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4|回复: 77

2024年12月19日综合新闻

发表于 2024-12-23 10:32: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19日,一家新的中央企业——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首家数据科技央企。

中国数联物流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为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注册资金100亿元。公司引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数据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

据了解,公司将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核心,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提升产业运营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记者:王希、龚雯

设计:王希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2:21 | 查看全部
[align=justify]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通讯员 李清同
12月17日,一辆车身标有“兰石集团氢能大巴”字样的大型客车从兰州新区兰石集团产业园区出发,驶向兰州市区,这是兰石集团氢能大巴完成在园区内试跑之后,首次实施跨区域试跑。
经过两个小时时间,氢能大巴顺利完成从兰州新区到兰州市区的往返车程。
今年10月,兰州地区首辆氢能大巴在甘肃省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暨氢能产业合作招商大会期间惊艳亮相,吸引众多与会嘉宾的目光。会后,氢能大巴在兰石园区内进行了试运行并取得相关数据资料。
据悉,氢能大巴也是兰石集团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基地推进氢能交通的应用场景之一。与汽油、纯电和天然气为能源的汽车相比,氢能大巴搭载的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通过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用电能来驱动发动机实现长续航。能量转化率高,排放物仅为电、热和水蒸气,整个过程可实现零碳排放。
“这辆大巴车加氢量33公斤,百公里氢耗6—7公斤,续航里程300—350公里。这辆车的成功试跑组成了兰州氢能交通的重要环节,也是氢起未来的一个新起点。”兰石集团新能源事业部相关人员介绍说,氢能大巴除零污染外,车辆增配了电池箱和电池舱自动灭火系统、前碰撞预警等安全设备。经过试运行后,全新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成为兰石集团上下班的交通车,着力打造低碳交通体系。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此次兰石集团试运行氢能大巴,有效夯实新区产业的发展根基,消纳已建成的绿氢制储输加用示范项目制出的氢气,为大规模绿色氢能应用探索新路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2:31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这家全球标杆级数字化工厂,超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运用质量自动化测试技术,实现100%质量监测追溯。

在汽车行业,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力量。赛力斯目前建设了三座智慧工厂,其中,赛力斯超级工厂占地面积2700余亩,赛力斯超级工厂内拥有超过1600台智能化设备和超3000台机器人的智能配合,实现了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的100%自动化,总装车间的自动化率也远超行业水平,在行业内树立了智能制造的新标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2:42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群

12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国能e电”综合服务平台在北京上线发布。作为国家能源集团电力产业对外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专业化平台,“国能e电”也是国内首个覆盖大部分用电省区、提供全品类综合能源、产融深度结合的线上权威电力交易平台,为致力于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产业金融融合发展、繁荣能源电力生态圈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发电量及供热量均占全国的1/8的国内最大电力和热力供应商,国家能源集团持续强化模式创新和管理优化,于2020年成立专业化电力营销公司,启动“国能e电”建设,以专业化机构、数字化平台、集约化管控,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国家能源集团数据中心总经理王梅表示,“国能e电”通过数据资源应用、算法模型开发、信息技术创新,实现了电力交易决策、AI+BI深度应用、全品类综合能源线上交易,解决了很多行业痛点难点问题,是内部管理的集大成者,也是对外服务的先行开拓者,为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2:59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周团结 蔡如峰 实习生 汪颀伟
近日,由在汉国企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南昌市北二环一期隆兴大桥首节段钢梁架设完成。
项目团队科学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编制吊装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为钢箱梁的成功吊装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据了解,在吊装作业前,项目部严格执行吊机的试吊和验收程序,对所有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提前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技术管理人员现场指挥协调,密切监控每个环节,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精准有序。

截至目前,项目573根桩基已全部完成,承台完工159座,墩身完成180个,盖梁完成29座,南北两岸悬浇梁浇筑完成41节,现浇梁浇筑完成10孔,预制箱梁完成81片并已架设54片。
北二环一期隆兴大桥作为昌九高铁和城市快速路的重要连接通道,建成后,将在南昌北部地区增加一条重要的过江通道,对于强化南昌北部经开区、扬子洲、蒋巷、城东等片区之间的联系,支持和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构筑城市二环,缓解一环交通压力,完善城市骨干路网结构、构建完善的客货运体系,结合昌九客专赣江特大桥建设契机,合理利用过江通道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3:17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王强 游婷婷 刘丹婷
12月16日,冬阳微露,寒意盛浓,但在四川德页1井现场,却洋溢着别样的温暖与欢乐。为丰富基层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西南石油大学文艺轻骑兵团的40名师生走进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分公司钻井一线,为辛勤工作的员工们送来了一份“文化大餐”。

