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2:28

从前,有一个富人。他很有钱,他本可以拥有很多小汽车,但他却宁愿开一辆福特牌汽车;他本可以拥有许多计算机,但他只用一台苹果电脑;他本可以拥有许多住宅,甚至在比佛利山有一些住宅,但他却选择在洛杉矶东区。?
  因为这个人很有钱,他住的街区里有许多人都认识他。因为这个人很有钱,他住的街区以外也有很多人认识也。他的门铃经常被按响,站在他门口的常常是一些来要求捐赠的人。?
  有时按门铃的是遭遇不幸的邻居。这位有钱人会面带微笑地拥抱他的邻居,给他们不少钱。
  有时按门铃的是提华纳市饥饿的孩子慈善机构的代表。这位有钱人会再次面带微笑地拥抱慈善工作者,慷慨地开出一张支票。?
  有时按门铃的是耶和华见证会的人。如果这个有钱人像我们一样,他最初的反应就应该是迅速地踢他们的屁股,把他们推回大街上。然而,他又一次面带微笑,像拥抱来到他门口的任何一个客人那样拥抱耶和华的证人。?
  一天傍晚,这个有钱人的门铃安静得出奇,他决定出去走走。他从家里出来,沿着道路散步。周围是他邻居的住宅,他走过停车场边五颜六色的墙向前走去。?
  突然一辆汽车开了过去,车内轰然传出了最新的说唱流行曲。很快,他发现自己吹着一首简单易上口的调子。?
  他沉迷在歌声中,突然无意中发现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正躺在人行道中间。乞丐穿着破毛衣和破裤子,还有两只不相配的鞋。?
  乞丐看到了这位有钱人,认出了他。“肯定是他,”乞丐自言自语地说,“他是住在这个区的有钱人。他肯定会帮助我,因为他可以自由支配他的钱。”然而,乞丐突然感到一阵羞愧,藏起了他的脸,没有伸手讨要。?
  有钱人站在穿着破烂的乞丐的面前。他向下伸手摸了摸乞丐的脸,但乞丐往后缩得离他更远。富人的眼睛蒙上一丝阴霾,哑着嗓子虚弱地笑了一下。他忘记刚才还在吹的口哨,慢慢地转过身,走回家中。?
  听到有钱人离开街角,乞丐睁开眼睛坐了起来。他脚边放着一张100美元的新钞票。?
  乞丐抓住钱,直奔最近的7/11小店。像所有的乞丐一样,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用钱买伏特加酒。?
  在他走进7/11之前,他想起了有钱人触摸他时的怜悯表情。这感动了他,乞丐当即决定重新做人。他立刻向一位妇人乞讨了两个硬币(付电话费不需要百元钞票)。妇女答道:“可以,你不要用这钱买酒喝!”乞丐摇了摇头,把钱投进了电话的投币口。?
  经纪人接了电话,乞丐说:“100美元。把它全部投资到那位看起来讨厌的CEO的公司——微软公司!”?
  像人们看到的那样,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以后没过多久股票就开始飞涨了。是的,毕竟富人也是由穷人变来的——尤其是当你正在炒股票的时候——不久乞丐发现自己真的变富裕了。?
  岁月荏苒。在洛杉矶东区,慷慨的有钱人过着和平常一样的生活——吹着说唱乐的调子,在傍晚散步,打发上门的人。?
  一天,他的门铃特别响,在他门前站着一位穿着三件套装的优雅的先生。富人想,是耶和华见证会的人吧。但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来者开腔了。?
  “你是那位有钱人,是吗?”来者问。?
  “你想要什么?”有钱人无意识地回答,他太习惯于别人跟他要东西了。?
  “我不是向你要东西,”来者说,“你已经给过我了。”?
  “我给了你什么了?”有钱人吃惊地问。?
