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4:28

 锐词

  [哈利波特一代]指伴随着英国作家J·K·罗琳的小说《哈利·波特》及系列电影人物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现在二十岁左右,和扮演这些角色的演员一起,准备迎来故事大结局。这些观众表示:“如果它不停地一部接一部拍下去,这会很可怕。我们曾经从中得到欢乐,但现在是放手的时候了。让我们满足于曾经拥有的快乐时光吧。”

  [海豚族]2010年9月以来,受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指数居高不下影响,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六成以上商品价格上涨,粮食、食用油、猪肉、水果价格再攀新高。尽管专家提醒“不必盲目抢购”,但仍有不少市民开始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被称为“海豚(囤)族”。

  [赖班族]指下班后没有回家的欲望,只想赖在办公室消磨时问的一群人。主要包括单身男女、与爱人分居两地的男女、家庭不幸福的已婚人士。心理咨询师认为,现在的都市年轻人虽然衣着光鲜,薪水不低,但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城市人情的淡漠,很容易让他们陷入一种寂寞的情绪中,因而喜欢办公室的群体环境,而不愿一个人孤单地窝在家里。

  数字

  3.27%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这显示国人整体科学素养偏低,在与2001年的欧盟15国、美日等国比较时发现,中国人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排名倒数第一。

  13.4万元 香港房价一年来飙升,价位超过日本东京,折合人民币每平方米13.4万元。东京以每平方米11.4万元居次,第3名为新加坡(7.5万元/平方米),第4名为韩国首尔(5.7万元/平方米),第5名为台北(3.1万元/平方米)。

  5岁 欧洲学者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年龄是影响婚姻稳定的一个关键砝码。在婚姻中,妻子比丈夫小5岁以上是最不容易产生矛盾的年龄组合,他们的离婚率为其他婚姻的1/6。这个结果颠覆了中国“女大三,抱金砖”的传统观念。

  8.3亿 截至2010年10月,中国电话用户数已经达到11.3亿,其中手机用户达到8.3亿。今年1至9月,中国新增手机用户8609万户,平均每月增长近1000万。与此同时,使用固定电话的用户数持续下降,总数只有3亿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4:41

[视野] 日本人的“丸子观”刘林时间:2011-09-15 作者:江易易 点击:115次   自1990年《樱桃小丸子》首次被日本富士电视台改编成动画片后,这个喜欢发呆、叹气、扭来扭去、永远带着两朵红晕的小“萝莉”,就迅速俘获了日本及全亚洲的心,成功“萌”翻了两代人。2010年,小丸子已经20岁了。

  愈演愈烈的“萝莉”情结

  《樱桃小丸子》能做到长盛不衰,很大一部分归功于小丸子的“萝莉”形象。萝莉情结,亦称“萝莉控”,是对一种具有未成年女孩儿天真无邪形象的形容,且比起男性,年轻女性对这一形象的免疫力更低。如今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各国,都能轻易觅得萝莉控们的身影,日本尤甚。

  早稻田大学人文学部三年级的荒川丽未,便是一名忠实“贡丸”(小丸子粉丝的称呼)。从漫画到卡通玩具,自小开始收集的小丸子系列商品占据了她收藏品的大半部分。“她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可爱的存在,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的确,“可爱”,是日本人的口头禅,也是他们对人和事物的最高评价,甚至性感、智慧、有担当等等赞誉词都能被归结为——“非常可爱”——也就是眼下处处能听到的“萌”。日本人天性不懂抗拒任何“萌”的东西,连自己也往往被严格要求“萌到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4:55

 浓郁的家庭氛围

  当然,仅靠“可爱”是无法成事的。作者的聪明之处在于,将小丸子一家作为一个整体推出市场。对家族间互帮互助、相亲相爱情节的细致描述,为《樱桃小丸子》成功风靡亚洲奠定了基础。小丸子家的布置陈设、传统的日本和式建筑和街道布局,勾起了每一个观众对童年时光的回忆。荒川丽未对记者说,小丸子全家的故事经常能引起她的共鸣——这便是作者的心机,这也就是为什么小丸子一家的平淡生活,能够很容易地被注重家庭和亲情观念的东亚地区观众所接受。

