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7:41
上发条时手表的质量会增加
根据狭义相对论质能公式“Eme22”,能量和物质根本就是同一事物,在给手表上发条的时候,抽紧的发条储存了不到1焦耳的能量。光速c为每秒3亿米,由此可以计算出手表的质量在上发条时增加了若干飞克(相当于几十亿个质子的质量,1飞=10-15)。当然,增加的这些质量简直微不足道,天平上根本不会反映出来,这也证明了相对论及其“奇谈怪事”同日常之物理学并没有(或者几乎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此类质量增加的现象在微观物理世界却能产生惊人的影响!比方说,质子的质量大约是构成质子的3个夸克质量总和的100倍,其间的差异正来自于使夸克连接起来的能量。同样,氢原子因其连接质子和电子的能量而在质量上略微大于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7:59
部分癌症无须治疗也会消退
癌症突然出现、发展,有时还会发生转移,然后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消失,这种情况的确存在。有4种癌症同自发消退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分别是成神经细胞瘤(儿童神经系统肿瘤)、过渡性白血病、肾癌和黑色素瘤。对于非常年幼的儿童所罹患的成神经细胞瘤和过渡性白血病,科研人员已经提出解释,认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激素等方面的变化可能会抑制癌细胞的发育。但是这一假设只适用于儿科癌症,却无法说明成人癌症自发消退的原因。引发肾癌或黑色素瘤自发消退的应该是免疫系统的意外免疫反应,机体把肿瘤认定为敌人,从而成功地将其摧毁。对于这种针对癌症的先天免疫性我们目前仍然所知甚少,相关研究或能带给我们丰富的启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8:12
病毒也会生病
病毒会相互感染!2008年,法国马赛蒂莫纳医院病毒学家迪迪埃·拉乌尔在对“妈妈病毒”进行研究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这种于同年在巴黎某一冷却塔的水中发现的巨型病毒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对阿米巴变形虫进行感染的“妈妈病毒”大小有如细菌,但在“妈妈病毒”体内有时却会发现个头仅有其八分之一的“不速之客”寄居,科研人员把这种寄生的病毒命名为Spoutnik病毒。科研人员发现寄生在“妈妈病毒”体内的Spoutnik病毒会破坏宿主的繁殖,而Spoutnik病毒也必须通过感染“妈妈病毒”才能完成自身的繁殖。毫无疑问,Spoutnik病毒是一种病毒的病毒,一种“噬病毒体”。Spoutnik病毒的策略就是把阿米巴变形虫已经遭到“妈妈病毒”盗用的细胞机制挪为己用,以此来进行繁殖。这还是首次发现病毒能够感染病毒,这一发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此前病毒一直被认为是没有生命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8:31
安慰剂可能有害
众所周知,安慰剂的效果就是利用“假”的药物使期待有益效果的病人病症减轻。不过在相反的情况下,无害的“安慰剂”会在20%至30%身体完全健康的使用者身上引发有害的副作用,例如头痛、嗜睡、恶心。这就是“反安慰剂”效应。意大利都灵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家法布里佐·贝内德蒂认为:“焦虑在这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心存忧虑的人会预见病症的加重。”这足以减少大脑中多巴胺(快乐激素)的含量,从而使病痛感觉得到增强。有的时候,信念的力量表现得比这还要惊人。城市之间的交流遵循引力法则
这一令人惊奇的判断完全符合地理学事实。两颗行星相互之间会发生吸引,引力的大小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同样,两座城市之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力”,也就是说物质与人员交流的倾向。该“相互作用力”与城市人口数量成正比,与城市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对城市“相互作用力”进行表示的数学公式与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万有引力法则是一致的。这到底是引力现象的普遍性还是简单的数学巧合?对此地理学家并未给出回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8:43
蚯蚓的总质量超过地球上其他动物的质量总和