  “你给了我生命中第二次机会。原因是,由于你慷慨的赠予,我能够用钱进行投资,使自己摆脱了贫困。我不再生活在污垢和贫民窟当中,我能昂首走在拥挤的人行道上。这一切都要感谢你。”
  ?突然,有钱人认出了来者——正是那位曾经躺在大街上穿得破烂的乞丐。有钱人说:“我给了你东西,可你真的没有向我要。我给你施舍是因为我看见你在那里,因为爱你。我会给那种处境中的任何人以施舍。”?
  “有更多的理由来谢谢你。”来者说。?
  “但我是有钱人,”有钱人说,“我施舍了很多人。我没想得到任何回报。”?
  “太好了,”来者点着头说,“因为我没有能作回报的东西——我有的,是你给我的。我想做的,就是来谢谢你。”?
  有钱人看见他的客人伸了双手给他一个拥抱。这拥抱和他经常在门口拥抱别人的拥抱是一样的,竟然这是第一次有人回来拥抱他。?
  当这位曾是乞丐的客人拥抱着他,将他包围在这最令人满足的拥抱之中的时候,富人的眼中泪水充溢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2:40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村路上。?
  来时搭的是一辆热热闹闹的赶集的班车,到乡场便去寻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
  第一次到这个金黄菜花亦开亦败的陌生乡间,绕过好些小桥流水人家,才找到了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石塔。再弯弯绕绕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墟场早已散尽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更叫我失望:“班车一点过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我知道那种货车,拖拉机的拖斗上堆满货包,人坐在高高的包垛上,一不小心便会被甩下车来。?
  现在,便是那样的车,我也情愿冒险搭乘了,然而,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得上班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径。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压过来,闪电在天边耀眼地勾勒……?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在路边挥手,司机不知是怕麻烦还是没看见,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只得加紧步子,快快地走在窄路中央,担心蛇会蓦然从路边草丛间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来了,这次被我拦在了路中央。?
  车停下来,我跑到驾驶室窗下。?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刚在山区小镇见习期间,有一天将散集,在街上闲逛时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无神地半翕着眼。人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这个潦倒的人并没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还卖着白糕,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
  已过了几个月,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是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让我上车。?
  道着谢坐进驾驶室。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吃的。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深深吸口气:“你不懂,我那时候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唉,我真的说不出的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该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我道着谢,请他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会,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再见!”?
  没想到,爱心热心这枚风信子这样快就传来我身边。?
  夜色中,雨滴在脸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2:55

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男人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是一家企业的老总;女人聪明漂亮善解人意,是机关公务员。丈夫深爱着妻子,妻子也深爱着丈夫。
  有一天,她却发现他有私情。
  那天,她去出差,在去车站的路上,突然想起一份重要的文件忘在家里,于是,她请出租车司机调转车头往回走。
  到了家门口,还没来得及下车,她看见他慌张地打开房门,把一个女人放进去,又朝四周观察一番,确认没人注意,才小心翼翼关上房门。那个女人她认识,是她的下属,住在她家对面那幢楼房。