  与父亲一边共浴一边大声唱歌,这是小丸子家庭故事中极为温馨的片段。替孩子洗澡,是中国多数父母感到疲惫麻烦的一刻。在中国孩子具备自理能力前,洗澡往往由母亲代劳。等到了少年时代具备“洗得干净”的能力后,便也独立入浴,鲜见与父亲或母亲共浴的现象。

  日本则恰恰相反。对于劳累了一天的日本人来说,晚餐及晚餐后难得的团圆时光是多么来之不易。晚餐时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自由谈论学校里的老师、公司里的人事、超市的物价抑或是邻居家的新电视机,其乐融融。晚餐后,常常是小丸子的父亲在浴室一声吆喝,小丸子便兴高采烈地急急跑去——氤氲的热气后便出现一大一小两张幸福的笑脸。如此这般温馨的情景,想必是日本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5:06

 小人物大智慧

  除了“萌”外形以及浓郁的家庭氛围,小丸子成功打入成人世界的另一大利器便是她的人小鬼大。

  不知道是否与身高有关,长期以来在日本民族的性格里,似乎总有一种“小则优”“小而可爱”“小可变大”“小能胜大”等先天的成分。无论是古代微小英雄形象的确立,还是现代高科技精微创新能力的成功,都体现出了青睐微小,崇尚精细,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性格。古代日本的庭院山水、现代日本的建筑装潢,无不体现小而精到、细致入微的特性。

  《樱桃小丸子》恰好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描写“小人物大智慧”的卡通片。娇小俏皮、聪明活泼的小丸子,在上幼稚园和小学低年级期间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之间所发生的一桩桩趣事,凸显了小丸子大把的优点,也凸显了她大把的缺点——遇到早起便想赖床,懒惰到了极点,时常闯祸,给家人和老师带来麻烦,爱贪便宜,图新鲜并粗心大意……但她始终坚持自己要当漫画家的梦想,也曾在班上仗义执言,乐观倔强,兴趣广泛,对事物充满好奇。这些看似平凡的品质,恰恰是绝大多数成年人步入社会后无法继续坚持的,是成年人心中永远的隐痛。于是,他们便在这个九岁女孩身上,寄托了最美好的无奈,重温孩童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日本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尽管早就结束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的干劲也不如当年足,但是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精神紧张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标签。小丸子的简单、平和、积极进取正好给了日本成年人在忙碌之余放松身心的一个突破口。这个令人捧腹的可爱女孩的形象,今后还将带给多少代人温柔的精神按摩,我们拭目以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6:17

[成长] 相互凝视的镜子时间:2011-09-15 作者:小麦米洛 点击:245次   [谁会与富有为敌]

  你从小就是个愤青。在我们快念完幼儿园的那年夏天,我父亲从东部一个非常有名的城市回到了小城,其实只是带了一笔钱回来,大人们都客气,说这就叫荣归故里,你耿直地说,应该叫腰缠万贯更确切吧。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朋友,很好的那种。

  我父亲天生就该是个商人,计算能力超群,他能在搭飞机的时候在香烟壳子上计算着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然后在抵达某座城市的第一时刻冲到外宾休息的宾馆门口,寻找着机会。他的财富与日俱增,和我母亲出行的时间越来越长,但真遗憾,实际上富有的人买不到时间,我在放学以后总是尾随着你回家,一起做作业,画画,看云,游泳。

  后来我们长大了一些,学会了边逛街边聊心事,从四牌楼到后街再到广场。那些十到十五岁,微不足道的心事,随着一张贴画一双手套,散落在城市的空气中,消失无踪。

  是的,那时候我们还小,至少从表面上看,我们并无不同。幼儿园的毕业照上,你蹲在第一排,袒露着裤子屁股上的补丁,笑得心无城府,心平气和,毫无怨念。那时候我们的世界还很小,虚荣心也未肥硕,只要有酸梅粉、泡泡糖、带花边的裙子,我们就是一样的。

