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0:18

兄弟俩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是父亲并不感到欣慰,因为家庭不那么富裕,兄弟俩时常为一些小利益产生龃龉,一旦到分家产那天,还真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争执。
   有一天,父亲病了,躺在床上发呆。这时,老大过来问安。父亲说:“叫你弟弟来,我有话说。”
   老二到了。父亲坐起身来,说:“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病如何来的,难受得很。”兄弟俩劝父亲别担心,父亲摇摇头:“其实这病我也不担心,因为我自己能应付过去;但,如果你们将来反目,那就是我们家庭的‘病’了,谁都难应付。”兄弟俩很惭愧。
   父亲下床,指着院子里的几只鸡说:“看看它们,蹲在那里相安无事,这不是很好吗?”然后父亲到屋子里端出了一盆谷子,悄悄走到屋后,将大部分谷撒在地上,仅留了几粒回到院子里,扔向那些鸡。鸡们看见来了谷子,腾地跳起身,一起上前争夺,翅膀挥舞,嘎嘎乱叫,原本清静的世界,因为这几粒谷子而“硝烟弥漫”。
   兄弟俩笑了,他们明白父亲的意思。父亲又说:“你们都看见了,更多的谷子在屋后……”
   其实,人生中的许多麻烦,又何尝不是因为上帝在我们眼前撒了几粒谷子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0:35

有三个著名演员应邀到一个剧场同台演出。他们向剧场经理提出同样一个要求,即在海报上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否则,他们将退出演出。
   三名演员同台献艺的消息早已传出,总不可能改为个人专场演出。何况这几位演员都是走红明星,得罪哪一个都对剧场经营不利,这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不过,剧场经理略经思索之后就满口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到演出那天,三位演员到剧场一看,海报不是一般的纸面形式,而是一个不断转动的大灯笼,三个演员的名字都写在灯笼上,三个名字转圈出现,谁都可以说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于是三位演员皆大欢喜地参加了演出。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由此推想:当我们碰到难题,如果用静态思维不能解决时,那就改用动态思维试试。
   上例剧场经理就在于运用了“动态思维”,这一动,不仅动出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动出了创造性的智慧,所以人的思维应具有辩证性,不应该拘于一端,当一方受阻,应改向他方出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0:47

已经是冬天的第九场雪,从9月底就开始飘飞的雪,如今仍然没有停息。过去,只在山里飞飞落落,从一个山头掠向另一个山头,如今,它已飞遍整个世界。
   雪使那些羊们忽然没有了绿草。也断了狼的许多念头,作为草原食物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狼回到原来的位置。从众多的食物来源中涌现出来的羊,只能成为狼此刻的衣食父母。
   雪是致命的,绵绵不断的雪,增加了羊的绝望。
   在雪地里,人会患上雪盲,可能丧失理智。在第九场雪到来时,羊们都患上了雪癔。这是羊的一种精神病变,它们不再进食,目光散淡,咩声刚一出嘴,便被风驱散。更主要的是,羊群显得六神无主,或站或卧,一种不祥而恐惧的气氛,牢牢地笼罩着这群羊。
   牧人们更是束手无策,请来的兽医根本搞不懂是怎么回事。面对着精饲料,羊们漠然无视,牧人只有祈祷苍天,让安拉保佑他们的羊群。
   陷入白色恐怖中的羊们,实际上陷入了一种无我无物的大境界,现在一切都停止了,没有愿望,也没有欲求,一副随遇而安,任人宰割的样子,羊能活到这份儿上,也算大智慧了。
   狼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关于狼和羊的故事,千百年来,流传的只有一种版本:就是狼如何凶狠,如何狡诈,羊又是如何善良,如何柔弱,如何不堪一击。
   在狼和羊的所有交往中,羊显然是以受屠戮的面目出现的,从来没有听说哪一只羊打败过一匹狼,羊头上的两只犄角,从来没有吓退过一匹狼的进攻。只听过虎口脱险,谁听过狼口逃生?
   羊的存在,为狼提供了一次次证明机会:狼的野性,因为羊的存在,而越发生机勃勃。
   天极黑,伸手不见五指,只有狼眼闪烁如寒星。峡谷之风掠过,羊的柔弱不能引起狼的怜悯,而是更加激起狼的兽性。狼扑进羊群,有血的甜味弥漫开来,有皮肉撕裂的钝响此起彼伏。
   这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羊群忽然开始骚乱,仿佛大梦猛醒,或者被点的穴道突然解开,羊群左奔右突,犄角锋利无比,在狼的面前呼呼划着弧线……
   这时,牧羊人的猎枪恰到好处地轰响,狼用利齿咬着那些挣扎的肥羊,落荒而逃。
   这是草原上最常见的狼对羊的突袭,令牧人大惑不解的是,经过狼的扑杀,羊的雪癔忽然不治而愈。清点羊群,少了五、六只肥羊,小小的牺牲,却换来了羊群的健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0:58

