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5:58:51

盐的甜时间:2014-09-24 作者:未详 点击:125次   差不多的味道,最初是舌头的体验,后来转换成心理感受。比如甜蜜,比如苦涩。
  
  糖是甜的,也是苦的,少时乡村有卖糖精的,一颗就让一杯水甜起来,有一回我忍不住放一颗在嘴里,甜得我直打哆嗦,片刻之后,苦味就深刻地上来了。
  
  老话说乐极生悲,说否极泰来,其实就是物极必反。盐是咸的,这没问题。问题是盐也是甜的,我小时也体验过。那时乡村的盐都是粗粒儿的,管它叫大青盐。常常能从中找到方形的晶体,有一回我放在口中,不同凡响的持久的咸,但咸味过去之后,我清楚地感觉到了甜,那个感觉很像吃苦丁茶之后的回甘。
  
  回甘,为吃苦留下了很多念想,虽然,有时候苦还是苦的。不久前,我看一道语文高考模拟题,选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白菜汤》:
  
  一个农家的寡妇死掉了她的独子,这个20岁的青年是全村庄里最好的工人。
  
  农妇的不幸遭遇被地主太太知道了。太太便在那儿子下葬的那一天去探问他的母亲。
  
  那母亲在家里。
  
  她站在小屋的中央,在一张桌子前面,伸着右手,不慌不忙地从一只漆黑的锅底舀起稀薄的白菜汤来,一调羹一调羹地吞下肚里去,她的左手无力地垂在腰间。
  
  她的脸颊很消瘦,颜色也阴暗,眼睛红肿着。然而她的身子却挺得笔直,像在教堂里一样,“呵,天呀!”太太想道,“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够吃东西!她们这种人真是心肠硬,全都是一样!”这时候太太记起来了:几年前她死掉了9岁的小女儿之后,她很悲痛,不肯住到彼得堡郊外美丽的别墅去,她宁愿在城里度过整个夏天。然而这个女人却还继续在喝她的白菜汤。
  
  太太到底忍不住了。“达地安娜,”她说,“啊呀,你真叫我吃惊!难道你真的不喜欢你儿子吗?你怎么还有这样好的胃口?你怎么还能够喝这白菜汤?”“我的瓦西亚死了,”妇人安静地说,悲哀的眼泪又沿着她憔悴的脸颊流下来,“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的有盐呢。”
  
  太太只是耸了耸肩,走开了。在她看来,盐是个不值钱的东西。
  
  拟题者出了很多问题,最后一题是:“汤里有盐”这句话表达农妇怎样的感情?
  
  没有标准答案,其实本来就没有,如同生活一样,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每个的路途是不同的。
  
  我从其中看到了悲苦,看到了崩溃的前兆,看到不同阶层的人面对相同事情的态度,不同的纪念方式……当然,我也愿意相信“汤里有盐”可以支撑一个人继续活下去,有一抹微薄的温情在那里。
  
  如同我尝过一颗青盐,我知道它是甜的。当然,高僧也知道。
  
  有一个人去见一个高僧,他把自己的情况跟高僧说了,说他太痛苦了,活着没有意义,几次轻生都被人救回来,真是生不如死。
  
  高僧沉思一会儿,将装盐巴的罐子拿来,要他抓一把放在碗里,然后倒满水,要他喝。他喝了一口,立刻吐了,连呼,太咸,太苦。
  
  高僧抱着罐子来到湖边,将盐全部倒进湖里,然后舀一碗水让他喝,这一次,他一饮而尽,说,甘,甜!
  
  高僧说,其实,痛苦就像盐一样,放在不同的容器里,味道一个咸,一个甜。昨天,今天痛不欲生,明天,后天,将来如果欢喜了,到哪里去找身子?
  
  盐是甜的,口能感觉,也要感受;心能感觉,更要感受。而来自于心的甜,常常能让人直面惨淡,直面悲苦,为迎来微笑,迎来欢喜,留些空间,留些时间。
  
  悲欣交集,而盐是甜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5:59:03

仲夏小令时间:2014-09-24 作者:未详 点击:145次   1
  
  我常常渴念,那些晴朗的日子。无一事,阳光肆意洒落在年轻的草树身上。
  
  一双初遇的小蝶偶然停翘于小篱笆,它们一定不知道世间有过“梁祝”的故事。
  
  蓝天挥一挥长袂,使燠热下午变得温柔。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缘由,我遗失了那些日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5:59:15

 2
  
  诗人赶一百里路,去看想看的向晚天空。
  
  他想找寻如散落桃花的晚云,他想展开一卷彩云笺,读西风写下的名句。他想饮一勺夕照细酿的流水,他想目送金色鸽子回到天边。他想聆听黄鹂说一个遥远的爱情故事。
  
  可是,他看见—晚云如山,渐渐暮色沉落,天地宛似自梦魇中醒来,怔忡而迷朦。
  
  他慌张得不能自持,忽然想起宋词半阕:“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5:59:26

3
  
  每逢想起纤夫,我就总不免忧伤。
  
  船不是注定由桨由帆来主宰的吗?为什么岸上的人会跟船结下这段缘?
  