  后来上了高中,你爱上了一个花心的男孩子,足足七年,你都无法将他忘记,哪怕只是一天。大学毕业的那个深夜,我们视频通话,你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喝了不少,你说你知道吗,我研究过了,这个世界上花心的男人,最后都终结在了富家女的手里。你说真羡慕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自由得像只飞鸟。你甚至问我,你会找个花心的男人吧,即使你不找他们也会找上你,因为你就是个标准富家女啊。

  我真想笑,难道因为我家的富有,我就得背负来自好友的诅咒吗?

  我又感到有点心痛。如果富有能够让人更加成熟,让人见识更多的世面,让人的心里装满越来越多的关于美的感叹,谁会与富有为敌?

  但如果仅仅是靠富有拥有了亲情、友情、爱情甚至婚姻,那是什么样灾难的财富啊。

  那一夜,远在美国的我忽然明白,我们,或者说是你,其实已经提前长大了,因为在你的心里,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了阶级,有了关于贫穷和富有的定义,有了你和我将会有不同人生的意识。

  那年夏天,我也毕业,选择了回国。

  [其实钱不会改变一个人,反而是没钱会改变一个人]

  我一直难以忘记我们在一起的童年。

  大热的夏天,我和你一起去乡下摸螺蛳,钓鱼,偷西瓜,玩你亲戚家门口那口井。井水很凉,你怕我会生病,总是拉我从水盆里出来。

  那个夏天,我们又回到了乡下。你踩着一双很高的高跟鞋,怕水,一路上不停地在收发短信,裙子很短很时髦,整个人也矜持起来不能乱动弹。我还是想摸螺蛳,想钓鱼,想吃新鲜的西瓜,想玩沁凉的井水,但你都不再参与。你说现在乡下的环境不容乐观,池塘水被污染,井水也都封闭不用了。

  你说得都对,天知道这十来年中国都发生了什么,到处都在拆房子盖房子,每个人都变得物质而现实,开口闭口就是钱,每个中国人都几乎变成了经济动物——想想真是令人发笑,仿佛我父亲当年其实是从现在穿越回去的,而现在的他反而像是来自从前,变得爱看书,爱休闲,热心慷慨,人们于是又感叹,钱可真是好东西哇,能让一个人变得慈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6:58

[成长] 相互凝视的镜子(2)时间:2011-09-15 作者:小麦米洛 点击:246次
  其实你也变了,这四年,变得有些傲慢,有些心不在焉。我甚至能够感到快要失去你这个朋友。值得庆幸的是,你有了一份好工作,待遇不菲,按照你的一部分人生逻辑,有钱就会自由很多,所以你频频地和朋友们约会见面。你买得起八千块的包包,看《绯闻女孩》,熟知贵族的生活。

  我以为你快乐又自信,精神上也真是个贵族了。有一次我撺掇你买一串施华洛世奇的水晶手镯,我说这新款真正好看。你忽然叹息了一声,我哪能和你比呢。

  你有意无意的比较,像一支利箭,直抵我不设防的心。

  我明白无论自己如何向你证明,我也需要工作,实现自我,获得尊重,你也不会相信一个从不动用工资卡甚至连自己一个月发到手多少钱都不知道的人真正需要工作。

  我真该举双手双脚赞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也逐渐醒悟,其实钱不会改变一个人,反而是没钱会改变一个人。

  [没有的才是奢侈品]

  200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说,我想我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生日礼物,如果生日当天能够拥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好天气,然后可以出去晒晒太阳,那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我想她说得对。这个世界上,凡是你得到的东西,实际上都不再算珍宝,而只有没有的才是奢侈品。对于女王那样的人来说,能在生日时赶上一个闲适的好天气晒晒太阳,就是静而大美的礼物。

  然而我们却不行,至少你说你不行,你不能过闲适的任何一天,把自己绷得紧紧的,你从幕后做到台前,从技术支持做到销售。你几乎每天都在跑,一个女孩子,竟要这样努力。有一次你因为太累晕倒在公司,我赶去医院看你,心疼地怪你太拼命。