  照理说,她应当毫不犹豫地冲进屋内,当面戳穿他们的隐情。但是,这样一来,势必掀起轩然大波,不但会激怒那个女人,还会使他更加难堪,甚至会把他推到离那个女人更近的位置。她不想这样,她深信,他只是一时糊涂,他仍然深爱着自己。装聋作哑更不行,自己承受痛苦不说,还会使他越陷越深。不如给那个女人一个台阶,让她自己掐断这份私情。
  她果断地掏出手机,拨通家里的电话。“老公,我把文件忘在书桌上了,你把它找出来,我请小朱来拿。”小朱就是那个女人。不等他回答,她挂机又拨通了小朱的手机:“请你到我家里拿一份文件送给我,行吗?我在门口等你。”
  不一会儿,女人出现了,满脸羞愧和尴尬。她接过文件,优雅一笑,说声:“谢谢。”然后命司机开车。此刻,她再也忍不住心头的酸痛,任由涕泪往下流。她想,要是这样也不能挽回丈夫的心,那她真该放弃这段感情了。
   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正确的,她完全可以为当初的理智而自豪。多年过去了,他再也没有越雷池半步,他和她之间仿佛一切不快都不曾发生,他们依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那个女人在断绝与上司的往来后,不止一次对别人说:“她是我见过的最聪慧的女人。对她,我除了崇敬,还有感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3:08

那天是周日。我从一个无趣又无奈的事件中抽身,怨责着他人,怜惜着自己。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却感觉置身荒岛般孤单,满心的烦恼忧悒不知该如何排解。
  被一个莽撞的男孩撞了一下。我不快地看他:他的目光中有深深的歉疚。我想他应该说声“对不起”的,便把一个敷衍的“没关系”预备在了唇边。没有想到他突然冲着我笑起来——很惊喜地,像意外认出了老朋友一样。我慌忙在大脑的“内存”中查找这个男孩的脸像,但是,没有。我惶惑地问:“认错人了吧……你?”他不说话,居然开始对我打手语!过往行人有的索性站住了,看这场戏究竟要怎样演下去。情急中,男孩掏出了手机,飞速地按键。拼写完毕,他把手机递到我面前,只见上面写着:“老师,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聋哑学校高三(2)班的学生。 9月25日国际聋人节那天,你和你们班的学生们到我们学校来联欢,我就是用身体摆字母‘B’的那个男生。”我恍然大悟!马上学了他的样子,掏出手机,在上面拼写道:“咱俩真有缘啊!请原谅我没有认出你,因为那天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不过,你胳膊腿并用摆出的字母‘B’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你好吗?同学们好吗?欢迎来我们班做客!”那个男生欢快地笑着,在手机上拼写道:“我很好,同学们也很好。我们常常回忆起和你们班同学联欢的情景。我盼望着再次和你们班同学做‘两人三足竞走’,盼望着再次教他们用手语演唱《感恩的心》……”看热闹的人只看见了我和男孩频繁地交换着手机,表情愉悦,春风满面,但他们猜不到我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握别了那个男孩,我的心被温柔攻陷了。
  我想,上帝一定是在天上看到了愁眉不展埋头赶路的我,便派这个带着故事的男孩来撞了我一下。这一撞,撞跑了我的烦恼忧悒。我想起了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那些在我看来最应该愁眉不展的人在我面前放飞的快乐,想起了《感恩的心》中“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的手语表达。哦,这个被命运亏待的男孩,这个不会用语言说出“对不起”的男孩,这个因认出了我而万分惊喜的男孩,这个为了曾在我面前成功地摆出了字母“B”而得意非凡的男孩,他在撞了我之后就救赎了我一颗烦乱不堪的心啊!
  终于明白,原来,我的心是可以转换的频道,凄恻晦涩的台词并不是非听不可的,只要有一个慈悲的手指轻轻点触,我就可以倾听阳光亮丽明艳的歌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3:19

男孩的母亲病了。病魔在吞噬完了家里的财钱的同时,也渐渐地掠走父亲的热忱和耐心,就连母亲曾有的战胜病魔的信心和意志也一并带走。只有男孩不言放弃,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除了一颗爱着的心,再拿什么与现实兑换?有一次,一位同学对他说,在蓬莱阁东的海边有一观音庙,新建了一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汉白玉四面佛,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只要心诚,有求必应呢。
  男孩眼前豁然一亮,仿佛找到了根治母亲疾病的灵丹妙药一般,兴奋地跳起来。随即,他看到了同学晃动的那张制作精美的门票。倏地,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顷刻间灰飞烟灭。三十里山路不会阻挠男孩前行的脚步,可没有钱铺垫,他知道难以跨过那很高的门槛。
  明天就是星期天,天快放亮时,男孩终于做出了去试一试的决定。他想起老师说过的话:幸运总是光顾那些敢于一试的人。
  好像是为了验证他的诚心和勇气,天公故意下起了雨。男孩没有迟疑,找到雨披,用塑料袋把干粮、背包、水包好,骑上自行车上路了。一路上经过雨的洗礼,又承受了太阳的炙烤,三个多小时的行程,男孩早已筋疲力尽。
  他怯生生、羞答答地挪到门口,对管理人员说:母亲病得厉害,我想去求观音保佑她,可我没有钱……可以想象得出男孩无助窘迫的表情,仿佛可以看到他可怜巴巴含泪的眼神,纵是冷血心肠,任谁也不会无动于衷,用这样一颗赤子心作通行证的,谁会忍心阻拦呢?