乌鸦和喜鹊各占一个山头作为领地,乌鸦的山头长满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远远望去,是一座十分美丽的大花园。喜鹊的山头长着各种树木,绿树成荫,十分壮观。乌鸦时常望着对面的山想:还是喜鹊的山头好,自己的山头全是乱七八糟的草,没有一棵成材的东西。喜鹊望着对面的山头想:还是乌鸦的山头好,我这山头全是硬梆梆的大树,一点也不温馨。
   乌鸦提出要同喜鹊换领地,这个想法正中喜鹊下怀,它们一拍即合,便交换了领地。
   乌鸦飞到喜鹊的领地,一开始感到很新鲜,但不久便发现了新领地的不足,此地没花没草,太单调了。乌鸦很快就后悔了。喜鹊飞到乌鸦的领地后,一开始感到很满意,但不久发现没有高大的树木栖身,难受极了。它也后悔了。
   为了不让对方发现自己后悔,它们白天装着快乐的样子,晚上却彻夜难眠,痛苦不堪。时间长了,它们都知道了相互的真实处境,但谁也不点破。
   于是痛苦便伴随了它们一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1:09

猴子发现老虎向山上走去,心想,山上一定有鲜美的桃林,否则,老虎就不会离开家园,不辞辛苦地向山上爬的。
   猴子抄近路,飞一般地抢在老虎的前面。翻过一座山后,果然有一片桃林出现在眼前。猴子怕老虎跟上来与它争吃桃子,赶快爬到树上,抓着树枝把桃子全摇落下来,然后转移到草丛中。
   猴子躲藏在一旁的大树后面偷偷观察着老虎的行动。而老虎从这里经过时仍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猴子的心中又暗暗嘀咕起来:前面一定有更美好的桃林,要不,老虎还会继续前行么?
   猴子又抄近路,飞一般地抢在老虎前面,果然,又一片更大更好的桃林出现在它的眼前。它赶快摇落了树上的桃子,藏在草丛中……
   老虎仍然一步一步地走着自己的路。在一座四周极开阔的山头上,老虎停了下来。它四下张望,山上山下所有的动物的活动情况都尽收眼底。它选准了自己要猎取的目标、角度、时机,一股风暴般地扑了下去……
   这时,躲在不远处偷看的猴子才明白:原来老虎所要寻找的并不是桃子。因此,猴子赶快顺着原路向回跑,可是,那藏在草丛中的一堆堆桃子已被蚂蚁、虫子糟蹋得不成样子,有的已被别的动物搬走了,有的已被雨水腐烂了。
   在生活中、追求中,实在不该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竞争中,反而使自己失去一些原本可能得到的成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1:25