  你叹口气,我和你不同。这是一个好老好熟悉的开场白。这次倾吐的内容却不同,你说想给父母换个大房子,那顶楼一到雨天就漏水。你说父亲的中风年前发作过一次,做复健需要人手和钱。你说自己其实非常清楚,无论从个性、智商还是出身,找个门当户对的男孩子才能幸福,但这种幸福也要打拼至少20年,才能收获到富裕的生活。

  那时候我们已经走得挺远了,这好像是生活的选择,又好像是彼此的顺从。我们不想改变彼此,我闲适慵懒,一摇头就可以说NO说辞职,然后无忧无虑住在家里的别墅里研究瑜伽,看地理杂志,去夏威夷度假,去酒吧和朋友拼酒,而你永远那么忙。我和你说钱只是个数字,多与少,只要我们开心,其实都一个样,你嫌我站着说话不腰疼。

  而那晚,我隐约明白了你的焦虑。我怪你做作,装,太物质,其实你只是拥有比我多的成熟,所以你需要面子,更实际地热爱着里子。

  后来我送你回家,开车路过小时候经常玩的那个广场时,我走下车,1988年,1993年,1997年,2001年,直到今天,我们的广场,从尘土弥漫的足球场,到有鲜花摆放成“冲出盆地,解放经济”的造型,再到由丹麦设计家设计的音乐广场,还有从Walkman到几十克重的ipod的音乐播放器,从不名一文的荒郊野岭到成为几十亿的地王,一切都在变化着,而我有理由怪罪你改变了,就因为你曾经是我童年记忆里最好的朋友吗?

  不不,如果说,因为我是个人们口中的富二代,我可以追求所谓的理想,顽守心中的某些品质不去改变,但同时我又要求你陪着我不要改变,我这是纯粹的自私。

  人可以做梦,但不能允许别人不醒来。

  [彼此的镜子]

  想通了那些事以后,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亲昵了一点。

  我知道你那个花心的高中暗恋男,还是没有结婚,继续逐浪花丛中,拉着你出来庆祝了一番。我郑重其事地告诉你,不要以为富家千金都是傻子,没点能耐也别想吃软饭。

  你大笑,看得出来你还是很喜欢他,要不然不会那么在意,喝到烂醉。但怎么办呢,我拍着你的手臂说,姐们儿,其实每个人都有爱不到的人啊。

  我有空就开车带你父亲去做复健,我真心陪伴你的家人,仅仅是因为他们曾在我小时候孤独无助时给我饭吃,让我有地方可待。幸运的是,我们还遇到了一位收费低廉的好军医。

  当我们来到28岁,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疏远,通过思想斗争,战胜了心中对所谓富二代与穷二代的偏见。

  我们是没有多少机会在一起喝咖啡或者洋酒,因为我们有彼此的生活圈子,但也正因为不同的生活圈子,使得我们的人生更加圆满。我们仿佛是两面相互凝视的镜子,我照见你的努力与憧憬,你照见我的纯真与喜悦。

  作为彼此的镜子,人生中那些十之八九不如意,也不必敛藏,温柔面对人生的人会说,万物的美好有一部分本来就由不幸所构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7:18

[成长] 做个眼神犀利的人时间:2011-09-15 作者:萨茹拉 点击:189次   眼神特别犀利的人,有他的思想,知道他的方向。

  上研究生时,带我的导师就是眼神特别犀利的一位老师。毕业多年后,我和导师在校园里偶遇。他已经退休一段时间了,身体不太好,行走不便,看起来不那么严厉了。

  我跟老师说:“我现在好像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了,似乎现在没有人来指导我了。”

  老师很艰难地挪到马路的中间,问我:“你说哪里是北啊?”

  我指向北面,说:“那里!”

  老师又问:“谁规定的?如果我规定那边是南呢,行不行?”

