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3:43:29 | 查看全部
天性
时间:2014-03-20 作者:未详 点击:985次

  有时在席间,但见有人妙语连珠,却令人渐渐觉得索然。

  如此聪明暴露,是否也是一种急迫。而急迫的东西,通常总是不够优雅。
  
  一个人要做到对自己的美、聪明、善良,完全不自知,才显贵重。

  一旦有自知,品位就自动下降一个层次。

  就仿佛栀子花不知道它自己有多香,兰花不知道它自己有多幽静。
  
  天分、天性,从来都不需要发言和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3:43:48 | 查看全部
有意瞄准,无意击发
时间:2014-03-21 作者:未详 点击:672次

  小时候,常会在电影上看到这样的情节:惊恐抢到手枪的女人对着面前的坏人猛扣扳机,可惜子弹却打到了地上,坏人毫发未损。这时就会产生疑问:太笨了,拿手枪怎么打不中面前人?
  
  后来我认识了一位枪法精湛的警察朋友,才明白了手枪射击中的微妙。
  
  警察说:“手枪不像步枪那样有依托射击准确度高。第一次接触手枪的人不懂得射击要领加之求胜心切,往往会眼高手低打不中近在咫尺的目标也属正常。手枪射击有个八字要诀,是‘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只有掌握了这一要诀才能做到弹无虚发。”
  
  “最关键的还是‘无意击发’,就是全身要放松,只有放松,全部潜在的能量才会释放出来,当然前提是始终瞄着目标,食指缓慢地压向扳机逐步收紧,无意识间枪响了,这样才能打出最好的效果。如果你对准目标猛扣扳机,在你有意识用力击发的时候,手腕就会向下抖动,子弹打在地上也就不足为怪了。”
  
  由此想到了人生。太想成功了反而会功败垂成,只要放松身心,脚踏实地,朝着梦想,一路攀登一路追逐,逐步地提高素质,增强实力,成功就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降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3:43:58 | 查看全部
如何对待时间
时间:2014-03-21 作者:未详 点击:1259次

  “渐”的本质是“时间”。

  ……

  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似乎只够支配搭船乘车的短时间;对于百年的长期间的寿命,他们不能胜任,往往迷于局部而不能顾及全体。

  ……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

  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故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3:44:06 | 查看全部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节选
时间:2014-03-21 作者:未详 点击:695次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4:55 | 查看全部
最聪明的聪明人
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78次

  要掌握分寸
  
  有个年轻人,进入某大公司担任收发,他的工作间在地下室,常坐电梯送文件上楼,并且遇上由一楼进电梯的长官们。
  
  先进电梯的年轻人总站在按钮的旁边,虽然才进公司一个月,他已经能立刻叫出每位长官的姓氏和头衔,并且非常准确地说出长官办公室的楼层。
  
  但他不立刻按钮,而总是先确定一下,譬如问:“王经理好,您要去七楼?”
  
  公司上上下下很快就注意到他的记忆力和礼貌,也在闲聊的时候,提到“这个年轻人”。
  
  有一天,总经理进电梯,年轻人照样说
  
  “总经理好,您去八楼?”
  
  “你不是早知道我的办公室在八楼吗?为什么每次还要问?”总经理问他。
  
  年轻人很有礼貌地回答:
  
  “是的!总经理,但我不能确定您一定要回自己办公室,说不定您要去别的楼层,所以我不能擅自做主。”
  
  没多久,这年轻人成为了总经理的特别助理。总经理说得好:“记忆力好,礼貌周到都不难。难得的是他能掌握分寸,聪明人能不自作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
  
  又没过几年,这个年轻人已经挑大梁,成为业务部的经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5:09 | 查看全部
别自以为是
  
  你八成在学校读过《冯谖客孟尝君》吧!
  
  冯谖做孟尝君的食客,他什么本事都没有,却一下子要鱼吃,一下子要车坐,一下子要养家钱。
  
  总算有一天,孟尝君需要个懂会计的人去收债,冯谖自告奋勇;没想到他到达目的地,居然把欠债的人召集在一块,用一把火,将借据全烧了。
  
  虽然在《战国策》里,似乎大大赞赏冯谖,说他烧了借据,为孟尝君买了“义”回来,所以后来当孟尝君失势回乡的时候,民众们扶老携幼地夹道欢迎。又说冯谖利用交际手腕,让孟尝君重新获得齐王的礼遇。
  
  问题是,烧借据这件事,冯谖做得对吗?
  
  就算认为可以用这种方法收揽民心,也得问问孟尝君,不能自作主张吧?如果每个员工都这样,你的单位怎么运转?你的主管怎么领导?如果别的欠债人知道这件事,还会还钱吗,至于那些规规矩矩早已还钱的人,又会觉得公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5:27 | 查看全部
忌自作主张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位主管写的短文,说他某天早上非常忙,就请一个职员去帮他买豆浆,同时交代要甜的。
  
  豆浆买回来了,除了加糖,员工还自作主张,在豆浆上洒了不少芝麻。
  
  正因此,主管写了那篇文章,赞美他的员工真体贴,因为平常看他都加芝麻,所以那天他虽然没交代,职员自己就加了。
  
  乍看,那个职员确实细心,能揣摩上意,问题是长官没有交代,会不会那天不需要芝麻呢?
  
  如果他猜长官需要,何不把芝麻放在旁边,由老板自己决定?那样做,不是更妥当吗?同样道理,如果今天长官只说要碗豆浆,加上芝麻,难道职员也擅自加糖?
  
  长官会不会因为最近血糖偏高,不再能吃糖。职员把糖加进去了,长官是喝,还是不喝?如果怕浪费硬喝下去,血糖不是要飙高吗?
  