一个在国外的朋友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说附件里有一个送给我的小礼物。打开附件,黑魃魃的背景上浮现出大卫·科波菲尔的脸,神秘的眼睛,诡异的笑容。旁边字幕徐徐变幻,好像大卫那催眠的声音———稍后,我将带领你进入魔法世界。———你将成为魔法世界的见证人。———你只是魔法的一部分。———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你将看到,我可以通过电脑深入你的思想。
   然后,出现了六张扑克牌,都是不同花色的J到K,每张都不一样。
   然后———你在心里默想其中的一张。不要用鼠标点中它,只是在心里默想。(我选了红桃Q)———看着我的眼睛,默想你的卡片。(我根本不相信,就真的挑衅般的看着他的眼睛,心想:就算你有什么厉害的软件,我不在键盘上做任何动作,你怎么可能知道我选中了哪一张?但是看着他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还有那充满自信和诡异的笑容,我心里开始动摇……)———我不认识你,我也看不见你,但是我可以知道你的思想。(真的吗?)———默想你的卡片,然后击空格键。
   轻轻一击空格键,画面哗地一变,原来的六张牌不见了,然后出现了一行字:看!我取走了你的卡片!
   我急忙去看,天哪!扑克牌只剩下五张,红桃Q不见了!真的不见了!!
   大吃一惊的我,马上再来一遍,这次选了黑桃K,几个步骤下来,黑桃K又不见了!
   大卫真的通过电脑,拿走了我想的牌?怎么可能?我只是默想,没有作任何表示,怎么可能会有这种结果?难道真的有魔法?!
   百思不得其解,发了邮件问那个朋友。他说:“这是个诡计,我已经知道了。你再想想。”
   我想了半天,不得要领,自惭拥有的是:“文科头脑”,于是转发给了另一个朋友,他是个当年的理科高材生。过了一会打电话问他,他说应该是个概率的问题,他正在进行分析。我一听就知道他也是一头雾水,便再去追问那个大洋彼岸的始作俑者。
   对方终于回答了我。他的回答令我再次失声惊呼:竟然是这样简单!
   原来,第二次出现的牌,完全是另外一组,虽然看上去和第一次的很相似———都是J到K,但花色不一样,也就是说,第一次出现的六张牌,第二次都不会再出现。不论你选哪一张牌,结果都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会上当呢?因为我们死死地注意其中的一张牌,你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这一张上面,当然就只看到“它”“没有了”。什么“默想”,什么“看着我的眼睛”,都是烟雾和花招。实质就是这么简单。
   我还是惊叹。不是惊叹这种游戏的有趣,而是惊叹它对人的普遍心理的洞察和利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许多人难道不是这样吗?总是选定了人生某一项内容,作为自己的一张牌,重视它,在乎它,死死地盯着它,有它在就觉得人生有希望有光明有分量有温暖,如若是在某一时刻,发现它不翼而飞,人生就彻底崩溃,信念坍塌,日月无光……根本不知道其他几张牌是否还在,是否有变化,忘了———人生,从来就不是只有一张牌。
   所谓的“应有尽有”、“完满无缺”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所缺少的东西之所以显得那么重要,有时候是因为我们过分期盼,过分重视它了。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在乎我们没有的东西呢?为什么要如此执著?甚至要拿一生来和它死耗呢?
   就算拿走了你的那张牌,不是还有其他的五张吗?即使它们的图案和你最初的希望不一样,难道不也可能是悦目的吗?接受并且欣赏命运发给我们的牌,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乐趣呢。所谓的惊喜,所谓的奇迹,都不是死死等来苦苦盼来的,而是预料之外,在某个神奇时刻突然降临的。
   我喜欢这个游戏,大卫的诡计让我明白了:有时候,用力看其实就是盲,执著于聪明就是蠢。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1:37

苏丹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于是,一觉醒来,他召来智者为他解梦。
   智者说:“陛下,你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你就会失去一个亲人。”
   苏丹大怒:“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胡言乱语,给我滚出去!”
   苏丹另外找来一位智者,向他述说自己的梦。智者听完说:“高贵的陛下,你真幸福呀,这是一个吉祥的梦,意味着你比你的亲人更长寿。”
   苏丹听完后,命人奖赏这位智者100个金币。
   这位智者走出宫殿时,一位侍者走过来对他说:“真是不可想像,其实你同第一位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你会得到奖赏?”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很简单,一切都是由表达方式决定的。”
   在很多情况下,幸福与不幸,战争与和平都系于一句话。在任何时候都要讲真话,但讲话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时,表达不当也会引起严重的问题。
   真理就像一块宝石,如果拿起来扔在别人脸上,就会造成伤害。但是,如果加上精美的包装,诚心诚意地奉上,对方必定会欣然接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1:51