  我一时无语。

  老师接着说:“现在谁会管你啊?你为什么不自己规定哪边是北呢?谁规定的很重要吗?”

  最后,老师说了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你可以规定你自己的方向!

  对啊,我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太在乎寻常已经规定了的东西了。我太在乎自己是不是和别人想的一样,进而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看着老师犀利的眼神,我突然明白老师的意思了,作为一个有人生方向的人,是不应该循规蹈矩的,是不应该找不着北的,是应该眼神犀利的。只有眼神犀利的人,才能够找到他的奋斗方向。谁能规定你的方向呢?

  你自己!

  往沟里去,往海里跳,往大路上奔,还是往小道里溜达……全凭你自己!

  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自己的目标呢?看看他的眼神吧,一定是很迷茫的,很游离的,很混浊的。

  后来,我常用各种方法训练自己和学生们的眼神。

  有个周末的晚上,我带着几个学生去商城买衣服,我想训练她们购买服装和使用大商城的能力。结账走出商城时,已经是打烊的时间了。站在路边等车,我感到了不对劲,我问她们:“是不是少拿东西了?”果然,已经买单的服装,我们竟少拿了两件!

  去之前我就叮嘱过,东西一定不能离开我们的视线,但最终六七个人,还是把买好的两件衣服落在了店里,只能第二天再去取。

  眼神不犀利时,即使把东西放在你的视线范围内,还是会人多一兴奋就忘了。

  还得不间断地训练。

  有个学期我教授的是《管理学》,一次,我布置的课外作业就是走街,要求学生们采集街道两边商铺的信息。这种训练学生眼力的方法,没有想到受到大家一致的欢迎和肯定。因为很多学生在走街中发现,原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街道两边,隐藏着很多动态的值得关注和收集的信息。

  两节课的时间一路走下来,学生们发现原来不远的两个红绿灯之间,竟然有上千家的店铺。有的学生发现,学校附近居然有五家火车票代售点;有的学生发现了可以回收课本的特价书店;有的学生找到了兼职的公司……你看,社会真的是动态的,每时每刻都在动,如果你只封闭在校园里学习是绝对不行的吧?

  让我们都做眼神犀利的人吧,找到自己的东西南北,找到自己的坐标系,找到自己的红绿灯,我们就会永远向着比较正确的方向不断地行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7:35

[成长] 精英是练出来的时间:2011-09-15 作者:田勖 点击:268次   小洪是我曾经带过的一个学生,那时他20岁左右,在一家工厂做工。很偶然的机会,在我给一些工厂的大孩子们上励志课和销售课的时候,认识了他。

  没多久,他就从工厂辞职,开始从事业务员的工作。由于他刻苦努力,对人热情,在很短的时间内,业务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天,他来找我,问:想去一家销售英文教材的机构做销售人员,可是对方的招聘要求是本科生学历,英文四级以上,他要怎么办?

  我告诉他,可以这样回话:我不是本科生,英文也不好,但是我有一样超强的本领,就是能够把东西卖出去。

  果然他很顺利地被录取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该机构的销售精英。后来该机构想派他去龙岩市做销售负责人,由于当时他老婆快要临产,他就辞职了。

  正好那时,我另外一个学生开了个店面,经营状况一直不太好,要找一个销售负责人,我推荐小洪去。

  结果他不负所望,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做了几十万的销售额,相当于该店面之前半年的营业额,并且协助老板规范了全套的销售管理程序。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因为觉得店面的发展余地较小,三个月后就离开了。

  之后他的发展一直挺顺利的,目前已经做到某大机构的销售副总裁。

  有一次他请我吃饭,我因为堵车大约晚到了半个小时。到的时候,已经上了好几个菜,一个都没有动过,他满头大汗坐在那里等我。我问他那么热,为什么不开空调,他说,菜都上了,如果开空调,菜就冷了,就不好吃了,等我到了,再开空调。

