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2:26
“蹦极”吸引人的原因在哪里?惊险?刺激?测试胆量?
我想它是满足了人对高空的想像和体验。说真的,我们哪有机会体验高空———除了意外。
快中午了,阳光明亮。有个建筑工地的民工,从六层楼高的脚手架上掉了下来。落地后,他在一片惊呼声中翻身坐起,眨眨眼,转转头,又站起来,迈开了步,他感觉饿,想去吃饭……
这时工友们围了上来。打量,察看,哪儿疼?哪儿不对劲?担架来了,120 也来了,快上医院查查……在切切关怀和声声质疑中,他才回过神来,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抬头看了看云中的脚手架,他忽然浑身瘫软。
医院全面检查。医生说除了一些软组织损伤外,没什么大事。可是这个年轻人却一直站不起来,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
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和他的父母坚持为他到处检查,求医问药。可医生实在查不出病来啊,为此他们还和医生发生了争执。
幸好有心理医生为他找到了病根,是出于高空体验带来的恐惧所致。这样,两年后的某一天,就像当初突然瘫软一样,他突然站了起来。
数年前的一次聚会当中,注意到一个女孩,不算漂亮,让人记得她是因为她的活泼开朗。还有个特殊细节是,她刚刚参加完高考,大概为了算高考的卦吧,她母亲说:她命很大的,小时候从六楼阳台掉下来,毫发无损。
当时在场的人都啧啧称奇。谁料想前不久消息传来,说女孩因恋爱受挫而自杀。我立即想到,她是不是跳楼?果然是的,而且,还是六楼。
难以责怪女孩母亲动不动提起高空,就像难以责怪工友对坠地民工的关切。我们没去过高空游走的人,无法料想高空的暗示竟是如此险恶,它对民工的暗示是受伤的恐惧,而对女孩的暗示近乎残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2:37
这一带的景色在全国出了名,尤其到了我们村,满地乱跑的猴子会让你喜不自禁。我就是这“猴乡”里的一个摄影师,靠着照相机发了笔小小的猴财。
这天,来了拨西装革履的人,一看就很有脸面。他们要在我这儿集体留个影。
我给他们每人准备一把椅子,当然少不了每人一只猴子,姿势由他们选。“西装”们先是让猴子站在肩上,但很快否定了;然后又有人把猴子抱在怀里,也遭到一致反对……不过时间不长,他们就达成了共识。
我按下快门,照片从相机上端吐了出来。“西装”们拿过照片欣赏,他们看到几个很有脸面的人,端坐在椅子上,前面匍匐着一排战战兢兢的猴子……
“西装”们很满意,昂首阔步走了。
不多久,又来了一拨人,抽着劣质纸烟,挽着皱巴巴的裤腿,一看就是群外地民工。
他们围着猴子转了半天,终于决定“集资”留一张影。
同样,我给他们每人一把椅子和一只猴子,姿势由他们定。他们和“西装”们差不多,或让猴子站在肩上,或把猴子抱在怀里,但都觉得别扭……终于,他们找到了最完美的姿势。
我把照片递给他们,他们争抢着,笑得前仰后合———照片上,几只猴子神气地端坐在椅子上,前面,蹲着一排怯生生的民工……
老远,我还听到他们开心的笑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2:48
有一位富翁富得流油,钱多得用不完,可总是感觉不快乐。他每天乘车回家都要经过一个垃圾场,垃圾场里总有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的人在拾垃圾。有一天,富翁无意中发现拾垃圾的几个人总是那么高兴,似乎总有许多可笑的事能逗得他们哈哈大笑。富翁十分嫉妒,认为自己虽然有钱,却还没有几个拾垃圾的过得愉快。无聊之极的富翁终于想出了一条诡计。
一天,富翁把那几个拾垃圾的人喊过来说:“我需要你们每天给我修剪院子里的草坪。管吃管住,每个月还能领到薪水。”那几个人听了,十分高兴地接下了这份工作。从此,他们不用风餐露宿,而且修剪草坪的活计对他们来说简直太轻松愉快了。他们每天仍是快乐无比地完成了手中的活,把草坪也修得整整齐齐。谁知,两个月后,富翁把他们找来说:“由于生意不景气,要节省开支,准备把薪水扣除一半。那几个人于是开始在背地里牢骚满腹,草坪修剪得也不如以前认真了。又过了一个月,富翁把剩下的薪水又扣除大半,几个工人每月只能领到可怜的几个钱。工人们更加不满了,干活时骂骂咧咧,可是又没有人再愿意去过以前那种食不果腹的生活。