  血糖偶尔高一点还没关系,有时候员工揣摩上意讨好的结果,很可能让上级送命。
  
  你听过子反的故事吗?子反跟着楚王去打仗,疲惫地回营,要喝水,副官知道他爱喝酒,刻意以酒代水,送给他喝。
  
  子反喝一口就说:“好像是酒!”
  
  副官说:“不是。”
  
  子反就喝了,喝一口、又一口,止不住,醉倒在帐中,第二天,楚王找子反,下面人说将军病了,楚王不信,自己进帐看,居然酒气冲天。
  
  楚王班师回国,就把子反处死了。
  
  请问,如果你是长官,能用那样指酒为水的下属吗?如果你是员工,又能揣摩上意、黑白不分吗?
  
  史书是没记载,我相信害子反丧命的副官恐怕没等班师回朝,已经被处死了,就算楚王不处置,子反也得把这样的佞仆正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5:56 | 查看全部
王七
时间:2014-11-03 作者:未详 点击:206次

  我1993年认识王七。那会儿,我们刚走上社会,下了班,常在宿舍里打牌。王七是我们的同事、邻居,兼临时牌友。王七那时候和张霞已经结婚8年了,他们有个儿子,很宠。
  
  我们从来没见过像王七那样在乎老婆的人。我说他是我们临时牌友的意思是:王七参加我们的牌局,基本上都是偷偷溜出来的,以倒垃圾或者去小店打酱油为借口,急吼吼地挤进我们的牌局,摸两把过过瘾。假如偶尔忘记了时间,远远地听见张霞轻轻的一声咳嗽,牌桌上的王七如遭雷击一般,迅速地扔了牌,抬脚走人。我们觉得王七的听力真好,我们都没感受到丝毫。有那么一两回,由于太投入,张霞已经站到了门口,王七立即起身,对老婆讪笑着,好像是我们逼他的。
  
  然后你就能看到一个相当诡异的场面:身材娇小的张霞虽然走得慢条斯理,但是感觉威风凛凛气场强大,王七无声无息地跟在后面,就像一个忠诚的哑巴保镖。在这个片刻,他们很少讲话。假如你不熟悉他们俩,那你一定不会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张霞总是把自己打扮得清爽而高雅,王七则从来不在衣着上挑三拣四。一双从自由市场买来的假耐克鞋,他能穿几年。张霞初中毕业,也非名门之后,但是她长得好,她是王七的女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6:11 | 查看全部
王七疼老婆能疼到什么程度呢?除了上面诸种状况我们亲眼所见,在单位同事间还盛传张霞在家油瓶倒了不扶,连洗屁股水,每天也是王七准时倒好,更别说家务琐事了。我们曾问过王七,你会不会织毛衣?他很肯定地回答:会。
  
  如果说在张霞身边,王七像保镖,那么在他儿子小龙面前,王七就是仆人。小龙的吃喝拉撒上街上学上医院……王七一手包办。小龙在家恃宠而骄,三九天要吃西瓜。王七就穿着假耐克鞋东奔西走,忙活了大半天,终于在一个饭馆寻着了,像宝贝一样捧回来。我们都看不惯,这哪是小龙啊,这分明是一条狼啊。王七幸福地笑笑,甚至有些骄傲地说:儿子哎。
  
  我们一度以为王七的人生也就这样了,未来有一天假如说到他,也半是怜悯半是嘲笑。1999年的秋天,一则绯闻改变了一切:有人看见张霞和一个年轻帅气的司机在一起,逛街、吃饭、看电影,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这种事是瞒不住人的,没过多久,我们就知道确有其事,但是王七不知道,甚至背地里被人们改了称呼也不知道,整天还是乐呵呵的活得很有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0 14:06:23 | 查看全部
终于,张霞回家摊牌了:她不要过这种平庸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乏味透了,离婚吧。他很痛苦,但是不同意离婚。他说儿子都上初中了,这辈子就这么过着算了。王七的意思是随便你吧,我不管你了。当然,王七从来没管过张霞,他也管不住。饶是如此,张霞还是坚决要离婚,并且平分了家中的存款。按理说,张霞无权平分,但是她拿出了王七不知道的欠条,数目不小,说这是两个人共同的债务。令人吃惊的是,王七竟然认了。
  
  张霞离开了王七,奔向新生活的怀抱。王七和他的儿子还住在原来的小房子里,按部就班。不用再服侍老婆,只伺候一个孩子,王七的日常生活轻松了不少,和我们打牌,也不怕有人远远地咳嗽了。我们以为王七那么喜欢张霞,离婚一定对他打击巨大,但我们所见到的王七一点也不消沉,活得很积极,这倒叫我们刮目相看。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惯儿子了,因为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监督儿子的学习。
  
  就在小龙考上职业技术学院的那一年,嗯,也就是王七42岁那一年,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这个对象也是离异,在街道抓计划生育工作,快人快语大大咧咧,皮肤黑,嘴唇厚,远没有张霞漂亮。王七当初追张霞,追了6年,生生地将一个小镇姑娘追成了一个娇气的公主,并为此受了十几年的罪,最后还戴了一顶颜色鲜艳的绿色帽子。这一次是王七被倒追,这让他又受用又得意,但王七不是一个没良心的人,他向这个姓周的街道女干部展示了一个好男人形象,会做饭、能收拾、懂节约、没脾气。没过多久,他们就去扯了证,放了一串鞭炮,请我们吃了一顿饭,就算完事了。我们要出份子随礼,王七大手一挥,说二婚,免礼。
  
  再婚后的王七依然和老婆同进同出,只是他现在走在前面了,胸脯挺得老高,头也扬起来了,脸上总有笑意。至于假耐克鞋,早就被新老婆扔了,不仅扔了鞋,她把他的一切都扔了,只带走了一个人,他随着她到她的房子里去生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