  就这个细节,我想大家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能把销售做得那么好了吧。

  小黄刚来厦门的时候,是在一个工厂当工人。听说电脑很重要,她就想去考计算机等级,后来有个朋友告诉她,考等级用处不大,还不如去学软件设计。

  对她来说,软件设计完全是陌生的名字。朋友告诉她可以去北大青鸟学习,第一次去的时候,老师说了两件事情,一是一学期的学费要5000元左右,二是像她这样的女生学起来很困难。可是她觉得这是她想要的职业。

  口袋只有2000元,怎么办?她去找校长商量能否分期付款,校长被她感动,同意了。

  后来学校的老师都喜欢她,课余让她做一些辅助的教务工作,增加点收入,总算把学费和生活费给解决了。

  开始学习的时候,很吃力。但是,她觉得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的。她一般每天读到午夜两点,早上7点起来,一个月后身体实在是吃不消,就改变了时间安排,每天读到晚上11点,凌晨4点起来读。保证黄金睡眠时间,身体就好多了,她很快就读完了课程。

  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做起,到成为一个项目经理,她只花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她有很好的工作习惯,笔记随身带,很多事情都要先思考清楚了,再开始行动,所以很有条理性。文档也做得很齐全。

  最重要的是,时间管理。比别人多的是勤奋、努力。她到厦门这么多年,一次电视都没有看过,一次电影也没有看过,也没有逛过一次街,每天除了工作,就是不断地学习。

  有一次遇到她,谈到她的成长经验,她说:“人生中,其实真正自己想要的,几乎都可以实现,关键是你是否足够的坚定,是否付出足够的努力。”

  2003年我们认识的时候她才18岁,在海沧的一个大工厂做仓库管理员。印象中,听我上销售能力训练课的时候,她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后来在交流中,得知她父母在农村,姐姐在读大学,妹妹还小,家庭生活压力很大。她问我如何赚更多的钱,我告诉她选择做销售吧。

  她很快就辞职了,问我做什么样的销售?我告诉她选择生意的原则:“可循环,可复制。”其实那时她自己已经找到新业务,就是帮别人注册公司。2003年的时候,开公司要跑很多手续,她说她想帮别人跑腿,赚跑腿费。

  我问她如何找客户,她说,她想每天在工商局大厅待着,有人来问注册手续的时候,她就主动告诉别人,她可以代办所有手续。这样注册一个公司,收取500到1000元的费用,一个月做几家,就挺可观的。

  我又教她一个长期赚钱的方法:“每个企业都需要有会计人员,也有很多会计人员需要找客户,你可以把这个线连接起来,对你来说,就是给你的跑腿业务增加附加值。”我告诉她要找会计师收费的方式是:每个月企业付给会计师的费用,你都要提取30%;然后你必须负责维护客户关系。她一听就明白了。过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她来找我,说每个月可以赚到5000元以上,可以每个月给父母500元生活费,给姐姐500元生活费,把妹妹也带到厦门来了,自己也能剩点钱出来了……

  大约过了一年的时间,她说她和一个会计师合作开了一家会计代理公司,她负责业务。几天前,她说现在公司有5个专职的会计师了,业务上遇到一些压力。我告诉她,有压力是正常的,有压力才会进步。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销售,同样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其实她还没有做到我说的“可循环,可复制”。因为从上面的结果来看,她只做到了可循环,没有做到可复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7:52

[成长] 24到4时间:2011-09-15 作者:乌日娜 点击:172次   他是我大学时同级的老乡。

  第一次老乡会是在学校后门一家小饭馆举行的。那次,他放量豪饮,谈笑风生,像所有爱交际又有亲和力的北方男生一样,初次相识就和所有师兄师姐们相谈甚欢,还像新生发言人一样,频率极快地问了很多关于校园生活、学业、出国、职业规划的问题,充满期待。我第一次觉得,有些人是天生具有领袖气质的,而像我一样默默坐在桌角的,可能生来就是被领导的人。

  后来经常在校园里见到他,永远活力充沛、自信从容。他充分释放了他的能量,各种社团都有他的身影,还救活了垂死的英语角,并且招兵买马,成立了环保自行车协会,时常蹬车远游。

  还在大一,一个5月的傍晚,夕阳下的操场,他把他喜欢的女孩指给我看,典型的南方女孩,身材圆润、皮肤粉白、黛眉凤眼,安静中有点俏皮。提到求爱攻势,他得意地笑,初看是羞涩,其实是不在话下的自信。不久,校园的法国梧桐下,就经常有他和女孩出双入对的身影了。

  那年他拿了班上第一名,轻松评上奖学金。那时我觉得,大学生活对于他只能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以至于他出事后很久我都不能相信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会自杀?