  阳光抒情般地洒在男孩身上,他感觉像天使的吻,那样地妥贴。他欢快地跑上延寿桥,抬头便看到神情安详的圣观音正慈祥地看着他,正要跪拜,一回头,看到有个白发苍苍的爷爷站在桥头远远地仰视佛像。一定是那些高高的台阶和打滑路面让老人望而却步。男孩这样想着,便转身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老爷爷面前,搀扶着他。老爷爷说:这么多人,只有你肯扶我一把,只有你心存善念啊。
  男孩跪在圣观音面前祷告完毕,发现膝盖处被海绵蒲垫上的雨水浸透了。他想起背包里的方便袋,如果把它拆开铺到蒲垫上,后来的人不就不会把裤子弄湿了吗?于是他把四面佛前面的垫子上都铺上塑料布。老爷爷看到男孩的举动,拍拍男孩的肩膀:别人礼佛却看不见佛,唯有你心中有佛,佛在你心中啊。孩子,你不用再礼拜了,心中有佛的人,把别人都当做佛来敬来待,这样的人佛怎么能不把福泽降于他呢?放心吧孩子,你母亲的病会从此好起来。
  几天后,男孩意外地收到了一笔为母亲治病的赠款,那个署名“心是自己镜子”的人,在留言中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有时候,善是一种循环,起点是爱,终点也是爱;更多的时候,善不仅仅是简单的循环,一如空中降洒的甘霖,滋润大地后,又升华到空中,来自你,最终归于你,而且加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3:30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
  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平凡如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肯乱花一分钱,但是身上总是带着硬币,施与沿途乞讨的老人。有一天,我们结伴回家,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秋风中双手抱膝,脑袋低垂到胸前,瑟瑟颤抖,马上掏出零钱,又拉着我走到附近一家小吃店,买了几个热包子,放到老人面前。他做这一切都很自然,从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羞愧自己能力不够,无法盖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个世界流行的是强者和超人,渺小如蝼蚁、脆弱似玻璃的小人物,更需要洞察幽微的眼睛,需要有力的手,带他们走出窘境。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即使对方并不知道你是谁,也会一直记得你掌心的温度。
  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因为现实如此冰冷坚硬,人心更要柔软,好比掌心化雪,滴滴晶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3:47

70岁的玛丽亚性情温和,说话轻声细语。她总是用孩子般的新奇目光观察世界。玛丽亚以欢快的心情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她善于从生活中最细微的事情中寻得欢乐:从栖息在食槽上的鸽子、清新的晨露、到花园里茉莉花的芳香。
