄的水湾。喧嚣的捕杀过程中,没有人听到阿水看着那片慢慢变红的海域时惊恐的大叫,然后她突然昏厥过去。
  
  A
  
  阿水是光着脚丫怯生生地看着被父亲热情接待着的罗子墨的。他被父亲请进屋的时候经过阿水身旁,阿水抬起头对他微微笑了笑。父亲向罗子墨介绍:“这是我小女儿,十三岁那年偷跑上船被吓到了,从那以后就一直呆呆的,也不大说话。”罗子墨对阿水微笑着点点头,看上去温和而迷人。
  
  罗子墨是北京来的海豚训练师,这次千里迢迢赶到这里是为了在浅塘镇挑选适合演出的海豚。阿水站在门口听见海豚这个词的时候愣了一下,感觉身体里的某个部位尖锐地疼了一下。
  
  罗子墨先在阿水的家里住下,在阿水隔壁的房间。深夜,罗子墨听见自己房间响起了敲门声,睡眼蒙咙地打开门,看见站在自己面前的阿水,他对她笑了笑:“有事吗?”阿水的声音丝线一样细微,带着颤巍巍的抖动:“你明天去挑选海豚吗?”罗子墨的眼睛不引人注意地亮了一下,他从这个少女的身上好像看到了他要寻找的东西。他拉开门对站在外面的阿水说道:“进来吧。”
  
  浅塘镇不是没有来过海豚训练师,可父亲很少带到家里来,而且阿水的直觉一遍遍告诉自己这个年轻的有着好看侧脸的罗子墨是不同的。所以她轻轻地说:“如果可以的话,你能不能多带走几只海豚?”他问道:“为什么呢?”
  
  阿水的声音还是低低的,两只摆放在藏蓝长裙上的手也绞在一起:“多带走一些就可以多救下一些海豚,剩下的都会被杀死。”
  
  那个夜晚阿水在罗子墨的房间里翻看着他带着的很多书籍。天色微亮时阿水起身告辞,关上门的时候听到罗子墨的声音:“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救下它们的。”
  
  那句话其实是轻微的,但传到少女阿水的耳朵里有一种让她觉得惊心动魄的承诺的味道,竟让她有了放心和甜蜜的感觉。她回头对罗子墨笑了笑,手一直捂着裙子上的口袋,里面放着她刚才翻看他的书籍时从中抄下的一句话:君本寂寞谁须记,我是相思自断肠。
页: 1428 1429 1430 1431 1432 1433 1434 1435 1436 1437 [1438] 1439 1440 1441 1442 1443 1444 1445 1446 1447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