  大三冬天,消息来得太突然,各种捕风捉影的传言都有。而我,是在半年之后,才从系辅导员那里听到了最权威的版本。我已经没有力量评说,只有陈述。

  一开始,是他宿舍经常有一些小玩意儿丢失,不是一小包皂粉,就是小半块肥皂,或者是马上要见底的洗发液。男生们对这些通常不在意,直到一天中午——好像是因为追赶一只蟑螂,大家偶然撞开他的柜子,发现那些遗失了的东西竟然安静地躺在他的柜子里,所有东西都和遗失时一模一样,根本没有使用,只是放着。男生们生活混乱但头脑依旧敏锐,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是顺手牵羊,也不是爱占小便宜——他的家庭环境太优越了,他所有用品都是最好的,家里还早早准备了他出国的费用,典型的有权有钱有背景的富二代。

  那时,“强迫症”等词汇已经流行了起来,男生们自然想到了这是心理问题。他们静静合上柜门,悄悄把问题报告到系里,然后心照不宣,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午后,他被请到系里,跟他谈话的是非常欣赏他的辅导员。我相信这个老师以前是真心欣赏他,那一刻也是真心想帮他,但谈话没有进行下去。他什么都没说,没有解释,没有为什么,没有怎么办,只是沉默。

  谈话未果,系领导想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给他一个小小的处分,内部的,不公开。我一直觉得这个处理武断了些。一点点,哪怕再多一点点努力,可能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

  由于他不配合,处分决定很快下了。他依然沉默,早出晚归,听耳机、泡图书馆,只是没有再和女朋友出双入对。大家以为他默默接受了,直到有天室友在他书柜夹缝发现了一整瓶安眠药,他们庆幸在他积攒够离去的勇气之前发现了这瓶药。再后来为了躲开熟人,他到一家购物中心的休息区坐了一下午后割了腕,被眼明手快的保安救了过来。

  系里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通知了他家里,建议带他回家休整。他哥哥从千里之外赶来,把他接回去休学一年。火车票是第二天的,但他执意要早早离开学校,和哥哥提前住到火车站附近。那天深夜,哥哥熟睡时,他在那家酒店纵身跃下,从24层,落到了4层的雨檐上。

  那时的我,只知道用好坏来甄别喜欢与厌恶的人,他的出事在我心里触发了一场地震。自此,我开始明白,人不是只有黑和白,还有灰,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多年之后,我在生活的疲惫里真正体会到,压力之下,每个人都有内心的隐秘,它们躲在每个人内心的暗室,成为不能说的秘密,慢慢成了心魔,或者被放大,或者被扼杀。据说,我生活的这个城市,近10%的人有心理问题,很多人看似光鲜,而内心孤单,在不同角色面具下努力表现得优秀,但脆弱的神经可能真的连一根稻草都禁不起。

  心灵需要出口,只是他没找到。我一直在想,其实他是渴望回归的——为了断裂的信任和破碎的尊严,死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回归,一切丑陋的全部归零,一切美与善重新开始!