  寡居的玛丽亚独自一人住在佛罗里达州迪尔菲尔德市一个破败的街区。有一天,她正在那间简朴的屋前侍弄着她的小花园,一颗流弹击中了她。子弹穿过皮肉,射入她的右腿,一阵钻心的疼痛。玛丽亚痛苦地叫喊着,倒在人行道上。被邮递员发现时,她已经失去知觉近一个小时,受伤的腿流血不止。她被及时地送进了医院。事后医生说她能活下来真是幸运。
  出院回家后,玛丽亚并不觉得有多么幸运。遭枪击前,这位高龄的妇女一直庆幸她这么大的年纪还很健康。可是现在每天出屋取一趟邮件都要费好大的劲。况且,她那微薄的收入已经不敷支付纷至沓来的医院帐单。虽然从前她眼看着她所在的地区世风日下,但不管怎样白天治安情况还算可以,可现在却不行了。玛丽亚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害怕、孤独和脆弱。
  “我垮了,”玛丽亚告诉她朋友薇拉说,“我只是个老太太,无事可干,也无处可去。”
  薇拉来接她去医院检查,她几乎没认出她的老朋友。玛丽亚那浅棕色眼睛显露一丝令人难忘的忧虑,她面容瘦削,憔悴。屋里的窗帘全拉着。她拄着拐棍支撑那条伤腿,一瘸一拐地朝前廊挪动,两手因恐惧而不停地颤抖。
  离预约的时间还早了些,为了让玛丽亚心情好点,薇拉绕远经过景致宜人的街区。在等红灯的时候,玛丽亚突然尖叫着说,“瞧那只猫!它想过马路!”薇拉抬头看见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猫从路边向车流跳去。先是一辆,然后另一辆,接着第三辆,连着三辆车撞了小猫,薇拉和玛丽亚同时尖声喊叫。小猫给甩在草地上,躺在那儿一动不动。来往汽车都减速了,可是没人停车相助。
  “咱们得救救那可怜的小东西。”玛丽亚说道。薇拉把车靠在路边,下车走向那受伤的小猫。它还奇迹般地活着,但伤得很厉害。
  “用我的上衣裹上它。”玛丽亚说道。薇拉小心翼翼地把猫放在她们俩之间的座位上。小猫抬头瞧着玛丽亚,痛苦地发出轻到几乎听不见的一声“喵”。
  玛丽亚含着泪水说,“小家伙,一切都会过去的。”
  她们找到了一家动物诊所,进去告诉接待员所发生的事。
  “我很抱歉,”接待员说道,“我们不接待无主的动物。”
  在第二家诊所也是同样的遭遇。最后,在第三家,心地善良的兽医苏珊·沙纳汉同意相助,立即动手抢救。
  “这小家伙能活着真幸运,”她告诉玛丽亚和薇拉说,“你们要是不救它,它就没命了。”
  兽医把玛丽亚领到一边。“小猫伤得很重,”她说,“头部有伤,爪子压断,锁骨骨折。治疗费用会很昂贵。光今天一笔花销就得400块钱。”
  玛丽亚听了倒抽一口气,可她还是从手提袋里拿出旧布钱包,给了医生50块钱。这是她付了自己的医疗费后仅剩的钱。
  “我的钱全在这儿了,不过我答应你过后还清其余的钱。请你不要让它安乐死,”她哀求道,“我打算带它回家。我需要它,它也需要我。”
  沙纳汉医生意识到救活那只猫有多么重要,她弯下身来,握住玛丽亚的双手,温和地说道,“老板要是知道我这么做,我就会有麻烦了。其实,一开始我就不该抢救这只猫,不过,别担心……我自己掏腰包先把钱付了。”
  小猫待在诊所的日子里,玛丽亚每天都去看望它。她轻声细气地跟它说话,用小指轻轻抚摸小猫的下巴。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猫开始呜呜做声,玛丽亚的眼睛又闪烁着喜悦的光。
  小猫回家的日子到来了。激动得如同圣诞节早上的小女孩——玛丽亚满面春风地走进诊所接小猫。“你给它想好名字了吗?”沙纳汉医生问道。