没过几天,富翁在几个工人中间选了一个平日里又懒又蠢的人作为他们的管理员,并给他加了薪,而且不用干活。这一举动简直把其他的几个人给气炸了,整日怨气冲天,却又无可奈何。慢慢地,就有些人开始讨好管理员,希望能为自己加一点薪水或分到比较轻松的活计。于是,阿谀奉承者有之,偷奸耍滑者有之,暗箭伤人者有之,一时间个个八面玲珑,往日融洽的气氛不仅荡然无存,而且相互猜疑、妒忌的不良情绪正滋生蔓延。
终于有一天,富翁把他们几个人全部解雇,让他们又返回了垃圾场。
现在,富翁每日驱车从垃圾场经过,再也看不到以前他们高兴的场面,偶尔还能看见他们为争抢垃圾而打架。看到这一切,富翁似乎感到舒服了许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3:00
一个印度动物园主带着他的家人和动物,搭乘一艘日本货船移居加拿大,不幸海上遇险,货船沉没,最后只剩下两个幸存者,一个是园主的16岁的儿子帕特尔,另一个是一只名叫帕克的孟加拉虎,人虎共处于一只小救生艇,在无边的大海上漂流了227天。
这的确是一个奇特的故事。海上生存已是难事,况且还要对付那头老虎。然而,恰恰是这头老虎,成了让帕特尔活下来的救星。
失事之初,帕克的确是帕特尔面临的头等难题。一开始船上剩有四只动物,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又吃了鬣狗,下一个该轮到帕特尔了。因此,他一心盘算如何杀死老虎。但帕克在饱食之后的表现使他改变了主意。它专注地看着他,发出哼哼声。作为动物园主的儿子耳濡目染的经验使他理解了这种友好的表示,做出了驯服它的决定。驯虎的关键是保证其饮食,这使他有大量事情要做,忙于钓鱼、捕杀海龟、使用海水淡化器等。忙碌使他免于精神崩溃。如果没有帕克,他将独自面对绝望,那是比老虎更可怕的敌人。
可是,不要以为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兽相爱的浪漫童话,结束的场景无情地粉碎了这个错觉。船终于漂到了大陆,帕克跃到岸上,径直走向丛林,没有看帕特尔一眼。它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丛林。然后,向前走去,永远从帕特尔的生活中消失了。其实,帕克始终是一头猛兽,最后仍如此,产生错觉的是我们,还有帕特尔。他哭了,无法理解在经历了漫长的共患难之后,帕克怎么能如此无所谓地离他而去。
故事到此已经结束,但更大的意外在后面。日本人来调查货船失事经过,帕特尔给了另一个版本:沉船之后,幸存者是四个人,除他之外,还有他母亲、一个厨师、一个水手,并没有动物。饥饿驱使厨师杀食了水手和他母亲,既然只有他活下来了,显然他又杀食了厨师。那么,看来动物的故事是他编造出来以掩盖可怕的真相的,其实鬣狗是厨师,斑马是水手,猩猩是他母亲,而老虎就是他自己。
哪一个版本是真的?帕特尔问调查员:“哪一个故事更好?”调查员答:“有动物的故事更好。”帕特尔说:“谢谢。和上帝的意见一致。”这让我不禁想起讲述这个故事的印度老人曾说:“我有一个故事,它能让你相信上帝。”听完了故事,我们相信上帝了吗?在极端残酷的生存斗争中,人成了赤裸裸的动物。可是,上帝不喜欢这样,他把人性的故事给了我们。我们需要这个故事,当然不只是为了掩饰我们的兽性,更是为了对我们的人性怀有信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3:13
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镇子,小到在地图上很难见到它可怜的痕迹。外面的人往往将它忽略了,以至于有些人认为它并不存在。
就在这个无名的小镇上,却生活着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老人。
老人已经很老,他的重孙子都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冬天天冷的时候,老人倚在墙上晒太阳的样子,使人想起一根毫无生气的朽得掉渣的树根。
老人很丑,年轻时就是一脸的麻子,不知什么原因又失去一只眼睛,到了老时,一脸皱纹加上满面的沧桑,可以说从形象上丝毫无任何魅力可言。
但小镇上所有的人,不管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是老实巴交的汉子,还是街头胡闹的浪荡子,都对他毕恭毕敬。就连他在墙角眯着眼打盹,人们也要放轻了脚步,对他郑重地行注目礼。
就是这么一个行将就木、外貌丑陋的老人,又凭什么享有神一样的尊严呢?