一只蚂蚁爬上了办公桌,急匆匆地向前奔走。
   它黑黑的,小小的,奔走在偌大的办公桌上,愈发地显得单薄和纤小。我不知道它从什么地方来,要奔赴到什么地方去。我所清楚的是,这只蚂蚁一定在匆忙之中走错了方向,毕竟,我这里除了一桌子的寂寞,什么也没有。我把手放在它奔走的前方,待它爬进我的掌心后,轻轻地把它送归到地板上。
   ———我不想让它在迷途中走得太远。
   然而,没多久,它又从桌子的另一角出现了,依旧是一样的匆忙。我笑了,重新把它送归到地板上,心想,如果再找不对路,它一天的时光可能就要荒废了。不料,我刚刚把它放在地板上,它顺势一扭身,竟然不屈不挠地从远处的另一条桌腿攀了上来。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错了。人总是习惯以自己的思维揣度其他的生命,凭个人喜好设定目标,不愿多走弯路。其实呢,也许,蚂蚁所享受的,只是奔走的快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2:04

电影《上帝也疯狂》记录的是发生在非洲卡拉哈里地区的一个故事。
   这是个似沙漠又非沙漠的地区,在荒僻处,生活着一大家黑人。虽然与现代文明隔绝,然而他们的日子却自足而又快乐。
   一天,主人公基从外边打猎归来,捡到了一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子。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怪物”,它质地坚硬,太阳下闪闪发光,放在嘴边还能吹出好听的声音,他们坚信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一件不同凡响的礼物。开始时,大人们互相传递,爱不释手,谁都想让瓶子在自己的手里多停留一会儿。后来便是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它而打架———生活,因为这样一个突然降临的瓶子而不再宁静了。
   往昔平静而祥和的家,因为这个瓶子,开始变得不再和睦。于是,基决定带上这个邪恶的东西,走到天边,把它归还给上帝……
   也许基根本走不到天边,也许他最终见不到上帝。但是,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份舍弃,让我们发现这一刻的世界,比前一刻的世界更美,更富有人情味,也许,这已经就够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4-15 07:42:15

那天,看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被采访的主人公是我国著名的电台播音员雅坤。当那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雅坤老师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再次撞击我的耳鼓,“观众朋友,八点半到了,欢迎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综合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20年前,由于我还是一个刚满十岁的少年,那时电视还不普及,所以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曾陪伴我度过寂寞的童年,雅坤老师的声音也成为我最熟悉的“朋友”。在我的想像里,雅坤老师的形象既模糊又清晰,模糊的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她,清晰的是我把自认为最美丽的女性形象都加在了雅坤老师身上。然而,20年后,当我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雅坤老师的时候,我在惊喜之余仍有一丝失望,毕竟真实的她和我想像中的她存在一定的差距。也难怪雅坤老师自己说,她最不愿意面对电视的镜头,她最愿意面对的还是话筒,是听众而不是观众。我完全能够理解雅坤老师的心情,因为她知道,她是用自己的声音“认识”了亿万观众,观众最熟悉也最认可的还是她的声音。
  前不久,参加一次笔会,文友来自五湖四海。当大家一一自我介绍时,我和身边的文友几乎都不由自主地惊叫起来。因为,当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者真的就在眼前时,我们怎么也不会相信,能写出青春美文的作家竟是年近花甲的老人,文笔老辣的杂文高手居然是20出头的小伙子,而写出大量纯情诗歌的却是一位满头白发的大妈。我们互相善意地取笑,内心却别有一番滋味。
  是的,也许我们都有一个思维定势,都愿意把自己的想像强加在某个人或者某件事上,并且深信不疑,一旦真相大白,我们难免失落。这是想像带给我们的一份美好,也是想像带给我们的一份残酷。人们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在看景以前就赋予了太多的想像。
  至今记得一个颇有意味的故事:有一位火车司机,常年在一条铁路线上奔跑,每每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他都会看到一位身材优美的女子伫立在村边,眺望着火车,有时候还向火车挥动着一条红色的纱巾,火车司机也挥动帽子向她示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火车司机就要退休了,他终于决定要看看那位女子。当他终于站在女子身边的时候,他才知道,女子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每天当她听见火车经过的时候,都会向火车挥动纱巾……老司机的梦圆了,却也碎了。
  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在你拥有的刹那,其实已经失去。如果你真的喜欢一种文字,那么就好好地品读吧;真的喜欢一种声音,那么就好好地倾听吧。
  喜欢,不一定必须靠近。
页: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