  玛丽亚怀里抱着小猫,高兴地回答说,“我打算管它叫‘幸运’,因为我们俩一起获得了新的生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4:00

一位朋友最近从北非旅行回来,送给我一份礼物。打开漂亮的包装盒,里面赫然躺着一把干草。朋友说,这叫沙漠玫瑰,很有名的。我疑惑地看了看朋友,朋友又说,自己看看说明书吧。
  说明书是英文的,配上手头的英汉辞典,总算弄明白了:这种草其实是一种地衣,形状如松针。如果把干枯的它浸泡在水里,一个星期后,它就会复活。如果让它离开水,它又会慢慢枯萎如旧。从礼品的封装时间看,这把草已有两年没有绿过了。朋友解释说,最少的封装了一年,而最长的,有十年之久,但价格贵了许多。
  我寻出久已未用的金鱼缸,注满清水,将其浸入,略带些激动地等着奇迹的到来。
  第一天,那些草没有任何动静。第二天,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仿佛它们有了一丝绿意。第三天,我确信看到了一丝绿色。第四天第五天,我看到绿色一点点地伸展蔓延,它的身体仿佛春天的少女,渐渐圆润起来。
  第七天是星期六,早上睡到九点多才起床,洗漱完毕,恰好有一朋友造访,便领着他到阳台上去看那把草。此时,一株饱满圆润、完全复活了的沙漠玫瑰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了一朵浓绿的玫瑰正开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我情不自禁地惊叹:“啊,多么漂亮的沙漠玫瑰。”朋友在一旁见状,笑道:“干嘛呀,不就一把草吗?啥时改叫玫瑰了。”
  我一愣,反应过来,忙把前因后果讲给朋友听。
  朋友走后,我一个人静下来想了想:因为渴望,所以人们愿意把一握青草叫做玫瑰;因为坚韧,人们把它当做礼品,表达自己的祝福。然而,在完全不知内情的朋友眼里,那把草只是他所看到的一把草。他不知道这一握绿意对黄沙的意义,他不理解我苦苦守候了一个星期,亲眼目睹了一丛生命复活时的心情,就在那个时刻,他更不能够理解,我对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对大自然伟力产生的由衷的敬畏。
  我们看普通的人,许多时候也像我那位朋友,只看到平庸无华的一面。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株沙漠玫瑰,每一次暂时的枯萎,都酝酿着下一次复活时更热烈的绽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9:44

40岁的家庭主妇墩子每天都百无聊赖无所事事。
  工作上正春风得意的丈夫每天不是出差就是加班,要么就是陪客户应酬,很少正儿八经地在家里待着。正上中学的儿子又正是对母亲敬而远之的年龄。
  为了打发时间,墩子准备找份工作干干或者参加成人文化讲座。可是出去工作,必然要受辛苦,参加文化讲座呢,又要花钱。正在伤脑筋的时候,一向热衷于志愿者活动的佐藤夫人建议墩子参加她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说出去又好听,又不用花钱,还能为不幸的人们带来快乐,简直太有意义了。墩子立刻打起精神,向佐藤夫人问道:“那是什么内容的志愿者活动呢?”