翘首以盼的钻井一线干部员工们个个既兴奋、又好奇,对这次慰问联谊活动充满了期待。
演出在《史笺舞韵》舞者们的曼妙舞姿中缓缓拉开,民乐《卜卦》,以及钻井一分公司精心编排的《奔跑》等节目依次上演,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不仅营造了欢乐的氛围,更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弦。西南石油大学的李文骐老师一首《我为祖国献石油》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唱出了石油人的心声,引发了西南石油大学师生与石油一线员工们的共情共鸣。现场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仿佛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温暖了冬日的钻井现场,也点燃了石油工人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梦想。

此次“文化进基层”活动不仅增强了钻井现场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也激发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与干劲。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老一辈石油人的奋斗精神得以传承,新一代石油人的梦想与追求被点燃。这场活动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石油精神在每一位石油人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演出结束后,西南石油大学的师生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集团公司金牌标杆队70142钻井队施工的德页1井井场,对现代化的钻机和标准化井场给予了很高评价,并希望能够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在端牢能源饭碗和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力量。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由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团委与西南石油大学团委之间一次很好的交流,到钻井一线演出还是第一次,对进一步激励钻井将士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3:37 | 查看全部
1600℃的高温
日熔化量560吨/600吨/950吨的
三座窑炉烈火熔岩
是他们没有硝烟的“战场”
原料、熔窑、锡槽、退火和冷端生产线
是他们日夜奋战的“阵地”
锋利如剑、薄如蝉翼的玻璃
是他们日复一日拼搏的“收获”……
历经千锤百炼
方能晶莹剔透
让我们一起走进浮法玻璃生产线
看看这里闪耀的“工匠精神”


耀华(秦皇岛)玻璃有限公司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环保绩效A级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在公司浮法玻璃生产线,中控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着设备运行画面、各种工艺参数。
在生产线冷端,玻璃在自动控制的辊道上有序行进,机械人准确捕捉每一片玻璃,并码放在指定位置。

负责承担玻璃生产任务的生产运行部,是一支团结协作、技术精湛、爱岗敬业的优秀团队。
在生产线投产之初,团队夜以继日攻关难点。
在一线设备旁,总能看到电气工程师康分辉与维修班长们忙碌的身影。

入厂3年的助理电气工程师王超宇,寸步不离地跟着师傅康分辉跑现场。
这个团队以现场为家,为公司颜色汽车玻璃的优质稳产提供了保障。

“操控刀轮时手要保持平稳,双臂一定要夹紧以免抖动,这样裁切出的玻璃才能均匀漂亮。”横切现场,师傅李鸣宇正在教徒弟常新源电焊技术。
他一边做示范,一边耐心讲解:“裁切是一门精细活,通常必须一气呵成,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耐心和毅力。”

600吨/日生产线投产14天,生产汽车用A绿玻璃一次成功,产品光学性能、质量指标全面达标,进入高端市场。


他们开展多岗位培训,通过岗位AB角、师带徒传帮带、代理班长、交叉轮岗等方式为青年职工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在这个团队中,一批青年职工脱颖而出,担当重任。
先后选拔18名青年职工担任代理班组长,实现全部关键工序班组长岗位A/B角;连续多年开展“师带徒”活动,已有近百名“毕业生”走向重要生产技术岗位。(李泽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3:51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国 通讯员 卢世玉 段亚辉

近日,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范建伟创新工作室”被中国中铁命名为第四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这个专门在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以施工装备、方法创新为目标的科研团队,在公司职工创新体系中发挥了显著的示范效应。

“范建伟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告诉记者,工作室成4年多来,深入贯彻“以智提质 以新赋能”的创新理念,积极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科技研发、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累计形成《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信号系统集成试验装备》《分布式室内信号系统智能试验装置》《智能道岔多机试验仪》《汇流排中间接头安装辅助装置》《综合联调智能测试工装》等创新成果20余项。