据说他得益于一个充满神奇的匣子。他那个外表看去普通的匣子,为他赢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
关于那个神奇的匣子,有很多的传说。
据说那个匣子是老人的爷爷从皇宫里偷来的。老人的爷爷有妙手神偷的绝技,飞檐走壁,出入戒备森严的皇宫如入无人之境。且说那日潜入皇宫之中,满眼奇珍异宝引起了他的兴趣,他翻箱倒柜,从一极隐秘、极安全的地方发现了这只匣子,作为小偷祖师爷的他知道匣子非同小可,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无疑,便迅速收入怀中,飞身而去。
第二日,许多大内高手便倾巢而出……
至于,匣子里面到底藏的是什么无价之宝,除了老人的爷爷,其他所有的人都未见过。老人的爷爷曾留有严训,任何人不得打开它偷看。
那时的他还小,为了能从爷爷的口中套一点秘密出来,用尽了捧哄、哭闹等诸般手段,他的爷爷才对他捋须神秘地说:“无价之宝啊!”
到国民党时期,有一市长得知此事,便劝其将宝物交出,除了重金相酬之外,还可有县长的宝座可坐。
此时的宝匣已经传到老人的父亲,他谨遵祖训,婉言谢绝后远走他乡,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光阴如箭,弹指间过去了许多年。关于神匣的故事似乎到此该结束了。
然而,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平地里又起风雪。
先是老人隐姓埋名的小镇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什么也不干,只打听老人的事情。随后便神秘地失踪了。
没过多长时间,便来了几个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要来此地投资办厂,从此小镇上的所有人都将受惠,这可乐坏了小镇人。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也要见见老人匣中之物。
县里、镇里的领导都来做老人的工作,希望他为小镇做出贡献。
死说活说,老人就不允。说那是爷爷传下之物,绝不准看。
领导们无奈而去。
第二天老人大清早刚推开门,立时吓了一大跳,门外围着全镇的男女老少,口口声声哀求他,希望他将宝匣拿出来,让外国人看上一眼,也就成全了全镇人的好事。
老人无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自己在爷爷面前发过誓,要永远地将宝匣传下去,除非自己死了。既然他关系到了全镇的人,那就让外国人明天早上来看吧。至于里面到底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第二天大清早,县、镇领导陪着几位外国人鱼贯而入,后面是新闻媒体的记者和全镇的乡亲们。
老人的房门开着,进去一看,众人都惊呆了:老人已安详地死去。
老人自己穿戴很整齐,苍老的麻脸上一片安详。双手定定地抱住放在胸口上的那只宝匣。
县长打开那只充满传奇色彩的宝匣,展开里面的一卷素绢,只见上书:
王者之业,
惟倚自信。
自信,是构筑一切的基石,也只有充满坚定自信的人,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被皇家当成比珠宝还要珍贵的东西,也只有它了。正是因为它,那个很普通的人才坐在龙椅之上,被万民口称“万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3:24
如果你必须与人打架,你会选择一位正常人,还是一位空手道的冠军?相信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正常人。因为大家很清楚,空手道是专家,他们的门路与招数都有名堂方能成为冠军,而且与选手对战的经验更是丰富。
在美国有一则新闻报道:在高速公路上有两台车辆因为些微的擦撞,两位驾驶员一言不和,就在道路边打起来,这两位驾驶员,一个是普通正常人,另一位则是知名的空手道冠军。交手不到数分钟,结果出来了。这样的结果隔天登上了美国头版新闻。
打架的结果是空手道冠军输了。报社的记者在标题上注记了空手道冠军输的原因:“空手道冠军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打头部,腰部以下也不打。”可是普通的人没有学过,因此,没有受到制度与规定的束缚,直直的一拳就击在空手道冠军的鼻梁上,让冠军就此倒地不起!