  “我现在的计划,是用我们的力量去温暖镇上那些一个人孤独生活的老人。一个月去拜访他们几次,拉拉家常,给他们带点好吃的饭菜。没什么难的。”
   “这样啊,我也能做。”
  就这样,墩子参加了佐藤夫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墩子的志愿者对象是一位名叫片桐的75岁的老人。片桐老人原来是一名教师,夫人已经去世了,女儿也出嫁了,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
  墩子立刻做了自己拿手的豆腐包寿司,兴冲冲地去了片桐老人家。片桐老人给墩子的第一印象是个有点顽固的老头儿。接触了几次之后,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墩子絮絮叨叨拉家常时,片桐老人是一个绝好的倾听者。对于墩子做的饭菜,片桐老人也是赞不绝口。
  这样的志愿者活动进行了两个月之后,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墩子一变得开朗,墩子家的气氛也为之一变。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轻松,丈夫和儿子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这天,对好久没登门的佐藤夫人,墩子一个劲地感谢道:“我现在才知道为别人做一点事情是这么快乐!”听到墩子这么说,佐藤夫人也感到很高兴。
  从墩子家出来后,佐藤夫人径直去了片桐老人家。
  在午后暖暖的阳光下,片桐老人正坐在屋檐下悠闲地喝茶。他听了佐藤夫人的一番话之后,也非常满意地说:“那真是太好了。我觉得自己参加这个拯救不幸的家庭主妇的志愿者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7 15:19:55

万圣节的前一天,我下榻到华盛顿波多马克河河畔的一家旅馆里,旅馆有极大的院子,白色的房子是殖民地时代古色古香的建筑,家具也全部都是殖民时代的典雅形式,让人感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每天晚上7点,旅馆摇铃提醒人们吃饭的时候到了,所有的客人一起下楼去吃晚饭。旅馆的老板娘待人很热情,每次都和大家一起边吃饭边聊天,很是亲切。
  和我们一起吃饭的还有一位长年住在旅馆里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一个人住一个房间,每天下午会到院子里去散步,总有一位侍者悄悄地跟在身后。这位老太太对人和善,但对我们的谈话她是插不上嘴的,只能对大家报以微笑。每次吃完了,她都会谢谢大家,先行离去,因为她是老太太,大家照例都会站起来送她,以示礼貌,老板娘一定会陪她走回房间。
  我们几位同事对这位老太太很感兴趣,我们知道长期住旅馆是相当昂贵的,而这位老太太又不像是有钱人,她一点架子都没有,对大家特别客气,每次侍者给她加菜,她一定左谢右谢。有一天晚上,大概11点半左右,我们被旅馆里的嘈杂人声弄醒,原来老太太不见了,很多人四处在找她,大家都认为老太太一定梦游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时候外面下起了小雨,十几位房客冒着雨把院子里都找遍了,后来又分头开车出去找,最后终于在很远的公路上把糊涂老太太找了回来。
  老板娘看到老太太平安归来,如释重负。老太太仍然笑眯眯地不断感谢大家,她看到了被雨水打湿的老板娘,心疼地对她说:“真要谢谢你,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你根本不认识我,却对我这样好,让我住在这里,从来不向我要房租,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安身。”老板娘听了这番话,几乎昏倒过去,后来索性跑到隔壁房间去放声大哭。
  这一哭把我们大家都给弄蒙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二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老板娘来找我们,一方面感谢我们,一方面解释昨天晚上的事。原来老太太是老板娘的生身母亲,只是她得了老年痴呆症,忘了这个女儿,一直以为老板娘是陌生的好心人,因此对老板娘心存感激;她老是笑眯眯地,也是因为她认为她真有福气,晚年有胜似亲人的陌生人供给她吃住,使她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作为亲生女儿的老板娘,听了母亲那番话,心里却说不出有多难过。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有机会光顾那家旅馆的时候,没忘了向老板娘询问她的老母亲,老板娘告诉我,她母亲已经在三年前过世了,在过世之前,母亲一直快快活活的,因为她以为大家都是陌生人,陌生人对她那么好,当然心情一直很好,她无疾而终,在睡梦中过世。
  老板娘说,她母亲直到临终也没能认出她来,这是她感到万分遗憾的。她从媒体上得知在美国,像她母亲这样患有痴呆症的老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认识自己亲生的儿女、不认识相伴一生的老伴、不认识周围的亲人,经常一走出去就忘了回家的路,他们多么需要“陌生人”的帮助和照顾。
  自从母亲去世以后,老板娘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决定将余生专门奉献给陌生人,做一个好的义工,因为她知道这样做,会使很多人快乐。
  于是她每周去一家老人院,带上一大包旅馆厨房当天烤出来的蛋糕和饼干,老人们看到她来都非常欢迎。
  老板娘说,其实这些老人并不需要她带去的食品,老人院里什么都有,他们需要的是陌生人的关心,知道有人还想着他们就够了,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什么呢?
页: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