据悉,该工作室充分利用质量管理、技术比武等形式持续丰富活动载体,集合项目痛点难点及行业需求趋势,促进创新工作室在科研创新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参与编制行业标准3项,地方及企业标准11项,获批二级工法1项,获得国家级表彰荣誉共计6项,省部级奖项7项,集团公司表彰4项,集团公司及以上个人表彰12人次。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0项,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奖项国家级6项、省部级7项。

据工作室负责人范建伟介绍,工作室创新成果先后在北京、深圳、广州、沈阳、重庆、天津、四川等城市的国铁和地铁项目,共计42条线路进行了实际运用,各项成果转化率100%,其中6项成果直接转化经济效益68.7万余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4:06 | 查看全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近日,伴随“董明珠称小米空调专利侵权赔了50万”“小米回应辟谣”等词条接连冲上热搜,格力与小米的“空调之争”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记者注意到,随着跨界“新势力”的入局,存量市场下的家电行业竞争正走向新格局。业内认为,对家电业发展来说,未来专利技术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同样重要,“先行者”与“新势力”各有所长,彼此间应各取所长。

“口水战”背后,技术专利成“兵家必争之地”

12月16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一档节目里与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对话时称,小米最近因为专利侵权赔了格力50万。为此,记者向格力电器品牌人员进一步核实,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同日,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转发了今年7月@小米公司发言人的一条博文并回应此事称,“今日相关新闻,经过再次核查,信息不实。第一:小米空调没有专利侵权行为;第二:小米没有因为专利侵权赔偿50万的情况。”

早在今年7月,格力与小米就因“电风扇专利权”诉讼引发市场关注。格力电器直指小米官方旗舰店销售的一款电风扇侵犯了格力公司专利,该侵权产品的委托方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制造商为浙江的一家电器公司,该公司已向格力支付185万元。

“从空调市场的争夺来看,专利技术的作用正得到企业更大的重视。无论是格力这样有着既有优势的‘先行者’,还是小米这样的‘新势力’,如今都更加重视通过技术专利布局,为企业构建起竞争的壁垒,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产业经济观察家丁少将告诉记者。

互联网企业跨界入局,进一步加剧家电业竞争

从11年前的“十亿赌约”到如今的“口水战”,格力与小米“长跑竞赛”背后,折射出家电行业的存量市场竞争态势。在经历了快速增长期后,当前我国整体家电行业正进入以产品迭代升级为主的新周期。以空调为例,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空调市场零售额规模为1980亿元,同比-3.2%;零售量规模为5743万台,同比-2.4%。

小米等互联网企业跨界入局,进一步加剧了家电业竞争。12月16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再度发文称:“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1~11月小米空调销量同比增长53%。”随后,王化转发上述微博并透露:“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大家电工厂已经动工了,明年我们就能自研自产小米空调了。”

业内观察

“先行者”与“新势力”应各取所长

来自互联网的跨界竞争者,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当前,家电业运营越来越注重‘以用户为中心’。把用户需求作为企业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成为市场赢家。”丁少将分析认为,对家电业发展来说,未来专利技术和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同样重要,“先行者”与“新势力”各有所长,彼此间应相互借鉴与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3 10:34:22 | 查看全部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榆 通讯员 马碧辉 张德勇 王文龙
12月17日,经过一线建设者1868天的艰苦奋战,云南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小扑隧洞全隧贯通,该隧道是滇中引水工程首个全隧贯通的区段,这标志着全线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由中铁隧道局承建的小扑隧洞全长31.9千米,是滇中引水重难点工程之一,隧洞穿越了暗河、软岩变形、有毒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段,施工中面临“四大地层多不良、独头掘进距离长、多支一主组织难”等施工难题。

自隧洞开工建设以来,滇中引水建设管理局和中国中铁滇中引水总指挥部与参建单位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通过强化技术措施、狠抓安全生产和严抓环保水保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项目部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不良地质预警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以安全生产“零事故”为目标建立施工安全管控体系,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三同时”原则,全力降低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据悉,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总投资103亿元,年分配水量达到5.03亿立方米。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将通过阿斗村渡槽、小龙潭倒虹吸和何官营倒虹吸等关键设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区、峨山彝族自治县、华宁县和通海县等地,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