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5年8月27日企业热点新闻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19 | 查看全部

日前,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精心筹备与团结奋战下,中铁八局宁德核电二期项目部顺利完成了“宁核先锋号”盾构机刀盘下井。

作为宁德核电项目中唯一涉及盾构掘进任务的施工单位,项目部始终坚持精心谋划、专班推进,在前期筹备阶段即围绕设备适配性、地质适应性和施工风险控制组织开展专项研究,综合考虑了盾构始发的极硬中风化熔结凝灰岩地层及后期掘进的极软淤泥地层,针对刀盘、盾体等关键部位进行了专项设计,克服了大断面盾构在海域富水软弱地层带来的难题。

“宁核先锋号”泥水盾构机开挖直径为9.13米,盾构机总长约120米,总重量约1150吨,其刀盘采用6主梁+6副梁结构设计,整体开口率为38%,总重150吨,是所有盾构部件中重量最大、吊装风险最高的部件。面对严峻挑战,项目部统筹部署、系统谋划,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围绕设备进场、运输、吊装、拼装等环节,制定精细化实施方案与责任清单,最终实现了盾构机刀盘精准、高效、安全入井。

据了解,宁德核电项目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辖福鼎市太姥山镇,东临东海,北临晴川湾,是福建省首个开工及投产的核电站,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分两期建设。其中,项目二期5、6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近100亿度,能够满足1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静 通讯员 毛帅 何文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20 | 查看全部

长江入海口,江苏启东振华海工的30万吨级船坞内,两艘“巨无霸”悄然“长成”。8月26日,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这标志着“水上大国重器”的国产化再上新台阶。

挖泥船也叫疏浚船,常用于港口清淤、航道挖掘、填海造陆等作业。这两艘挖泥船全部实现“国轮国造”,具体由中交疏浚统筹统建和概念设计,中交天航局、广航局投资并主导设计建造,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建造总承包和开发智能疏浚系统,联合中船708所具体承担船舶设计,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负责建造,中交疏浚负责采购和研制船载装备。

两船设计长度198米,型宽38.5米,型深18米,最大挖深120米,最大舱容达35000立方米,泥舱容量亚洲第一。这意味着中国疏浚船舶装备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作为新一代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具有“智慧、高效、全能、环保”四大特性,智能作业模式涵盖“挖-运-吹”全链条,具备“强破土、大挖深、远运距、长吹距”等优异性能,未来可广泛适用于港航疏浚、深远海取砂、吹填造陆、深海采矿、管沟开挖回填、碎石基床及深海管道铺设等施工作业场景。

两船建造期间,创新采用“数字化船坞+模块化建造”,建造效率提升约20%。两艘“疏浚利器”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船舶耙头最大可伸至约40层楼高的海底吸挖泥沙。搭配自主研发的“一键疏浚”和“浚驾合一”智能疏浚控制系统,由1名船员便可完成所有航行和施工任务,真正实现了疏浚作业的全自动控制,智控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准。正常施工环境下,船舶可在90分钟内将泥舱全部填满,装载效率世界领先。

“通浚”轮、“浚广”轮未来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国产疏浚船舶结构,加快提升中国疏浚船队的系列化、专业化与国际化水平,助推中国从疏浚大国走向疏浚强国。(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蒋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20 | 查看全部

8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上半年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形势变化,统筹推进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营销、提质增效等工作,油气当量产量稳中有增,炼化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国内成品油、天然气、化工产品销量保持增长,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快速发展,经营业绩好于预期。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0.1亿元。为积极回报股东,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22元,派息额402.6亿元,继续保持历史同期高位。

据悉,上半年,该公司油气当量产量9.24亿桶,同比增长2%,其中原油产量4.76亿桶,同比增长0.3%;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68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3.8%,天然气产量和油气当量产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该公司不断完善新能源业务布局,加快推进塔里木上库光伏、青海格尔木风电、吉林昂格风电等重点项目建设,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70%;全产业链协同推进CCUS业务,注入二氧化碳130.5万吨。油气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856.9亿元。

该公司坚持高端、绿色、智能方向,持续推动炼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吉林石化、广西石化转型升级项目实现中交,蓝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烃项目、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制乙烯二期项目积极推进。优化原油资源配置,动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力度,增产增销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炼油化工产品,乙烯产量、化工品销量等指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保税船用燃料油、石蜡等产品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上半年,该公司加工原油6.9亿桶,生产成品油5957.2万吨,化工产品商品量1997.1万吨、同比增长4.9%,生产新材料166.5万吨、同比增长54.9%,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炼化新材料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10.6亿元。

该公司加强市场量化分析,分品种、分区域、分客户开展差异化营销,国内成品油销量增长0.3%,市场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优化布局LNG终端加注和充换电业务,LNG加注量、充换电量大幅提升;积极拓展非油业务,实现效益稳定增长。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成品油7,783.1万吨,车用LNG销量同比增长58.9%,充换电量同比增长213%,非油业务利润同比增长5.5%。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75.6亿元。

该公司持续优化资源池结构和综合采购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批发、零售一体化营销,积极拓展直销客户和工业客户,努力提升高效市场、高端客户销量占比。上半年,该公司销售天然气15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国内销售天然气1197.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2%,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市场份额提高2.1个百分点。天然气销售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86.3亿元。

下半年,中国石油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高质量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以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回馈社会。(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