蚯蚓是我们熟知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没有眼睛,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黏质。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虽然每条蚯蚓体重只有几克,但是在法国平均每公顷土地上蚯蚓的重量可以达到1吨,而平均每公顷土地上人的重量只有55公斤!蚯蚓的数量是如此之多,对此法国著名蚯蚓研究专家马塞尔·布谢表示:“地球上蚯蚓的总质量超过了其他动物质量的总和。”蚯蚓的存在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大幸事,这些不知疲倦、任劳任怨的“地下工作者”每年在每公顷土地上可以挖掘出累计长达5000公里的地下长廊,有助于改善土壤呼吸、水分渗透、微生物生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8:58
动物也有数字的意识
在黑猩猩面前摆放两盘巧克力让它挑选,每个盘子中都有两沓巧克力,一盘是4块和3块,另一盘是5块和1块。黑猩猩最终会挑选第一盘,这说明黑猩猩知道4+3=7,5+1=6,并且能够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2009年,科学家证明小鸡也具有这一能力,把球藏在两面不透明的屏幕后面,小鸡肯定会选择数量多的那一面。狐猴、部分种类的蝾和部分鱼类同样也具备类似的能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9:16
地球每年增重4万吨
每年地球的重量会因为坠落于地表的陨石增加4万吨!这些来自于太阳系尽头的小行星和彗星,大部分在落到地面时已经“粉身碎骨”,成为不超过10毫米的灰尘,有时其大小也会有如小石子。在漫长的40亿年当中,地球因为“天外来客”而增加的重量实在微不足道,仅有160万亿吨,只不过相当于地球重量的亿分之一,这就好比一个苹果同埃菲尔铁塔之间的关系……
月亮逐渐远离地球
月球引力所引发的海洋潮汐会略微降低地球自转的速度,而地球同样也会降低月球的公转速度。其结果就是,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每年会增加3.8厘米。这是因为,公转速度和月地距离就好比U形管的两端,一端发生下降,另一端势必出现升高。这和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做单腿支撑旋转是一个道理,滑冰运动员肢体收拢时要比肢体展开时转得快。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9:29
饥荒是核冲突的主要后果
自1982年以来,俄罗斯和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发生核战争,“核冬天”会让我们的世界陷入黑暗与冰冷之中,因此也就无法进行耕种。随着计算机模拟变得越来越精细,核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也越来越明确。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家欧文·图恩指出:“一旦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局部战争,两国相互发射100枚核弹,仅相当于全球核武库的0.3%,就足以使10亿人口面临饥荒的威胁!”中弹城市发生的火灾将向平流层抛射500万吨烟灰。这将在随后的十多年中阻碍太阳光的照射,并使大气循环发生紊乱,导致全球降雨量下降10%。惨淡的阳光,频繁的寒流,降雨减少,农业种植再也无法满足人的粮食需求。全球性的核战争将会给劫后余生的人类带来巨大威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29:49
[视野] 雾里看花聊“指数”时间:2011-09-15 作者:赵刚 点击:141次 最近,从大洋彼岸传来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美国床具制造商席梦思公司日前申请破产保护。
说这则新闻不小,是因为席梦思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弹簧床制造商,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也称得上是百年老字号。
席梦思不仅是高档时尚的代名词,也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历史上,汽车大王福特、发明家爱迪生、文豪萧伯纳都曾为其代言。如今这样一个床具制造业的巨头,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轰然倒下,不禁叫人感慨万千,自然引发出各式各样的话题。
其中,一个最令人沮丧的说法,就是席梦思的破产,预示着一个危险的信号:美国经济并未走出困境,仍有陷入第二波衰退的危险。
经济学家就此给出了一个预测经济景气与否的依据——“床垫指数”。所谓“床垫指数”是指经济繁荣时,人们心情愉悦,安居乐业,软床垫自然销售畅旺;而经济萧条时,索债盈门,入不敷出,贫贱夫妻百事哀,忧悒不安,寝不暧席,床垫销量自然直线下滑。所以,“床垫指数”成为经济学家观察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