这则有趣的故事,让人想起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想想看,当我们第一天上班时,没有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我们有旺盛的想像力,然而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的年资越来越增加,我们工作所学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但我们的想像力却如青春流逝般很难再恢复。也许,我们已让专业知识及一些固有的模式主宰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已渐渐失去了突破与改变的勇气。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3:39
朱老板是有名的火暴脾气,职员犯一点小错,账簿上差几毛钱,他都能花上两个小时训话。所以员工在背后都不称他朱老板,只要一龇牙,说“神经!”大家就心领神会了。
但是今天没人敢说“神经”了,反倒每个人自己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更没有人敢龇牙,只是暗暗在心里,对着自己龇牙。
因为———出了大错。
虽然只是小李粗心造成,但每个人都想“天花板不翻才怪”,也就个个噤若寒蝉。
果然,小李被叫进去,大家的呼吸全停止了。
眼看火山就要爆发,现在是风雨前的平静。
过了十几分钟,小李居然好端端地出来了,回到座位上翻抽屉。
“小李卷铺盖了!”大家心想。
小李没卷铺盖,是找旧资料核对,苍白着脸,埋头猛算。
偶尔朱老板也会出来看看,居然不但没冒火,脚步还比平常缓和,甚至拍拍小李的肩膀呢!
错误改正,在朱老板亲自打电话道歉之后,失去的客户居然挽回了。
年终聚餐,朱老板把鸡头夹进自己盘里,起身致词:
“你们一定奇怪,平常一点小事,我就冒火,而小李出了那么大的错,我却出奇地平静。道理很简单,小事冒火,是为了教你们随时警惕,免得出大错。至于真出了大纰漏,你们自己已经自责得要死了,又何必我再多说?”朱老板举杯,“出大错,我们全受了伤。哪里有受伤的人打受伤的人呢?最重要的,是镇定下来,彼此帮助、克服困难。”
平时,要“小题大做”,以收警惕之效。战时,要“大题小做”,以安定人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3:52
离开喧嚣的城市,回农村老家过年。独自坐在吊脚小阁楼里,重温秉烛读书的旧梦。
残月被彤云笼罩,昏黑中透出许多静谧。北风在窗外的荆竹林里低吟,雪花簌簌地落在小楼外的梅树上,偶尔有雪压翠竹的爆裂声。火盆里的橡木炭火发出浓郁的香味,把严寒挡在屋外;摇曳的烛光洒在外祖父留给我的线装古书上。读过数遍的《聊斋志异》仍然和第一次一样吸引着我。和儿时千遍万遍扭住奶奶要她给我讲“野人婆”的故事一样,总不会厌倦。明知不会有多情的狐仙来伴我,仍迷恋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希望遇见善良的异类。此时,身边只有一只顽皮可爱的花猫。它上蹿下跳,不断抓我的书,轻轻咬我的手,我偶尔也摸一摸它的皮毛,示意它安静。后来,我被书迷住,不再理它,它便咪咪地叫了几声,发泄对我的不满,然后依偎着我脚,傍着炭火梦见周公而去。
烛光在字里行间静静地流,不知时光过了多久。