  两岸的石子给纤夫的脚磨得圆了,两岸的草给纤夫的汗浸枯了。
  
  两岸的路是一生走过的路,一船重担是一生的功业,可是,谁会记得起纤夫的面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5:59:35

 4
  
  一沙可见世界,一花可证天国!
  
  那就千万别小觑窗外一点月。因为,那一点月是月的自己,是月的整体。远在天外,亿万年前,先于人类,它已负荷了圆缺,在宇宙间永恒奔波。
  
  这一点月曾照古人,今回也来窥我。这一点月曾印千万悠悠,古人、湖山都在我思中。也许,我更在古人、湖山思中。
  
  常自觉所见的一点,就真的只是一点,那会迫使自己面临闷局。尝试相信:天地含情,万物化生,皆自一点始,大宇宙便在眼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5:59:46

 5
  
  春来,春尽,本是无比平凡的事,但年年,总惹来无数的兴奋、叹息,只为她曾灿烂得如此动人心弦,又曾零落得一去无迹。
  
  竞夸轻俊的燕子,该是细意营巢,却又带来片片落花,惜春者便另有怀抱了。那边,有人袖手轻喟,为的是“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这儿,有人凄然下泪,是因“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尽管竭力留春,她还得要去!
  
  就只好,留了点点残英,记取许多回忆。也让她洁来洁去,漂流处,莫趁潮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5:59:57

  6
  
  古来圣贤皆寂寞!那只为那情操那襟怀,少人领受得了!在高处,悠悠茫茫,古人足音渐远,应来者未来,那岂只是寒?
  
  遣怀、遣闷、遣闲,有酒有酒!
  
  陶潜低吟:“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刘伶一笑:“枕曲藉槽。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传说鬼为夜哭,只为仓颉造字透露了天地机微。那么,鬼应再哭,因为人造了酒,也透露了人性的机微。醉眼中,定有一片苍茫!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6:00:08

 7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
  
  好一个聪明快乐的舟子!
  
  好山好水,本该依依才对。他却偏不肯住,还说他聪明?是因他心不旁骛直奔前程吗?是因他快去快回,能多赚几个铜板吗?都不。根据佛家说,世上好的坏的都是虚幻。过眼云烟,看看倒不妨事,否若执著地要住、要占有、要属于,那就是把心托在虚幻上,仿似想站在云端,自然到头来了无着落,痛苦烦恼便由此而生,因此,《金刚经》说:“应无所住生其心。”
  
  从前听说僧人不会在荫凉桑树下住上三晚,为的是怕生了感情,伤了静心,觉得十分不对劲,但自己失落得太多之后,就只能说服了,服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6:00:18

 8
  
  朋友说,你分明跟大众过不去,人家正流行说什么不在乎天长地久。你却说什么一生一世,现在哪有一生一世的事?
  
  我说:他们都没有用心看那套电视广告,只用了耳朵去截取两句说话,然后再用一般薄情心态去诠释,于是演变成一种似是而非的“哲理”,来为自己的不能一生一世作解释。
  
  火车站,曾是一个美丽爱情故事的开场,也是一个哀伤爱情的终结。一列火车的来去,时空就在转移了。温馨的许诺——天长地久,并不虚假,刻在一个人心中。哀伤,因为有人不守这许诺,也许出于误会,也许他真的不懂得什么叫天长地久,如果不是这样,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伤情故事了。我们看到那不忘天长地久的人,那曾经拥有的人,惘然遥望,想起一件又一件叫人心碎的往事——往事越温馨,如今想起越苦涩。她在乎的,她在乎那天长地久。说不在乎,是另一种凄然。看她惘然而沧桑的脸上那一滴泪吧!她在乎的,天长地久,哪怕梦也生疏,那一个故事已铸就,擒住她一生一世。
  
  情薄的人,不必说天长地久,就是连曾经拥有也并不在乎。在乎曾经拥有,那拥有过的就会在心中天长地久,只可惜太多人不明白“在心中天长地久”的道理,太多人看不见那一滴泪。两句话,说在口中,信在心中,变成都市人情薄的“真理”。
  
  我不是跟大家唱反调,而是深深相信,人间有情,就是最情薄的人,终会遇上一个人,一件事,他在乎曾经拥有,也在乎天长地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0 16:00:40

 9
  
  不见灿烂,没有摇曳,当我踩着黄昏,去访那荒凉庭苑,在刚受火烙的石墙边,就看到了如此黄花!
  
  读诗念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家说这“瘦”字最具神韵,思索多少遍,我依旧摇头,为的是捕捉不住迢遥的隽茂。看看在阴郁的墙影下,她果然带了微微佝偻,肩负了无比岑寂,却有一面傲风欺霜的颜色。我终恍然:她傲,她瘦!
  
  这个染污的时代,纵是见南山,也不再悠然。东篱寂寞,渊明也许折腰去了。只有她,在那儿瘦了一个秋,又一个秋。
  
  一阵西风,我瞥见你,比黄花更瘦!
  
页: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794 1795 179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