除此之外,对经济景气预测的指数还有什么“裙摆指数”、“内裤指数”、“发型指数”、“口红指数”、“红酒指数”……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内裤指数”的创始者应该算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20世纪70年代,格老爷子经营经济顾问公司时,把男性内衣裤的销售视为景气好坏的风向标。经济景气,企稳升平,内裤销售稳定增长,若是经济衰退,男人手头拮据,便合不得花钱汰旧换新,销售就会下滑。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不仅给“口红”带来了市场,据美国媒体称,面膜的销量也直线上升,做头发、做按摩等“放松消费”也人气大盛。这与其他大宗商品和奢侈品销量的低迷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全球几大化妆品巨头的销售额都证实了“口红效应”,包括法国欧莱雅公司、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以及日本资生堂公司等。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面对生活压力的增大,不仅仅是口红,凡是能让人们身心放松的东西,都会受到格外的青睐。像电影、游戏机等这类娱乐市场也会产生“口红效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唯有好莱坞电影业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口红效应”也反映在中国电影票房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透露,2008年主流院线票房已经超过了40亿,比去年增长30%。其中,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数量也历史性地超过了好莱坞大片,达到8部之多。进入2009年,其势头不减,仅暑期档的总票房就高达16.5亿。这并非是中国电影业的整体制作水平、导演水准、演员演技一下子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与好莱坞一争高下,而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活压力骤增,面对沉重的生活,人们总是需要有轻松的东西来让自己放松缓解一下。
最后,不能不提到“红酒指数”,它是为稳定高档红酒的拍卖价,伦敦国际酒类交易所从世界各地选出具代表性的酒庄,并挑选其中最优质的红酒作为成分股,将每月平均交易价按照内部点数换算机制,编制而成的市场指数,按月公布。“红酒指数”又分livexl00指数、liv-exS00指数两种。前者是世界100种最好的红酒指数,后者是世界500种最好的红酒指数。像全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法国波尔多“五大庄园”的拉菲堡、玛歌堡、拉图堡所产的葡萄酒都在其中。
“红酒指数”是作为投资者或酒类消费者买卖红酒的参考,但由于好的红酒价格不菲,而红酒爱好者也多属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富豪,故而“红酒指数”被视为是“有钱人指数”,从中可以窥见上流社会消费意愿与投资动态。
2005年以来,伦敦酒类交易所的“红酒指数”曾随着美国金融泡沫一路上扬,全球没有一个资本市场可以跟它相比。但到了2009年7月,500指数突然下降,100指数更是直线下跌,毕竟是顶级富豪,玩弄资本的高手,这些金融大鳄们对资本市场的反应出奇地灵敏,一见势头不对,便撒手不玩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0:42
[视野] 聆听花朵绽放的声音时间:2011-09-15 作者:李遥会 点击:219次 一个令达尔文恼怒的秘密
约3.6亿年之前,当时的世界由土褐色植物统治,它们是通过孢子繁殖的类似蕨类的植物。
约1.4亿年前,开花植物突然横空出世,并最终脱颖而出。出现这样的巨变,原因不明,达尔文也迷惑不解,称它为“一个令人讨厌的谜”。
在每一朵花的身体内部,都有一个永不停歇的生物钟,告诉这些花朵何时应该舒展叶子,何时又该绽放花朵。
每一朵花开的时间背后,都是复杂的生物学细胞进化原理,光线、温度、大气条件,都不可更改地写在了它们的基因里面。在千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它们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适应能力。没有一定的花开花闭时间,它们就会被残酷地淘汰。
最早发现植物这一特性的人是跟随亚历山大大帝南征北战的军官安德鲁斯森斯。他发现,热带的罗望子树能随着日夜的更迭改变状态——每天清晨,它随着晨曦向上一点点地舒展开叶子,一副朝气蓬勃的样子;夜幕降临,它的叶子又会跟着黯淡的天色默默下垂,一如情绪低落的孩子。
公元一世纪时,古罗马百科全书式作家老普林尼也注意到了植物的这一特性,并记录在他的《自然史》中。
林奈的花卉时钟
最早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不同花卉开放和闭合时间上的人,是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经过长达数年的观察和统计,林奈记录下了特定花卉每天开放和闭合花朵的时间,并发现它们总会在固定的时间开放和闭合,风雨无阻。为此,他大致推测出了特定花卉花开、花闭的时间,并由此设计出了一个可以用来计时的花卉时钟。