突然,窗外发出一阵奇异的声响,好像有人重重地敲击窗户纸,在这更深人静的山村风雪夜,有谁夤夜造访呢?若有风雪夜归人,只应推开映雪的柴门,不会拍打小轩窗。真有狐狸精找上门了吗?此刻,我畏缩了。可笑,我不是好龙的叶公吗?窗外的动静越来越大,同时发出“扑扑”的怪声。连入睡的花猫都被惊醒。它弓腰,竖耳,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注视着那声源,俨然我的保护神。正在惊异与狐疑时,一只八哥穿破花窗的白纸,闯进屋里。它在屋里飞了几圈,便落在书架上。惊魂甫定,却见花猫发出“虎虎”的低沉的怒吼,并在寻找爬上书架的路径。我剖见花猫的狼子野心,便想把这只惊惶的八哥捉下来,放它逃离这要命的地方。八哥出于本能,绝不相信人能有什么善心。为了逃命,飞下书架,降落在松木楼板上。还没看见其落脚点就听见一声惨叫,八哥已然落入猫口。我发出“咄咄”之声,威胁花猫,令其莫作恶。我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类的话对于肉食者来说是白费口水,便追赶它,希图迫使它放下无辜的小鸟。花猫绝不肯放弃上帝送给它的礼物,叼着小鸟钻进书架脚下。又听得一声惨叫,啊!猫已经“换口”了。所谓换口就是说,猫在当初为了捕获猎物,随便咬住一个地方,不让其逃命。拖到安全处,便咬住小鸟的喉管,使喉管破裂或窒息而死。没换口时,救出小鸟,它不过受一点伤,现在即使救出小鸟,那可怜的生灵已绝无生理了。我害怕听见残忍的花猫咀嚼小鸟骨头发出令人心悸的声音,立即打开房门,将花猫赶出去。我发誓:一辈子都不再理那在我面前媚态十足,在小鸟面前异常凶残的花猫了。转念一想:其实,我充当了猫的帮凶。蜡烛的光明,炭火的温暖作为陷阱,诱惑了黑暗与寒冷中的小鸟。
夜,仍然那么深,那么黑;雪,仍然静静地飘。夜幕掩盖下,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可以发生,什么都会发生,什么都能够发生,什么都在发生,什么都发生了,然后,似乎什么都没发生。
第二天,我把这个悲惨的血淋淋的故事讲给人们听,大家都为猫得了上帝恩赐的美餐而高兴,羡慕之情溢于词表,没有一个人同情葬身猫腹的小鸟。弱者的鲜血与生命值什么?!我在自责与愧悔时又受到人们的嘲笑,这时,我的心才真正悲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4:04
从前,在青葱的山林里居住着一位隐士,他心地纯洁,品性高尚。地上的走兽,空中的飞鸟,都成群结队来和他作伴,与他交谈。它们喜欢围坐在他身边,听他讲话,往往到深夜才散去。临别前,隐士还要祝福它们,然后看着它们飞向空中,走进丛林。
有一天晚上,隐士正在谈论着爱,一只豹抬起头问道:“你在给我们说爱,那告诉我们,你的爱侣在哪儿呢?"
隐士答道:“我没有爱侣。”
在场的鸟兽们马上惊呼起来,接着交头接耳:“他对我们大谈友爱,而自己却一无所知。”结果,它们一个个怀着鄙夷的心情,悄悄地走开了。
当夜,隐士躺在草垫上辗转反侧,双手捶胸,痛哭不已。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4:17
老牧师唐纳先生对神学家很不以为然。一天,唐纳和助手应邀出席神学院的年会,席间各位学者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会后,院长问唐纳觉得学者们的讲演如何。唐纳先生说,“他们的话句句都是智慧的珍珠。”院长听了十分开心。
回家的路上,助手忍不住问唐纳先生,“您总说那些学者教条刻板,怎么今天竟恭维起他们来了?"
“我说的是事实,并没恭维他们,”老牧师回答,“他们的话都是金玉良言,流光溢彩如珍珠。但他们所研究的智慧,在荒漠中不能为人解饥渴,在困苦时不能助人一臂之力,在泥土里不能生根发芽。不是珍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