  真的,就是这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26 18:38:07

[情感] 一个梦想着的孩子时间:2011-09-15 作者:孙君飞 点击:254次   有一个搞摄影的朋友告诉我,他拍了那么多的照片,只有一次是他最满意并感动至今的。听完他的讲述,我有些信了。

  朋友有一次到农村去采风,一走进那个秀丽但贫穷的小山村,他就看见了一个小孩,约莫八九岁的样子,脸色单薄苍白,不像农村其他孩子那种铿锵的沉甸甸的肤色。他正趴在废弃不用的石磨上很专注地画画,一两只鸟雀飞到他的附近悠然自得地啄食。

  朋友走到他的跟前,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这个小孩竟然是个残疾儿童,先天没有双手,细长的胳膊像两根光秃秃的肉棒,随着孩子的用力晃得让人心痛。他竟然是叫人把画笔紧紧地绑缚在残缺的右手臂上来画画。

  看到我的朋友,这个孩子顽皮地朝他笑了笑,一点儿也没有警觉,反而对他的照相机很感兴趣,嘴里还“唔唔”有声。终于听明白了,他用方言说让他只等那么一小会儿,画马上就好了。朋友就蹲下来,专心致志地看着他画出很流畅很漂亮的线条,心想孩子竟然用这么一种奇特的方式来倾诉自己内心的快乐和苦闷,在这样一个缺少文化底蕴的山村里真是罕见。他找了一个最佳的时机和角度拍摄了一张人物特写照片。

  朋友说,这张照片的名字就叫做《一个梦想着的孩子》,一眼就让人看见孩子触目惊心的双臂,以及孩子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眼睛中的目光可以像棍子一样,击中你的心灵,让你痛,也让你震撼、清醒,最后才是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

  画很快画好了,孩子慢慢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嘴叼起画稿让面前的陌生人看。也许他的作品以前鲜有人留意吧,现在有人能够这么虔诚地来观赏、拍照,他显得很兴奋很幸福。朋友凑近来看,原来是几个不同肤色的孩子手拉着手在开满鲜花的田野里跳着一种“转圈圈儿”的舞蹈,他们头顶上的几只小鸟也翅膀拉着翅膀跳着这种舞蹈,绿色的“太阳公公”朝着大家张开夸张的大嘴巴欢笑,使劲儿地鼓掌,把手掌都拍红了。

  孩子放下画,告诉我的朋友,画中那个笑得最开心、蹦得最高的男孩子就是他。对了,画中的他是有双手的,十根手指,虽然都在弯曲着,却画得很突兀醒目;这个孩子的双臂在大伙儿里面也是张得幅度最大的,好像要把小伙伴们都拥抱过来想向天上飞翔的样子。朋友的眼泪不由夺眶而出,他明白这个孩子的梦想,就像明白他的镜头应该对准谁。

  孩子的家庭背景很简单,所有的亲人都是农民,让人伤心的是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家里现在只剩下爷爷、奶奶他们几个,老人年纪大了,难以按时照顾他去十几里外的学校读书,时断时续,何况他在学校里还真是不方便,但是他还是从老师那儿发现了画画的乐趣,他已经坚持画了两年的时间。“我什么也不想当,就是想当个画家,同学们都笑我,爷爷、奶奶也骂我,我就是想当个画家!”只要爷爷把画笔绑在他的手臂上,他就能够画上老半天,不需要麻烦别人,除非是“闹了肚子”。

  朋友真想逃离这个孩子。刚才他还误解了孩子,他不仅仅是梦想着自己有两只健全的手,而且他还梦想着要成为一个骄傲地站立在大家面前的画家!孩子其实什么也不残缺,画笔就是这个孩子延伸出来的双手和生命,他因为梦想而坚强,因为梦想而改变着生活中的困厄、迷惘和单调乏味,就可以生活得这样快乐、满足和恬静自得。

  听完朋友的讲述,我半晌没有说话。我想起自己在上初中时,梦想着自己能够拥有一箱子的书,曾经多次翻山越岭,每次来回步行了一天的路程,到镇上的新华书店去买梦寐以求的名著。这种痴劲儿也够疯狂的,只因为心中有梦想,才做出这样不平常的事情来。

  现在我在想,不管是什么都无法剥夺一个人的梦想,我们平凡的生活不能没有梦想,梦想就是我们生活的“画笔”,可以调出色彩,画出方向,让一张谁也不在意的白纸有了高贵的品质和非凡的意义。
页: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