林奈的“花卉时钟”的独特性在于:他采用了最自然的办法来计时。“花开花合皆有时”,野蔷薇喜欢在凌晨四五点开放,马铃薯则在中午一两点闭花,双色紫罗兰则在早上八点开花、傍晚五六点闭花……
据说,利用花钟,林奈可以准确掌握时间,误差不出半小时。
含羞草有一个小闹钟
1729年,植物学者迪梅伦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植物生物钟实验。
他发现,含羞草的叶子在一天内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形态,白天自然伸展,夜里闭合垂下。他怀疑这是因为阳光的影响,于是,他把含羞草放到了光线较暗的衣柜里进行观察。结果大大出乎了预料——含羞草仿佛能够遥感到外面的时光流转,叶子坚定不移地随着昼夜交替进行着伸展和收缩。
由于不能排除其他潜在因素作用,诸如温度、气象等等因素干扰,尽管心存疑惑,他还是谨慎地不把这一实验的结果归结于植物内在的时间感知能力。
这一实验结果,却引起了植物学家杜哈梅·蒙素和辛·蒙素的关注。1759年,他们在排除温度和光线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了专业实验。怀疑迪梅伦的实验中有光线泄漏问题,他们将实验地点选在了一个酒窖内室,那里没有一丝光线,连空气也不怎么流动。
他们连续观察了很多天,含羞草的叶子还是固执地追随着日升日落的自然规律伸展和闭合。杜哈梅对实验结果还是心存怀疑,又把含羞草锁在一个小皮箱里,用厚实的毯子盖起来后,放在了地窖最深处的衣柜里。结果还是一样!含羞草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排除了光线影响的嫌疑,他又开始探究温度对含羞草这种习性的影响。这一次,实验地点选在了温室里面。
依照常识,夜晚的温度比较低,会不会含羞草的叶子是因为遇冷而闭合起来了呢?不管是恒温条件下,还是温度持续升降,含羞草还是丝毫不受影响。最后,杜哈梅·蒙素不得不相信,日开夜合的变化,是含羞草自身的内在力量使然,小小的含羞草身体里面,有一个走时精确的小闹钟。
Apetalal:花儿绽放的主宰基因
依靠蜜蜂、小鸟、蝴蝶传粉的花朵,会把开放时间选在白天;而依靠飞蛾和蝙蝠传粉的花朵,则会在夜间开放。风媒传粉的草类植物,在湿度太大时,会延迟开花的时间;另一些植物则刚好相反,它们只会在较为干燥的时段开放。
这是植物与生俱来的生命蓝图。但不管依据的是何种理由,它们的生理节律也和人类一样,周期为24小时。
那又是什么让这些花一点点孕育花蕾,在某年某月某天每个特定时刻魔术般绽放枝头,迎风招展,令人惊喜不已呢?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这一过程的幕后推手,是一种名为Apetalal的主宰基因。
Apetalal能够产生蛋白质,从而激发1000多种与开花过程相关的基因活性。它能够调节和组织各种基因的活动,从而使植物进入繁殖阶段,整个开花过程变得精确、细致、有条不紊。一旦Apetalal进入活跃状态,它便会命令生长基因向植物组织发出停止生长叶子的命令,全心投入到开花的预备中来。
Apetalal较为活跃的植物,开的花便会又多又艳;反之,原本应该长出花蕾的地方会长出新叶,开的花也会又小又少。
进化战争史上最大的成功者
开花植物之所以能茁壮成长,原因就在于它们比孢子植物更善于有性繁殖。而开花植物拥有的致命武器之一是:一种称为种子的漂亮的小维管束。
大约2.5亿年前,地球进入到更为寒冷、干燥的气候,同早期那些在潮湿、温暖的沼泽地繁殖、结构更简单的孢子亲缘植物相比,开花植物无疑具有明显优势。根据化石记录,开花植物在出现后不久就蓬勃发展,种类迅速增加,大地仿佛一夜间繁花似锦。
根据2002年的一次最新盘点,现在地球上共有超过42万种开花植物,超过所有其他植物种类之和,比原先估计的多出十几万种。这还只是科学上已知的种类,推测存在但尚未发现的不在其内。
短短一亿多年间进化得如此千姿百态,开花植物堪称地球生命史或者说数十亿年进化战争史中最大的成功者之一。
花儿的密语
在世界各地,所有的开花植物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选择自己开放的时机——有些花选择在新叶尚未长出的树枝上尽情开放,这样,它们的花粉或是随风扩散,或是可以轻易地吸引到传粉的昆虫;在瑟瑟秋风中即时开放,是为了避开霜冻带来的损害;在足够干旱或者湿润的时候开花,则是为了错开植物开花的高峰期,达到吸引传粉昆虫的目的。
有些植物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去,在开花这一重要环节上,也是频出奇招:巴西的拟爱神木耐心地等待着潮湿温润的季风,一旦季风过境,它们便开得轰轰烈烈,生怕没有明天似的;北美粉色女屐兰在春天皇后大黄蜂最活跃的时候盛开;更为奇妙的是各种竹子,它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有哪怕一丁点儿的花讯,可一旦开起来,便是漫山遍野,随后,又大量死去,让可怜的大熊猫们吃了上顿就没下顿,饥肠辘辘。
不管是何种理由何种方式,在花儿绽放的一刻,只要你仔细倾听,就能听到它们的密语——繁衍后代,生生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